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收入分配与劳动力市场研究(第8卷农村收入与分配)(精)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卷为《中国收入分配与劳动力市场研究》的第八卷,收录了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关于农村收入分配的22篇论文。基于CHIP数据,全局性地考察了中国农村在收入增长与分配、公共政策、社会关系网络等方面的内容,也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老龄化、少数民族农民等问题。 作者简介 赵人伟,男,1933年3月出生于浙江金华。1953年毕业于浙江金华中学(今金华第一中学),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1985年,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1985年7月至1988年10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1988年10月至1991年3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经济研究》杂志主编。1990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8月被授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称号。曾任中国比较经济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凯恩克劳斯经济研究基金会理事长。代表作有《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的若干变化趋势》《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中国居民财产分布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总体设想》《对我国经济改革二十年的若干思考——特点、经验教训和面临的挑战》《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成效与挑战》等。曾获1984年(第一届)、1986年(第二届)和1994年(第六届)孙冶方经济学奖,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专著类优秀科研成果奖,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奖,2017年(第八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目录 第一章 农村区域问居民的收入分配 一、引言 二、1980—1990年区域间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变动分析 三、区域间收入差异的因素分析 四、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农村收入增长 一、引言 二、基准增长方程 三、社会资本在增长中的作用 四、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农村家庭收入的决定因素 一、引言 二、家庭生产性收入 三、工资性收入 四、家庭总收入 五、结语 第四章 农村公共政策与收入差距的长期趋势 一、引言 二、1988—2013年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 三、收入差距的分解 四、农村政策与收入差距 五、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民主参与,财政改革以及地方政府:来自农村的 实证研究 一、引言 二、数据 三、实证结果 四、结语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农村财政与村庄收入分配 一、我国农村财政与收入分配 二、理论模型 三、数据与变量描述 四、财政资金对村庄收入分配的影响 五、村庄收入差距扩大的财政原因 六、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农村税赋的再分配效应——世纪之交农村税费改革的评估 一、引言 二、20世纪90年代农村税费改革的回顾 三、税费定义和税赋再分配效应的计算方法 四、农村税费改革的再分配效应 五、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第八章 农村税费公平性评估 一、引言 二、税负公平性的定义及度量 三、农村税费的定义和数据 四、农村税费公平性的评估 五、结语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社会关系网络与农村收入不平等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估计方法及数据描述 四、社会关系网络和收入差距 五、分组分解分析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第十章 社会关系网络与农户收入 一、理论框架与数据介绍 二、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户收入影响 三、结语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社会资本在农村家庭灾后消费的经验研究 一、文献回顾 二、计量模型设定 三、数据 四、实证结果 五、稳健性检验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第十二章 社会资本在农户收入中的作用 一、文献回顾和评论 二、数据来源、变量描述和模型设定 三、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的直接影响 四、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的间接影响 五、结语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农村村特征对家庭收入的效应分析 一、引言 二、决定收入的村特征因素:一个分析框架 三、2002年家庭收入的横截面分析:估计结果 四、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第十四章 农村居民区域问收入不平等与非农就业 一、引言 二、农村区域收入不平等的变化趋势 三、区域性因素对收入的影响 四、区域差异的原因分析 五、区域间收入差异中的乡镇工业工资和就业机会不平等 六、区域差异未来变化趋势分析 七、结语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非农产业活动对农户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 一、20世纪80年代农户生产性纯收入构成的变化 二、非农产业收入在农户之间的分布及其影响 三、决定非农产业收入不均等的因素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农村家庭资源配置的性别效应 一、问题的提出 二、社会环境 三、假说、模型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结果 五、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第十七章 家庭结构、等量因子和农村收入差距再估算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数据、变量与模型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五、结语 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 老龄化对农村消费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一、引言 二、人口老龄化与消费不平等 三、收入与消费不平等及其分解 四、可观测变量的作用 五、进一步的分析 六、结语 参考文献 第十九章 农村汉族和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的比较 一、引言 二、关于少数民族村的界定 三、数据和研究方法 四、农村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及其比较分析 五、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十章 少数民族农牧民收入增长的分析 一、引言 二、研究数据和方法的说明 三、1998—2002年少数民族农牧民人均收入的变动 四、我国农村少数民族农牧民收入增长的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一章 教育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创业收益吗?——基于CHIP农村住户调查数据的三阶段估计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计量模型 四、数据与变量 五、实证结果与讨论 六、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二章 阻碍农村学生接受高中教育的因素研究 一、引言 二、计量方法 三、数据和描述性统计 四、计量分析结果 五、结语 参考文献 序言 本卷为《中国收入分配 与劳动力市场研究》的第八 卷,收录了中国居民收入分 配课题组关于农村收入分配 的22篇论文。 在经历40年的经济快速 发展之后,中国农村在基础 建设、家庭收入、社会保障 、民生事业等方面都有长足 的改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 入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但不能忽视的是,城乡收 入差距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 迅速扩大,已经成为亟待解 决的难题。多年来,政府为 了缓解收入急剧扩大的压力 ,减轻农民负担,也积极地 通过政策支持和转移支付扶 持农民创收、增收。 2004—2019年中央连续 16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 中央一号文件,确立农业、 农村、农民问题在中国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 的地位。“三农”发展的成效 ,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成色。要坚持强农惠 农富农政策不减弱,保持农 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加快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确保亿万农民同全国人民一 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2010年以来,我国农民收 入持续较快增长,并且扭转 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 态势。然而,随着我国经济 步入新常态,农业发展的外 部环境和内在条件都发生了 深刻变化,农民增收越来越 受到国民经济和全球一体化 发展的影响。2017年政府 工作报告将“促进农业稳定 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列为 重点工作任务,2018年再 次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 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 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 的美丽家园。2019年进一 步提出2020年必须完成的 农村改革发展目标——打赢 脱贫攻坚战,完成农村人居 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实 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2010年翻一番,确保农民 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等。政府 在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村发展 、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 增长的同时,学术界对农村 问题也保持极大的关注,试 图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并解决 农村问题。 本卷基于CHIP数据,全 局性地考察了中国农村在收 入增长与分配、公共政策、 社会关系网络等方面的内容 ,也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农村 家庭收入的影响、老龄化、 少数民族农民等问题。本卷 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 第一,研究农村居民收 入分配问题。农村居民收入 分配问题包括对农村收入的 增长、收入差异、以及决定 收入的影响因素。本卷使用 CHIP 1988—2002的数据考 察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 后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第一章、第二章),与此同 时收入不平等程度持续扩大 (第一章、第二章、第十四 章)。收入水平的提高与经 济发展密切相关,人力资本 (第二章、第十三章)、社会 关系稳定程度(第二章)、非 农产业活动(第十四章)等也 显著影响农村收入的增长; 农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主 要包括地区间发展不平等( 第一章、第三章)、村级物 质资本差异(第二章、第十 三章)、农村非农产业的发 展(第十四章)等。 第二,针对农村的公共 政策的讨论。本卷第四章到 第八章从公共政策、财政改 革、税收的角度讨论了农村 的收入分配问题。第四章使 用CHIP 1988—2013的数据 考察了中国农村公共转移支 付及其再分配效应的变化, 发现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体制 转型改变了农村的收入结构 ,公共转移政策逐渐由偏向 城镇转为偏向农村;第五章 考察发现村民选举能够提高 公共行政效率,但农村税费 改革削弱了村委的行政效率 。农村税负的负面影响不仅 体现在行政效率上,还扩大 了农村家庭收入不平等(第 七章、第八章)。第七章指 出税费改革之后,一些省份 的再分配效应呈现恶化趋势 ,但第八章认为其可以缓解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情况。不 仅税费有扩大收入差距的作 用,财政资金偏向性的资金 分配方式和亲生产类的资金 使用去向的特性使其也具有 显著扩大农村收入差距的作 用(第六章)。 第三,考察农民的社会 关系网络与社会资本在农民 收入中的作用。在 中国农 村市场化的进程中,农村收 入分配的重要影响因子不仅 包括上述提到的几个方面, 还包括农民自身的社会关系 网络和社会资本。丰富的社 会关系网络资源对收入水平 的提高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第九章、第十章),且收入 较高的家庭比收入较低的家 庭拥有更高的社会关系网络 回报率(第九章)。社会资本 不仅能够带来农村家庭收入 的增长(第十二章),还能提 高农村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 ,只是这种能力会随着市场 化的深入而减弱(第十一章) 。 第四,讨论农村的老龄 化和少数民族农民的收入分 配问题。第十八章从生命周 期理论框架出发,考察发现 农村消费不平等要低于收入 不平等,老龄化对不平等的 效应很小。第十八章发现 2002年各个少数民族的农 村劳动力转移规模都明显高 于1998年,但少数民族村 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慢于汉族 村的平均水平。第十九章还 发现闭塞的生活环境和较低 的教育水平都是影响少数民 族劳动力转移的不利因素。 在第十九章的基础之上,第 二十章研究了少数民族牧民 的收入分配情况。研究发现 少数民族农牧民的人均收入 在1998—2002年不断增长 ,且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