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现代汉语日化现象研究(以鲁迅译著为例)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陈彪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除了“欧化”现象,现代汉语中还存在众多“日化”现象。现代汉语中很多“日化”现象是早于“欧化”现象的,不少“欧化”现象其实是“日化”,或者说是通过“日化”的渠道进入汉语的。本书从对比语言学角度出发,以文本对比为基础,结合清末及民国时期汉语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较为系统地考察鲁迅翻译文本中的“日化”现象,特别是词汇层面之外的“日化”句法现象,为现代汉语发展进程研究、鲁迅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 陈彪,男,1986年生,山东聊城人。201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兰州大学工作,现为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西北分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会员,日中翻译文化教育协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翻译学、汉日语言接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 目录 引论 第一节 “欧化”遮蔽下的“日化”现象 一 “日化”概念的提出 二 “欧化”“日化”之辨 三 “日化”现象研究缺位的原因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现状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标与意义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手段 四 分期问题 词汇篇 第一章 鲁迅译文中的“日化”词汇 第一节 鲁迅译文中的日源汉日同形词概况 一 “日语借词”与“日源汉日同形词” 二 鲁迅译文中日源汉日同形词的判定步骤 三 鲁迅译文中的日源汉日同形词 第二节 鲁迅译文中的日源汉日同形词的字数分布 第三节 鲁迅译文中日源汉日同形词的学科分布 第四节 与鲁迅翻译紧密相关的日源汉日同形词 一 「童話」 二 「直訳」 三 「小市民」 第二章 “日化”词汇个案研究 第一节 “可能” 第二节 “必要” 句式篇 第一章 话题标记“关于”“对于”构成的“日化”句式 第一节 “关于……” 第二节 “对于…” 第二章 间隔结构构成的“日化”句式 第一节 “在……之下” 第二节 “……和……和……” 第三节 “是……(的)” 第三章 人称代词前加定语构成的“日化”句式 第一节 “……的我/你/他(们)”句式的来源 第二节 鲁迅译文中的“……的我/你/他(们)” 第四章 复合结构助词构成的“日化”句式 第一节 “底的……”类句式的来源 第二节 鲁迅译文中的“底的/底地/的地/地的……” 结语 附录 鲁译中的日源汉日同形词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现代汉语“欧化”现象研 究已有丰硕的成果,然而从 语言事实上来看、除却“欧 化”现象,现代汉语中还存 在众多“日化”现象。很多“ 日化”现象是早于“欧化”现 象的,不少“欧化”现象其实 是“日化”,或者说,是通过 “日化”的渠道进入汉语的, 现代汉语是在“欧化”“日化” 的交汇合流中形成的。然而 目前针对现代汉语“日化”现 象的研究为数不多,且多局 限在词汇层面。本书从对比 语言学角度出发,以文本对 比为基础,结合清末及民国 时期汉语发展变化的实际, 较为系统地考察鲁迅翻译文 本中的“日化”现象,特别是 词汇层面之外的“日化”句法 现象,以期为现代汉语发展 进程研究、鲁迅研究提供有 益的借鉴。 本书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论,笔者 将明确“日化”的定义,指出 近代以来汉语存在“日化”现 象的事实,分析“日化”现象 研究缺位的原因;阐明选择 鲁迅译著作为研究对象的理 由,对迄今为止的鲁译研究 成果、鲁迅“日化”现象研究 成果进行总结,指出学界存 在不重视鲁译研究、忽视鲁 迅翻译的日文底本的问题; 明确本论的研究目的、研究 方法。 第二部分为“日化”现象 研究之词汇篇。本篇分为两 章,着重考察了鲁迅翻译文 本中的“日化”词汇现象。 第一章为鲁迅译文中的“ 日化”词汇概观。对鲁迅翻 译文本中日源汉日同形词的 数量分布、学科分布及典型 词汇进行了考察。 第二章为“日化”词汇个 案研究。考察了“可能”“必 要”两个现代汉语常用词汇 的来源及在鲁迅译文中的使 用情况。 第三部分为“日化”现象 研究之句式篇。本篇分为四 章,着重考察了鲁迅翻译文 本中七个典型的“日化”句式 。 第一章为对“关于……”“ 对于……”两个“日化”句式的 研究分别考察了“关于……”“ 对于……”的来源及其在鲁 迅翻译文本中的使用情况。 “关于……”“对于……”往往被 解释为“欧化”,然而二者的 直接来源是“欧化的日语”。 第二章为对“在……之下” “……和……和……”“是……( 的)”三个分隔型句式的研 究。“在……之下”夹带抽象 名词表示条件、状态的用法 虽是“欧化”,但是从“日化” 的渠道进入汉语的;而“… …和……和……”这种多项并 列连词构成的句式,则是古 日语中早就存在的用法:现 代汉语中“是”字句及“是…… 的”句式的增多一方面与“欧 化”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近 代日语中判断句增多、「の 」形式结尾句增多密切相关 。后两种句式在鲁迅译文中 出现得较为频繁。 第三章为对由人称代词 前加定语结构构成的句式“ ……的我/你/他(们)”的研 究。人称代词前加定语的用 法与其说来自于“欧化”,不 如说成“日化”更恰当,鲁迅 是现代意义上使用这一句式 的第一人。 第四章为对由复合结构 助词构成的句式“底的/底地 /的地/地的……”的研究。现 代汉语中复合结构助词的出 现与“欧化的日语”密切相关 ,但并非是形式上的照搬, 而是来源鲁迅在“欧化的日 语”基础上的创造。 第四部分为结语。笔者 对本书做出宏观上的概括, 并着重阐述了三点启示,明 确今后的研究方向。 第五部分是附录。在这 一部分,笔者以拼音为序列 举了鲁迅译作中出现的所有 日源汉日同形词,以供研究 者参考、鉴别。 需要指出的是,现代汉 语“日化”现象研究是个庞大 的课题,非一人之力可以功 成。拙作选取鲁迅译著作为 研究对象,是出于选取一个 最适合的“抓手”的需要,若 要完整地勾勒现代汉语“日 化”现象的发展过程,需要 对现代汉语的语法及句式进 行全面细致的排查,这既需 要更多学人的参与,亦要借 力于语料库检索技术、大数 据信息搜集分析技术的发展 。若拙作的出版可为现代汉 语形成研究提供一点思路上 的借鉴,则不胜荣幸。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