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猴鸟的故事(汉藏对照)/藏族经典寓言小说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清)多仁·丹增班觉
出版社 青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以18世纪廓尔喀王国入侵我国西藏时,西藏人民奋勇抵抗的历史为背景,通过猴子与鸟的战争及化解过程,以小见大,阐明了战争与和平的重大主题,从而表达出人们反对侵略、向往和平的愿望。书中以拟人化的手法,把猴子、公鸡、兔子、鹦鹉等刻画得惟妙惟肖,极富人性;故事情节环环相扣,语言通俗流畅,读来趣味无穷;散、韵结合的说唱体,语言通俗,故事饶有风趣。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藏各族人民不畏强暴,为维护祖国统一而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者简介
觉乃·云才让,男,藏族,1977年生,甘肃卓尼人,哲学博士,四川广播电视台译审,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藏传佛教和藏族文学。在《宗教学研究》《中国藏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全国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博士学位论文《藏族古典寓言小说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在《花城》《民族文学》《章恰尔》《西藏文艺》等文学刊物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部分作品入选《中篇小说选刊》等多个选本和涉藏五省(区)中小学藏语文教材。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守戒》(藏文),散文集《老房子》(藏文),长篇小说《牧云记》(藏汉英),学术论著《藏族古典寓言小说研究》(汉文)等。曾获“《章恰尔》文学奖·新人新作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和“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岗坚杯文学奖”等。
目录
第一章 初次相遇 唇枪舌剑
第二章 召集猴群 群论群策
第三章 双鸟赴约 进行谈判
第四章 双方交涉 老猴总结
第五章 兔子公鸡 共图调解
第六章 高人调解 化解争端
序言
《猴鸟的故事》是一篇
反映历史事件的寓言小说,
作者多仁·丹增班觉出生在
西藏的一个世袭贵族家庭,
其祖父噶锡哇·次丹扎西是
西藏阿里三围总管,在
1727年平定噶伦内乱中战
死。父亲是西藏噶厦政府赫
赫有名的首席噶伦,1783
年(藏历水兔年)得到清廷
赏赐顶戴花翎,多仁·丹增
班觉一直以此为荣。他23岁
时接替父职,被清朝政府任
命为西藏地方政府的噶伦,
并获赐“扎萨克”封号。作者
的这一特殊身份注定了他的
命运跟当时的藏族社会有着
密切的关系。寓言故事讲述
了猴群侵入鸟的领地,彼此
交涉、争吵,几乎动武。双
方请出兔子和公鸡调停争端
,经过一番坎坷而激烈的谈
判,最终双方决定,把鸟类
三分之一的草山割让给猴群
,猴群永远不再侵犯飞禽的
领地,从此猴群和鸟类和睦
友好地生活在一起。小说通
过动物的战争及化解过程,
阐明了战争与和平的重大主
题,从而表达出人们反对侵
略、向往和平的愿望。
寓言故事中的猴鸟之战
暗指西藏历史上的廓尔喀战
争。自1727年噶伦内乱以
后,西藏社会秩序相对安定
,多年来没有发生战争和大
的骚乱,人民有了休养生息
的机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
展。由于时局太平,驻藏清
兵逐渐撤去,本地的藏兵和
卫队也有裁减。可是廓尔喀
乘机先后于1788年和1791
年分别以西藏人向尼泊尔进
口低质盐和西藏不纳贿币为
由入侵西藏。廓尔喀第一次
入侵的时候,藏兵和驻藏大
臣,虽然做了一定程度的抵
抗,但是藏军的将领收了廓
尔喀贿赂,从而经夏玛巴调
停,双方得以议和,但是廓
尔喀归还侵占的西藏土地时
,收取了大量银两。廓藏之
间签下了辱国丧权的不平等
条约,这为廓尔喀第二次入
侵西藏埋下了伏笔。面对廓
尔喀虎视眈眈的侵略,乾隆
皇帝以武力反击的态度来处
理此事。第一次派成都将军
鄂辉带兵抗击侵略,第二次
派大将军福康安率兵进行了
抗击。这两次战争,多仁·
丹增班觉都参加了,而且两
次都被俘,又同样因为清兵
获胜的原因而被释放回拉萨

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
历,写成了《猴鸟的故事》
这一寓言小说,其中很多细
节在文本中得到印证。对此
,著名学者桑木丹说:这部
寓言故事,作者是以历史事
实为背景,用艺术形式隐讳
地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意思。
如果我们对这部寓言故事里
讲述的猴鸟之间的草山纠纷
和历史上实际发生的廓尔喀
与西藏之间的关于辖地的讼
事两者进行一番详察、比较
,就不难看到其情节发展过
程是多么相符:开始,发生
纠纷;中间,双方派遣使者
,相互进行曲折斗争;末了
,达成协议,签订了合约。
因而,可以这样说,这部寓
言故事是以廓尔喀与西藏地
方政府纷争的实际情况为基
础,用出色的文学艺术形式
反映出来的。桑木丹通过作
者的自传《多仁传记·真言
之乐》里记载的廓藏讼事与
《猴鸟的故事》描述的猴鸟
争端两者的相同之处进行了
比较。“为了不使廓藏战事
的经验、教训及其所引发的
思考,不致沿袭旧规装入西
藏地方政府的文件柜里腐烂
,而能牢固地留在人民的心
里,并且祖辈传承下去,丹
增班觉写作的勇气大增,终
于写出了寓意廓藏战事的《
猴鸟的故事》。”
《猴鸟的故事》是藏族
经典寓言小说的典型代表,
小说中的很多谚语和典故为
藏族文人,乃至普通百姓所
津津乐道,常常引以为荣,
这个跟作者的文化修养和个
人遭遇及其思想抱负有着必
然的联系。
《猴鸟的故事》是一部
中篇寓言小说,共由六章构
成。小说中普贤山被猴群占
领之后,鸟类派出铁齿铜牙
、能言善辩之神鸟松鸡前去
劝说。它旁征博引,从人类
遵循的“各自属地各自管”的
规约到佛教因果理论,劝说
猴群保持无我心,将鸟类祖
业归还鸟类。它的铮铮言辞
,使猴群首领自知理亏,将
头惭愧地落到胸口,低声说
:“虽然你说的稍有道理,
但是格言说,智者不辨是非
,难以找到真理;皮鼓不去
敲打,很难发出声音。纵使
你华丽言辞,一时能说服我
,但是我们回去后,要作圆
如鼓一样的商讨,方如纸牌
一样的商讨,黄如黄金一样
的商讨,白如银子般的商讨
,绿如宝石一样的商讨,红
如脂粉一样的商讨,不管结
论如何,我们给你回话。”
在这里,神鸟松鸡的语言精
简而有分量,充分表现出被
侵略者在反对侵略时光明磊
落的气概和不卑不亢的态度
,而猴群首领闻言后把头惭
愧地落到胸口,低声做出的
狡辩和回答,也令人想到,
即便是侵略者自己,对于自
己的侵略行为是非常清楚的
,而且从情感上是逃避正视
的。但是一旦生出侵略之心
,做出侵略之举动,想要悬
崖勒马,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于是,当猴群回到自己营
地商议此事时,猴群中站出
一个年轻气盛、勇猛好斗的
青年猴子,它挥舞拳头,摇
动尾巴,主张对鸟类动用武
力:“飞禽不是钢铁打造,
猴群不是酥油捏成,就算鸟
类展翅飞翔,我等一跃把它
就擒,凭借猴儿过人本领,
以一当十不在话下,既然事
实如此明白,我等只能众志
成城。”它的话镇住了吵闹
的猴群,还把一些胆小的猴
儿吓得躲在角落,嘴里不时
发出吱吱的
导语
《猴鸟的故事》以拟人化的手法,把猴子、公鸡、兔子、鹦鹉等刻画得惟妙惟肖,极富人性。小说通过动物的战争及化解过程,以小见大,阐明了战争与和平的重大主题,从而表达出人们反对侵略、向往和平的愿望。故事情节环环相扣,语言通俗流畅,读来趣味无穷。
精彩页
第一章 初次相遇 唇枪舌剑
很早以前,有个吉祥美丽的地方屹立着一座山王,人称普贤山。这座山的山脚环绕着茂密的森林,山腰重叠着碧绿的草山,山顶覆盖着皑皑白雪。在山顶雪狮称霸,山腰栖息神鸟松鸡等各种飞禽,山脚出没着虎豹豺狼等野兽,而某时这片茂密的森林被以甄吉扎金为首的一群猴子所占领。觅食的猴群辗转来到美丽富饶的草山上,将花草蘑菇、菌儿野果等大肆盗食。鸟群闻讯赶来,商议道:此地乃是祖上留下的领地,岂容猴群撒野,若不去加以阻拦,恐猴群变本加厉,侵吞此地。于是,众鸟推举神鸟松鸡为飞禽的代表,并对它说:“神鸟松鸡啊!你以铁齿铜牙、能言善辩著称,劳你去劝说一下猴群,若置之不理,再做定论。”
于是神鸟松鸡展翅飞到猴群的营地,劝道:“众位猴子,请你们树耳听我一句劝。自古普贤山顶被雪狮镇守,山腰归飞禽所栖,山脚供野兽出没,如今尔等不仅侵占我飞禽的领地,并且大肆盗食,此乃不义之举,望早日回去。”猴子的首领冷笑一声道:
神鸟松鸡听我讲,
名为普贤之山王,
山根扎在金滩上,
拔地而起气势壮,
此乃因缘所形成,
岂能瓜分私自占?
雪狮虽在山顶住,
定是命运早安排,
不是雪狮拿钱买。
飞禽固然住山腰,
只是前生命运巧,
孰能有人白白送?
山脚虽归野兽栖,
定是命中该如此, 不是金银换来的。
我等猴子来此地,
亦是前生命中定,
不曾有人请来的。
故此不管如何言,
此山乃是归天下,
花草树木和野果,
理应大家共分享,
何以私自来阻挠?
公财要想归私囊;
惹起纠纷之预兆,
公田要想私自种;
招来打斗不算重,
公食想要私自吞,
定是恶鬼附上身。
请你不要乱说话,
此等道理牢记心,
回去告诉众飞禽。
神鸟松鸡道:
猴子首领听我言,
一家之言把人惑,
一知半解把人害,
请你不懂别装懂,
到头自己害自己。
此山形成固有因,
自有主人并不假,
难道尔等未曾闻?
难道尔等未曾见?
举目望去赡部洲,
虽说都是共同体,
印汉蒙藏回和尼,
各自属地各自管。
印度归于法王地,
汉地终究皇帝管,
蒙古属于可汗部,
尼婆罗有扬布王,
难道尔等不知道?
汝言全是命中定,
看似有理实不然,
不曾分辨黑和白,
无因之果何处来?
若是无刻命中图,
他我之别更加甚,
依靠我而有我执,
无常轮回转不完,
此乃佛祖之教言,
尔等有无耳闻乎?
我等众生有我执,
自然心生占有欲,
若是尔等弃我执, 请你保持无我心。
他人祖业归他人,
休想霸占为己有,
各自属地归各自,
和睦相处自然来,
如此方能避纷争,
真假如何多思量。
猴群首领,失去雄辩的自信,将头惭愧地落到胸口,低声说:“虽然你说得稍有道理,但是俗语说,‘智者不辨是非,难以找到真理;皮鼓不去敲打,很难发出声音’。纵使你烦琐华丽的辞话,一时能说服我,但是我们回去后,要作圆如皮鼓般的商讨,方如纸牌般的商讨,黄如金子般的商讨,自如银子般的商讨,绿如宝石般的商讨,红如脂粉般的商讨。不管结论如何,我们都会给你回话。”说完,神鸟松鸡和猴群首领各自返回了。
P1-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9: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