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龙头凤尾(霍斗传奇)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作者
出版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霍山石斛炮制技艺的历史演变,“龙头凤尾”作为霍山石斛的形象与标志,就是中华医药文化得到传承的实例。作为传承2000多年的文化遗产,霍山石斛应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编者编撰本书的立意,就是想全面真实地记录霍斗传奇的历史渊源、工艺流程、功效用法等,表明一味中药的演变承载了一段中医药文化的历史,从而激发我们对祖国悠久文化的自信,使我们更加体会到我国传统科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者简介
魏刚,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中药新药研发、质量评价与指纹图谱分析。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石斛研究方面,在国内较早采用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合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指导铁皮石斛的优选;初步建立了霍山石斛的质量分析方法,开展霍山石斛化学组分的含量测定研究:在本草考证的基础上,开展道地产地野外考察,观察与熟知本草记载药用石斛的野外生态特点;在研究中发现霍山石斛、铁皮石斛、细茎石斛(铜皮)、金钗石斛、紫皮、水草等化学组分特征图谱有所区别,进一步完善可用于不同石斛的鉴别,对我国石斛类药材品种整理和规范做了大量工作。近年来,主编《石斛求真》,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其中主要有《霍山石斛HPLC特征图谱研究》《霍山石斛与美花石斛多糖柱前衍生HPLC特征图谱比较》《鲜铁皮石斛HPLC特征图谱研究》《三种铁皮石斛种源HPLC特征图谱比较研究》《齿瓣石斛HPLC特征图谱》《兜唇石斛HPLC特征图谱研究》等。
目录
第一章 珍稀的霍山石斛
一、生六安山谷,水傍石上
二、本山搜剔已空
三、珍稀的野生霍山石斛真影
第二章 霍山石斛2000多年的文化传承
一、石斛首出六安——中华医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霍山石斛的命运和中华历史的演变
三、霍山石斛的兴盛——唐代
四、霍山石斛的转折——宋代
五、霍山石斛的低谷——明代
六、霍山石斛的重振——清代
七、霍山石斛的历史悠久与中医药文化遗产
八、霍山石斛的道地与珍稀
九、枫斗起源于霍山石斛
第三章 石斛炮制传承与代茶饮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石斛炮制传承
一、《雷公炮炙论》——明代前石斛的主流炮制方法
二、《本草纲目》——入补药乃效
三、石斛炮制之传承
第二节 石斛代茶饮的历史演变
一、《丹溪心法》——补脾清肺甚妙
二、《本草纲目》——水煎代茶饮
三、《本草经疏》——泡汤代茶,顿健足力
四、从石蒸制到霍斗炒制的时代转变
五、《诸药出处》—-六安州出产名茶斗
六、石解代茶饮的历史演变A
第四章 近代霍斗图影寻踪
一、《药性字典》——霍山石斛亦号枫斗
二、《中国药物标本图影》——自然卷曲的霍斗
三、《申报》——霍山枫斗、藿(霍)山绿毛枫斗
四、1959年《中药学》——绿毛枫斗
五、1959年《中药材手册》——耳环石斛
六、1961年《中药志》——耳环石斛
七、20世纪60年代的霍斗、枫斗的种类
八、《中药大辞典》——耳环石斛
第五章 霍山石斛原植物
一、霍山石斛原植物
二、霍山石斛解剖图与显微组织图
第六章 霍山石斛的濒危保护与发展
一、霍山石斛的濒危
二、霍山石斛野生改家种
三、霍山石斛的命名
四、霍山石斛仿野生种植成功
五、霍山石斛、霍斗进入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六、霍山石斛发展再建议
第七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霍山石斛炮制技艺
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斛炮制技艺证书
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批准名录
三、省级非物质文化遣产传承谱系
第八章 霍斗炮制技艺工艺流程
一、采摘
二、去杂理条
三、炒制(杀青)
四、揉搓去鞘
五、推晾
六、清洗
七、绕条、加箍
八、烘焙、紧坯定型
九、放坯
十、去箍(龙须草)
十一、复火烘干
十二、分级(龙头风尾)
第九章 龙头凤尾的形成与鉴识
一、龙头凤尾首现1936年
二、龙头凤尾的定义
三、霍斗龙头凤尾的形成
四、霍斗与霍山铁皮斗、铜皮斗的鉴识
第十章 霍山石斛(霍斗)的功效与应用
第一节 霍山石斛(霍斗)的主要功效
一、主要功效依据
二、霍山石斛古代(汉、唐、宋)功效梳理
三、霍山石斛——《本草纲目拾遗》功效要点
四、《本草撮要类编》首载“环石斛”与“鲜石斛”的功效特点
五、张山雷《本草正义》霍山石斛功效特点
第二节 霍山石斛(霍斗)的应用
一、梅兰芳耳环石斛护嗓音
二、枫斗泡茶
三、名医用枫斗
四、著名药号与枫斗
第十一章 霍斗简易良方
一、治各种阴虚证
二、护嗓清音、养颜
三、治眼疾
四、治腰膝酸痛
五、增强免疫力、肿瘤辅助治疗
六、高血压辅助治疗
七、消渴证(糖尿病)辅助治疗
第十二章 霍山石斛大事记(1950-2020年)
参考文献
序言
1973年4月,在安徽省霍
山县长冲中药材培植场父亲
(何云峙)偶得野生石斛,
他如获珍宝,于是大胆决定
开始进行石斛野生改家种的
尝试,同时也激起了恢复霍
斗(龙头凤尾,又称枫斗)
炮制的想法。记得小时候爷
爷何国钦经营的“厚德堂”店
里有石斛,爷爷讲这些大都
是黄草之类的枫斗,而枫斗
中的极品是本地的霍斗,又
叫龙头凤尾,可惜有其名无
其实,本地人也少有见过。
众所周知霍山石斛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最早见于
1700年前的《名医别录》
,受资源分布狭窄、知名度
过高等因素影响,导致过度
采挖,霍山石斛物种近于灭
绝,市场上更难得一见。
想恢复霍斗炮制其实谈
何容易,首先霍斗真容从未
见过,只是在1765年赵学
敏编著的《本草纲目拾遗》
中略有描述:“……形较钗
斛细小,色黄,而形曲不直
,有成毬(球)者……”虽
然动了恢复霍斗炮制的初心
,几年来他除了在试验基地
外,基本上都在翻阅本草文
献,寻找资料,期间还走遍
了四大药都和浙江雁荡山等
地,收获甚微。他深知要成
功恢复霍斗制作技艺,首先
要确定“龙头凤尾”特定的形
状。1976年,他去东北学
习种人参,途经首都北京,
首次来北京,天安门肯定是
要去的,当他来到天安门前
,古朴精美的华表一下子吸
引住了他,那巨大高耸的圆
柱,一只蟠龙盘于柱上,突
发灵感,霍斗就应做成这种
形状的“龙头凤尾”,那一晚
他基本没有睡着,满脑子都
是蟠龙。
从北京回来后,他立马
就投入到研制工作中,首先
想到固定石斛鲜条的中心柱
用什么材料好:用干树条、
竹签,在烧烤时烧着了;用
铝丝太软,又不行:用铁丝
开始几次可以,时间长了,
铁丝生锈也不行,最终比较
下来,用不锈钢丝效果最好
。下一步如何将石斛固定在
钢丝上,他先用“桑皮纸”定
型,发现石斛和纸屑掺杂在
一起,泡着喝时,总免不了
有纸末儿的怪味,这个法子
不行。于是又用“麻”来定型
,也不行,麻和石斛缠在一
起,难理难分。后来他还用
了许多东西来试,都不好使
。在一个夏天的晚上,父亲
像往常一样,吃了饭和场里
员工在外乘凉,在闲聊时他
又提到霍斗龙头凤尾制作技
艺的问题,其中一个员工突
然问他:“你讲有龙头有凤
尾,那龙须呢?”就这一语
,提醒了他,对了!何不用
龙须草呢,龙须草又叫秧草
,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有
野生石斛的地方大都有龙须
草,这种草干后不但柔韧性
极强,用后用水一洗还能二
次利用。还有一次父亲讲起
他的一个机遇:“有一天,
巧得很,有人挑一担秧草路
过,我一眼看见了,这不是
缠石斛的好东西吗?这个秧
草就是龙须草,都是傍水的
石壁上生的,我一试,正好
!”所以,机遇还是眷顾有
心人啊。
今天看来,好多事情都
是机缘巧合,也更是被称为
“药王”的父亲精心打磨、潜
心创造的结果。父亲说过,
再小的事情,我们也不能看
得简单了,想做好,也要花
心思,动脑筋。今天霍斗炮
制的古法工艺,从采摘、炒
制、缠绕、烘焙到成品龙头
凤尾,每一道工序都是父亲
用时间反复琢磨出来的,算
起来前前后后竟花了13年多
的时间,才使得霍斗的炮制
方法得以恢复传承。
十几年的创造发明,父
亲并没有申请专利。2002
年他把这加工工艺传授给地
方百姓,造福了一方。
2010年7月石斛炮制技艺列
入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2014年大别山药
王纪念馆被评为市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几十年
如一日,霍斗炮制技艺经何
家几代人的传承传授,霍斗
加工技艺由2001年前一家
掌握发展到今天全县数万人
掌握,造福乡里,父亲更被
乡亲荣尊为“药王”!
如今,乡亲们盛赞他是
农民里的科学家,大半生呕
心沥血,拯救、保护霍山石
斛,恢复了霍斗炮制技艺,
让这中华仙草重现风采,福
泽万民;他是科学家里的农
民,不改质朴勤劳本色,引
领乡亲脱贫致富,让太平畈
,让霍山,成为“中国石斛
之乡”,成就了一个农民的
传奇!
何祥林
2021年8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