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岭南英烈家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南方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岭南英烈家书》共选录了47位革命先烈的65封家书。其中包括平常家信、狱中信函、遗书等。书中所选录的先烈家书,均按书信时间的先后顺序编排。每位先烈的家书后面附有背景说明,主要对书信的写作时间、背景、历史意义等加以说明。 目录 温生才 死之日即生之年 致李孝章、李源水、郑螺生函(1911年1月18日) 李晚 任其事而怕死,非丈夫也 致家兄诀别书(1911年3月28日) 林觉民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与妻书(1911年4月24日) 致父诀别书(1911年4月) 方声洞 儿虽死亦乐也 致父亲绝笔书(1911年4月26日) 与妻子颖卿书(1911年4月26日) 李炳辉 只缘报国误乌私 写给母亲的绝笔(1911年4月) 喻培伦 欲中国富强,不由实业无以开源 写给父亲的信(一) 写给父亲的信(二)(1910年12月23日) 写给胞妹的信 张太雷 我发誓我决不负你 给妻子陆静华的信(1921年) 李荣熙 贫不足忧,不和实患 写给儿女李月蟾、李士彦及李士钊的信 (1921年1月19日) 廖仲恺 我身虽去灵明在 留诀内子 诀梦醒女、承志儿 冯达飞 忠孝难两全,古今来志士之忍痛 写给树勋学兄的信(1925年3月) 杨若谷 农君,你近来做何种工作? 给杨仲龙的信(遗作)(1926年6月9日) 沈志昂 我俩的心给昨天霹雳的电打在一块了 致妻子汤瑾的信(一)(1926年6月25日) 致妻子汤瑾的信(二)(1926年7月15日) 致妻子汤瑾的信(三)(1926年7月18日) 单懋统 个人能力就是立身的根本 写给侄儿单粹民的信 陆更夫 我将到江西省城去了 给希圣五弟的信(1926年11月6日) 王器民 继我志呵!继我志呵! 给妻子的遗书(1927年6月28日) 钟维元 孩儿立身之世,自应裨益于国家与民族 写给父亲钟雄亚的信(节选)(1927年4月) 沙文求 我想把人生求得一个美满的解答 致嫂子陈修良(道希)(1927年8月22日) 致大哥沙孟海(1927年4月14日) 致五弟沙季同(1928年6月9日) 谭作舟 人之生死有命,非分所能为 给五弟谭作楫的遗书(一)(1927年5月27日) 给五弟谭作楫的遗书(二)(1928年左右) 李锡福 请教康瑞成人,以代余志 给妻子朱汉珍的信(1928年3月) 黄大钧 不孝儿竟先我父母而死矣 给父母的遗书(1928年5月4日) 陈必灿 儿之为此,即所以应天道顺人心 给父母亲的遗书(1928年8月15日) 张云峰 我是笑的死,不是哭的死 给母亲和妻子的绝笔信(1928年10月6日) 杨殷 穿衣尤须朴实,与人来往要谨慎 写给女儿杨爱兰的信(1928年左右) 彭湃 我们在此精神很好 致冠生(周恩来)书(1929年8月30日) 给许冰的信(1929年8月) 关泽恩 我希望你们今后不必为利润而奔走 给妈妈徐玉贤的信(1929年12月16日) 李冠南 将来在社会上做一个有用的人 与妹书 徐名鸿 为国牺牲,人同此心 给妹夫倪宏仁妹妹徐雪娇的信(1 932年左右) 写给妹妹徐雪娇的信(1925年3月1日) 林基路 儿志愿忠于人群,岂不愿孝于父母? 给父亲的信(1933年2月17日) 阮啸仙 随时随地随事都是书本 给儿子乃纲的信(1933年6月16日) 魏挺群 你到回来不一定能见到我 写给妻子黄宝球的书(节选)(1933年左右) 赖寅倣 勿以儿之故而稍加悲悼 遗书(1934年8月1日) 李友梅 左肩有担当,国耻不可忘 写给妻儿的诗(1937年9月) 谢晋元 为国杀敌,是革命军人素志 给连襟张萍舟的信(1937年10月18日) 给妻子凌维诚的家书 姚子青 丈夫许国,不必相送 给妻子的家书 沈尔七 勿怪儿之不肖,安心教养弟弟 给母亲的信(1938年5月17日) 冼星海 现在天凉了,妈妈珍重 给母亲的家书(1941年9月18日) 致妻子钱韵玲(1941年9月18日) 钟骞 妈妈的乳汁不会白喂了我的 写给母亲郑容娘的信(1943年9月16日) 余程万 天下艰难唯一死 给妻子的信 余子武 长沙已失守…… 给家人的信(1944年6月27日) 张文彬 现在国事严重,无暇返家 致侄书(1941年9月10日) 梁金生 六日相思胜似年 写给妻子姚淑平的信(1945年3月15日) 邓发 国家未来寄托在你们年轻一辈的身上 给堂弟的信(一)(1946年1月21日) 给堂弟的信(二)(1946年4月8日) 李德光 你须知善处自己即是爱我 给妻子的信(一)(1947年3月26日) 给妻子的信(二)(1947年3月28日) 郑达明 我是晓得珍重自己的 写给父亲的信(1947年2月6日) 朱振汉 你应该欢喜有一个光荣的儿子 写给母亲的信(1948年) 李卡 我会在梦里听到你洪亮而快乐的高歌 给未婚妻徐云的信(一)(1949年3月9日) 给未婚妻徐云的信(二)(1949年4月1日) 给未婚妻徐云的信(三)(1949年4月5日) 王芝萍 待朝鲜战争决战胜利之后,我当晓返里 从朝鲜寄回的最后家书(1951年6月18日) 序言 翻开历史记忆的书签,那些经历腥风血雨的日子,为 了人民,为了民族和国家的美好明天而积极奋身于革命的 先烈们,如同一座座丰碑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去追寻 他们的真情故事,去感受他们的高尚情操,去品味他们的 忠诚信仰;不论多么危险的处境,他们也决不活得忍辱偷 生、苟延残喘,用他们的鲜血筑成了一个美丽的新中国。 这些忠贞爱国的革命先烈们,必将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我 们永恒的敬意和怀念。阅读他们的故事,是我们对人生理 想信念的一次庄严洗礼。 本书共选录了47位革命先烈的65封家书。其中包括平 常家信、狱中信函、遗书等。书中所选录的先烈家书,均 按书信时间的先后顺序编排。每位先烈的家书后面附有背 景说明,主要对书信的写作时间、背景、历史意义等加以 说明。 这些家书有对子女寄以殷切期望的,如杨殷写给爱女 杨爱兰的信中说:“你年纪已长,各事都不能像从前那样 ,除读书外,各事不必沾染,打牌、闲游,看戏等尤万不 可做,用钱要省,须知留得一文钱,亦可于无钱时应用, 切不可为了要面子,就可多用几块钱。青年人最要不得的 事情,穿衣尤须朴实,与人来往要谨慎……”杨爱兰一直 遵循着她父亲的叮嘱,对自己严加要求,立志做一位对社 会有用的人。 有对妻子诉说衷情的,如张太雷写给妻子陆静华的信 中说:“我们现在离开是暂时的,是要想谋将来幸福,所 以你我不必以为是一件可忧的事。我们应该在这时期中大 家努力做,寻我们将来永远的幸福一这是一件何等快乐的 事呵……我发誓我决不负你。”虽然两人不在一起,但夫 妻双方都有共同的努力方向,都对明天抱有美好的期望。 有对长辈满怀愧疚的,如黄大钧写给父母的遗书里提 到:“儿死矣,不孝儿竟先我父母而死矣。儿之死为革命 而死,为革命而死诚得其所,故不悲亡。儿一死能救天下 许许多多之父母,许许多多之儿女,儿之死不虚死矣。” 先感叹自己先父母而去,未能报答养育之情而忧伤,后又 安慰父母,自己是死得光荣,死得值得,看了让人刻骨铭 心,不能忘怀。 有战友互相鼓励的,如温生才写给李孝章、李源水、 郑螺生的绝笔信中提到:“弟心已决,死之日即生之年, 从此永别矣。望君等尽力而行,达目的而后止。”体现了 温生才为国赴死的决心,也鼓励战友们不要放弃努力,胜 利终将是属于我们的。 这些家书字里行间都透露出烈士们为了国家能富强、 人民能当家做主而甘愿付出生命的坚定信念,充分表现了 烈士国难当前、舍家为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和对革 命前途充满信心的坚强斗志。读完有一种力量让人心潮澎 湃,特别适合在新时代的我们阅读和思考,忆苦思甜,想 想新社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提高思想觉悟、提升 爱国情怀。 2019年3月 导语 本书收录岭南英烈家书65封,包括温生才的《致李孝章、李源水、郑螺生函》、李晚的《致家兄诀别书》、林觉民的《与妻书》等。这些家书字里行间都透露出烈士们为了国家能富强、人民能当家做主而甘愿付出生命的坚定信念,充分表现了烈士国难当前、舍家为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和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的坚强斗志。读完有一种力量让人心潮澎湃,特别适合在新时代的我们阅读和思考,忆苦思甜,想想新社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提高思想觉悟、提升爱国情怀。 精彩页 温生才(1870-1911) 字练生,广东梅县人,出身贫苦家庭,幼失怙。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4月8日,因刺杀广州将军孚琦后被巡警逮捕。15日被押赴刑场,途中神色自若,毫无怯色,行至惠爱街一带时,对着人群大声喊道:“今日我代同胞报仇,各同胞务须发奋做人方好!”既而又说:“许多事归我一人担任,快死快生,再来击贼!”遇害后葬于广州黄花岗。 死之日即生之年 因手无寸铁,亦无鬼炮,莫奈何,暂忍。能得手有鬼炮时,一定有好戏看。 致李孝章、李源水、郑螺生函 1911年1月18日 孝章、源水、螺生三志兄鉴: 弟别后返省城,在朋友处暂住,想欲先寻头路栖身,然后缓图心事。看满贱种太无人道,恨火焚心,时刻不能忍。自从徐(锡麟)、汪(兆铭)二君事失败后,继起无人,弟思欲步二君后尘。因手无寸铁,亦无鬼炮,莫奈何,暂忍。能得手有鬼炮时,一定有好戏看。弟心已决,死之日即生之年,从此永别矣。望君等尽力而行,达目的而后止,勿学我温某谋事有头无尾也。 背景说明 这是温生才写给南洋三个志同道合的弟兄的信件,也可说是一封特殊的“家书”。温生才原来是在南洋谋生,平常多见革命书报,爱国思想油然而生。他心中很仰慕国父孙中山,拜访后即投身于革命。辛亥年(1911年)春,黄兴、赵声等奉国父之命在广州起义,温生才听说后,马上从南洋启程广州,在广州时他写下了这封绝笔书,表达了自己为国赴死的决心。三个月后,他践行了自己的诺言。1911年4月,法人组织远东飞艇社,广州将军孚琦应邀前去观看,正是刺杀的好时机。温生才趁着孚琦回府途中手持五响快枪,向孚琦发射,击中太阳穴、脑门、颈项、身部各一枪,孚琦当场毙命。温生才离去途中被捕,不久就义。 李晚(1874-1911) 广东东安(今云浮)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辍学,从事耕作。成年后赴香港,习成衣业。因交结志士,渐明革命之义。闻南洋多革命机关,遂辍业出洋,至吉隆坡,加人中国青年会。1899年赴云浮,租腰古墟汛地前民房为革命党人活动之地,遭到缉捕,再下南洋。1911年初随黄兴至香港,组织机关,谋划在广州发动起义。4月27日,参加攻打广州督署,壮烈牺牲。安葬于广州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任其事而怕死,非丈夫也 恳兄代告余妻区氏一言,苦守韬儿,他日继父之志,幸毋忘之。 致家兄诀别书 景芝家兄鉴: 敬复者:昨天说及去年余妻区氏与甥往南洋访弟,适因归国,两不相遇。弟此次理应返乡一行,但军情紧急,不出三日,兄便知矣。此行成败不可知,任其事而怕死,非丈夫也。余明知无济,只在实行革命宗旨,决以生命为牺牲,推倒满清,建设中华民国。事成则汉族光明,或败身殉,愿毋我念。恳兄代告余妻区氏一言,苦守韬儿,他日继父之志,幸毋忘之。 此别。谨请 福安! 辛亥年三月二十八日夜 弟晚发手 P2-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