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作者40余年的教学经验及思考为实践基础,以系统科学、过程哲学、意会哲学为理论基础,通过系统研究认为:知识就是其生成过程,所以“教”就应模拟、展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学”就应感受、理解知识的生成过程,因此教与学就应该统一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中,进而即提出了“过程→生成”教学理念:教学要“基于学生,在适当的情境中由学生或教师建构具有整体性、连续性、生成性的知识形成过程,获得具有思想性、思维性的知识结构。 作者简介 王积社,1954年生于山西省晋城县,中国共产党党员。1969年始从事教学工作, 2014年于韩山师范学院退休,2019年于巴中职业技术学院离开讲台。一生中没有高学历、高学位,主要依靠自学而成长,但有深厚的教学经验与深刻的教学研究,也有数论难题的研究。 目录 前言 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 严峻的杰出人才培养问题 1.2 教学的现状 1.2.1 高等数学:结论式教学模式 1.2.2 基础教育:难却的传统观念 1.3 深层的思考 1.3.1 “钱学森之问”艰深难解吗 1.3.2 这样能解决问题吗 1.3.3 新型教法为何萧条 1.3.4 我们是“基础有余”吗 1.4 课题的提出 1.4.1 高师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1.4.1.1 如何与基础教育接轨 1.4.1.2 如何夯实理论基础、培养创新能力 1.4.1.3 如何培养师范技能 1.4.2 课题的提出 2 课题研究的方法及过程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过程 2.2.1 总结经验 2.2.1.1 独特的自学方法:追踪问题 2.2.1.2 违规的教学方法:跟感觉走 2.2.1.3 理性的教学思考:过程教学 2.2.2 文献研究 2.2.2.1 过程的意义及价值——指向夯实基础 2.2.2.2 生成与创新的关系——创新必须生成 2.2.2.3 过程与生成的抉择——相融合勿分割 2.2.2.4 思维与观念的蜕变——走向系统科学 2.2.2.5 意会与言传的取舍——重意会善言传 2.2.3 质化研究 2.2.4 行动研究 3 课题的研究成果综述 3.1 课题原定目标与计划 3.2 实际成果 3.3 成果综述 3.3.1 基础理论的研究与教学理念的构建 3.3.1.1 教育观的嬗变:走向系统科学 3.3.1.2 世界观的嬗变:走向过程哲学 3.3.1.3 认知观的嬗变:走向意会哲学 3.3.1.4 三维目标的诠释:过程化地识双基 3.3.1.5 教学理念的构建:从“结论”走向“过程→生成” 3.3.2 “过程→生成”教学案例的研究与设计 3.3.2.1 数学“过程→生成”教学的一般模式 3.3.2.2 “过程→生成”讲授法 3.3.2.3 “过程→生成”研究性教学 3.3.2.4 “过程→生成”建模式教学 3.3.2.5 “过程→生成”式基克问题解决教学 3.3.2.6 “过程→生成”式奥苏贝尔问题解决教学 3.3.2.7 “过程→生成”式高等数学教材改革研究 3.3.2.8 “过程→生成”教学的学业评价 4 结论、设想、问题及研究方向 4.1 研究结论概述 4.2 “过程→生成”教学设想 4.3 存在问题 4.4 今后研究方向 附录A 逻辑图表:“过程-生成”教学的基本工具——逻辑图表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附录B“逻辑图表教学法”及其在高等代数教学中的尝试——逻辑图表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