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古蜀神话传说试论/巴蜀神话研究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李诚 |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探讨论古蜀神话传说的专著。蜀地自古至今流传着大量的神话传说,大约可分三类:其一为与古史相关联如蚕丛、鱼凫等神话传说;其二为与传统的藏羌彝文化走廊相关流传于蜀地的少数民族神话;其三为以清初所谓“湖广填四川”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历次移民所带来的神话传说。本著以第一类为重点,必要时兼及其他。本书认为所谓“巴蜀文化”不过是一种文化上的误会,故专门就神话传说论“巴”“蜀”并无共通之处,因而提出“古蜀神话传说”一题试做探讨。 作者简介 李诚,1953年生,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著有《楚辞文心管窥》《巴蜀神话传说刍论》《诗骚异同简论》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石神论 第一节 石与生命之源 第二节 石与生命流转 第三节 石与生命归宿 小结 第二章 李冰论(上) 第一节 官职封号之变 第二节 治水内容之变 第三节 治水地域之变 小结 第三章 李冰论(中) 第一节 神的要约 第二节 神的襄助 第三节 神的附身 小结 第四章 李冰论(下) 第一节 故事的演变 第二节 故事的来源 第三节 水怪的变幻 小结 第五章 二郎论 第一节 二郎与李冰 第二节 山神与二郎 第三节 李冰、二郎与赵昱 小结 第六章 杜宇论 第一节 杜宇时代 第二节 杜宇神格 第三节 杜宇与后稷 第四节 杜宇与鱼凫 小结 第七章 鳖灵论(上) 第一节 鳖灵业绩 第二节 五丁与五女 第三节 五女与蜀妃 第四节 五丁与五牛 小结 第八章 鳖灵论(下) 第一节 鳖灵治水区域 第二节 鳖灵洪水起因 第三节 鳖灵治水与女神 第四节 鳖灵治水之幻形 小结 第九章 廪君论 第一节 廪君时代 第二节 廪君身份 第三节 廪君图腾 小结 第十章 神女论 第一节 巫山 高丘 高唐 云梦 第二节 帝女 枕席 母羊 瑶草 第三节 女神 江神 汉神 湘神 小结 第十一章 岷山蜀江诸神论 第一节 五帝世系 第二节 夏帝世系 第三节 青神蚕丛 小结 结语 后记 序言 对古代蜀、巴尤其是古 蜀文化的深入研究,无疑将 是研究华夏文化建构最重要 的课题之一。从1929年三 星堆玉器的发现至今,近百 年过去了,持续不断的考古 发现一再显示出古蜀地确实 存在着绵延逾五千年且未曾 中断过的文明。且如果一切 皆秉持真正的科学精神而非 先人之见的话,我深信,这 一文明还将在三星堆正在开 展的大规划发掘中得到更清 晰的呈现,展示出其辉煌璀 璨的光芒及其对华夏文明建 构的重要性。当然,本著的 主体内容并不是讨论历史, 而是讨论神话传说,但古蜀 神话传说无疑是古蜀文明不 可分割之一部分。 古蜀神话传说自有一番 天地,不传三皇五帝,却有 蚕丛鱼凫、杜宇开明;不仅 夏禹治水,更有鳖灵、李冰 ;不说后稷稼穑,年年杜宇 催春;不知简狄、姜嫄之灵 ,唯祀江神、朝云之祠…… 然而若将上述所列相互 比较,则古蜀念兹在兹:蚕 丛、鱼凫、杜宇、开明之禅 让何逊五帝;江神、朝云、 湘神、汉女之降福不让简狄 ;鳖灵治水正方驾夏禹;杜 宇劝农则仿佛后稷……古蜀 神话传说与华夏史籍中所载 者竟如契如符,黄淮南北所 叙者与古蜀神话传说竟如影 如响…… 然古蜀神话传说似更古 朴、原始。姑数其荦荦大者 :蚕丛居石室而归葬于石棺 石椁:蜀王开明十二世,每 王薨,则由五丁力土运巨石 为墓表以志其归宿,实原始 石神崇拜之征。 蚕丛、西陵为蚕神,杜 宇劝民力农;织女支机石独 蜀严君平能识,洪水唯鳖灵 能治;陆路赖五丁移山,沟 洫乃李冰得通……凡兹数端 ,皆农业社会之基础而古蜀 神话传说之精髓。 更为古老者,明言廪君 精魄化白虎,后世以人血为 祀,神话传说言图腾者,莫 此为确;神女所在皆有,江 水、盐泉是其所司所生,治 洪、灌溉仰其所引所助;云 雨繁衍子孙,灵芝助人长寿 ,故杜宇携朱利而族壮大, 望帝淫鳖妻而失位,斯皆其 例也。 若论古蜀与华夏之牵连 ,则三皇祗车,驱驰于谷口 ;吾夏古帝,尽蜀江而生; 五帝联姻于岷若,汶山实诸 帝众神之巅。 …… 有了蜀地考古的重大发 现作为背景,蜀地考古的物 证、文献以及所载神话传说 、民俗得以相互印证,并具 有了进一步探讨的契机和必 要。这必能促使学界对华夏 文明建构多元背景下古蜀神 话传说的形成与流传路径增 加新的思考,开启进一步的 探索。可以说,如果没有对 以神话传说为其重要内容的 古蜀文化、古巴文化及其与 巴蜀域外文化的关系做全面 、客观、透彻的研究,任何 有关华夏文化建构的讨论都 将是不完整的,从而也不可 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诚然,古蜀之地从古至 今流传着的大量神话传说, 并非仅限于与古史相关联者 。如与传统藏羌彝文化走廊 相关者,有流传于蜀地之少 数民族神话;以清初所谓“ 湖广填四川”为代表之古代 历次移民运动所淆乱者,有 遍布蜀中各类祭祀。①斯皆 治古蜀神话传说者题中应有 之义!然纲举目张,或可免 治丝益棼之弊。与古史相关 联者,当即其“纲”。而这一 领域研究却从来因仅属区域 文化之分支被视为“怪物”① (司马迁所讥《山海经》者 正与古蜀有神秘关系)而问 津者寥寥。自20世纪河姆渡 、牛河梁、三星堆之发掘, 华夏文明建构之多起源说已 为学术界共识,但于传统巴 、蜀文化之缘起与价值却似 乎重视不够,更勿论以华夏 文明建构多起源为背景来思 考古蜀神话传说,仅有论文 十数篇,专著寥寥。近来虽 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神话研 究院之大力倡导和努力,研 究之势逐渐蔚起,然无可讳 言,所涉及者仍然有限。余 故敢不揣鄙陋致意于此,以 期抛砖引玉之效。 本著以“古蜀”神话传说 为题而不及“巴”,并非厚此 薄彼。 神话传说乃文化中重要 内容,而“文化”应该为一定 时段、一定地域、一定族群 于一定物质基础上,物质生 活与精神生活之共有表现。 它既是流动的(不断演变) ,也是历时的(可多层次切 分)。因此在不同历史阶段 应有不同之内涵与外延。然 无论如何流动变化,上述四 个“一定”与“共有”却乃基本 前提。准此而论,笼统地不 计历史背景,不加任何限制 条件地论“巴蜀文化”(当然 其中亦包含“巴蜀神话传说” )显然并不合乎上述基本前 提。 …… 阚骃《十三州志》亦云 : 杜宇称帝于蜀,以褒、 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 户,玉垒、峨眉为池泽,汶 山为畜牧,中南为园苑。② 而范晔《后汉书·南蛮西 南夷传》谓巴之来云: 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 巴氏、樊氏、瞫氏、相氏、 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 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 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 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 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 ,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 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 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 余姓悉沉,唯务相独浮。因 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 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 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 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 ”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 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 飞,掩蔽日光,天地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