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从莫尔到莎士比亚)/拜德雅人文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斯蒂芬·格林布拉特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对16世纪的生活和文学的探察。斯蒂芬·格林布拉特研究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文学人物——莫尔、廷代尔、怀特、斯宾塞、马洛和莎士比亚——的自我身份的结构,他论证了,在现代早期,支配着身份生产的知识的、社会的、心理的还有审美的结构均发生了变化,对该时代的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是文学史、文学批评领域的经典文本,无论是对文学领域的研究者和学生来说,还是对所有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和新历史主义批评感兴趣的读者而言,《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都是一本必读佳作。 作者简介 李三达,男,南京大学博士。湖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大学中国全民阅读研究中心副主任,拜德雅视觉文化从书主编。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比较文学系担任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在《文学评论》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化评论10余篇,出版译著1部。 目录 总序 | 重拾拜德雅之学 致谢 说明 前言 | 塑造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从莫尔到莎士比亚 导论 1 大人物的餐桌前:莫尔的自我塑造与自我取消 2 机械复制时代的圣言 3 怀特诗歌中的权力、性别和内在性 4 塑造绅士:斯宾塞与安乐窝的毁灭 5 马洛与绝对戏剧的意志 6 权力的即兴表演 后记 尾注 索引 序言 塑造文艺复兴时期的 自我塑造 因为《文艺复兴时期 的自我塑造》是让我第一 次找寻到自己的声音的著 作,我本应愉快地宣称这 本书是我根据总体规划所 做出的深层次结构设计的 结晶。但不幸的是,它并 不是。这部书的出版有某 种偶然性,缘于我职业生 涯早期的偶然机会。我曾 两次收到英语学会 (English Institute)*的 邀请,这是一项有挑战性 的任务,在热情而又挑剔 的听众面前发表演说,这 触发了我写作关于马洛( Marlowe)和《奥瑟罗》 (Othello)的文章,最终 这些文章被收入此书; 1977年由霍普金斯和马 里兰大学联合主办的“从 执笔到付梓”(Pen to Press)的研讨会促使我 思考廷代尔(Tyndale); 接下来的一年中,我参加 了两场有关托马斯·莫尔 (ThomasMore)的会议 ,其中一场在加州大学洛 杉矶分校(UCLA),一场 在华盛顿,这两场会议让 我着迷地将精力投入这位 非凡人物的作品和生活。 甚至“着迷”这个词(虽然 它足够准确)也给我带来 了超出我应得的赞誉:我 记起我从墨西哥度完假直 接飞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 校参加会议,我丢失了我 的眼镜,我以为我会戴着 那副根据医生处方配的潜 水面罩发言。在最后一刻 ,我的眼镜出现了,帮我 避免了那场金斯利式的闹 剧。 不管这些特殊的机遇 多么偶然,我实际上也有 潜在的规划,但是这种规 划仅部分在我的掌握中。 这对我来说一点也不奇怪 :有自主性的行动力 (autonomous agency) 只是一个梦(哪怕人们对 它的体验很强烈而且信念 也很坚定),这是本书的 基本信条之一。我的确找 到了自己的声音,但是这 种声音无法摆脱制度、知 识和历史力量的强大影响 。与此相反:这些在快乐 和痛苦中感受到的力量, 帮助我的声音产生了共鸣 ,并且把我推向了我无法 预料的方向。我的最初动 力是这样的:当我作为富 布莱特奖学金学生在剑桥 学习,为“1579-1603”荣 誉学位论文做准备时,我 被罗利的长段诗歌残卷《 欧西恩对辛提娅之爱》 (Ocean's Love toCynthia )*的奇异之处深深震撼 了。更确切地说,我看到 了罗利的诗歌与艾略特的 《荒原》之间的巨大相似 性,它们都有对世界和自 我的碎片化的痛苦感觉, 我对此深感震撼。(这和 我们熟悉的感觉一致,古 典绘画大师作品中的某些 要素就像一幅抽象表现主 义作品,比如墙上的阴影 、穿衣镜中的倒影、大理 石装饰板的旋涡状抽象图 案。)我想要强调,我对 《欧西恩对辛提娅之爱》 的第一反应并非出于对历 史的好奇而是出于对审美 惊奇的快乐体验。我无法 理解,为何罗利1590年 代的挽歌听起来如此像现 代主义盛期的作品。出于 这点惊奇,我想要知道: 罗利为什么写这样的东西 ?这个问题转变成了一个 更大的问题:为什么伊丽 莎白时代的一位讲求实际 的廷臣、专权者和冒险家 会写诗,更不用说为什么 这诗还能让人想起现代主 义实验了? 在我的论文和几年后 写的书中,我试图从罗利 所扮演的角色上(他把自 己当成小说中的角色)寻 找答案。从女王那里失宠 后(作为秘密婚姻的结果 ),他把自己当成了疯狂 的罗兰(OrlandoFurioso ),因失望的爱情而疯狂 。他甚至尝试过自杀—— 根据一个挖苦他的观察者 的说法,他在右乳下刮出 一些划痕——他以同样的 精神写下了痛苦的诗行来 表达他的心烦意乱 (distraction)。(正如 文艺复兴诗歌的机敏学徒 艾略特理解的那样,心烦 意乱以断断续续的语言、 扭曲的修辞和突然爆发的 悲伤的方式得以呈现。) 当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且 非常具有现代感的一点是 ,诡计多端的廷臣试图让 人听起来有些神经质。这 场表演并非彻头彻尾的欺 骗:罗利被盛怒的女王囚 禁在伦敦塔,他很可能感 到绝望。我感兴趣的是, 他如何将这种绝望转变成 文学表演(这场表演反过 来成了他毕生呈现自我的 实践的一部分)。这种实 践在断头台上才告终:他 冷静地检查了刽子手的斧 子,说了几句毫无疑问经 过精心排练的俏皮话,然 后把头横在板子上,张开 他的手臂,喊道:“砍吧 ,伙计!” …… 现在阅读《文艺复兴 时期的自我塑造》时,我 在这本书中感受到了这个 极度迷茫时代的许多痕迹 。当我看到巨大的邪恶力 量决定碾压所有反抗时, 当我解释他们以陌生人为 目标并且操纵他们感受到 的威胁,将其作为巩固权 力的借口时,当我不安地 感觉到反对这种权力的人 概括了它的某些突出的特 征时,这些痕迹十分明显 。我试图用来解释文艺复 兴时期的文本的许多奇闻 逸事都有特殊的当代意味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在 马洛那章一开头提到的塞 拉利昂烧毁的村庄,在当 时会不可避免地唤起电视 上的画面,美军点燃的越 南村民房子上的茅草屋顶 。在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 ,人们还会有这样的联想 吗?我不知道。但是我采 用这个故事时所怀揣的激 情、被我纳入对《帖木儿 大帝》(Tamburlaine) 的解释的那种激情,直接 受到这令人不安的历史时 刻的影响。 在我看来,在这本书 令人惊讶的乐观主义潮流 中,我曾经参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