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近现代马列主义文献汉译出版(精)/新闻出版博物馆文库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马列主义文献在近现代中国的翻译与出版,是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中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节点,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就此举办“近现代马列主义文献汉译出版”学术研讨会,并将会议论文结集出版,是为该书。
本书按主题分为“《共产党宣言》译刊研究”“经典与通俗读本译刊”“马列文献的译刊机构”“马列文献的传播与影响”“马列文献的翻译与演绎”“书报译介与述评”六部分,在近现代中国翻译史和出版史的视域中,对这一重要史实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全面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传播史的研究。
目录
马列主义文献汉译与上海(代序) 熊月之
《共产党宣言》译刊研究
译文质变的侨易节点与“翻译心灵”的呈现——以陈望道、成仿吾等的《共产党宣言》汉译为中心 叶隽
《共产党宣言》的翻译问题——由版本的变迁看译词的尖锐化 陈力卫
《共产党宣言》陈瘦石译本出版始末 曹文博
经典与通俗读本译刊
中国第一部《资本论》全译本的诞生 张国男 郑璀 艾屹梅 黄燕生
文化交流视域下《近世社会主义》早期汉译考察 仲玉花
中国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ABC》阅读史 王玉 徐小良
马列文献的译刊机构
清末广智书局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早期译介与传播 潘喜颜
生活书店出版马列著作的译者群体研究(1937—1947) 刘洁
刍议大江书铺 孟瑶
马列文献的传播与影响
百年前马列主义对郑振铎的影响 陈福康
杨匏安革命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在华南的传播 吴石坚
译作、译者和中国化——生活书店版马列经典著作的影响力探析 黄勇
王云五、公民书局、“公民丛书”与1920年代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翻译与传播 高明
马列文献的翻译与演绎
自然辩证法中国化进程探赜——以《自然辩证法》两部导读译本为考察对象 高晞
漫谈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在文艺作品中的被演绎 李继华
“帝国主义”的翻译问题——以大革命时期的一场论争为中心 李映珵
鲁迅译苏共文论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系初探 蒋硕
书报译介与述评
《现代》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我国的初期译介 刘叙一
论编译马克思主编的《新莱茵报》 夏琪
“重译”与“编译”——马列主义文献汉译出版的新进展(1978—2020) 李俐
“近现代马列主义文献汉译出版”学术研讨会综述 朱梦中 杨硕培
后记 邹振环
序言
马列主义文献汉译与上

熊月之
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
代表着吉祥、喜气、热烈、
奔放、激情等,有驱逐邪恶
的功能。五行中的火所对应
的颜色是红色,八卦中的离
卦也象征红色,古代许多宫
殿和庙宇的墙壁都是红色。
由此,红色在中国政治上常
被用来象征革命,党领导下
的革命资源也就被称为红色
资源。
近代中国红色资源的形
成路径,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类是根据地式的,
如井冈山、延安,都是有土
地、人民、政权、武装,是
自成联系、自成系统的,就
像树木长在那片土地上一样

第二类是纪念地式的,
是某一次战争或某一项活动
在那里发生,但是其事与其
地不具有必然联系。比如说
一大闭幕会议之于嘉兴南湖
、古田会议之于福建古田、
遵义会议之于贵州遵义等,
都是飘叶之于土地的关系,
有一定联系,但不是理由充
足的必然关系,不是树木之
于土地的关系。
两相比较就会发现,如
果是根据地式的,那里的红
色资源是呈整体性、密集性
、系统性的,而纪念地式的
,则不一样,呈单一性、孤
立性、片段性。
第三类是半根据地、多
纪念地式的,近代上海的红
色资源即属此类。这是介于
前两类之间,同时又两类兼
而有之。上海并不是革命根
据地。所谓革命根据地,至
少具备四要素,即土地、政
权、人民与武装,此四者缺
一不可。但是,上海又是多
纪念地式的。中国共产党利
用上海城市的特点,在这里
进行那么长时间的、那么繁
多的活动,包括中共一大、
二大、四大在这里举行,另
有八次中央会议在上海召开
,中央局、团中央机关设在
这里。上海这个城市对党领
导的革命活动,已经具有一
定的基础性、依托性功能。
尽管没有政权,没有独立武
装,但是,这里是可以安身
活动的一个基地。因此,可
以说它是有半根据地性质的
,又是多纪念地式的。从红
色资源角度来看,上海既不
属于革命根据地,也不属于
一般单一的红色纪念地,而
是属于介于两者之间、兼具
两种部分功能的第三种类型

如果把这三种类型放在
全国看,跟上海有类似情况
的城市不是很多,广州有一
点,武汉有一点,但是这两
个城市跟上海的性质、规模
也有所不同。
作为在共产国际直接帮
助与支持下创立的、以马克
思主义为指导、以工人阶级
为基础、以推翻旧的社会制
度为宗旨的、具有广泛国际
联系的全国性革命政党,其
创立与活动至少需要以下六
个相关系统的支撑,即以先
进的思想文化为重要内涵的
信息传播系统、以工人阶级
与先进知识分子为重要成分
的社会基础、联系国际与国
内重要城市的水陆交通系统
、发达的邮政通讯系统、具
有现代政党社团活动可供依
托的社会组织系统、维持政
党社团正常活动的安全系数
。近代上海正是在一定程度
上满足了这些需求。
一、先进思想文化的传
播系统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
主义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此前共产主义思想传播的广
搞工人活动,特别是搞地下
活动,市内交通是非常重要
的支撑条件。晚清上海已有
人力车、马车、有轨电车、
出租汽车等交通工具。到了
民国时期,又增加无轨电车
、机动渡轮、公共汽车,公
交车辆线路更多。搞地下活
动,有时候需要汽车,有时
候需要马车,有时候需要人
力车。其时,上海道路系统
多元而复杂,尤其是南市、
闸北、沪西等地方,有些地
段汽车很难开进去,尤其是
无法开到弄堂里面去。汽车
不能开进去,黄包车能够进
去,对于隐蔽战线的斗争,
有时候反而更加有利。交通
不便有不便的好处,便于隐
藏。所以,有不同类型的交
通工具对于党组织在上海的
活动有特别的价值。这也是
日后党中央机关长期设在这
个地方的重要原因。
四、便捷的通讯系统
民国时期,上海邮路可
与全国各地相连接,为国内
邮差线的一大中心。上海口
岸停泊着众多国家的邮船,
国内的邮差线经上海可联邮
世界各国。英国、法国、德
国、美国、日本、俄国等在
上海均设有邮局。通讯方面
,上海国际国内通讯联系均
极便捷。到19世纪末,上海
国际电报北可以经日本与俄
罗斯通报,南可以经香港与
欧美各国通报;国内通报四
通八达,北到北京,东北到
山海关,西北到西安,西到
汉口,西南到泸州,南到广
州。这一通讯系统并不是专
为政党活动才建立的,首先
是为了满足商业、军事等方
面的需要,但这些通讯系统
的存在,为政党活动提供了
重要的便利条件。一个现代
性的政党要搞各种活动,必
须依托现代性的通讯系统。
便捷的交通与通讯网络
,对于城市来说,犹如身手
矫健,脉动强劲,经络顺畅
,这对于中共领导的政治斗
争至关重要。就与外部联系
而言,中共中央与各地党组
织之间,与共产国际之间,
都必须保持密切而通畅的联
系。在上海活动的许多领导
人,如周恩来、李立三、刘
少奇、陈赓、陈毅、彭湃、
杨殷、恽代英等,其活动地
点,都是在各地流动的,时
而北京,时而武汉,时而广
东,时而江西。在上海城市
内,中共组织在大部分时间
里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4: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