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系统是指一个复杂的、相互依存的、开放的网络,它将处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中的人、事、物连接起来。系统思维认为世界是开放的、相互联系的、相互依存的;各部分处于整体环境之中,塑造整体;可简单概括为整体大于其各部分之和。博物馆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每部分都处于不断变化和波动的环境中,需要参与实践,并在实践中予以推动和促进,才能使内部更联通、与社区更联结、使整体更强大。博物馆系统思维研究的就是如何达成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组织架构,如何权力共享,如何提升社区参与度。 《博物馆的系统思维:理论与实践》一书由两位主编及世界各地多位作者、多家博物馆共同完成,包括相关领域的学者、顾问、教育者、博物馆从业者以及相关专业毕业生,涵盖了十九组作者的观点和看法,理论结合实践地对系统思维如何在博物馆各类实践中发挥作用进行了探讨,包括相关概念与理论,具体的方案、方法及案例。本书共十个部分,从不同的切入点探讨博物馆系统思维,包括管理结构和领导层、人事管理、对外交流、展览和计划、社区参与、筹款和财务可持续性、物理空间以及未来博物馆人才储备等;展示了系统思维是如何应用于该领域,并响应博物馆内部和外部的其他部分。相信本书将带给博物馆从业者,相关专业研究者、学习者,博物馆投资者、合作伙伴,教育工作者等许多启发,帮助博物馆以更加开放、活跃、善于学习的状态运行,提高博物馆的组织效能和公共价值,从而推动其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 胡芳,上海科技馆上海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科普研究员,从事博物馆科学传播方面的研究。主持及参与十余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出版译著《新媒体环境中的博物馆——跨媒体、参与及伦理》等著作,发表多篇论文,曾获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三等奖。 目录 第一部分 关于博物馆的系统思维 第1章 系统思维与博物馆生态系统 第2章 丈量博物馆的世界 以系统方法的视角 第二部分 系统思维与博物馆功能 第3章 苏斯博士、系统与数字策略 像博物馆人一样读懂系统思维 第4章 范式、以访客为中心的博物馆实践及系统思维 第三部分 系统思维在管理工作与领导力提升中的应用 第5章 意向性实践 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 第6章 网络化博物馆中的领导者 维多利亚州博物馆系统思维范例 第四部分 系统思维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第7章 企业风险管理和人才管理 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 第8章 文化相关性规划 乔治亚·欧姬芙博物馆系统研讨会 第五部分 系统思维下的展览与项目 第9章 管理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展览策划 第10章 创建岛屿 第六部分 系统思维下的外部沟通 第11章 闭馆之后 社交媒体在博物馆转型与项目开发中的应用 第12章 公共物品评估 自由广场文化综合体案例中的系统思维 第七部分 系统思维下的社区参与 第13章 博物馆应成为社会发展的催化剂 鼓励社区参与的最佳实践 第14章 系统思维下以观众为中心的社区参与式释展规划 第八部分 系统思维下的筹资和财务可持续性 第15章 系统思维在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第16章 21世纪博物馆可持续筹资 全球古根海姆成功的幕后故事 第九部分 系统思维下的物理空间 第17章 第三只眼抑或第三场所? 系统思维下对博物馆物理空间的重新考量 第18章 博物馆参与式设计流程 第十部分引入系统思维理论,创建学习型博物馆 第19章 系统思维下的博物馆研究教学 第20章 向学习型博物馆和系统智能化转型 编者与供稿者简介 序言 1993年,我作为美国 国家人文基金会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缩写 为NEH)新任的公共项目 处主任及美国联邦政府高 级行政官,首次在职业生 涯中接触到较为系统的高 层领导力培训。在一门人 事管理课程中,我接触到 了彼得·圣吉(Peter Senge)于1990年出版的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 织的艺术与实践》(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Learning Organization )。在书中,彼得·圣吉 着重研究了学习型组织( learning organizations) 的定义性特征:学习型组 织帮助人们成长为更专业 的人才,相互帮助,解决 难题,获得有意义的成果 。这一定义对我,以及我 新任的领导职位具有很大 意义。他的方法强调了高 效的团队合作、自我精进 、共享愿景,以及系统思 维,为管理资金项目、指 导国家人文基金会其他部 门的工作提供了全新的视 角和富有帮助的框架。将 学习型组织视为一个提高 人文美德,以推动民主共 同目标的互联系统,可以 更好地帮助调整和巩固公 共人文策略,便于机构顺 利开展未来的工作和任务 。 我于1996年离开美国 国家人文基金会,重返康 纳·派瑞生活历史博物馆 (Conne-r Prairie)任职 。这是一座在印第安纳波 利斯外围的生活历史博物 馆。当时,我很快意识到 在当前更广阔、变化的人 口学框架之下看待博物馆 非常重要。在我们开始着 手新规划的时候,我了解 到去年夏天的某份保密规 划文件建议将康纳·派瑞 博物馆的一块土地用于建 设房车公园。这一信息一 经传出便引起当地媒体和 邻近居民的关注,并有居 民发起邻避抗议。对于他 们而言,占地面积大的康 纳·派瑞博物馆是社区的 重要标志,社区居民希望 在博物馆规划中发声,力 争参与博物馆决策。因此 ,我们明确了规划方案的 方向,将其定位于清晰准 确地辨识、回应社区关切 的问题、土地资产及需求 上。我们举办了多场座谈 活动,听取当地居民、学 者、企业家、社区委员会 管理者及基金代表的意见 与建议,并在我们制定计 划、落实规划的过程中不 断吸收采纳他们的想法和 建议。由此,我们建立起 了新的合作关系、结识了 新朋友、搭建了新联系、 创立了新项目、找到了新 的资金支持,并重塑了我 们对外的公共关系与社区 地位。 离开康纳·派瑞博物馆 后,我到了美国博物馆暨 图书馆总署(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担任首位战略 伙伴关系处主任。担任该 职务期间,系统性方法始 终是我专业方向的指导工 具。2008年,在许多利 益相关方逐步意识到科技 驱动的国际经济新模式带 来的挑战及其所需要具备 的新能力时,我们与博物 馆及图书馆工作小组合作 ,与其他教育界的学者们 共同撰写了《博物馆、图 书馆及21世纪技能》 (Museums,Libraries and 21st Century Skills)。这 份报告帮助博物馆及图书 馆应对挑战,鼓励协作、 批判性思维、自我引导以 及与系统思维相一致的社 会和文化意识等基本技能 。 在这些案例中,我们 思考了我们的机构、组织 应如何在保证自身工作授 权和立法使命的同时,配 合战略合作伙伴及社区的 需求,以求获得更大的系 统性影响。该方法需要员 工与合作方转变角色和工 作关系,需要转变框架和 观念,以调整我们对未来 和当前挑战的机制的理解 ,并且实现跨越个别部门 和项目的沟通和协作。这 项事业实践起来并不容易 ,我们需要与合作方及社 区逐步建立信任,在其中 的许多方面——如在我们 自身的学习中、在培养新 社区成员及合作伙伴上、 在构建和提升机构影响力 和知名度上、在吸引新资 源上、在接触更多可获取 新知识机会的个体和机构 上等——也有收获。 《博物馆的系统思维 :理论与实践》以博物馆 为基础,以多种视角对该 方法进行阐述和研究。本 书可以帮助博物馆摆脱传 统博物馆部门分隔化、等 级化的缺点,以更开放多 元的学习系统,借助更好 的方式运作下去,是博物 馆急需且极富价值的资料 。郑柳河(Yuha Jung) 和安·罗森·拉夫(Ann Rowson Love)涵盖了系 统思维的方方面面,分章 节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在《系统之美:决策者 的系统思考》(Thinking in Systems:APrimer)一 书中,多内拉·梅多斯 (Donella H.MeadoWS )提到系统思维“给予了 我们发现问题根本原因、 发掘新机遇的自由”。在 本书中,郑柳河、安·罗 森·拉夫以及许多撰稿人 从各方面分析了系统思维 是如何增强博物馆的综合 能力,以实现公共服务的 价值和目的,包括与个体 学习者和更大的社群之间 的关系,以及为其提供的 服务等。该方法还可以应 用于解决内部管理的问题 ,比如提升员工满意度、 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商业 运作的效率及帮助组建一 个更具实力、更可持续的 机构。 蒸蒸日上的科技进步 正在推动世界发展。世界 也见证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而我们所面对的互联互 通的世界亦不曾远离。我 们将面临的挑战,已知或 未知,都需要系统思维的 辅助和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