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免疫”即“免除瘟疫”的意思,每个人身体中的免疫系统如同一支军队,保护着我们免受病毒、细菌等异物的侵害。免疫系统有防御工事——皮肤、黏膜等机械性屏障,有前锋部队——能吞噬病原体的白细胞,也有精密的信号传导系统,能一级一级地启动免疫应答。化脓、水肿、发烧等就是免疫系统正在作战的表现。然而,有时它们也会误伤自己人乃至伤及性命,新冠病毒感染中的一些重症病例就是免疫系统“发疯”造成的。 本书从曾经大手笔改写人类历史的传染病天花谈起,介绍了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作用机制以及人体从感染到免疫的全过程,涉及癌症、动脉粥样硬化、红斑狼疮等疑难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原理,适合中学以上对免疫学感兴趣的非专业人士阅读。 作者简介 秦志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医学免疫学博士,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后,致力于研究免疫反应在各种疾病,特别是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理。曾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国癌症研究(英文版)、中国免疫学等杂志编委。 目录 作者序 1.免疫与健康 从天花说起 免疫学的诞生 免疫反应的起因 2.走进微观世界 多种多样的人体细胞 一个细胞里的世界 免疫反应的重要参与者——蛋白质 3.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天然免疫 人体的壁垒:机械性屏障 短兵相接:抗感染性炎症反应 特殊的战役:无菌性炎症反应 4.获得性免疫反应的启动——抗原提呈 让免疫细胞认识到威胁 从移植排斥反应说起 树突状细胞的发现 5.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获得性免疫 特异性:淋巴细胞的成长史 高效性:淋巴细胞迅速增殖的策略 记忆性:吃一堑长一智 单克隆抗体的故事 6.重新认识癌症 母鸡的启示:可以传染的肿瘤 肿瘤抗原与CAR-T细胞 激活自身免疫对抗肿瘤 肿瘤微环境:癌细胞的温床 7.免疫反应引起的疾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 斑秃与银屑 动脉粥样硬化 8.认识新冠:感染与免疫 什么是冠状病毒? 病毒的入侵 免疫新冠 附录:历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名录 序言 这本小书就耍与读者 朋友们见面了! 感慨之余,不得不唠 叨一下写作本书的动机和 愿景。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呢?很简单,为了让更多 的人了解免疫学的奥妙。 梁漱溟(1893~1988) 曾经说过:“恢复身体健 康须完全靠生命自己的力 量,别无外物可靠,外力 仅可多少有一点帮助,药 物如果有灵,是因其恰好 用得合适,把生命力开出 来,如用之不当,不惟不 能开出生命力,反而要妨 碍生命的。”这是梁先生 从读医书中悟出来的。从 西医角度讲,“把生命力 开出来”指的就是发挥人 体免疫系统的作用,所以 免疫学是与抗病、防病密 切相关的学问。譬如,动 脉粥样硬化就是一种由免 疫细胞引起的慢性炎症过 程。再如,几乎每一种肿 瘤的发生和进展都与免疫 反应脱离不了千系。了解 一些免疫学的知识,无疑 会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 更加冷静地面对疾病。市 面上专门介绍免疫学的科 普图书少之又少,我们写 这本小书,正是出于普及 免疫知识的目的。 免疫学是一门既古老 又新兴的学科。说它古老 是因为自人类文明诞生以 来就有关于抗病、防病的 记载;而现代意义的免疫 学非常年轻,如果从 1796年詹纳发现牛痘疫 苗算起也就只有两百多年 的时间。由于人类对健康 长寿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近几十年内现代免疫学得 以迅猛发展,形成了许多 新分支,如抗感染免疫学 、肿瘤免疫学、移植免疫 学等。生物在不断进化, 免疫学永远有新课题等待 一代又一代年青人加入到 研究队伍中。 作为一本启蒙读物, 本书尽可能回避艰涩难懂 的生物学术语,代之以发 明、发现过程中的若干奇 闻逸事,以确保普通读者 能够读懂。这本书大体上 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 (包括“获得性免疫”及之 前的内容)介绍一些与免 疫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几 种重要的免疫细胞,以及 简单的免疫反应机制。第 二部分(包括“重新认识 癌症”“免疫反应引起的疾 病”和“认识新冠”)介绍 一些常见的疾病以及这些 疾病背后的免疫反应“真 相”。这两部分互相关联 又彼此独立,如果读者朋 友觉得第一部分的介绍过 于艰涩,或许可以直接阅 读第二部分;而如果读者 朋友还想更加深入地了解 免疫学知识,那就需要找 一些专业书籍系统地学习 了。 本书的创作过程可谓 漫长且曲折。在此,我们 要感谢中国科学院生物物 理研究所秦志海实验室吴 帆、荣丽洁、李潇等同志 的帮助,书中部分图片由 她们帮助采集;还要感谢 所有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提 出宝贵意见、给予无私帮 助的同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