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艺复兴史研究文集(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周春生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文集是周春生教授近二十年来部分文艺复兴史研究论文的汇总,分四编收录十八篇文章,既有对文艺复兴史重要论题的分析阐释,也有对重点思想家的专题研究。作者梳理评析了西方文艺复兴研究学术史,对西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及其历史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法思想做了全面阐释和评析,还从心态史的角度评介了文艺复兴游记史学。作者系统化研究英国诗人历史学家西蒙兹的文化观,提出其“性格文化史”研究的核心观点,评介意大利诗人历史学家皮尼奥蒂及其著作和史观,评介美国学者鲍斯玛及其后期文艺复兴观点,这些研究都在国内学界具有开创性地位。作者也对马基雅维里的思想体系做了全方位研究,包括马基雅维里学术批评史的研究,提出“人性政治观”的研究思路。除此之外,本文集还收录了诸多富有启示性的读史札记附在每篇论文后。
作者简介
周春生,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历史系教授。主要著作有:《悲剧精神与欧洲思想文化史论》《马基雅维里思想研究》《文艺复兴史研究入门》等。在《哲学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要有《“取譬”与“是”——从判断系动词看中西方文化哲学的生成和框架》《道德的合理性与国家权力的合法性——西方马基雅维里思想批评史寻迹》《英国诗人历史学家西蒙兹的性格文化史研究——由(米开朗基罗传>(惠特曼研究)引出的历史思考》等。另有《实在主义的形而上学》《马基雅维里——一个被误解的人》等译著多部。
目录
序 帕那苏斯山诗性智慧下的文艺复兴史研究
第一编 批判的西方人文主义学说史
1 文艺复兴学与西方人文主义研究学术钩稽
2 人文主义究竟给近代西方文化带来了什么
3 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个体精神
4 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诗性智慧的历史透视
5 对莫尔乌托邦政治理念的新认识
第二编 文艺复兴史研究领域的拓荒者
1 一部沉寂两个世纪的文艺复兴史研究拓荒之作——皮尼奥蒂《托斯卡纳史》评介
2 文化是个性与精神的呈现——布克哈特论意大利文艺复兴
3 “悲凉的维多利亚人”——英国诗人历史学家西蒙兹及其文化史研究
4 西蒙兹的性格文化史研究——由《米开朗基罗传》《惠特曼研究》引出的历史思考
第三编 文艺复兴史学史
1 19世纪西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三大主题研究——由百合花历史图像引出的学术史思考
2 20世纪西方文艺复兴史三大研究热点述评
3 后期文艺复兴研究述评——兼评鲍斯玛的文艺复兴“消退说”
4 论14至17世纪的欧洲自然法思想
5 心态史比较视野下的文艺复兴虚影与实景——以罗杰斯、罗斯科、西蒙兹意大利游记诗文为线索
第四编 马基雅维里专题研究
1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政治理论与实践的路径——对马基雅维里世俗性政治哲学的思考
2 道德的合理性与国家权力的合法性——西方马基雅维里思想批评史寻迹
3 评迈内克的“国家理由”研究和马基雅维里的国家权力学说
4 马基雅维里的人性论、才气说和命运观析微
后记
序言
帕那苏斯山诗性智慧下
的文艺复兴史研究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预言
者,名帕那苏斯。后希腊人
建立一座山城,以帕那苏斯
名命之。此山城位于伯罗奔
尼撒半岛科林斯湾的北部,
是传说中诗人的聚居处,山
脚有特尔斐神庙。希腊人有
了这座带着诗性智慧的山城
,其灵魂也就有了栖息之地
。再眺望俗界的帕那苏斯山
,诗人荷马、赫西俄德等希
望人们听命于神的召唤。以
后又有泰勒斯、赫拉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等前苏格拉底
哲学家写下了许多诗性的格
言。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帕
那苏斯山的诗意复活了。天
才画家拉斐尔(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1483—
1520)在西斯廷教堂的签
字大厅创作了名画《帕那苏
斯山》。画面中,阿波罗、
缪斯坐于中间月桂树下,荷
马、维吉尔、但丁、萨福、
品达、贺拉斯、奥维德等诗
人则在后排两侧错落伫立。
这样,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中
,帕那苏斯山就成了诗性智
慧、艺术和美的象征。那些
纯净的诗性情思使不时有迷
惘、怠倦、失落精神状态的
西方人得到心灵的安慰,也
正是依靠这种诗性的智慧软
化了坚硬的科学理性,使更
完美的精神世界建构起来。
所以诗是文化的滥觞,令文
化人为之陶醉;诗是心灵的
栖息地,让人保持住本性的
纯真;诗是时代的观照者,
使人类整体免遭异化的侵袭

对于文艺复兴的研究者
来讲,帕那苏斯山的诗性智
慧无时不在向学人发问:我
们为什么要研究文艺复兴?
《帕那苏斯山》壁画与
其他拉斐尔的壁画、米开朗
基罗的圆顶画一起早已成为
游客参观西斯廷教堂的压轴
项目。好几次,我站在拉斐
尔的这幅壁画前沉思:拉斐
尔此画的真正生命力何在?
为何我在文艺复兴研究总体
框架中那么看重拉斐尔?又
为何总是将米开朗基罗与拉
斐尔放在一起做艺术史比较
研究?再问得深一点,我花
费那么大的精力去研究文艺
复兴缘由何在?直到我写《
西蒙兹文化观研究》一书时
,距离这些问题的解决才又
进了一步。如果说米开朗基
罗的作品如同其个人的生平
一样有着忧郁、孤独、恐惧
、向命运抗争、探索超越境
界的深刻意蕴,那么拉斐尔
则是优雅、和谐、明丽的代
名词,两者一样精彩。艺术
批评家帕金斯曾写就《拉斐
尔与米开朗基罗:一部批评
性、传记性论著》,书中就
有印证上述比较的观点。西
蒙兹则如是比较:“拉斐尔
是月神吟唱者,文艺复兴因
他而显露其欢愉并伴随着动
人的声音。……米开朗基罗
是预言家和先知,文艺复兴
因他而展示它的精神的劳作
,赋予它的精神的力量,他
也像理想的哥伦布那样,为
了夺得文艺复兴的秘密而启
程驶过思想孤独的渊流。”
也就是说,米开朗基罗的作
品会引导观赏者去思考更为
深刻的精神世界因素,而拉
斐尔直接用明丽的线条、色
泽让你顿时沉浸在美的世界
中。米开朗基罗一直在问什
么是美,并用艺术实践去追
寻心目中的美;拉斐尔则告
诉世人这就是美,并用艺术
实践一再掀开美的面纱。再
打个比方,米开朗基罗与拉
斐尔就像音乐界的马勒与柴
可夫斯基。马勒的交响曲耐
品、耐思;柴可夫斯基的各
类作品动听、入迷。拉斐尔
37年的生命历程极其短促,
但他却是与达·芬奇、米开
朗基罗齐名的艺术大家,也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鼎盛期的
标志性人物。拉斐尔敬慕达
·芬奇、米开朗基罗的艺术
成就,并在融会贯通的基础
上做了新的发挥,最终形成
自己的独特风格,攀登上又
一座艺术高峰。
……
写到这里,环顾四周,
我还陶醉在帕那苏斯山的美
景之中。我想好些学界同仁
大概也不失帕那苏斯山的诗
意。我们不能不具有这样一
种想象:帕那苏斯山将永远
是一座矗立在学人眼前的圣
山—文艺复兴诗性智慧的圣
山。文明已入21世纪,诗性
智慧永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