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在充分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后,多学科、全方位研究王昭君的专著。上篇从历史学角度探讨昭君出塞的历史真相,考证昭君名字、生卒年、家庭、族属、故里和性格养成,兼及匈奴的历史和西汉和亲政策的开端、汉朝对匈奴政策的演变等重大问题等重要内容。中篇“历代文艺作品中的王昭君”,沿时代线索研究其演进变化,重点分析各时期名家名作,还探讨了王昭君悲剧形象的成因及其魅力长存的奥秘等问题。下篇“多学科视野下的昭君文化研究”包括昭君文化的概念和特点;昭君文化的哲学基础是“和合”理论等内容。 作者简介 马冀,男,1945年生于河北省新乐县。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内蒙古大学师资班(研究生学历)。系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曾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第七、八、九届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参事,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会长,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会长等职。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少数民族作家研究、昭君文化研究、成吉思汗研究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先后主持国家级、自治区级科研项目六项,出版《民族友好使者——王昭君》《昭君文化研究》《成吉思汗评传》等著作十余部,发表论文、译文六十余篇。 目录 上册 序:近七十年昭君文化传播和研究的思考 上篇 昭君出塞的历史真相 第一章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昭君故里和昭君性格的养成 第一节 “我本良家子” ——王昭君名字、生卒年、家庭、族属考证 第二节 昭君故里兴山县 第三节 香溪河畔昭君村 第二章 秘洞扃仙卉,雕房锁玉人 ——昭君的汉宫生活 第一节 入宫数岁, 不得见御 第二节 残酷的宫廷斗争 第三节 昭君性格的形成、 特点及原因 第三章 安边长策是和亲,白草黄沙满地春 ——昭君自请出塞和亲的真相 第一节 匈奴的历史 第二节 “白登之围”及西汉和亲政策的开端 第三节 汉武帝时期对匈奴政策的演变 第四节 匈奴英主呼韩邪单于 第五节 昭君自请出塞和亲 第六节 昭君出塞是当时轰动中外的重大喜事 第四章 天下为家百不忧,玉颜锦帐度春秋 ——昭君的塞外生活 第一节 昭君出塞的路线和途中情景 第二节 昭君的塞外生活 第三节 “从胡俗”再嫁风波 第四节 逝于塞外,汉使凭吊 第五章 子孙续弹琵琶好,鸣镝无声六十年 ——昭君家族继续为汉匈友好贡献力量 第一节 王莽对匈奴的错误政策 第二节 昭君子女、女婿为汉匈和平而努力 第三节 昭君两个侄子多次出使匈奴 第四节 昭君儿子被害是匈奴分裂的导火线 第六章 忠节岂劳传画史,巍巍青冢壮胡山 ——昭君坟墓是各族人民建立的座座纪念塔 第一节 史料记载中的呼和浩特“青冢” 第二节 有关青冢的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 第三节 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 第四节 各地昭君墓及其意义 中篇 历代文艺作品中的王昭君 第一章 交和结好,昭君是福 ——两汉魏晋的昭君题材文艺作品 第一节 焦延寿的咏昭君诗 第二节 《怨旷思惟歌》 第三节 石崇《王明君辞》 第四节 《西京杂记》中毛延寿的出现及其意义 第五节 昭君题材歌舞音乐 第二章 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 ——南北朝隋唐时期名家辈出的昭君诗 第一节 南北朝至隋的昭君诗 第二节 唐代百花齐放的昭君诗 第三节 李白、杜甫、白居易的昭君诗 第三章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宋代昭君诗词的深化和拓展 第一节 围绕王安石《明妃曲》的唱和、辩论及其启示 第二节 咏昭君诗歌主题的深化 第三节 咏昭君诗歌主题的拓展 第四节 宋代昭君题材的词 第五节 昭君题材诗歌艺术手法的丰富和多样 第六节 王昭君文化符号的形成 第四章 借昭君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元、明、清、民国时期昭君题材诗词的十大主题(上) 第一节 辩论边疆政策,弘扬爱国主义 第二节 探讨民族关系,崇尚民族气节 第三节 辩证史实,代言内心,全面评价昭君 第四节 忠君、怨君,多有寄托 第五节 批判贪腐黑暗,企盼清廉政治 下册 下篇 多学科视野下的昭君文化研究 附录一:王昭君年表 附录二:呼韩邪王昭君家族世系表 附录三:匈奴单于世系表 后记 导语 本书作者深耕昭君文化研究领域多年,观点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本书对有关昭君和亲的若干重要学术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于西汉和北方民族历史研究者、昭君文化研究者具有参考价值。 本书在全面梳理昭君文化形成和流变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昭君文化的内核和时代意义,可供一般读者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