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每天,有无数人在说“我想想”,却依然陷入简单重复中,庸庸碌碌;或者迷失在海量信息中,难辨真伪;或者成为所谓“权威”观点的收集者,盲目追随;又或者困于陈旧的经验、知识和专业,故步自封……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和快速变化的时代,这是一个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要的时代。无数研究表明,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考,改变思考方式才能改变命运。高质量思考成为决定成败、区分卓越和平庸的重要因素。 本书作者黎雅基于自己38年的深度思考与实践,借助69个表格、47个案例,全景式演绎活得幸福、干得高效的高手思维方式,拆解认知力、规划力、情绪力、敏捷力、决策力和行动力6种力量。 阅读本书,拥有思考之力,挖掘思维深度,拓展思维广度,打开全新的视角和格局,变得更加智慧;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少走弯路,成就更好的自己! 作者简介 黎雅,管理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某全球500强企业的集团级特聘内训师;《六顶思考帽》和《高效能经理的七个习惯》的认证讲师;《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20年的传播者和实践者;著有《66348,女儿成长密码》《职场感悟-写给初入职场的人们》《采购那些年 采购那些事》《人到中年 依然如华》等作品。 目录 第1章 认知力:洞察自身潜能 1.1 自我认识:明白自己的真实想法 1.2 想象:超越现实设想 1.3 明理:对事态发展有明确的判断 1.4 抉择:独立且坚定的选择 1.5 小结 第2章 规划力:明确行动指南 2.1 聚焦:找出你在乎的关键点 2.2 破局: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2.3 反思:找到自主可控的思路 2.4 使目标清晰化:让理想照进现实 2.5 小结 第3章 情绪力:富足生命能量 3.1 停止纠结:事先设定自己的原则 3.2 停止争论:基于原则展开讨论 3.3 停止攀比:追求内心富足 3.4 停止忧虑: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3.5 小结 第4章 敏捷力:拓展多维思路 4.1 问题界定:用一句话表达清楚 4.2 内涵法:从初始想法中获得更多方法 4.3 实物法:从物体特性引发创新的想法 4.4 应用案例:感受方法的魅力 4.5 小结 第5章 决策力:适配关键因素 5.1 场景划分:快速选出适合的决策方法 5.2 六因素法:基于看重因素的决策法 5.3 五法则法:基于人生追求的决策法 5.4 应用案例:感受方法的实用性 5.5 小结 第6章 行动力:成就知行合一 6.1 明确目标是前提 6.2 做好计划是关键 6.3 坚持不懈是保障 6.4 收获成果是体现 6.5 小结 参考文献 读者来信 后记 序言 我决定在退休前再写一 本书,专门写思考。 思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从以下4则名言中便可得 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 ——孔子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 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 于生存。” ——亚里士多德 “播种思想,收获行动; 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 习惯,收获品格;播种品格 ,收获命运。” ——萨穆尔·斯迈尔 “思维的质量决定未来的 质量。” ——爱德华·德·博诺 回想自己走过的路,我 确确实实感受到思考是极其 重要的,同时,也真真切切 体验了收获命运和实现价值 的过程。 我感恩思考带给我的一 切。 迄今为止,我共经历了 15个工作岗位和6次大跨度 的转型,做过的工作有教育 、编辑、战略咨询、国内市 场开拓、海外拓展、供应链 管理等。 22岁那年,我大学毕业 参加工作。2年后,我考上 了在职研究生,当时只是想 要个文凭。二十七八岁时, 我经历了结婚、怀孕、生孩 子、休产假。可以说,在大 学毕业后的7年里,我在工 作上一事无成。 直到29岁,我做出了人 生中的第一个重大选择:从 事适合自己的工作,成为某 研究所的一名杂志编辑。我 的研究生导师曾和我说,我 的文字表达能力、英语能力 和沟通能力较好,适合做文 字类、市场类、咨询类的工 作。30岁那年,我成为所内 编辑室副主任;32岁那年, 我成为所内研究室主任;在 之后的3年里,我一直担任 国际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领域项目研究负 责人,为上级单位提供战略 咨询;35岁那年,我成为研 究所副所长,这段经历让我 有机会不断深入思考与实践 ,有机会为我国的IP技术、 业务、标准、管制等方面的 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成为 我国IP电话发展的推动者之 一。 38岁那年,各种荣誉纷 至沓来,我获得4个部级奖 项,还获得了“中央国家机 关优秀青年”称号。也是在 那一年,我做出了人生中第 二个重大选择:急流勇退, 离开研究所,进入企业,开 始挖掘自己在国际事务方面 的潜力。 40岁那年,我面临人生 中第三个重大选择,经过思 考,我决定去开拓新的市场 ——那是一个白纸一般的市 场,当时没有人愿意去。我 带领团队经历了最艰苦的2 年,让市场实现从无到有的 突破。当时和我一起开拓市 场的团队成员个个非常精干 。我们一起奋斗的每一幕场 景如今仍历历在目,大家给 予我的信任与支持,我会永 远铭记于心。40岁这一年也 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 我被任命为分管市场拓展的 副总经理,同时,被聘为教 授级高级工程师。 54岁那年,我做出了人 生中第四个重大选择,经过 慎重思考,我选择主动离开 管理岗位,全身心投入我最 喜欢的培训事业。正如松浦 弥太郎在《超越期待:松浦 弥太郎的人生经营原则》里 所说:“重要的是要能找到 值得自己赌上人生的工作。 ”迄今为止,我已连续多年 被评为优秀集团级(特聘) 内训师。 如果问我,人生中有什 么让我后悔的事,我想是没 能尽早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 目标。假设我能重新再来, 我一定会选择从更早的时间 开始思考,在19-35岁就设 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标,让人 生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也能更早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羡慕我的女儿,受到我的 影响,她很早就开始思考自 己的人生,并在27岁那年实 现了她的第一个人生梦想。 而我的第一个人生梦想实现 于我50岁那年——出版了我 的第一本书。 我想,正是思考的力量 让她更早地实现了人生梦想 ,希望读到这本书的你也能 拥有同样的收获。 现在,很多年轻人既希 望可以“躺平”,又想实现财 务自由,过上有钱、有闲的 生活。殊不知,进入职场, 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你需 要经常面对各种选择。人生 就是不断做选择的过程,不 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有的时候,正确的选择会 让人生一帆风顺,错误的选 择则会造成满盘皆输的局面 。而思考,是让我们做出正 确选择的有力工具。 除了选择,还有奋斗。 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幸 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想奋 斗,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你 必须事先思考清楚目标,只 有思考清楚了,你的人生才 不会盲动,行动才会有的放 矢。 我之所以把本书命名为“ 思考+”,是想说,无论你 做什么事,思考都是不可或 缺的,只要认真思考,定能 产生不一样的结果,获得不 同寻常的感觉。 这是一本讲述思考如何 给人带来力量的书。本书共 分为6章,力求用表格“思考 ”,用案例“说话”,用方法 诠释,从多个维度阐述思考 带来的6种力量——认知力 、规划力、情绪力、敏捷力 、决策力和行动力。本书共 涉及47个贴近实际生活的案 例和69个帮助思考的表格。 我相信,书中提到的这6 种力量,对于年轻人,尤其 是19-35岁的年轻人,将非 常有帮助。书中提及的方法 经过我30多年的思考与实践 检验,是结合国内情况的、 实际的、有效的、可操作的 、简单易行的方法。这些方 法能让你少走弯路,在短时 间内脱颖而出 导语 看透问题本质,以高质量思考持续成事。 遇事多思考,告别无效努力思考多一点,升级无限可能。 思考绝不是随便想一想,而应该是有质量的。有质量的思考是结合实际的。 有质量的思考,让人更自知自明,目标更清晰,遇事更冷静,思路更敏捷,决策更果断,进而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路,成就一个不一样的、更好的自己。 后记 思考绝不是随便想一想 ,而应该是有质量的。有质 量的思考应该是针对实际想 做的事去主动思考、深入思 考、全面思考和系统思考。 我一直在用自身30多年 来的思考与实践感受着思考 带来的变化。 思考,让我实现了三大 转变:一是实现了从不爱思 考到开始思考的转变,二是 实现了从开始思考到爱上思 考的转变,三是实现了从爱 上思考到有质量地思考的转 变。 思考,让我在诸多方面 变得更好。让我从一个不知 道自己想要什么、更不知道 自己想做什么的人,成为一 个对自己有较好认知的人, 并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 命宣言:做一个有所传承的 人。思考让我从一个没有明 确目标、更不知道如何实现 目标的人,成为一个有规划 地实现目标的人,并让我逐 渐实现了之前想做但一直没 有去做的多个目标,比如写 书、翻译、画画、练书法、 唱歌、录音频等。思考让我 从一个喜怒哀乐都形于色、 更不知道顾及别人感受的人 ,成为一个能够控制自我情 绪的人,并逐渐变得乐观向 上、悦人悦己、优雅富足、 充满正能量。思考让我从一 个没有想法、更不知道如何 在短时间内有更多想法的人 ,成为一个能够敏捷地想出 新颖的点子的人,并逐渐成 了能够引发大家更多思考的 优秀的集团级特聘内训师。 思考让我从一个遇到重大选 择不知如何拍板、更不知道 是否会有更好的方法的人, 成为一个有自己决策方法的 人,并让我逐渐找到了有效 的决策方法,比如人生选择 五法则、决策六因素法等。 思考让我从一个只知道学不 知道应用、更不知道如何学 以致用的人,成为一个有20 多年思考与实践的人,并逐 渐成为高效能管理的思考与 实践者和追求知行合一的人 。 思考,让我有机会做出 更好的人生选择,让我走出 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引用《涵解:无畏真实 》中的一句话:“人生的精 彩不是你得到了什么,而是 你经历了什么。感恩自己, 取悦自己,不用费心钻营, 更无须讨好世界。我们呈现 的一切智慧都是从自己的真 诚心、清净心中生出来的。 ” 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 是绝对不容小觑的! 这些年来,当有人评价 我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一个优雅的人”“一个心态富 足的人”“一个高效能人士” 的时候,我非常感恩。尽管 我知道自己做得还不够,但 他们的评价激励了我,给了 我巨大的动力,让我更加坚 信思考能带给人力量,让我 更加坚定地在思考+的道路 上砥砺前行。 只要坚持思考、坚持有 质量地思考,每个人都会走 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成就 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成就一 个更好的自己。 感谢在本书出版过程中 给予过我信任、理解、鼓励 、帮助和支持的所有人!是 你们成就了这本书。 特别感谢我的女儿,她 的许多关于思考的故事,让 我坚定了写这本书的信心。 她的成长经历让我深刻感受 到,思考对于19-35岁的人 来说是如此重要并且关键。 思考可以让人活得更加精彩 ,而且无怨无悔。非常感谢 YP、LM、PP、YL、CB为本 书添彩! 非常感谢WB、XW和 XWY在本书写作和出版过程 中给予的支持与帮助! 衷心感谢刘艳静和郑连 娟老师,是她们,让本书很 好地呈现,让更多的人得以 看到。 黎雅 2022年3月 书评(媒体评论)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 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 于生存。 ——亚里士多德 精彩页 第1章 认知力:洞察自身潜能 “不要告诉我别人怎么看你,告诉我你怎么看你自己。” ——埃莉诺·郎登 “我们不必羡慕他人的才能,也无须悲叹自己的平庸,各人都有他的个性魅力。最重要的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并加以发展。” ——松下幸之助 你了解自己吗?可能很多人会说,谁不了解自己呀! 但如果有人问你:“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会怎样回答? 对于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又平常的问题,你是会陷入思考,还是会很快做出回答? 如果你能很快做出回答,说明你之前思考过这个问题,你对自己有一定的认知力。 我很认同《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2中的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所以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 《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一书中提到:“思考能力决定你的认知水平,认知水平决定你的判断力,判断力决定你的选择力,千千万万个选择构成了你的一生,决定了你一生的命运。思考质量高的人,注定会拥有更好的人生。” 换句话说,没有思考,就缺少认知力,更不可能有好的自我认知。通过主动积极的思考,你可以充分调用提高认知力的4种潜能:自我认识、想象、明理和抉择。 1.1 自我认识:明白自己的真实想法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克里希那穆提在《一生的学习》里写道:“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而是不明了自己的人……了解由自我认识而来,而自我认识,乃是一个人明白他自己的整个心理过程。” 自我认识其实是对自己的思想、情绪及行为的审视。 要想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较好的自我认识能力,可以让其快速回答3个与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见表1-1)。 其中,“你有哪些优点”可以通过思考和审视你以往的行为得出。如果你能在2分钟内写出3~5个优点,说明你对自己有一定的自我认识;如果能写出5个以上,说明你有较好的自我认识;如果能写出10个以上,说明你对自己有很好的自我认识;但如果你只能写出1~2个,说明你还缺少自我认识。 “工作中你最看重什么”和“生活中你最珍视什么”可以通过审视自己的思想、情绪得出。如果你能在2分钟内写出3个以上的回答,说明你之前对此问题有过思考;如果你不能给出明确的回答,说明你之前对此没有思考,或还没有思考清楚。 你可能会说,为什么是这3个问题?因为这3个问题与你的自我认识直接相关并且简单明了,它们也是任何人都可以回答的问题。 下面我将对“你有哪些优点”这个简单而又普通的问题进行重点阐述。 每个人都有优点,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而准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能被清楚而准确地认识到的优点才是真正的优点。 如果一个人不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那么,他可能会拥有一个弱点——缺少自信,并进一步导致行为变得被动消极,甚至人也变得自卑。例如,一个人如果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领导能力,就有可能在面对重大事件时打退堂鼓,或将机会拱手让给别人,从而失去难得的锻炼机会与自我成长的机会。 每个人对自己的优点的认识程度是不同的。然而,自我认识程度并不是自己说了算的,还需要结合别人的评价。这里,我用4个象限来表示自我认识程度(见图1-1)。 如果你对自我的评价是正面的,且与别人对你的评价一致,说明你的自我认识好。 P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