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新世纪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作品选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编者:朱文斌//(美)叶周//北奥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朱文斌、叶周、北奥主编的《新世纪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作品选》收录了美国洛杉矶作家创作的散文、小说、诗歌及文论作品。洛杉矶华文作家群体不仅是北美地区华文作家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世界华文文学当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力。书稿中所收录作品的作家来自于各个行业,年龄分布也十分广泛。他们的作品,有的植根于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有的着眼于对过往人物或事件的追忆,有的侧重于华人与美国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有的惊叹于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 目录 序言 散文 第一辑 小瑛子的故事——送给四十周年前高考落榜的朋友们 不朽的抗日丰碑——你们就在这第一方阵中 “真善美”——与大师刘海粟的见面 忆恩师周一良 我与作家杨沫的见面 第二辑 初秋走进哈佛 追寻莎士比亚的足迹 传承火炬的人 祖父治理都江堰的对联 我写作的前世今生 文学大师故里行 第三辑 妈妈为我送行 我想对姥姥说 我们的中国妈、美国爸 我的美国妈妈 再次童真 在感恩的季节 断脐 母亲的微笑 夕阳之年尽朝晖——记老当益壮的书法家王振文 第四辑 依然定心——回味北京大白菜 一碗腌面 故乡啊,故乡! 小安子的故事 古城墙的沉思 春天的故事——我的深圳 回首惊巨变 自豪遂州人 格尔木!我魂牵梦绕的童年故乡 寻根问祖 回不去的从前叫故乡 带你看我家那一地鸡毛 第五辑 相守的承诺 我在美国过的第一个情人节 书写外层空间 红枣 圣诞礼物 人生是一枚陈皮梅 抚慰伤痛的爱 我在美国做主妇——半夜就诊记 康康和彬宾 移民是一条单行线 中秋月圆见贝贝 说说我身边的墨西哥民工 家长的焦虑症 第六辑 呼伦贝尔之恋 走进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游九华山,写心中话 初秋三月,走近大堡礁_2017澳洲行之大堡礁 薰衣草节随笔 林颖散文集锦 女性手记 小说 想家了 转盘 问世间情为何物 空巢前后 莱拉 地狱,天堂离多远? 幸福的穿越 一份厚重的圣诞礼物 入学通知书 假若重新来过 钟邱 纪实 从应召女郎到白衣护士 一百万的代价 一个夏天的旅行 话剧 百家乐 现代诗 蓝鸟许多(7首) 三月 听古琴曲“凤求凰”“酒狂” 忆起儿时的老屋 那不是我要的 叙事·二 季节深处 写给落日 山杉(2首) 我是诗人 夜色 方青(10首) 蓝花楹 三角梅 天堂鸟 西楚霸王 野罂粟花 杜鹃 走不出你的城 幻影 读你 梅之韵 施玮(14首) 静物 美,在水一方 规矩 寻找自己的影子 命运披着一头长发 等待风 收集眼泪 安全帽与炒锅 灵魂跟随着面具 一只能够孕育生命的孔雀 面目可憎 命运 那只黑暗的大鸟 太阳被绑上了铁链 郑童(5首) 时在念中·水中央 四季·荷 守·荷 心相应情相守 月·荷 张棠(2首) 灵感 雨 王伟(7首) 德克萨斯的阳光 浅浅的乡愁 雪原 夜海 致大海 一片落雨的天空 四月 昱含(8首) Arts District LA的回声 想和机器人谈一场恋爱 残叶 语言的飞行 在路上 五月的寂寞 遇见 遇见葵花 北奥(7首) 新版《同桌的你》 海上婚礼 留洋三十年,回村看傻眼 雨中攀登黄鹤楼 举杯月下贺中秋 国酒茅台独占鳌头(藏头诗) 千年神酒誉四方 李元碹(10首) 加州阳光 我好冷,可以抱一抱我吗? 梦境 信物 我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 眼泪 有人说爱 空空的 好渴 我将永不伤心 张雯(2首) 父亲节思父亲 扁豆 王克难(22首) 鸣沙山 莫高窟 驼铃 玉门关 沙漠陈列馆 交河 风沙 好酒 长城西端 狼烟 吐鲁番舞蹈的葡萄 柳树 喀什巴扎 黑山石刻 千佛洞 阳关 火焰山 孔子 喀什香妃 汉墓 乌鲁木齐失去的部落 长命族 孙非(2首) 共走天涯 如果 古诗词 美英(1首) 轱辘体·诗颂中华闻凤鸣 田青(20首) 虞美人·秋雨 苏幕遮·项羽 虞美人·观布莱斯公园胡度有感 江城子·追思表哥 浪淘沙·离人 虞美人·旧梦 长相思·忆父亲 虞美人·流年 卜算子·冬 菩萨蛮·旧友 鹧鸪天·春游访施志清府 减字木兰花·生日 临江仙·追思七叔 忆江南·西湖 东湖 一七令·春 卜算子·诗友 点绛唇 行香子·兰陵王 鹧鸪天·中秋节 郑童(4首) 青门引·静待归期 千秋岁·一帧旧荷 和·荷 寂·茶汤 陈述(3首) 陋屋迎客 端午 后园山茶 方林(6首) 春日 春夜 夜 桃花源寻迹 暖秋 鹧鸪天·雨 孙非(17首) 居美十周年有感(词韵) 吊北京八大胡同(孤雁格) 题孤舟江上图 去国十年回乡感怀 中秋自哂 中秋祭母 秋乐,妮妮两岁 冬晚 除夕,和子玫 乌克兰警示(词韵) 豆腐 粽子(词韵) 可口可乐 贺某君君诊所新张并自勉 九三阅兵 土耳其击落俄罗斯赴叙利亚反恐战机有寄 记蔡英文赢得台湾大选(孤雁格) 诗论 通是妙境,道法自然——说说孟浩然的《春晓》-· 从章法说开去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九》之章法分析 最是艰涩也通融——关于《题桃花》的衔接性分析 应元宵之景 序言 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已经走过了将近二十六 年,在祖国的出版社正式出版我们的会员作品集,意 义重大,意义非凡!我向协会的理监事会表示祝贺!向 每一个会员表示祝贺!向为此目标奋斗不已的历届老 会长们致敬! 难忘的2017年过去了,这一年是美国洛杉矶华文 作家协会蓬勃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协会做了 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搞了很多专业的活动,吸收了很 多热爱祖国文化的新会员。我们的协会更加团结壮大 ,我们的阵容更加整齐划一,我们的作品更加成熟有 质。一批有作品有分量有好评的作家正在成熟,一批 被中国国内各大杂志发表,被广大读者认可的优秀作 品频频问世。我们协会已经成为洛杉矶规模最大实力 最强的、以中国大陆华人为主体的海外华文文学团体 。 弘扬中华文化是一个历史使命,也是每一个海外 华人的神圣职责。有人说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的重镇 在北美,而北美的重镇则是在洛杉矶。那么,我们不 客气地说,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就是执行这个神 圣使命的“特种部队”,我们就是要自觉自愿地、当 仁不让地、勇敢地接过这个使命,全体会员团结一致 ,同心同德地为了这个宏伟目标付出我们的努力,做 出我们的贡献。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 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 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美国 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就是秉持这个理念,大家团结在 一起,共同在海外坚持用中文母语写文章、搞创作, 每年都有很多会员在国内和国外的期刊杂志上发表一 些很有质量的好作品。作家就是要靠作品说话,靠我 们呕心沥血写出的每一篇、每一章、每一句文字抒发 我们的情感,阐述我们的观点,讲出我们的故事。天 道酬勤,写文章就是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一句话 一句话地描述,一个情节一个情节地构思。没有捷径 可走,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虚假。有付出才能有收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只要不懈努力,不断地 充实、完善、提高自己,就一定会写出更好的故事, 拿出更多的上乘作品。 2018年6月,我们协会将在洛杉矶与中国世界华 文文学协会共同主办“北美华文文学论坛”,具体由 中国暨南大学文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和美国亚 利桑那州华文作家协会承办,将有包括中国大陆在内 的来自世界各个区域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这也为我 们出版这本会员作品集提供了一个契机。理事会动员 了全体会员,得到了广大会员热烈的反响,在很短的 时间里共收到50多名会员的100多篇散文、小说和诗 歌,代表了每个会员的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向世人 展示了我们协会的水平。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们就 是在用华文写作为这个精彩的世界锦上添花。 犬守家门门有喜,毫敷润笔笔生花! 2018年中国将迎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国家主席 习近平在新年讲话中说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带领 全国人民走上更加富裕的康庄大道。我们海外的作家 身居他乡,情系中华,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写出 好文章,讲好中国的故事。特别是在新移民文学方面 ,用我们海外华人作家独特的视角,写出更多感人的 文章,创作更多高水平的作品。 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北奥 2018年(农历戊戌年)大年初一 导语 当代的海外华文作家,具备优良的知识教育背景和在异国丰富的生活阅历。但在创作上如何突破局限,仍道路漫长。海外华文文学如同文学汪洋中的一条小溪流,要将作者的移民经历汇入大海,只有这样,移民文学才能达到新的高度。读者对阅读内容的崭新期待,要求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上有更深刻的挖掘和更广阔的视野。 朱文斌、叶周、北奥主编的《新世纪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作品选》集中了50多位洛杉矶华文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家居住在美国加州,却仍然执着地用中华民族的文字,记录着对生活的感受,抒发着自己的情感,传播着中华的文化。 后记 《新世纪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作品选》集中了50 多位洛杉矶华文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家居住在美国加 州,却仍然执着地用中华民族的文字,记录着对生活 的感受,抒发着自己的情感,传播着中华的文化。这 种执着的精神是一种无法割断的文化传承。通过这些 文字的表达,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异国的土地 上生根、开花、结果。他们的作品都对中华文化充满 了不容置疑的认同,这是所有这些作品最可贵的共同 点。 活跃于洛杉矶的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经过 二十多年的历练成长,已从幼童成长为青年,走入他 令人神往的青春勃发之年。随着近年来协会的发展, 会员的队伍越来越年轻化。许多充满活力的中青年作 家已经成为协会创作活动的中坚力量。这本文集收集 了散文、小说、纪实、诗词等各种文体的作品。作品 题材广泛,包含了洛杉矶华文作家对于生活和社会的 思索。纵观文集的内容,散文占据了很大的部分。因 为直抒胸臆的散文对于在海外各行各业工作岗位上奔 忙的华文作家而言,显然是一个最容易把握的题材类 别。所选入的50多篇散文,分成6辑。其中包含了不 少对人物的素描,因为不论是文化大师,还是生活中 的一个普通人物,都会在海外作家的人生中刻下深深 的烙印。多元文化的探寻和中西文化的交流是海外作 家的优势,他们跨越地域的灵动优势始终是中国本土 作家无法取代的,他们在多元文化中行走的足迹颇具 特色。当然最为动情的还是他们对故乡的深情回望, 特别是去国一二十年后,回国后看见故乡日新月异的 变化,那份欣喜别有分量。最难忘的是对于在成长的 道路上朝夕相处,扶助他们走过艰难人生岁月的亲人 的思念,他们虽然已经远离故国,可是依然魂牵梦绕 ,从这些文字中可以读到他们最深情的故事。还有描 写美国生活的内容,来到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生活 的每一个点滴都要重新学习适应,在职场上人与人的 交流更是一个摆在他们面前的全新课题,谁掌握了其 中的诀窍,谁就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些颇有意 义的内容,不仅在散文,同样在小说和纪实类作品中 也可以看到,在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诗词类作品中也 能感受到。通过这本作品集,读者可以形象直观地感 受到海外作家们的生活面貌和人生感受。 当代的海外华文作家,具备优良的知识教育背景 和在异国丰富的生活阅历。但在创作上如何突破局限 ,仍道路漫长。海外华文文学如同文学汪洋中的一条 小溪流,要将作者的移民经历汇入大海,只有这样, 移民文学才能达到新的高度。读者对阅读内容的崭新 期待,要求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上有更深刻的挖掘 和更广阔的视野。 这本作品集能够顺利地在中国国内出版,首先感 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鼎力支持!该校与美国洛杉 矶华文作家协会的携手合作,从这本作品集的推出开 始,今后还将有更多更精彩的篇章等待着双方去呈现 。同时也感谢编委会的每一位成员,在短时间内集中 审稿,为洛杉矶华文作家群的集体亮相做出了不懈努 力。 精彩页 我挤在人群中,庆幸能亲眼看到如此惊世的作品。这一刻,我多想近距离看一看万人景仰的刘海粟大师。可是,海老和夫人被层层观众和高举着摄像机的媒体记者们簇拥着,尽管我尽力踮起脚尖,也难以看清楚他们的颜容。 时光飞驰。在海外,我和许多炎黄子孙一样,总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特别是我,精力充沛又幻想联翩,拿到绿卡,迅速返回祖国。就在那一个酷热的夏天,我潜藏在心底已久的愿望,出现了谁也没有想到的奇迹。 第二天,我行色匆匆地奔波在上海滩,拜访了著名画家朱屺瞻、钱君匋、陈十发、林曦明等老前辈,告诉他们,我想把祖国的国画艺术在海外展开更瑰丽的画卷……他们一听,立刻高兴地给予了无私的关怀和支持,也点燃了我更大的热情。 紧接着我又直奔海老的故园,在上音学习的时候,就常到这儿来玩。可从没见过刘海粟大师,却结识了日夜守护着海老故园的,他的亲侄子刘卓如先生,也是颇有成就的书法家。 我一进门,他就握着我的双手,开心地说:“小黄怡,你这次回国,我能让你见到海老。” “海老?就是刘海粟大师?” “当然了,你不是一直想见到刘海粟吗?” “是呀,那可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 “这次我就让你美梦成真。” “真的?那我可要好好地谢您啦。瞧,我给您带来了什么礼物?”我让他闭起眼睛,迅速地从提包里拿出两条大中华香烟,我知道,他最大的嗜好就是抽烟。 他一睁眼:“哈哈,你呀,你呀,这太好了,太好了。”他接过烟,往脸上贴了贴,闻了闻,把我带进了客厅。 我每次见到刘卓如先生,他都会送我一幅得意之作,这次他点燃一支大中华,深深地吸一口,腾云驾雾般大笔一挥,一幅《奋蹄》跃然纸上:“我要你在海外跨上骏马,驰骋风云,做一个女中豪杰。” “太棒了,谢谢您。” 接着他很神秘地告诉我如何去见海老。 翌日,我起得很早,第一件事就是要买一个插满红玫瑰的小巧玲珑的花篮。天气奇热,又抱了个大西瓜,我叫辆小车接了刘卓如先生,朝着华东医院的外宾楼驶去。 一路上,我的心都很忐忑不安,渴望见到又怕打扰了正在疗养中的海老。 我跟随刘卓如先生走到外宾楼的六层,由一位女士领我们在接待室里坐了会儿。 刘卓如先生给我们相互介绍说:“这位就是北大毕业的海老的亲侄女刘霖女士,是她在这里日夜照看海老。这位是我的朋友黄怡小姐,她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时就看过海老‘十上黄山’的画展。刚从美国回来,想见见仰慕已久的海粟大师,我就把她给带来了。我的唐突还望您给予海涵和安排。” 我小声插了句:“实在不好意思,明知打扰了又忍不住……”还有半句留住了,只是望着她傻笑。 刘霖女士也笑起来:“你呀,说话倒是挺乖巧的。”又转身对刘卓如说,“这样吧,昨天国家领导人和上海文化局的领导们都来探望过海老。今天也有美术界的好几个领导和一些艺术家在这里探望,海老有点累,他将躺在床上接待你们。”说着就带我们朝海老病房走去。 当房门轻轻打开的那一刻,我抑制住紧张又兴奋的心情,几乎是屏住呼吸朝里望着。海老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很精神地斜靠在床头,正和艺术家们亲切地交谈,时而还发出朗朗的笑声,我怎么看,也不相信眼前的刘海粟大师已是一位百岁老人了。 当刘霖女士小声地告诉他,有人来看他了,海老立即转过身来,和蔼可亲地伸出手,招呼我:“谢谢!请过来坐下。”我赶忙走上前去,紧握住海老的双手,好温暖有力,我恭敬地献上红玫瑰花篮和名片。果然,海老开心地接过红玫瑰,欣赏了好一阵子才放下。 我激动地连连说:“海老,海老,我终于见到您了。” “哦?你从没见过我吗?” 我不好意思地说:“只远远地见过,那还是在上海音乐院学习时,和同学们一起参观过您‘十上黄山’的画展。” 海老一听,立刻很兴奋。我又说:“您的‘十上黄山’的画展都震动到海外去啦!”这一下,屋里的人全乐了。 海老开心地问:“是吗?那就说来听听。” 我顿时有点儿蒙了,瞬息,小脑筋一转:“当然哕,海外的许多美国朋友和华侨都非常热爱您,尤其是在美国的艺术家、画家,十分钦佩和赞叹您中西结合的艺术精品。他们说在中国画坛上,采用中国的笔法结合西洋画,刘海粟是第一位尝试成功的。” 海老乐得连皱纹里都溢出了微笑。这时,他低头看了下我的名片:“很好,很好,到国外继续深造钢琴。你也要把中国民族的乐曲演奏到海外去,让那些美国人能欣赏到我们中国的《春江花月夜》《夕阳箫鼓》《阳春白雪》《高山流水》等等,这些中国古典音乐奥妙无穷的韵味之美,在西方音乐中更是别具风味。” “哇。”我惊讶得瞪大双眼傻问,“海老,您对音乐也这么精通呀?” 卓如先生伸手就拍了下我的头:“要不,大家都尊称刘海粟是艺术大师呢,你要好好铭记大师的谆谆教导。” …… P14-1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