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如何观世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读)/马恩经典著作新读/大家写小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作者 陈培永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进一步解读和阐发,通过全新的视角和思路,把《提纲》看作一篇“如何观世界”的作品来进行分析,力求讲清楚它让我们看到的世界有何不一样,它能够为我们如何看世界提供什么样的启示。全书解读通俗易懂又不乏理论知识的讲解,是集学术研究和大众读物于一体的普及作品。
作者简介
陈培永,哲学博士、博士后,现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
目录
前言 新世界观“新”在哪里?
第一章 如何看“客观世界”?
一、世界观中的“我”与“世界”
二、直观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三、能动的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四、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第二章 如何看“宗教世界”?
一、认清宗教世界的“世俗基础”
二、解决宗教世界问题的错觉
三、宗教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
第三章 如何看人的本质?
一、为何人会被看作“抽象的个人”?
二、对“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再理解
三、人的本质的“变”与“不变”
第四章 如何看社会与社会生活?
一、为什么只能达到对市民社会的直观认识?
二、“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是什么样的社会或人类?
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意味着什么?
第五章 如何看人的思维的真理性?
一、思维的真理性问题究竟是个什么问题?
二、人的思维能否获得真理性?
三、何谓人的思维的真理性?
四、人的思维的真理性如何证明?
第六章 如何从“解释世界”走向“改变世界”?
一、“哲学家们”为什么都只是解释世界?
二、是否还有“哲学”能起到改变世界的作用?
三、如何看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
四、当今时代改变世界的哲学如何可能?
附录I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附录Ⅱ 马克思论费尔巴哈
附录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提纲
后记
序言
新世界观“新”在哪里?
一个人一生能有一部值
得后人不断研究的经典作品
就已经不错了,马克思却打
造了一部又一部值得后人不
断反复研究的经典作品。在
这些作品中,有的是革命宣
言《共产党宣言》),有的
是政经巨著(《资本论》)
,有的是哲学手稿(《18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有
的仅仅只是一个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以下简称《提纲》)就
是这个特别的提纲,它是
1845年春马克思在布鲁塞
尔“匆匆写成的供以后研究
用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
付印”。整个《提纲》总共
只有11条,每一条长短不一
,相互之间逻辑衔接也不算
紧密,有的语句表达明显没
有经过雕琢,翻译成中文只
有不到1500字,却是马克
思留下的一个经典之作。
《提纲》在马克思生前
并没有公开发表。在马克思
去世后,恩格斯在一本旧笔
记中找到了当时没有名字的
《提纲》,在1888年出版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
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时
,他将其作为附录首次发表
,并起了个题目,叫作《马
克思论费尔巴哈》。俄文版
和德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
集》根据恩格斯的提法,将
这一笔记命名为《关于费尔
巴哈的提纲》。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恩
格斯在发表时对《提纲》作
了修改,现在我们看到的共
有两个版本,即马克思的原
始稿与恩格斯的修改稿。两
个版本从结构框架和内容的
整体性上来说是一致的,不
过在语言措辞上、内容细节
方面有不同之处。阅读理解
《提纲》,我们应该以马克
思的原稿为基础,但也应该
参照恩格斯的修改稿,看到
二人思想的相对独立性。
从《提纲》的题目可以
看出,马克思对准的是费尔
巴哈。综观马克思的学术历
程,我们会发现,一开始作
为他老师、朋友、推崇者的
人,后来往往都成为了他批
判的对象。费尔巴哈也是其
中之一。
这种批判当然不是为了
批判而批判,不是因为“友
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而是
因为随着马克思思想的不断
进步,曾经给自己以启迪的
哲学家的观点已经无法再承
担这个作用,反倒成为他思
想继续前进的阻碍。为了清
理旧思想的残余,为了发展
自己的思想,马克思最终以
他们为批判对象。马克思无
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而
且是站在不止一个巨人的肩
膀上的思想巨人。
众所周知,马克思一生
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
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
主义的转变,而推动马克思
摆脱黑格尔唯心主义思辨哲
学,从唯心主义走向唯物主
义,最终创立历史唯物主义
的关键人物,就是费尔巴哈
。马克思是否经历过一段思
想的费尔巴哈时期,可能存
在争论,但他一度受到费尔
巴哈哲学的影响,则是定论

1843年10月,马克思曾
给费尔巴哈写信,向其约稿
,请其批判谢林,信中指出
“您同他的斗争是哲学本身
同哲学的想象的斗争”。在
1844年8月,马克思写信称
赞费尔巴哈的“《未来哲学
》和《信仰的本质》尽管篇
幅不大,但它们的意义却无
论如何要超过目前德国的全
部著作”,并认为这两部著
作“给社会主义提供了哲学
基础”。
1844年,马克思、恩格
斯合作发表的《神圣家族》
一书显然也受到了费尔巴哈
的影响。恩格斯后来曾明确
承认他和马克思“一时成为
费尔巴哈派”,费尔巴哈《
基督教的本质》一书对他本
人和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起了
“解放作用”,“这部书的解
放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
人才能想象得到。那时大家
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
费尔巴哈派了。马克思曾经
怎样热烈地欢迎这种新观点
,而这种新观点又是如何强
烈地影响了他(尽管还有种
种批判性的保留意见),这
可以从《神圣家族》中看出
来”。
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却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缺陷,
显然已经无法满足马克思力
求改变世界、为指导无产阶
级革命提供科学世界观的需
要。《提纲》标志着马克思
开始自觉地对费尔巴哈进行
批判,标志着他对旧唯物主
义的超越与对新唯物主义的
自觉建构。从之后的写作历
程看,《提纲》为1845一
1846年他与恩格斯合写《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做好
了铺垫,而后者正标志着马
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
义的形成。
对于《提纲》的地位,
恩格斯给出的评价是,“它
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
萌芽的第一个文献,是非常
宝贵的”。尽管匆匆完成,
尽管只是笔记,尽管本没打
算付印,但它非常宝贵,是
“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
芽的第一个文献”。今天人
们提起《提纲》,想起的也
往往就是这个论断,这个论
断也充分讲清楚了《提纲》
在马克思的思想历程、在马
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受到众多研究者不同程度的
认可。
《提纲》的理论地位得
到众多人高度肯定的另一面
,是其产生的广泛而持久的
争论:马克思写作《提纲》
的缘由是什么?《提纲》到
底在1845年的哪个具体时
间点写就?《提纲》与其之
前之后的《神圣家族》《德
意志意识形态》的关系是什
么样的?马克思的原稿与恩
格斯的修改稿之间有何差别
?如何把握《提纲》的每一
条目的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