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在把握多种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规范性概念的基础上,探索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与机理,解析各类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的具体目标诉求、作用客体及其经营组织模式的多样性。同时,辨析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程中,多类别的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模式与协作共生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新时期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可能发展前景及新型经营主体(体系)的发展趋势,最终形成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系统理论。 本书适合于政府机构管理人员、农业科研及技术人员、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亦适合有志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士参考阅读。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述评 2.1 国外研究动态 2.1.1 关于农业规模经营有效性的探讨与争论 2.1.2 关于小农经济行为及其经营绩效的研究 2.1.3 国外关于中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研究 2.2 国内研究动态 2.2.1 关于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行的必要性研究 2.2.2 关于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的内涵界定与特征研究 2.2.3 关于以农地规模化为核心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 2.2.4 关于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推进主体的辨析 2.2.5 关于多种形式农业规模经营的“适度性”范围的辨析 2.2.6 关于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方式的思考 2.2.7 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可持续发展关系解析 2.3 小结与启示 第3章 基础理论支撑与研究框架设定 3.1 本书基础理论支撑 3.1.1 邓小平“两个飞跃”理论 3.1.2 典型小农经济理论 3.1.3 规模经济关联理论 3.1.4 分工经济理论 3.1.5 委托代理理论 3.1.6 农业生产函数理论 3.1.7 小结 3.2 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本书中的基本认知 3.2.1 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问题 3.2.2 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特征 3.3 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研究框架设定 第4章 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我国推行的紧迫性与现实性 4.1 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历史沿革与改革目标 4.1.1 历史发展沿革 4.1.2 制度改革目标 4.2 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我国推行的紧迫性 4.2.1 小规模分散经营造成农业生产成本长期居高不下 4.2.2 小规模分散经营对家庭经济的贡献趋于下降态势 4.2.3 小规模分散经营抑制了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集聚 4.2.4 小规模分散经营加重了农业劳动力弱质化的倾向 4.2.5 小规模分散经营不利于农业政策效应的有效发挥 4.3 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我国推行的现实基础 4.3.1 小农户对农业依赖性逐渐减弱 4.3.2 农村土地流转形式日益多样化 4.3.3 小农户结构性分化助力农业规模化经营 4.3.4 小农户产权地位不断巩固提升 4.3.5 基本农情决定了农业不宜大规模化 4.4 农地集聚流转对“三农”效应影响实证解析 4.4.1 农地规模集聚对“三农”效应测度与分析 4.4.2 农地规模经营实践中的现实反差及解释 第5章 多种形式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经营“度”的评价模型 5.1 农业生产函数模型概念及特点 5.1.1 农业生产函数模型概念 5.1.2 农业生产函数模型特点和应用原则 5.2 多种形式农业规模经营“度”的理论模型构建 5.2.1 基本模型构建 5.2.2 模型基本假设 5.2.3 分类模型解析 5.3 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经济性解析 5.3.1 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方式 5.3.2 多种形式农业规模经营的“适度性”评判 5.3.3 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关系辨析 5.3.4 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路径演进辨析 5.4 小结与建议 5.4.1 小结 5.4.2 建议 第6章 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具体案例评析 6.1 黑龙江省克山县大型农机化“仁发模式” 6.1.1 案例介绍 6.1.2 实践成效 6.1.3 推广前提 6.1.4 经营风险 6.1.5 案例启示 6.2 湖北省沙洋县“按户连片耕种”模式 6.2.1 案例介绍 6.2.2 实践成效 6.2.3 推广前提 6.2.4 经营风险 6.2.5 案例启示 6.3 江苏省射阳县“联耕联种”经营模式 6.3.1 案例介绍 6.3.2 实践成效 6.3.3 推广前提 6.3.4 经营风险 6.3.5 案例启示 6.4 安徽省繁昌县“农地集中流转”模式 6.4.1 案例介绍 6.4.2 实践成效 6.4.3 推行前提 6.4.4 经营风险 6.4.5 案例启示 6.5 四川省崇州市“农业共营制”模式 6.5.1 案例介绍 6.5.2 实践成效 6.5.3 推广前提 6.5.4 经营风险 6.5.5 案例启示 6.6 江苏省太仓市“合作农场”模式 6.6.1 案例介绍 6.6.2 实践成效 6.6.3 推广前提 6.6.4 经营风险 6.6.5 案例启示 6.7 调研案例的综合比较分析与述评 6.8 实行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需规避的盲区 6.8.1 各地推进农地“三权分置”中的共性问题 6.8.2 仍然存在盲目追求土地流转规模的现象 6.8.3 土地股权化、资本股份化需要谨慎稳妥推进 6.8.4 山区小块田地流转需要避免行政强制干预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