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发现时代/话说世界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任有权//吴丹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卷是《话说世界》第6卷,记录了这个发现的时代,蒙古西征既是征服又催生了东欧民族国家的诞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启了环球大航海。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如火如荼,随后的宗教改革欧洲开始政教分离,率先走向世俗化。 目录 《话说世界》出版说明 《话说世界》序一 《话说世界》序二 《发现时代》简介 历史的“合题”:文艺复兴 黎明破晓时——文艺复兴前夜的欧洲 欧洲的经济高地——尼德兰 从神性到人性——文艺复兴的起源 谜一样的旅程——文艺复兴的传播 高山仰止——文艺复兴的巨人们 文艺复兴光影——佛罗伦萨、教皇国、米兰和威尼斯 跨页大图:1493年的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的狮子——美第奇家族 逃离中世纪——印刷术引发的文化变革 造就巨人的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人文主义 尼德兰瑰宝——伊拉斯谟与《愚人颂》 人文主义的曙光——但丁和他的《神曲》 缪斯的慧命——彼特拉克与薄伽丘 让文献讲述自己的故事——圭恰迪尼 骑士传奇——阿里奥斯托与《疯狂的罗兰》 狂欢的对话——拉伯雷与《巨人传》 怪诞的边饰——蒙田与他的《随笔录》 永恒的信念——托马斯·莫尔和《乌托邦》 诗人中的诗人——斯宾塞与《仙后》 毁誉参半——马基雅维利与《君主论》 灿若星辰的艺术家 神性的完美——重新发现透视法 新艺术的创造——佛罗伦萨画派 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达·芬奇 艺术赏析:《蒙娜丽莎》 智慧里的诗意——多那太罗与《大卫像》 诠释永恒与完美——米开朗基罗 重回历史现场:教皇的天花板——米开朗基罗与《创世纪》 光辉使者——拉斐尔 文艺复兴艺术的晚霞——威尼斯画派 他看见的是圣徒的影子——丢勒和他的时代 光影里的真实——“油画之父”扬·凡·艾克 建筑 透视的穹顶——布鲁内莱斯基和圣母百花大教堂 跨页大图:圣彼得大教堂 建筑之春——布拉曼特与帕拉第奥 文化与娱乐 古典的复兴——人文主义喜剧与悲剧 琴弦上的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乐器 半音幻想——前巴洛克时期的新音乐 上流社会的雅趣——文艺复兴盛期的舞蹈形式 地理大发现 黑暗破晓——中世纪欧洲人对世界的认知 征服海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涓涓细流——东西方交流 财富的味道——香料贸易 以上帝与财富的名义——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航海者——亨利王子 黄金与香料——葡萄牙的海上探险与贸易活动 千姿百态——地理大发现前夕的非洲文明 欧洲人的到来——16世纪初的东南亚 罪恶的贸易——大西洋奴隶贸易的开端 打开通往东方的海路——达·伽马开辟印欧航线 西葡两国划分势力范围——《托德西利亚斯条约》 划时代的壮举——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互通有无——哥伦布大交换 空前的壮举——麦哲伦船队的首次环球航行 殖民帝国的建立——西班牙对南美洲的征服 信仰与征服——海外传教 探索北国之境——北美洲早期探险 红土与冰原——北极和大洋洲 跨页大图:复活节岛石像 “白银入侵”——价格革命 移民新大陆:卵石相撞的文明交集 史无前例的人口迁徙——殖民化 “不可思议”的胜利——皮萨罗征服印加帝国 跨页大图:印加遗迹维奈维纳 武力和外交——科尔特斯征服阿兹特克帝国 征服之后的美洲社会——西班牙殖民帝国 重拾帝国的荣光——波旁改革 割裂与融合——西属美洲社会 帝国的宝库——葡萄牙人在巴西 冲突与融合——巴西族群 亡命加勒比——海盗时代 帝国的开端——英国人抵达北美 从马萨诸塞到宾夕法尼亚——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巩固和扩张 富可敌国——荷属印度公司 从新阿姆斯特丹到“纽约”——英荷纽约争夺战 从尚普兰到拉萨尔——新法兰西的建立 两强之争——加拿大之战 决战美洲——法国印第安人战争 资本驱动下的欧洲经济 粮草先行——西欧农业革命 经济的新认知——重商主义 地中海时代的终结——欧洲经济重心的北移 自由的逝去——俄国农奴制的形成 交相辉映的文学 只有明师才能看见——印度诗人卡比尔 诗魂之路——松尾芭蕉 有学识的无知——库萨的尼古拉 信仰的东渐 真正的虔诚是宽容——阿克巴大帝与神圣宗教 无处不在的身影——俄国东正教的前世今生 雄狮与公主——头戴“王冠”的锡克教 跨页大图:阿姆利则金庙 虔诚与热爱——印度巴克提教派运动 传教黄金岛——基督教在日本的命运 海岛和贸易——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 穿越亚洲的艺术之行 重回历史现场:锡南的“手指”——苏莱曼清真寺 伊斯坦布尔的花影——托普卡帕宫 赞美精细——波斯与印度细密画 序言 立足学术 面向大众 献给广大读者的具有国 际视野的世界历史全景图书 2019年我国的经济总量 腾飞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社会经济文化都日益成为地 球村重要的一部分,了解世 界成为必要。正如出版说明 所言,了解世界首先要从世 界历史开始,我们不仅可以 从外国历史的成败得失中得 到借鉴,而且还能从中培养 国际视野,从而承担起作为 大国对人类的责任。人类文 明发展5000多年来,各地 区和各民族国家的文化差异 性很大,都有自己独特的发 展轨迹,在日益融为一体的 今日世界,我们在世界历史 知识方面也亟须补课。 我国史学界编撰世界史 类图书内容有不包括中国史 的惯例,加之上海锦绣文章 出版社已经在2005年出版 了取得空前成功的20卷《话 说中国》,所以我们这套《 话说世界》就基本不包括中 国史的内容,稍有涉及的只 有为数几篇中国与外国交集 的内容。 《话说世界》共20卷, 分别是20个时代,时间跨度 从史前一直到2018年。基 本囊括了各个时代的政治、 经济、文史、思想、宗教、 艺术、科学和生活娱乐等。 参与《话说世界》编写 的作者有教授和博士共30多 人,都是名校或研究所的世 界史专业学者。学有专攻的 作者是《话说世界》质量的 保证。我们还邀请了一些世 界史的著名专家教授作为编 委,确保内容的准确性。 今天读者阅读的趣味和 习惯都有变化,业界称为“ 读图时代”。所以我们在文 章的写法和结构都采取海外 流行的“杂志书”(MOOK) 样式。我曾经为台湾地区的 出版社主编过300本杂志书 ,深得杂志书编撰要领。杂 志书的要素之一是图片,《 话说世界》以每章配置3-4 幅图的美观标准,共计配置 了10000张左右的图片,有 古代的历史图片,也有当今 的精美图片。在内容的维度 上也进行拓展,引入地理内 容,增加了历史的空间感; 每本书基本都有“重回历史 现场”,以增强阅读的现场 感;同时每篇文章都有知识 链接,介绍诸如人物、事件 、术语、书籍和悬案等,丰 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更流 畅、可读性更强。 当然,不能说《话说世 界》就十全十美,但是不断 完善是我们的追求。 启动编撰《话说世界》 工程之时,我们就抱定了让 《话说世界》成为既有学术 含量又有故事可读性这个目 标,使世界史知识满足大时 代的需要。 结笔之际,感蛰居七年 ,SOHO生活,家人扶助, 终成书结卷。这里要感谢各 位作者的辛勤笔耕,特别感 谢人民出版社通识分社社长 杨松岩慧眼识珠以及编辑们 兢兢业业、精雕细刻的工作 。“幸甚至哉”! 资深出版人 颜玉强 2019年10月28日 导语 本书作者梳理千古,深入浅出,从容不迫地娓娓道来,使世界历史清晰明了,趣味盎然。是一本全民读物也不为过,可谓老少咸宜,可谓雅俗共赏。尤其是其文体具有故事性,很适合青少年。 本书多维度地切入历史,从浩瀚庞杂的史料中,梳理出扼要明晰的脉络,以达到普及世界史知识的作用。 精彩页 历史的“合题”:文艺复兴 黑格尔认为,历史的进步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波峰和波谷相互交错的曲折前进之路。辩证法是历史演变的规则,每一次跨越都是从正题、反题到合题的轮回。从古典文明到现代文明的西方历史恰好印证了这一论断,文艺复兴正是古典文明与中世纪欧洲文明的合题。 文艺复兴首先发端于意大利半岛。这并不是偶然。作为古罗马文明的核心区域以及中世纪欧洲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意大利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文艺复兴的缔造者们认为中世纪是一个黑暗的时代,而自己则见证着文明的曙光。他们从破旧的书稿典籍中、从古罗马的残垣断壁中寻找古典文明的火种,以照亮黎明前的黑暗。这正是“复兴”的本意之所在,也就是复活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 文艺复兴是一场革命,而这场革命是通过复兴更古老的传统而达成的。正是在吸收古典文化精髓的基础之上,欧洲人开始走出中世纪的“阴霾”,一场思想革命就此开启。人们走出修道院,进入名利场,力图在人间这座大舞台上建功立业,扬名立万。宗教、迷信和偏见所织成的薄纱逐渐褪去,在世人面前,世界终于露出了其本来的模样。 黎明破晓时 文艺复兴前夜的欧洲 从西罗马帝国消亡到文艺复兴到来之前这漫长的800余年时光,对我们来说是一段完全陌生的时期。它不仅充斥着对巫术、魔术的信仰或排斥,充斥着永无止境和毫无理性的信仰和暴力,同时也孕育了文艺复兴的火种。直到马丁·路德把教皇的圣谕扔进了火堆,麦哲伦驾驶着帆船走向世界的边缘,那个由教廷一手遮天的旧世界终于出现了裂痕。这些关键的时刻,划出了一条黎明与黑夜的分界线。 “黑暗时代” 不可否认的是,中世纪的欧洲的确孕育了现代文明的一些因素,例如城市、大学等,但从另一些方面来看,中世纪的欧洲确实处于“黑暗时代”。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陷人了长期的混战。在这段漫长的时光里,无休止的战争、暴力、饥荒和瘟疫,特别是黑死病和其他流行病的爆发,曾经一度使欧洲的人口锐减,幸存下来的人们也饱受着疾病的折磨。然而即便如此,他们却依旧是最虔诚的基督徒,这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充满了矛盾的怪象。 西罗马帝国消亡后,教会取代了罗马帝国而成为欧洲疆界的守卫者。当教会的势力逐渐在欧洲蔓延开来之后,传教士们发现,将耶稣的旨意传授给那些深居大陆的蛮族异教徒,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但是如要说服他们改信耶稣,却并不难办到。最终,这些骨子里藏着好战精神的蛮族接受了洗礼,从此变成了捍卫基督教的斗士。 在中世纪,教廷对普通民众的压制是黑暗的一个方面,而教廷与欧洲日益强大的君主之间的权力争斗又是黑暗的另外一面。在整个中世纪,基督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壮大,各国的君主们越来越将自己权力的合法性寄托在神的授予上。教皇在国王的加冕礼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国王反过来也大力宣扬君权神授。就这样,教会成了欧洲大陆最富有的群体,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均要受他们的辖制与支配。 P23-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