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云雀之歌(精)/汉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薇拉·凯瑟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云雀之歌》是美国著名女作家薇拉·凯瑟(Willa Cather,1873-1947)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小说主人公西娅·克朗伯格是一名祖籍瑞典的移民女孩。她清纯可爱,具有音乐天赋,不幸的是,她生活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小镇,缺乏实现其“美国梦”的条件和机会。但她对美的向往就像爱听云雀鸣唱一样出自天性,这使她终于冲破世俗的偏见,勇敢地面对人生,像云雀一样振翅高飞,在恋人的帮助下离开小镇去学习音乐,最后成了一名歌唱艺术家,成了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一颗耀眼的明星。
作者简介
薇拉·凯瑟(Willa Cather,1873—1947)是美国20世纪上半叶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并称为美国最伟大的两位女性小说家,她的小说创作使她跻身于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家之列。她获得过普利策奖等多项文学大奖,还获得过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名校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麦克斯威尔·盖斯马尔(Maxwell Geismar)恰如其分地把她称作“平均主义社会中的贵族、工业化社会中的乡土作家、物质文明进程中精神美的护卫者”。
目录
第一部 童年的朋友
第二部 云雀之歌
第三部 无聊的面孔
第四部 古老的民族
第五部 阿奇医生的冒险
第六部 西娅·克朗伯格
尾声
序言
薇拉·凯瑟与《云雀之歌

薇拉·凯瑟(Wila Cather
,1873-1947)是美国著名
女作家。她出生在弗吉尼亚
州的一个牧场上,九岁时随
父母迁居西部的内布拉斯加
州韦伯斯特县。凯瑟少年时
曾立志成为一名外科医生。
从十五岁到十九岁的四年间
,她一直蓄短发,着男装,
并把自己的名字写成Willam
(威廉)。中学毕业后她的
兴趣转向文学,在内布拉斯
加大学就读期间,先后学习
了希腊语、拉丁语、古英语
、法语、德语,以及古典文
学、历史、哲学、修辞和新
闻等课程。大学毕业后,她
曾辗转于林肯市、匹兹堡和
纽约,先后在《林肯信使报
》《家庭月刊》《导报》和
《麦克卢尔》杂志当记者和
编辑(在匹兹堡期间,她曾
在中学教过拉丁语),与此
同时她发表了一系列中短篇
小说和评论。1912年,她
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亚
历山大之桥》(Alexander's
Bridge),这部以伦敦为背
景的小说并未获得她期盼的
成功。其后她听从朋友莎拉
·奥恩·朱厄特(SarahOrne
Jewett,1849-1909)的劝
导,决定以自幼熟悉的西部
边疆生活为题材,创作出具
有地方特色的作品。为此她
辞去了编辑职务潜心写作,
在几年间便写出了奠定她文
学地位的三部长篇小说:《
啊,拓荒者》(O Pioneers
!,1913)、《云雀之歌
》(The Song of theLark,
1915)和《我的安东妮亚
》(My Antonia,1918)。
薇拉·凯瑟从事过新闻和
教育工作,去过许多地方,
接触过各种各样的人。但对
她来说,西部大草原和那些
拓荒移民留给她的印象是永
远也无法磨灭的。这是足以
让她受用一生的创作源泉。
她把自己对欧洲文化的理解
交织在描绘美洲荒原的作品
中,她的小说描写了移民在
恶劣环境中的艰苦生活,讴
歌了他们坚韧不屈的性格和
积极向上的精神。
《啊,拓荒者》第一次
从正面写西部边疆。小说主
人公亚历山德拉是移民的女
儿,她以勇敢和毅力战胜了
生活中的不幸和灾难。这本
书凯瑟写得得心应手,因为
她汲取的是记忆和感情,这
是属于她自己的小说。这部
作品的题材并没有什么新颖
别致的地方,毕竟从1823
年开始,移民征服荒原的故
事就已成为以美国开垦为背
景的小说的共同主题。但从
来没有哪一个美国作家以如
此严肃的态度把生活在内布
拉斯加的移民的故事作为创
作题材,因为当时的内布拉
斯加一直被当作荒蛮之地,
那里发生的故事还不为人所
关注。从这个角度来说,《
啊,拓荒者》的主题是有着
特殊意义的。随后的《云雀
之歌》又承续了这样的主题
,并将其进一步深化。
《云雀之歌》于1915年
10月由霍顿·米夫林出版公
司出版。小说一问世便得到
评论界一致好评。著名评论
家门肯(H.L.Mencken)当
时就宣称:“现在凯瑟小姐
已明确无误地步入了必须被
认真评价的美国小说家之列
。”同《啊,拓荒者》一样
,《云雀之歌》开篇时的故
事背景仍是西部(只不过凯
瑟把内布拉斯加改成了科罗
拉多),小说的主人公是一
个祖籍瑞典的美国女孩,一
个具有天赋但却缺乏机会的
女孩。不过她这次面对的不
仅是无情的土地,成功的定
义也不像《啊,拓荒者》中
那么单纯。现在生存的问题
中已渗入了文化问题,在对
物质的追求中已融入了对精
神的追求。正如凯瑟自己所
言,《云雀之歌》写的是“
一位年轻姑娘对某种美好事
物的认识”过程。女主人公
西娅从一个偏僻小镇的普通
女孩成长为一名杰出艺术家
的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新一代美国移民在没有文化
传统和艺术背景的环境中通
过艰苦奋斗实现自我的过程
。西娅的成长道路与在她之
前的亚历山德拉和在她之后
的安东妮亚(《我的安东妮
亚》)有所不同,但她们都
是美国第二代移民的佼佼者
。她们都吸收并延续了欧洲
的文化传统,但同时又都具
有新大陆人的质朴清新。她
们都演绎了一个成功的故事
,都反映了美国人经历中最
重要的一个阶段。
《云雀之歌》是薇拉·凯
瑟最长的一部小说,亦是她
最具自传性的一部小说。凯
瑟走的是一条忠于生活、忠
于艺术的创作道路。她认为
小说“必须从喧腾闪亮的现
实之流中筛选出永恒的艺术
材料”。她后期主张写“不带
家具的小说”,反对叠床架
屋的细节描写。根据这一主
张,她认为《云雀之歌》本
该只写西娅“向前奋斗”的过
程,不该写她事业成功后的
故事。但笔者认为,对二十
一世纪的读者来说,女主人
公的奋斗过程固然引人入胜
,可她成功之后的故事却能
发人深省。
凯瑟一生写了十余部长
篇小说,其中大部分都成了
经典读物。《我的安东妮亚
》和《啊,拓荒者》一样,
都描写了欧洲移民在北美拓
荒的艰苦历程,描写了新旧
文化冲突中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以及他们的生活和情感
经历;曾获普利策奖的《我
们中的一员》(One of
Ours,1922)写一个农场
青年对信仰的迷惘、探索和
追求,以及最后为信仰献身
的故事;《教授之家》
(The Professor's House,
1925)写一名历史教授鄙
视其崇拜金钱的家人并向往
古代人的淳朴生活;《大主
教之死》(D
导语
《汉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选取世界各国各语种最具经典性和代表性的文学名著(如《简·爱》《双城记》《老人与海》等),同时选择翻译质量最好且获得社会各界和学术界共同认可的译者译本(如朱生豪、张谷若、吴钧燮、郑振铎、曹明伦等),兼顾学术的系统性、文学史的全面均衡和适应当代读者的可读性。本丛书为开放丛书,此后积累延续出版。
本书是20世纪美国杰出女性小说家的半自传体小说,从女性主义的角度,以优美的文笔和精彩的情节,讲述自强不息、通过努力实现梦想的美国小镇姑娘的故事。
精彩页
第一部 童年的朋友
1
霍华德·阿奇医生回到了诊所,此前他刚同那位犹太裁缝和两名碰巧要在月石镇过夜的旅行推销员打完一局台球。他的诊所在公爵大楼内,位于药店的楼上。医生的仆人拉里已点亮候诊室里的吊灯和书房桌上那盏双芯台灯。无烟煤炉的白云母片炉身已经发红,书房里的空气很热,所以医生一进去便推开了连通他那间小手术室的门,手术室里没有火炉。候诊室铺着地毯,布置得较拘谨,有点儿像乡下人家的客厅。书房里铺有已经磨损且没有漆过的地板,但看上去却使人感到冬日的舒适温馨。医生那张平面书桌很大,做工十分考究,玻璃镇纸下的文件资料一叠一叠堆得整整齐齐。火炉的后面,一个有双扇玻璃门的宽大书架从地板一直耸到天花板。书架上塞满了厚薄不等、色泽各异的医学书籍。最上一格顺溜摆着三四十卷暗云纹硬面精装书,全都饰有仿皮书脊。
如同今天新英格兰乡村的医生大都很老迈,二十五年前科罗拉多州小镇上的大夫一般都很年轻。阿奇医生当时不过才三十岁。他身材很高,有一副宽厚并挺得笔直的胸背,一颗硕大且形状好看的头颅。他是个气度不凡的男人,至少在世界的那个部分堪称卓越。他那头红棕色头发从一侧整齐地分开,遮掩着他高高的前额,这种方式显露出他几分个性。他的鼻梁又粗又直。他的眼睛充满智慧。他嘴唇上方蓄有一溜儿弯弯的、微红的胡子,下巴上则留有一绺修剪整齐的胡须,这使他看上去有点像画中的拿破仑三世。他那双手很大并保养得很好,但手形粗糙,而且手背上布满了卷曲的淡红色汗毛。他穿着一身蓝色的毛料宽纹哔叽套装;那些旅行推销员曾一眼就看出这身衣服出自丹佛①一位裁缝之手。他平时也总是穿得衣冠楚楚。
阿奇医生把台灯扭亮了一点,在书桌前的那张转椅上坐下。他坐得并不安稳,手指不断有节奏地敲击着膝盖,两眼则在环顾四壁,仿佛他正心烦意乱。他看了看表,随后又心不在焉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小串钥匙,挑出其中的一把并盯着它看。一丝几乎察觉不出的冷笑浮现在他的嘴角,但他的眼睛仍保持着沉思的神情。在通往过道的那扇门后,在他乘车时穿的那件野牛皮大衣下面,有一个上着锁的食品橱。医生无意识地打开橱门,同时把脚下的一堆沾满泥的套鞋踢到一边。橱内隔板上有威士忌酒杯和酒瓶,有柠檬汁、糖和苦味酒。听见一阵脚步声从房门外空荡荡的过道上传来,医生又关好食品橱,啪地一下锁上了那把销栓锁。候诊室的门被推开,一个男人进了屋,接着进了诊疗室。
“晚上好,克朗伯格先生,”医生随随便便地招呼道,“请坐。”
来者是一位身子骨单薄的高个子男人,有一脸稀疏且已开始花白的棕色络腮胡。他穿着一件礼服大衣,戴一顶宽边黑色礼帽,系一条白色的上等细麻领带,并戴着一副钢丝边眼镜。当他撩起大衣下摆坐下时,他露出的全然是一副自命不凡的神气。
“晚上好,大夫。可以随我上我家去一趟吗?我想今晚克朗伯格太太会需要你。”此话说得极其庄重,同时又非常奇怪地透出一点儿尴尬。
“得马上去吗?”医生走进他的手术室时回头问。
克朗伯格先生捂着嘴咳嗽了两声,皱起了两道眉头。他那张脸随时都可能绽出一种激动的微笑。仅仅是凭着他习以为常的牧师风度他才忍住了没有绽开笑脸。“这个,我想最好是马上去。有你在那儿,克朗伯格太太会轻松些。她已经痛了好一阵了。”
医生从手术室出来,把一个黑包扔到桌上,在一本处方笺上为他那名仆人写下了一些吩咐,然后穿上了大衣。“一切就绪。”他一边说一边熄了灯。克朗伯格先生站起身来,他俩一道穿过空荡荡的过道,下了那段通往街面的楼梯。楼下那家药店一团漆黑,隔壁的酒馆也正在关门。主街上别的灯光都已熄灭。
在街道两旁木板人行道的外侧,积雪已被铲起来砌成了临时护墙。月石镇看上去又小又阴沉,黑魆魆、冷清清地匍匐在雪中。头顶上的星星璀璨耀眼,使人不可能不去注意它们。空气清朗澄净,连小镇东边那些白色的沙岗也依稀可见。当医生随克朗伯格牧师顺着狭窄的人行道经过一幢幢黑乎乎的房子,走过一户户熟睡的人家之时,他抬眼望着繁星闪烁的夜空,嘴里轻轻地吹着口哨。看来世人的确是愚不可及,因为在这样一个夜晚,似乎应该有某种更好的事情去做,而不是睡上九个小时,譬如去帮克朗佰格太太履行她无须帮助也能极好地履行的天职。他真希望自己去了丹佛,希望此时正在那儿听费伊·坦普尔顿①唱《跷跷板》。随后他又想到,他对这家人毕竟怀有一种个人兴趣。他们拐上了另一条街,看见了前面还亮着灯光的窗户。那是幢低矮的房子,带有阁楼,房子右侧增盖了两个房间,后面则附加了一个厨房,房子的每个部分都有点歪斜,无论是屋顶、窗户还是房门。当他们走近大门时,彼得·克朗伯格的脚步变得轻快了一些。他那种牧师式的神经质咳嗽令医生感到厌烦。“简直就像他正要开始布道。”他心中暗想。他脱掉一只手套,把手伸进背心口袋。“来粒止咳片,克朗伯格,”他说着将一些药片掏出,“寄给我试用的,对润喉止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4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