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风月好谈(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止庵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风月好谈》延续作者一贯文字风格,冷静克制、简练畅达。书中收录作者近期的文化随笔和阅读札记,包含对鲁迅、周作人阅读和研究的一些心得,也包括对侦探推理小说、外国文学出版引进等方面的札记。
作者简介
止庵,传记、随笔作家,著有《惜别》《画见》《周作人传》《神拳考》《樗下随笔》《云集》等。
目录

鲁迅一九三六年欲赴日疗养事
鲁迅与蕗谷虹儿
关于周作人
记新发现的周作人《希腊神话》译稿
谈编注之事
夏志清的未竟之功
“时代错迕则事必伪”
关于一部警世之作
古拉格与底线
小津讲如何拍电影
带一本书去小津住过的房间
“我,艾米莉·勃朗特……”
我读东野圭吾
写在一份目录边上
什么是书话
我怎样写《惜别》
藏周著日译本记
我买日印中文书
日本旅行琐谈
后记
序言
这几年去日本旅游,
在东京的旧书店买到几幅
日本作家写的“色纸”,都
是合我心意的——我最喜
爱的作家,毛笔书写,而
且是汉字或以汉字为主。
计有:谷崎润一郎书“心
自閑”,川端康成书“風月
好”,三岛由纪夫书“潮騒
”和“忍”,井上靖书“天平
の甍”。我不很懂书法,
大概三岛水平最高,谷崎
次之,川端又次之,井上
则居末位。
“潮骚”和“天平之甍”均
系书名,但单看字面也有
意思,虽然那意思多少来
自小说本身的阐释。《潮
骚》要算三岛最明亮、最
健康的一部作品,在他与
其说是确定方向之作,不
如说是划定范围之作:三
岛是一位范围甚广,兼有
多个方向的作家,《潮骚
》可与他的《假面的告白
》对照着看,从某种意义
上说它们正是互为表里。
井上的《天平之甍》写得
清正、崇高,说来作者也
别有作品可以对比,即《
楼兰》里的《补陀落渡海
记》,主人公金光坊是一
位“反鉴真”,《补陀落渡
海记》也是一篇“反《天
平之甍》”。井上把人性
完全相反的两个极端都体
会得非常周全,也非常深
刻。
“忍”这说法本来寻常
,但出自三岛之手就特别
耐人回味了,联想到他最
后的死,感觉还是没能忍
住。三岛鼓动兵变,切腹
自杀一事,记得当年我还
是在《参考消息》上得知
,此前并无机会读到他的
任何作品。多年后我参观
山中湖畔的三岛由纪夫文
学馆,看了一部他的生平
专题片,长达一小时,内
容翔实,但结尾只将一束
光聚到《天人五衰》手稿
最后一页“『豊饒の海』
完。昭和四十五年十一月
二十五日”这几个钢笔字
上,压根儿没提他是怎么
死的。我看若松孝二导演
的电影《11·25自决之日
:三岛由纪夫与年轻人们
》,说实话不能引起共鸣
。也许就像当时人们对于
三岛赴死没有共鸣一样—
—这是一件只对三岛自己
有意义的事,而时至今日
,可能对他也没有什么意
义了。三岛赴死的理由很
幼稚,其实也很可笑——
之所以没人觉得可笑,是
因为他并非一个可笑之人
。不过话又说回来,三岛
尽管只活了四十五年,可
他做的事情大概比别人两
辈子做的还要多,成就当
然也大得多。
“心自闲”系谷崎晚年
为高血压病所苦时写的,
而在我看来,这几个字恰
好用来形容这位“江户子”
的一生。谷崎不少作品都
与他的实际生活有点牵扯
,譬如《痴人的爱》、《
神与人之间》、《食蓼虫
》、《疯癫老人日记》等
,谷崎可以说是个自我到
需要借助写作来排解的人
,但他的作品始终具有一
种难得的洒脱气质。加藤
周一认为,谷崎的作品只
是“由此岸或者现世的世
界观所产生的美的反映,
而且是快乐主义的反映”
(《日本文学史序说》)
。在我看来,谷崎毕生致
力于对美的探求,这种探
求如此极端,如此无拘无
束——对他来说,美没有
任何限度,审美方式和审
美体验也没有任何限度,
在这方面,放眼世界恐怕
没有一位作家比得上他。
查词典,“风月”一词
一指景色,一指男女情事
,川端于“风月”下着一“
好”字,当是取前一词义
,否则就落俗套了。不过
他这也是言语道断,就像
苏东坡讲“月白风清,如
此良夜何”,别人只须随
之礼赞而已。但我倒是循
后一词义牵强附会地想到
川端的一些作品,觉得也
是很好的概括。在我看来
,风月仅限于形容某一阶
段的男女情事。我读西方
小说,认为库普林纯洁无
瑕的《阿列霞》、《石榴
石手镯》,不能算是风月
之作;而丑恶得令人窒息
的《亚玛街》也不是,虽
然故事的那个背景常被形
容为“风月场所”。川端的
早期之作,比如《伊豆的
舞女》,给人的感觉是清
澈得很;及至到了晚期,
特别是《睡美人》和《一
只胳膊》,又好像特别浑
浊。二者或过或不及,在
我看来都与风月沾不上边
,只有介乎其间的《雪国
》、《千鹤》和《山音》
,才是写的这回事。
这几幅字皆为我的心
爱之物。我本不事收藏,
近年稍涉此道,偶有收获
,计划将来写本小书,以
上可充就中一节。这回要
将《旦暮帖》之后的文章
编一集子,书名就借用了
川端的“风月好”,后缀一
“谈”字。当然只是中意这
字面,所收篇目实与风月
无甚干系。可是鲁迅不是
有《准风月谈》么,那么
就算步前贤后尘好了。说
来我还从未谈过风月呢。
这里“好”当读三声,若读
四声则作“喜欢”解,是乃
预先表露一点心愿,将来
谈谈倒也无妨。
二〇一四十一月八日
导语
收在这本书里的文章差不多是与作者的《惜别》同时写的,区别在于其一讲自己的事,其一讲别人的事,虽然讲别人的事但也夹杂些作者自己的东西。
本书收录了作者《谈编注之事》《关于一部警世之作》《什么是书话》等散文作品。
后记
收在这本书里的文章
差不多是与《惜别》同时
写的,区别在于其一讲自
己的事,其一讲别人的事
,虽然讲别人的事也需要
夹杂些自己的东西,譬如
眼光心得之类。此外还有
一点一致之处,即自己的
事并不是什么都讲,凡是
认为无须或不宜说与别人
听的,抑或尚且没有想好
该如何说与别人听的,我
就都给省略了;议论别人
时,也是将心比心,并不
要求他什么都拿出来供外
人去谈。此之谓“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
忽然扯到这个话头似
乎有点无端,我是在杂志
上偶尔读到一篇题为“陆
小曼何故如此——校读她
的两种版本日记”的文章
之后略有所感。作者对比
陆小曼生前出版的《爱眉
小扎》(上海良友图书印
刷公司,一九三六年)中
的“小曼日记”与身后别人
印行的《陆小曼未刊日记
墨迹》(三晋出版社,二
○○九年),发现当初她
对自己的日记多有增删改
动,为此颇致不满:“学
人流传一个说法,读传记
不如读年谱,读年谱不如
读书信,读书信不如读日
记。可见对日记真实性的
期许。名人日记,一经公
诸社会,便具文献性,影
响深远,出版者应该自觉
地负起历史责任感。不然
,只可混淆一时,岂得久
远。纵然遂了眼前心意,
代价是失却了诚信度,大
大得不偿失。近年来,出
版的日记越来越多,倘若
忽略本真原则,其遗患怎
敢想象。”我当然很明白
研究者的心思,但好像更
理解陆小曼的做法:出自
自家之手的文字,为什么
不能修订一下,哪怕改得
面目全非。鲁迅出版他与
景宋(许广平)的通信集
《两地书》,不是也有增
删改动么。作者自具权利
,是非在所不论。
进一步说,日记和书
信即便原封不动,也未必
一定就是百分之百的真实
。印行《两地书》的同一
家出版社后来出了《周作
人书信》,周作人在“序
信”中所说“这原不是情书
,不会有什么好看的”,
被认为是针对《两地书》
而言;他另外写过一篇《
情书写法》,其中引一个
犯人的话说:“普通情书
常常写言过其实的肉麻话
,不如此写不能有力量。
”对此周氏有云,“第一,
这使人知道怎么写情书。
”“第二,这又使人知道怎
么看情书。”这副眼光其
实可以移来审视所有写给
别人或写给自己看的东西
。说来我对“读传记不如
读年谱,读年谱不如读书
信,读书信不如读日记”
一向有所置疑,天下事都
是相对而言,并没有那么
绝对。
川端康成曾为一九四
八年五月至一九五四年四
月新潮社出版的十六卷『
川端康成全集』的每一卷
撰写后记,讲述自己的创
作历程,内容多取自当年
的日记。川端说:“自从
写了之后我记得从来没有
重读过这些日记。没有读
却也没有扔掉。三十多年
仅仅是带着它而已。因为
编辑全集重新读了一遍,
随后它就将被付之一炬。
”我联想到陆小曼,她只
不过没有如同川端那般做
法,结果就使研究者拥有
了可供“校读”的材料;假
如早早把日记烧了,反倒
不会受这一通指责。“陆
小曼何故如此”——大概
同样可以拿这题目另写一
篇文章。其间孰对孰错实
在难以说清,反正我不太
赞同一味强调“文献性”、
“历史责任感”云云而不顾
及人之常情。
二〇一五年四月十四
精彩页
鲁迅一九三六年欲赴日疗养事
现在来讲这件事情,其实是旧话重提。十几年前,周海婴在回忆录《鲁迅与我七十年》中对鲁迅的死因提出质疑,由此引发了一场争论,迄今为止仍未平息,而且已被列为“鲁迅生平疑案”之一。这里只就其中所涉及的一个环节稍作梳理。说来并无新鲜材料,均见载于《鲁迅全集》。然《全集》虽非稀见,有些发议论、抒感慨的人却好像不大查阅。鲁迅身后,大家针对他说了太多的话,众声喧嚣之中,也许应该听听当初鲁迅自己对此如何说法。
《鲁迅与我七十年》有云:“叔叔(按指周建人)接着说:……记得须藤医生曾代表日本方面邀请鲁迅到日本去治疗,遭到鲁迅断然拒绝,说:‘日本我是不去的!’是否由此而引起日本某个方面做出什么决定呢?再联系到鲁迅病重时,迫不及待地要搬到法租界住,甚至对我讲,你寻妥看过即可,这里边更大有值得怀疑之处。也许鲁迅有了什么预感,但理由始终不曾透露。我为租屋还代刻了一个化名图章。这件事距他逝世很近,由于病情发展很快,终于没有搬成。”
王元化为此书所作序文则云:“须藤医生曾建议鲁迅到日本去治疗,鲁迅拒绝了。日本就此知道了鲁迅的态度,要谋害他是有可能的。像这样一件重大悬案,至今为止,没有人去认真调查研究,真令人扼腕。”
不如先来“认真调查研究”一下《鲁迅全集》。我用的是一九八一年版,面世于周海婴著书、王元化作序之前,二位容或读到。据周海婴《一桩解不开的心结须藤医生在鲁迅重病期间究竟做了些什么?》一文,周建人说那番话是在一九六九年冬,《鲁迅全集》出版时,他还健在。
一九三六年六月二十五日,许广平致曹自信(注明“由鲁迅拟稿,许广平抄寄”)云:“至于转地疗养,就是须藤先生主张的,但在国内,还是国外,却尚未谈到,因为这还不是目前的事。”此乃鲁迅首次提及“转地疗养”,的确出自须藤的建议,但显然并未指定日本。鲁迅自本年“三月初罹病后,本未复原,上月中旬又因不慎招凉,终至大病,卧不能兴者匝月,其间数日,颇虞淹忽”(六月十九日致邵文熔),六月六日起连日记都停笔了,至三十日才又续记。所以说“这还不是目前的事”。
七月六日,鲁迅致曹靖华:“本月二十左右,想离开上海三个月,九月再来。去的地方大概是日本,但未定实。至于到西湖去云云,那纯粹是谣言。”这里首次提及出行时间,也首次提及要去日本,但距致曹自信已有十余日,当是经过了一番考虑;但讲“大概”“但未定实”,说明还在考虑之中。
七月十一日,鲁迅致王冶秋:“医生说要转地疗养。……青岛本好,但地方小,容易为人认识,不相宜;烟台则每日气候变化太多,也不好。现在在想到日本去,但能否上陆,也未可必,故总而言之:还没有定。现在略不小心,就发热,还不能离开医生,所以恐怕总要到本月底才可以旅行,于九月底或十月中回沪。地点我想最好是长崎,因为总算国外,而知道我的人少,可以安静些。离东京近,就不好。剩下的问题就是能否上陆。那时再看罢。”至此就很清楚了:去日本,乃是鲁迅自己比较若干可能的去处之后所作出的决定——旨在安静养病,不受打扰。仍讲“还没有定”,却已与先前意思有所不同,现在所顾虑的主要是入境问题。然而因为病情缘故,致使行期由“本月二十左右”推迟到“本月底”了。
七月十二日,鲁迅日记云:“下午须藤先生来诊并注射讫。”治疗暂告一段落。但十五日日记即云:“九时热三十八度五分。”同日致曹自信(注明“鲁迅口述,许广平代笔”)云:“注射于十二日完结,据医生说:结果颇好。但如果疲劳一点,却仍旧发热,这是病弱之后,我自己不善于静养的原故,大约总会渐渐地好起来的。”十六日日记:“下午须藤先生来诊并再注射。”鲁迅再次陷入“还不能离开医生”的境况。十七日,鲁迅致许寿裳:“弟病虽似向愈,而热尚时起时伏,所以一时未能旅行。现仍注射,当继续八日或十五日,至迩时始可定行止,故何时行与何处去,目下初未计及也。”
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