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透纳(泰晤士哈德逊世界艺术巡礼)(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英)格雷厄姆·雷诺兹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透纳是19世纪上半叶英国学院派画家的代表,位于西方艺术史上杰出的风景画家之列。很少有英国艺术家能像透纳那样,在油画、水彩、素描和版画方面取得如此广泛的成就。
本书初次出版于1969年,是多年来一直畅销的对透纳生活与艺术研究的经典之作。格雷厄姆·雷诺兹将透纳的传记与对其作品的品评生动地交织在一起,追溯了透纳的职业生涯:从他早期的风景画、哥特式废墟的水彩画到浪漫主义的风景画、炉火纯青的历史画,再到晚年惊人的艺术成就。作者还描写了对透纳的生活和工作产生重大影响的同事、资助人、朋友和评论家。书中176幅插图初次以全彩的形式呈现,令这本经典之作焕发了新的生命力,结合丰富有趣的文字内容,本书将为读者带来关于这位经久不衰的艺术家的动人故事。
作者简介
格雷厄姆·雷诺兹曾是伦敦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印刷和绘画部的管理员,他自1937年起就在该博物馆工作。作者的其他著作包括《英国微型画像》和《水彩画简史》,以及关于托马斯 比尤伊克和维多利亚时期叙事画家的论著及约翰 康斯太布尔作品的分类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生命之晨的风景
第二章
皇家美术学院
第三章
“思维之广,妙不可言”
第四章
意大利:“无与伦比的色彩之纱”
第五章
悲剧
延展阅渎
插图表
索引
序言
2013年,格雷厄姆·雷诺
兹在百岁生日到来之际溘
然长逝。他职业生涯的大
部分时光都足存维多利亚
艾尔伯特博物馆度过的,
退休之后仍然很活跃。他
是鉴赏家,也是管理者,
欣赏并管理着如今几乎已
经绝迹的东西;他也是一
个魅力四射、富有创新精
神的人物,兴趣广泛、作
品众多。他的著作包括评
传和艺术家研究,从早期
的微型画像艺术家托马斯·
比尤伊克到维多利亚时期
的叙事画家,早在他们重
新受到世人青睐之前,还
包括约翰·康斯太布尔作品
的分类目录。在迈克尔·霍
罗维茨的杂志《新起点》
中,作为一位现代诗人,
雷诺兹的名字与塞缪尔·贝
克特、威廉·巴勒斯和“垮掉
的一代”一同出现。
雷诺兹不受自身学识和
专业知识所限,为更广大
的读者群体写作,而没有
退居于“狭隘”的专业领域。
他传播知识的热情和天赋
使他成为“泰晤士哈德逊世
界艺术巡礼”系列丛书的理
想撰稿人。1969年,本书
首次出版。回首往事,
1969年对约瑟夫·马洛德·
威廉·透纳相关的出版物而
言是里程碑式的一年,若
要说本书对此的贡献不如
约翰·盖奇在同年出版的《
透纳的色彩:诗与真理》
,便显得有些不够公平;
《透纳的色彩:诗与真理
》包含复杂而严谨的论断
,拥有大量崭新且鲜为人
知的资料,展现出透纳作
为一名艺术家深深植根于
他那个时代的文化和思想
生活中。两本篇幅如此不
同、受众也不尽相同的书
无法进行比较,但有点可
以肯定,那就是人们都能
欣赏这两本书,并从中学
到知识,对未来的读者而
言也是如此。
在写作的过程中,雷诺
兹无法像盖奇那样,对透
纳的作品进行全面而深入
的讨论,但他仍然展现了
自身研究方法的广度:他
借鉴了康斯太布尔对透纳
广阔思想的观察,将其作
为某一章节的标题。18年
后,盖奇在为艺术家撰写
大型著作时也采用了这样
的方法。雷诺兹本可以致
敬劳伦斯·高英的抽象趋势
分析法,在1966年纽约现
代博物馆举办的“透纳:想
象与现实”展览中,高英就
主要针对透纳后期末完成
的素描运用了这一方法,
展出了这些作品。雷诺兹
没有像其他作者那样,被
高英原始现代画派的解释
所迷惑,他的书避开了所
有居高临下的观点,根据
当前知识对艺术家的生活
和作品进行了介绍,内容
生动且有趣。本科一年级
时,我还不能阅读盖奇和
高英的作品,本书显然更
吸引我(如果没有记错的
话,这是我买的第一本关
于透纳的作品)。今天人
们能查找到大量的文献,
但此前可获得的资料少之
又少,这就是为什么人们“
热切地期待”本书问世。在
一份简短的参考书目中,
雷诺兹表达了自己的创作
意图:他注意到,A.J.芬伯
格(一位专注于英国艺术
史的艺术史学家)当时的
标准传记(1939年初版,
1961年修订后再版)“写得
相当缺乏想象力”,而且缺
乏“历史视角”。他显然更欣
赏杰克·林赛1966年出版的
政治、心理学“评论传记”,
但任何认识他的人都会发
现,在他评论中的许多“独
创性理论”的背后,存在着
有趣的怀疑主义精神。他
大力推荐迈克尔·基特森
1964年发表的专著,认为
那是除自己的作品之外最
可靠的研究。
雷诺兹没有料到,在本
书出版之后的数年里,关
于透纳的作品井喷一样涌
现出来。1974—1975年,
皇家美术学院的两百年大
展上前所未有地展出了大
量透纳的作品,受此影响
,美术史学家马丁·布特林
和伊夫琳·乔尔于1977年出
版了透纳作品的分类目录
(1984年修订)。盖奇于
1981年编辑出版了透纳的
书信集,并于1987年在泰
特美术馆开设了克罗尔画
廊,展出透纳遗赠的作品
。透纳相关的研究、展览
和传记数量激增,得到这
样待遇的艺术家屈指可数
,英国艺术家更是寥寥无
几。卢克·赫尔曼和迈克尔·
基特森于2001年出版了《
牛津透纳手册》,调研了
此前所有透纳相关的出版
物(其中基特森的研究更
具批判性),总结了一大
批专家撰稿人写就的、研
究透纳的前沿成果。海量
的现代学术研究和阐释对
于专家而言都可能应接不
暇,人们前所未有地需要
本书这样几乎没有冗余的
作品。雷诺兹作品的原创
精神正在于此:内容精挑
细选、篇幅短小精悍。赫
尔曼对本书“简洁易读、内
容均衡、图文并茂”的评价
依然站得住脚。雷诺兹写
作的“泰晤士哈德逊世界艺
术巡礼”系列中的《透纳》
,开创了全新的艺术史。
而此前的艺术史尽管还未
消亡,却也日趋衰微。该
书问世后,将艺术史学家
,特别是那些研究风景画
的人,分成了“之前”和“之
后”两个阵营。与1987年迈
克尔·罗森塔尔为“泰晤士哈
德逊世界艺术巡礼”丛书撰
写的《康斯太布尔》相比
,本书似乎缺少社会、经
济或政治的背景和分析。
然而,雷诺兹讨论了透纳
生命中的女性,也描绘了
透纳对贫苦人民及其生活
的同情,这是领先于时代
的。写作本书时,正处于
自由开放的20世纪60年代
,雷诺兹觉得芬伯格极力
解释透纳的情妇莎拉·丹比
实为透纳的“管家”,十分滑
稽;面对透纳写生簿中展
现其正常性本能的证据,
约翰·罗斯金畏缩不
导语
“泰晤士哈德逊世界艺术巡礼”系列涵盖了几个世纪以来全球视觉文化范围内的诸多艺术家、艺术风格以及艺术流派。
自问世以来,该系列丛书就被多家权威媒体评为全球性的、极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艺术著作,确立了其在艺术领域的先锋领导地位,在世界范围内引发艺术热潮,具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
本书是其中一册,讲述了透纳的故事。
精彩页
1788年,乔舒亚·雷诺兹爵士曾感慨道:“要是能有足够多的天才诞生在这个国家,让英国的艺术能够赢得赞誉、自成一派就好了……”此言是在向托马斯·盖恩斯伯勒致敬,并预言在他的设想中,这位伟大的对手将成为国家画派的创立者。他的预言最终成真,而他本人也和盖恩斯伯勒一样,站在了一长串英国艺术家队列的最前端,这番佳话早已家喻户晓。但要作出这样的预言仍然需要勇气,尽管他已经尽其所能去支持皇家美术学院、推动预言的实现,其实现方法也超出了他本人的控制。要是雷诺兹后继无人,天才无迹可寻,就无法保持全民对绘画和雕塑的兴趣、促进其发展了。
因此,现在回想起来,乔舒亚·雷诺兹的想法虽然显得有些古怪,但他将盖恩斯伯勒列入国家艺术家之神殿的假设是完全合理的。很快,他的判断就受到了考验,因为在临近18世纪末时,那一代的艺术家已经历经了20年的风霜洗礼。皇家美术学院也创立了20年之久,创立者们不日就会被年轻人取代,他们或许会想巩固前人的成功,也可能会将前人的努力付之一炬。皇家美术学院之所以能看到成立的希望,是因为受到了舆论风气的支持,也是出版商努力的结果,比如约翰·鲍德尔和托马斯·马克林这样的出版商,他们想委托艺术家创作绘画、为文学作品配图。正如雷诺兹所言,本书的主角透纳年仅13岁时,就已经在创造十分惊人又早熟的作品了。到了次年年底,透纳成了皇家美术学院的学生,就此开始了自已作为艺术家的职业生涯,再也没有离开过这条道路。透纳长达60余年的职业生涯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叶,他的职业生涯正是“英国艺术能够赢得赞誉、自成一派”的主要原因。
由于透纳早期致力于风景画的创作,回忆透纳职业生涯早期时这一艺术分支是何种状态就变得十分重要。透纳承袭了风景画写实的传统,这不仅是继承自欧洲大陆的流派,也是继承自英国的艺术先驱。这些活跃的先驱者对于透纳而言有特殊的意义,因为任何与他才华相当、甚至天赋不如他的艺术家的存在,尽管算不上是对他的侮辱,但也挑战着他竞争的天性。他模仿那些人的绘画技法,是为了能够超越他们。在他的成长环境中,风景画家之间存在公认的层级关系,他们透过双眼看待自然的方式是系统化的,这让天性善于接纳的透纳能够全盘吸收其中的一切。
在18世纪末绘画或收藏的风景画中,有两种主要流派:一种由意大利画派主导,另一种则向低地国家(对欧洲西北沿海地区的称呼,包括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看齐。克洛德·洛兰和尼古拉·普桑的风景画以一种抒情的方式诠释了意大利的种种风貌,并将其投射到古典主义的画作之中,一直左右着英国人的审美。对那些生于英国、在古典主义影响下成长的贵族收藏家而言,设定在罗马时代历史和传说背景下的田园风光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而荷兰的风景画显然更加朴实,描绘了农家生活和城镇的现实景象,与收藏家们自己的日常观察足够接近。他们依照克洛德的原则建造庭园,但也会到艾萨克·凡·奥斯塔德和杨·范德海登熟悉的城镇上去参加集会。那时从意大利寻求灵感的画家中,最瞩目的是理查德·威尔逊和约翰·罗伯特·科曾斯,托马斯·盖恩斯伯勒的后期作品也曾从意大利获得灵感。从透纳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画家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他们的主题,还在于他们都受到了风景中光线品质的吸引,也擅长渲染画面中的光影。在绘画光线效果时,他们都信守洛兰的绘画规则。约翰·康斯太布尔曾说:“盖恩斯伯勒的风景画能抚慰人心,温柔且动人……每当看到他的作品,我们都会莫名地热泪盈眶。”另一方面,荷兰画派着迷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场景,在整个18世纪追随者甚众。P13-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8 20: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