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西弗神话(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阿尔贝·加缪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西西弗神话》是加缪的哲学随笔集,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对荒诞、自杀等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探讨。
全书表达了在直面生活的荒诞之后,加缪决心不求助于外在的神祇,也不陷入彻底的绝望,他要从生活的本身和内部去寻找快乐。
作者简介
胡小跃,傅雷翻译出版奖得主,知名法语翻译家,2002年被法国文化部授予“文艺骑士”荣誉勋章。主要译著有《加斯东·伽利玛:半个世纪的法国出版史》《乌合之众》《巴黎的忧郁》等。
目录
一 荒诞推理
重要的哲学问题
荒诞之墙
荒诞的逻辑
荒诞的自由
二 荒诞人
唐璜主义
戏剧
征服
三 荒诞创作
哲学与小说
基里洛夫
没有前途的创作
西西弗神话
序言
《西西弗神话》是加缪
的代表作,是一部哲学论著
,但由于摆脱了学院派使用
的论文模式,而采用较为文
学的表述方式,所以也被当
作一本哲学随笔或散文。它
与同一年出版的《局外人》
(1942)及1944年出版的《卡
利古拉》构成了加缪的“荒
诞三部曲”,它们要表现和
探讨的都是“荒诞”这一主题
。在《西西弗神话》中,加
缪主要论述荒诞、荒诞感、
死亡与反抗、幸福与悲剧等
一系列哲学问题。
西西弗是古希腊神话中
的人物,他被罚把一块巨石
推向山顶。但到了山顶,巨
石又滚向了山脚,西西弗又
得重新到山脚下把巨石往山
顶上推,周而复始。关于他
受罚的原因,有多种说法。
一说西西弗掌握了河神的女
儿被宙斯绑架的秘密,他以
此要挟河神,要求河神给科
林斯城堡供水,因此得罪了
河神。另有一说西西弗临死
之前,想考验妻子对他的忠
诚,要她不要埋葬他的尸体
,而是丢弃到公共广场中央
,妻子照办了。西西弗死后
来到地狱,对妻子的这种行
为感到十分气愤,请求冥王
让他回到人间去惩罚妻子。
但他重新感受到这个世界的
生机,沐浴过阳光和雨露之
后,便不愿再回地狱中去了
,结果惹怒了诸神,让他日
复一日地推石上山,重复这
一无用而无望的劳动,消耗
自己的生命,从而构成了世
间的一大悲剧。
但加缪笔下的这本《西
西弗神话》,大部分篇幅谈
的并不是这个故事,而是“
荒诞”这一主题。全书分三
章。第一章“荒诞推理”围绕
“荒诞”和“荒诞感”展开,并
把“荒诞推理”作为一种方法
,直接运用到后两部分“荒
诞人”和“荒诞创作”当中。
加缪从荒谬诞生的条件
开始阐述,考察和分析了黑
格尔、克尔凯郭尔、雅斯贝
斯、舍斯托夫、胡塞尔对荒
诞问题的看法,发现在这些
著名的哲学家当中,有的得
出了与原先立场相反的结论
,即放弃理性,转向上帝,
比如克尔凯郭尔、舍斯托夫
;有的则经过一系列肯定和
否定之后,夸大了理性的作
用,让理性变得毫无界限,
走向了抽象哲学,比如胡塞
尔。这是全书思辨色彩最浓
、理论成分最多的一章。
第二章谈的是“荒诞人”
,也就是与世界、与时间形
影不离的人。加缪在这一章
把“荒诞”这个概念具体化和
形象化了,并举例说明什么
叫“荒诞人”。他从唐璜开始
谈起,认为那个放荡不羁的
“诱惑者”最大限度地生活在
激情中,生活在当下,不相
信明天,他的王国就是今天
。与追求质量的圣人相反,
唐璜奉行的是量化伦理,他
不打算(长期)“收藏”女人,
而只在乎被他诱惑的女人的
数量。第二个例子是演员,
他们的荣誉和梦想只存在于
戏中,走下舞台就成了凡人
,他们在短暂的人生中追求
着短暂的荣誉,其荒诞在于
明知不可能完全成为角色本
身,却不顾一切地穷尽它,
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实现了
荒诞人的命运;第三个例子
是征服者,他们意识到没有
任何东西是持久的,所以放
弃了永恒,因为永恒的胜利
只有一种,那就是永远都不
会得到的那种胜利。征服是
反抗命运的一种方式,征服
者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瞬
间清醒地意识到人类的精神
力量。
……
西西弗的行为显然是悲
壮的,因为他意识到了荒诞
。但如果每一步都有成功的
希望支撑,他的痛苦又从何
谈起?所以他的英雄性又来
自他的困苦。事实上,他并
没有摆脱荒诞的命运,他的
人生依然是荒诞的,每天要
做的就是推动巨石,如果不
再推动巨石,他的存在也就
无法得到证明,这便是西西
弗的困苦所在。他在推动巨
石的过程中,已经知道自己
生活在荒诞之中,且无法改
变命运,但他在这令人绝望
的悲剧中,无力却又反抗,
从而成了“荒诞英雄”。洞察
力让他痛苦,也造就了他的
胜利,加缪把“反抗”视为从
荒诞那里得到的最重要的成
果。
纵观全书,我们发现,
《西西弗神话》从“荒诞”入
手,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
引入“荒诞人”和“荒诞创作”
这两个概念,经过一系列演
绎和推理,逐渐完善关于“
荒诞”的理论,最后用“西西
弗神话”来归结。这篇“神话
”对人类的生存状况进行了
深刻隽永的描述,虽然篇幅
最短,却提纲挈领,是全书
的核心所在,而其他几篇长
文则从各个侧面论证和充实
了加缪一生创作和思考的两
大主题,即“荒诞”与“反抗”
。可以说,《西西弗神话》
是加缪对荒诞哲学最深入集
中的考察与最透彻和清晰的
阐释。我国著名法国文学专
家柳鸣九先生说:“这部著
作要算是使加缪之所以成为
加缪的最有力的一部杰作…
…是他全部作品与著作的精
神基础、哲学基础。它之所
以重要,就在于它从哲理的
角度描述、阐明了人最基本
的生存状况,把纷纭复杂、
五光十色、气象万千的人的
生存状况概括、凝结为西西
弗推石上山、永不停歇但却
劳而无功的这样一个图景。

胡小跃
2021年1月
导语
越是看似无意义的人生,越要努力度过!
年轻人的精神导师加缪写给万千文艺青年的救赎之书!
傅雷翻译奖、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得主胡小跃全新翻译并撰文导读!
如果你一直在寻找人生的意义,你将永远不会生活。诞生到这个荒谬世界上的人,唯一真正的职责是活下去。是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反抗,自己的自由。
书评(媒体评论)
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
永不停息地将巨石推向山顶
,而巨石又一成不变地滚下
来。这在加缪的一篇随笔里
,成了人类生活的象征。然
而,依照加缪的解释,推石
上山这场搏斗本身就足以充
实一颗人心,因此西西弗是
幸福的。对于加缪,本质的
问题已不是人生是否值得一
过,而是如何带着与生俱来
的伤痛去生活。
——1957年授予加缪诺
贝尔文学奖时的颁奖词
精彩页
一 荒诞推理
重要的哲学问题
真正重要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判断此生值不值得过下去,这是在回答一个根本的哲学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比如,世界是否有三个维度?精神有九个层面还是十二个层面?这些问题是一些游戏,必须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如果确如尼采所希望的那样,一个哲学家,想得到别人的敬重,就必须以身作则。那么,人们就能理解这一回答的重要性了。因为先有回答,才会有决定性的行动。对于这些明显的事实,心灵是十分敏感的,但必须深化它,让头脑能够清楚地了解它。
如果我问自己,根据什么来判断这一问题比另一个问题更迫切,我会回答说,根据它所引起的行动。我从来没有见到什么人为了证明本体论而死亡。伽利略掌握了重要的科学真理,但当这种真理危及他的生命时,他就轻易地放弃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做得对。那种真实不值得他被人烧死。不过,我发现许多人死去,是因为他们认为,生命不值得体验。我认为生存的意义是最迫切的问题。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在所有的重大问题中,我打算从有可能致人死亡或激起生存欲望的问题着手,也许只有两种思维办法,一种是拉帕利斯式的,另一种是堂·吉诃德式的。明显的事实加上抒情的表达,才能同时触动我们的情感、洞开我们的大脑。因此,对于一个如此普通、如此悲怆的主题,可以设想,博学而古典的辩证法应该让位于更加谦卑的态度,这种态度既出于常理也出于同情。 自杀这种行为是在心中默默地酝酿的,就像在构思一部巨著,本人并不知道。一天晚上,他开枪或者投水了。办公楼的某经理自杀了,有一天,人们告诉我,他五年前失去了女儿,从那时起,他整个人就完全变了,那件事“蛀坏了他”。没有比这更准确的说法了。从思考开始,就是从被蛀开始。在这类事情的开端,社会跟他没有太大的关系。蛀虫在人的心里!必须到心里去找才对。这种死亡游戏让人从清醒地面对生活,变成逃离光明。必须研究它,理解它。
引起危机的理由几乎永远也无法控制。报纸上常说“内在的忧伤”或是“绝症”。这些解释是有效的,但必须知道,当天是否有朋友对那个感到绝望的人说话时口气冷漠。如果有,那个朋友是有罪的,因为这足以加速绝望者尚处于停滞状态的怨恨和疲态。
但很难确定他究竟在何时,又是采取什么微妙的步骤来以死相搏。根据他本人的举止得出他引起的后果,这样更容易一些。自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承认,就像在情节剧中一样,就是承认自己被生活超越了,或者是对生活不理解。然而,我们不能夸大这种相似性,还是回到日常用语上来吧!只是承认这样做“用不着”。当然,活着,从来就不那么容易。人们继续做生活所要求的事,理由有很多,但首要的理由是习惯。自愿死亡,意味着承认这种习惯的可笑特点,承认缺乏活着的深刻理由,承认日常活动的疯狂特征和徒然的痛苦,哪怕这种承认是出自本能。
这种难以估量的感情让精神失去了生命所必需的睡眠,这究竟是什么东西?一个世界如果用蹩脚的理由也能解释,那是一个熟悉的世界。但是相反,在一个突然缺乏幻想和光芒的世界中,人会觉得自己是异乡人。这种流放是不可救药的。人与自己生命、演员与他的背景的这种分离,正是荒诞的感情。所有想过自杀的人都会承认,不需要更多的解释:这种感情和对虚无的渴望,二者之间有某种联系。
原则上,我们可以说,对一个不会作假的人而言,他相信的真理应该决定他的行动。所以说,生存是荒诞的,这种信念会决定他的行为。一种合理的好奇心是让人清楚地而不是假装悲怆地自问,这种结果是否要求人们尽快地摆脱某种难以理解的生存条件?当然,我这里说的是能够与自身达成和解的人。
如果用清晰明白的词语来问,这个问题可能会显得简单却又难以解决。但认为简单的问题会带来同样简单的回答,而事实往往昭然若揭,这种观点是不对的。首先,如果颠倒问题的先决条件,不管是不是自杀,好像只有两种哲学解决办法,一种说是,一种说不是,这未免想得太美了。还应该考虑到那些不作定论、只知询问的人。这种人占大多数,我这样说并不是开玩笑。我也看见,那些说“不”的人,做起事来跟说“是”的人没有区别。事实上,如果按照尼采的标准,他们都在说“是”,只是方式不同而已。这些矛盾是持久的。我们甚至可以说,在这一点上,矛盾从来没有这么突出过,而此处又多么渴望逻辑。把哲学理论与其倡导者的行为进行比较,这是老一套了。但应该说,在不承认生命有意义的思想家中——除了基里洛夫,他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佩雷格里诺斯,传奇中的人物;儒尔·勒基埃,假设中的人物—没有一个人认为拒绝生命是符合逻辑的。为了取笑,人们常常以叔本华为例,说他面对满座的美味佳肴颂扬自杀。这完全不是开玩笑的素材。不把悲剧当一回事,这并不那么严重,但它最后却能对一个人作出判断。
P3-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