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化怒江(泸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一个地方的文化定位,体现着这个地区的文化历史、文化现状及文化发展的走向,这也是文艺工作者前行的指针和坐标。这从泸水市的文化定位“傈僳摆时之乡戍边英雄口岸”可见一斑。泸水是傈僳族“摆时”音乐的发祥地、传播所,僳僳族的“摆时”文化从这里出发,走向了省城昆明、首都北京,走向了部分国家和地区,为世人所称道,为傈僳族、泸水市乃至怒江州都赢得了很高美誉。而千百年来,泸水市各族人民为了国家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与入侵来犯之敌进行过坚决的殊死搏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诸如泸水市片马的抗英、抗日斗争,怒江反攻侵华日军战役中泸水人民的无私奉献和无畏牺牲等。历史上,泸水各族人民也曾举起反对封建欺压、反对国民党暴政的正义火炬,“戍边卫国”始终是泸水永恒的爱国主题。
本书中关于泸水的内涵和外延就是从文化定位展开的,它既是本书的一条主线,又是具体篇章的主要构成要素。
目录
第一章 沧桑刻满泸水额头
泸水的时间齿痕
戍边英雄口岸——片马
“驼峰”上的大爱
云层上的战场
戴安澜将军魂渡大怒江
古渡沧桑
泸水和平解放纪实
第二章 发现怒江金丝猴
高黎贡的主宰
发现怒江金丝猴
怒山的馈赠
怒江之怒
呼风唤雨听命湖
居住在六库
第三章 在怒江畔捕捞夕晖
“摆时”之乡天籁之音
散落于民间的人文灵光
留香唇齿的泸水味道
洗涤心灵的温泉
大峡谷的欢乐时空
霓裳点缀泸水之美
后记
序言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下
简称怒江州或怒江)是中国
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它
位于我国的滇西北,地处
东经98°07'—99°39'、北
纬25°33'—28°28',土地
面积14703平方千米。它
北连西藏自治区察隅县,
南至保山市腾冲市,东靠
迪庆州德钦县、维西县,
丽江市玉龙县。大理州云
龙县、剑川县,西邻缅甸
,辖区内国境线长450千米
,是滇西北重要的屏障。
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云
岭、担当力卡山纵贯境内
,怒江、澜沧江、独龙江“
三江并流”在其间,“四山夹
三江”构成了怒江州典型的
峡谷地形地貌。傈僳族、
怒族、独龙族、普米族、
白族、汉族等22个民族在
这里繁衍生息,他们在长
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
了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
这些文化是怒江各族人民
在高山峡谷间繁衍生息的
重要精神支柱。怒江各族
人民既崇尚自然,又善于
利用自然,并与大自然和
谐相处,这也拓展和提升
了怒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徜徉在怒江文化的长廊
中,那博大精深的多元文
化让人慨叹。峡谷怒江天
之湛蓝、水之清澈、山之
黛绿、林之葱郁、花之娇
艳、气候之立体多样、空
气之清新宜人,实在令人
神往。峡谷怒江,的确是
体验民族文化的自然会所
和旅游云南的终极地,也
是现代人健康生活的最佳
选择。
峡谷怒江,人类家园。
兰坪县通甸镇玉水坪村玉
水坪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
经最新的科学检测已有
9000多年的历史),金顶马
鞍山的石器遗址,福贡腊
斯底、吴符崖画以及高黎
贡山上那轮永不陨落的“石
月亮”……无一不是人类早
期于怒江峡谷活动的见证
。扶永发在《神州的发现
》一书中提出今兰坪县金
顶镇一带是黄帝故里的重
要论断,足以窥见人类在
怒江峡谷的活动时间之久
远,使人产生深度探究的
冲动。
峡谷怒江,养心天堂。
生活在怒江,是幸运的,
也是幸福的。这里的天是
蔚蓝无垠的,生活在这里
,白云有时在你头顶飘荡
,有时又在你的脚下缠绵
;村庄有时在云层之下,
有时在云层之中,更多的
时候飘在云层之上。这里
,数十座山峰连绵无际,
高大挺拔(海拔大都在3000
米以上,最高峰是嘎哇嘎
普峰,海拔5128米),只有
仰视。这些山的森林覆盖
率往往在78.9%以上,生
长有榧木、秃杉、红豆杉
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
,以及被列为国际濒危植
物的桫椤;怒江金丝猴、
白尾梢虹雉、高黎贡羚牛
、印度虎、云豹等国家级
保护动物在这里出没……这
里是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的主要区域,这里
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
核心腹地。这里的大江大
河咆哮奔流,它们大都是
国际性河流(诸如怒江、澜
沧江、独龙江等),向往的
是大海的壮阔。这些大江
大河的支流大都来自高山
冰碛湖,一路上闯过悬崖
峭壁,大都有三五条瀑布
,或蔚为壮观,或灵巧隽
永。怒江山清水秀,负氧
离子丰富,空气质量高,
是皮划艇野水国际公开赛
的首选举办地,是傈僳族
阔时节和独龙族、怒族、
普米族、白族等各民族特
色年节的发源地,是人们
徒步登山旅游、休养身心
的人间天堂。
峡谷怒江,文化和谐。
在怒江,各民族之间团结
互助、和谐相处,不同的
信仰、不同的文化碰撞交
融,和谐发展,构成了怒
江文化的区域性、民族性
和较为集中的分布特征:
位于怒江州北部的贡山独
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流
域分布有以“剽牛祭天”为主
的独龙族文化带,而丙中
洛等地则以怒族文化为主
;位于怒江州中部的福贡
县则以傈僳族文化为主,
兼及怒族文化;位于怒江
州南部的泸水市以傈僳族“
摆时”文化为主,兼及白族
、彝族、景颇族文化;位
于怒江州东部的兰坪白族
普米族自治县则以白族、
普米族文化为主,兼及傈
僳族、彝族文化;等等。
怒江各民族大都是“直过民
族”,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
,社会发育程度仍然普遍
偏低,少数民族原生文化
得以完整地保留和传承下
来。在怒江各民族文化中
,音乐、舞蹈占据了很大
的比重。怒江各民族可谓
是“饭菜可以不吃,但歌舞
不能不唱不跳”,诸如傈僳
族的“摆时”“刮克”、怒族的
“哦得得”、普米族的“搓蹉”
等等。《母亲河》《傈僳
人》等一批舞蹈史诗曾分
别获得中国舞蹈最高奖—
—“荷花奖”。
峡谷怒江,戍边屏障。
怒江,虽地处我国西南边
陲,但由于境内资源富集
,人类早期活动频繁,怒
江各民族都保留有自身各
个历史进程的发展“密码”,
是科考、开发、探险以及
民族研究不可多得的资源
富集地,尤其战略地位显
著,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
地。在怒江峡谷,发生过
震惊中外的“片马事件”、中
国远征军途经怒江回撤内
地、怒江保卫战、滇西大
反攻战役等等。怒江大地
养育了足以影响中国历史
的民族英杰,如抗法名将
杨玉科等。在国家和中华
民族遭受危机时,怒江各
族人民舍身忘己,毅然投
入救国救民的大业之中,
奉献自己的汗水、鲜血甚
至生命。
峡谷怒江,人人向往。
怒江98%以上的土地是高
山峡谷,60%的区域为“直
过区”,深度贫困曾是怒江
人民挥之不去又无法破解
的千年难题。纵隔千山万
导语
从大文化的视角审读怒江,怒江是一部厚重而博大的史诗。我们认为,所谓史诗其实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小事件和平凡的人们用平常的日子写就的,正如一株大树是由无数的枝叶集聚而成的那样。文化怒江或者说怒江文化其实就是怒江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的社会经验的总结,是怒江发展史上的那些浓墨重彩以及怒江各族人民所拥有的自然地理的总称。
“文化怒江”丛书之一的《泸水》传承和弘扬泸水市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承担和展示泸水以往各个历史阶段的独特魅力,具有积极的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后记
在中共泸水市委、市人
民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中共
怒江州委宣传部的有力指
导下,经《文化怒江·泸水
》编委会全体同人的共同
努力,本书终于与读者朋
友见面了。我们为此欣喜
而惶恐:欣喜的是,本书
的出版发行是泸水市政治
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它将传承和弘扬泸水市各
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将
承担和展示泸水以往各个
历史阶段的独特魅力,具
有积极的现实和深远的历
史意义;惶恐的是,因为
我们的水平有限,难免有
认知上的偏颇和文句上的
纰漏,恐怕无法完满承担
好这个重大而严谨的历史
重任。
一个地方的文化定位,
体现着这个地区的文化历
史、文化现状及文化发展
的走向,这也是文艺工作
者前行的指针和坐标。这
从泸水市的文化定位“傈僳
摆时之乡戍边英雄口岸”可
见一斑。泸水是傈僳族“摆
时”音乐的发祥地、传播所
,僳僳族的“摆时”文化从这
里出发,走向了省城昆明
、首都北京,走向了部分
国家和地区,为世人所称
道,为傈僳族、泸水市乃
至怒江州都赢得了很高美
誉。而千百年来,泸水市
各族人民为了国家的尊严
和领土的完整,与入侵来
犯之敌进行过坚决的殊死
搏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
贡献,诸如泸水市片马的
抗英、抗日斗争,怒江反
攻侵华日军战役中泸水人
民的无私奉献和无畏牺牲
等。历史上,泸水各族人
民也曾举起反对封建欺压
、反对国民党暴政的正义
火炬,“戍边卫国”始终是泸
水永恒的爱国主题。今天
,曾经饱受欺凌和耻辱的
片马已经成长为祖国母亲
有力的臂膀,成为泸水市
改革开放、繁荣发展的对
外示范窗口,是国家级二
类开放口岸。
本书的内涵和外延就是
从文化定位展开的,它既
是本书的一条主线,又是
具体篇章的主要构成要素
。对我们而言,本书的编
辑工作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和任务,好在我们克服了
种种困难,竭尽全力地完
成了泸水市的这项重要的
文化外宣任务。
本书由中共泸水市委宣
传部负总责,泸水市文联
负责完成具体的编务工作
。文字的撰写情况是:《
泸水的时间齿痕》《高黎
贡的主宰》《怒江之怒》
《怒山的馈赠》《呼风唤
雨听命湖》《居住在六库
》六篇由密英文同志完成
;《戍边英雄口岸——片
马》由左敦圣和郭子雄两
位同志共同完成;《“驼峰”
上的大爱》《云层上的战
场》《发现怒江金丝猴》
三篇由郭子雄同志完成;
《戴安斓将军魂渡大怒江
》《古渡沧桑》《泸水和
平解放纪实》三篇由左敦
圣同志完成;《“摆时”之乡
天籁之音》由杨元吉同志
完成;《散落于民间的人
文灵光》《留香唇齿的泸
水味道》两篇由周才金同
志完成;《洗涤心灵的温
泉》《大峡谷的欢乐时空
》《霓裳点缀泸水之美》
三篇由吕胜菊同志完成。
罗金合、易核生、周才金
、郭子雄等二十位摄影师
为本书提供了百余幅精美
的图片,增色不少。
本书由密英文同志统稿
,周才金同志做了大量的
编务工作,最后由王晓艳
、段丽仙和白志文三位主
编终审定稿。易核生同志
对本书的出版做了组织协
调、后勤保障等琐碎而繁
重的工作。云南人民出版
社编辑海惠老师对本书的
创意、创作、审稿、定稿
、印刷等各个环节做了指
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
于时间比较仓促,加之受
编写者的学识和视野局限
,本书难免有挂一漏万和
许多不妥之处,敬请读者
和专家学者谅解,并请给
予批评指正。
《文化怒江·泸水》编委

2020年5月10日
精彩页
历史上,泸水是一块多灾多难的土地。英国在1886年吞并缅甸后,对泸水的片马地区早已垂涎三尺。他们在1900年派兵侵犯我明光土司属地,打死我守备左孝臣和土练137名,制造了“滚马事件”:二战期间,片马又被日军侵占,直至缅甸独立后的1960年,中缅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并于次年正式完成交接工作,片马才真正回归到祖国的怀抱。
今天,片马镇是泸水市和怒江州唯一的国家二类口岸。片马抗英胜利纪念碑直插云霄,片马抗英纪念馆和驼峰航线纪念馆默然无语。却静静地诉说着泸水各族人民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新时代不忘初心、敢于担当的精彩故事……
1911年11月的一天中午,泸水登埂土司戎装在身,团首(即土练头目)和土练(即士兵)们有的拾掇枪支,有的牵马拉骡,有的“喔喔喔”地吆喝着猎狗……傈僳族的“狩猎月”到了,他总得去上山打猎一场,以演练土练们的射技,锤炼土练们的胆识。因为他知道,位于云南西部崇山峻岭间的泸水地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特别是由于它的西面与缅甸接壤,时不时有外国军队入侵的事件发生;他也知道,此时的泸水整个社会发育程度低,境内居住着傈僳族、白族、彝族、景颇族、怒族、傣族等21个民族,有的民族还基本上处于半原始的生存生活状态,保家卫国的自觉意识普遍较低,日常训导显得更加必要而紧迫。 泸水东连云龙县和兰坪县,南接保山市,西南与腾冲相连,北与福贡县相邻,辖区面积3203.04平方千米,国境线长136.24千米。登埂土司直接管辖的登埂区傈僳族分布广、人口众多,是他不得不倚仗的;尤其是他所管辖的片马,自古以来就是资源富集的“无穷山”地区,是兵家必争之地。英缅对此宝地觊觎已久,虎视眈眈。作为土司的他明白,当常怀戒备之心,以酬报国之志。再者说,狩猎是傈僳族的一种传统习俗,所谓“居山林……常带药箭弓弩,猎取禽兽”(景泰《云南图经志书》)。
这天他们准备出发时,却见一个壮汉踪跄着跑了过来,并“咚”的一声跪在登埂土司面前,说:“不好了,英军已于4日侵占片马。我是管带勒墨夺扒派来报信的,他已组织蓑衣兵和弩弓队正与英军做殊死搏斗,请土司老爷速速派兵救援。”
登埂土司一听,惊得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稍作休息后,他才镇定了下来,开始部署反击战。他一边派人去向六库土司报信,请求派兵增援,一边组织团练及剽悍民众近100人抄近道,在报信人的带领下火速驰援勒墨夺扒的队伍。在途中,他才知道来人叫褚来四,是勒墨夺扒的侄子,是位神射手,泸水称杆赤耐村人。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