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理解中国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而深具重要启示意义的治国理政经验和政治智慧。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所能昭示和带给我们的最为重要而有益的教诲就是,所谓国之大者,必在于其能文明以止、协和万邦;政之优者,必在于其能天下为公、持中贵和;治之善者,必在于其能法天合德、与民一体。对此,本书将分十一个专题进行梳理和探讨、总结和论述,并尝试运用深入浅出和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充分展示和呈现这些极具中国特色和思想魅力的政治智慧。
作者简介
林存光,1966年生,山东济宁人,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孔子研究院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主要从事中国儒学史、儒教中国问题研究、儒家政治哲学与政治文化、中国政治思想史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代表性著作(含独著、合著和主编)主要有:《儒教中国的形成——早期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历史上的孔子形象——政治与文化语境下的孔子和儒学》、《儒家式政治文明及其现代转向》、《先秦诸子政治哲学研究》、《孔子评传》、《与权力对话——儒家政治文化》、《孔子新论》、《中国古典和谐政治理念与治国方略研究》、《政治的境界——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研究>、《中国政治思想通史》(秦汉卷)等,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
目录
导言
(一)投隙抵时、应事无方的中国智慧
(二)中国政治智慧的多维向度、综合特色与基本教诲
一 天下为公,法天合德——中国人的大公政制理想与公共性政治智慧
(一)天下不治,人主不德
(二)城邦与天下:中西政治思维理路的差异
(三)“天下”观念的基本内涵
(四)天下为公:中国人的大公政制理想
(五)法天合德:中国人的公共性政治智慧
(六)谁之天下?谁是盗贼?
二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国人的民本政治信念
(一)天下治安与民生安危
(二)民本思想的先声
(三)先秦儒、墨两家的民本思想
(四)回声与反响: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延续
(五)民本思想的实质与启示
三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中国人的自然观念与无为政治理念
(一)“浑沌”之死
(二)天人关系思想的萌发
(三)时代的变乱与自然无为思想的演生发展
(四)无为思想的政治实践与现代启示
四 为政以德,王道仁政——中国人修德为政的德政思想与内圣外王的政治信念
(一)国家之宝,在德不在险
(二)中国传统德政思想的发端与起源
(三)先秦儒家对德治仁政思想的系统阐发
(四)儒家德政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
(五)历代对德政思想的实践
五 纳言听谏,君道天职——中国人崇尚谏议的政治传统、理论与制度
(一)进谏受赏,战胜于朝廷
(二)人人可谏:上古三代的政治遗风
(三)中国古代的谏议理论
(四)谏议的制度化及其对治国理政的作用和影响
(五)受谏则治,拒谏则乱
六 选贤与能,科举取士——中国人重视教育的文教理想与尊重人才的优良传统
(一)贤士能臣才是国之重宝
(二)上古三代的选贤授能制与尚贤观念的雏形
(三)先秦儒、墨两家的尚贤思想
(四)科举取士: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
七 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中国人治国理政的综合治道思维和政教理念
(一)教化不行,闭门思过
(二)礼乐教化的核心传统
(三)法辅礼治:重法贵公的法制理念
(四)礼法合治:教善惩恶的综合治理之道
八 公正廉明,官品政德——中国历史上的廉政文化与为官之道
(一)畏四知,去三惑
(二)中国廉政文化的思想渊源
(三)中国廉政文化的官箴政德与为官之道
(四)中国廉政文化的制度建设
九 以史为鉴,居安思危、——中国人的历史智慧与政治忧患意识
(一)创业难,守成更难
(二)中国源远流长的史官文化
(三)中国人居安思危的政治忧患意识
(四)中国历史上以史为鉴、居安思危的史例
十 持中贵和,有容乃大——中国人中正不偏、宽大包容的政治文化精神
(一)礼以制中,谦和辞让
(二)以和为贵、允执厥中的古老传统
(三)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儒家智慧
(四)敷教在宽、有容乃大的政治精神
(五)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追寻与创建
十一 文明以止,天下大同——中国人的文明理念与社会政治理想追求
(一)什么是真正的文明
(二)“文明以止”:中华文明的精神特性
(三)贵和尚文:中华文明的价值理念
(四)协和万邦、天下大同:中华文明的社会政治理想追求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序言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
95年艰苦卓绝、成就辉煌的
奋斗历程,作为执政党治理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
国家也已经67年。
中国共产党人是坚定的
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也是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
者和弘扬者。毛泽东、习近
平等中共领导人都深知“明
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的道理,清楚地意识到今
天的中国是从昨天和前天的
中国发展而来的,历史的发
展既有变革性的一面,也有
继承性、连续性的一面,要
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
我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
入的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
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
行积极总结,为提高执政党
的治理能力提供历史镜鉴。
毛泽东读“鉴于往事,有资
于治道”的《资治通鉴》就
读了十七遍,可见他对中国
古代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是
多么重视,又熟悉到了何等
程度。比毛泽东晚诞生一个
甲子的中共新一代领导人习
近平,也十分重视学习和借
鉴历史经验。2014年10月
13日,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
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
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
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
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
和办法。在漫长的历史进程
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
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
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
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
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
会动荡的深刻教训。我国古
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
,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
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
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
,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
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
启示。对于古代的成功经验
,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
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
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
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
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是
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经
验,也可以说是其精髓要旨
之所在。在如何处理礼与法
、德与刑的关系问题上,中
国古代政治家、思想家经过
长期探索、争论和实践,形
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普遍
践行的治理理论,就是礼法
合治、德主刑辅。以孔子为
代表的儒家认为:“道之以
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
耻且格。”他们提出了一套
崇尚礼乐教化、仁政王道、
以德治国、省刑慎罚的政治
学说。法家则打出了明法贵
公的旗帜,主张“不别亲疏
,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儒法两家虽然长期争论不休
,但是德礼与刑法作为封建
统治者对待、驾驭臣民的软
硬两手,历来在国家和社会
治理中是同时并用或交替使
用的,这就是所谓“阳儒阴
法”“霸王道杂之”,毛泽东
讲“百代都行秦政法”也是讲
的这个历史事实。汉武帝虽
然号称“独尊儒术”,实际上
采取的是董仲舒所制定的德
主刑辅、先德后刑的统治策
略。《唐律疏议》开篇就说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
政教之用”,《大明律》要
求“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
顽”。所谓“礼者禁于将然之
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是说德礼与刑法的作用不
同,惩戒于已然的刑法只能
治标,而防患于未然的德礼
可以治本。只有礼法合治、
德主刑辅才能标本兼治,二
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今天执政党与人民群众
的关系、干群关系以及上下
级关系已经与封建时代根本
不同,但是历史上礼法合治
、德主刑辅的思想和经验仍
能给我们以重要启示,或提
供有益借鉴。习近平同志多
次引用郑板桥的诗:“衙斋
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
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
一叶总关情。”即旨在告诫
共产党的干部,我们对人民
群众的疾苦亦应有这样的情
怀,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
情,更多地关心困难群众,
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
平。2013年11月26日,他
在山东菏泽召开座谈会时,
还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河
南省内乡县衙三省堂前的一
副对联:“吃百姓之饭,穿
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
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
,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
用,地方全靠一官。”这副
对联是清康熙年间内乡知县
高以永写的,他把这副对联
挂在自己办公室的门口,就
是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个善待
百姓、为民造福的好官。习
近平同志说,封建时代的官
吏尚且能有这样的认识,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
人应该比这个思想境界高得
多。也就是说,为政以德首
先要提高共产党人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觉悟、修养和
境界,做一个像白求恩、张
思德那样的高尚的人、纯粹
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
门研究了依法治国的问题,
在此前后习近平同志也曾多
次引证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
法治的论述,为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治
体系和法治国家,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厉行法治提供历
史经验与借鉴。比如他引证
《韩非子·有度》中的话:“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
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和王符《潜夫论·述赦》
中的话:“法令行则国治,
法令弛则国乱”,来说明是
否“奉法”即实行法治是国家
强弱、治乱的关键。又如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