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如果你是企业老板、管理者,是不是擅长经营却不懂财务报表总是被糊弄、被轻看,想通过财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及时发现企业运行问题寻求解决之道? 如果你是股民、投资人,是不是追涨杀跌、炒概念总是被割韭菜,想学价值投资看懂财报,却又不知跟谁学、从哪入手?更想要发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潜在雷股、防止踩雷? 如果你是投资投行、咨询等专业人士,是不是想系统提升财报分析这一必备技能,想知道如何识别企业财务数据还原财务真相,想知道如何用财报看透被投企业经营质地,洞察财报背后的猫腻? …… 不管你是上述哪种情况,《张新民教你读财报》一书都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张新民教你读财报》对财务报表的解读从入门到精通,其中更是详细讲述了张新民教授独创的远超杜邦分析法、更适合中国企业的“张氏财报分析框架”,可帮助读者掌握财报分析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跳出传统会计思维,从管理及战略管理的视角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另外,书中有大量的上市公司案例对应,读者可以边学边练,学会通过财务报表看企业的经营管理、投资价值与潜在风险,最终实现财务分析能力提升与人力资本增值。 目录 模块一 财报通识:从财务报表看企业基本经营状况 第一章 揭秘利润表 第一节 面子:利润表告诉了我们什么 第二节 什么利润最重要:净利润还是营业利润 第三节 看基础盈利能力:毛利和毛利率都极端重要 第四节 看发展潜力:给你一个有用的新概念——核心利润 第五节 企业的营业利润是怎么凑出来的:三支柱 第六节 企业的营业利润是怎么凑出来的:两搅局 第二章 揭秘资产负债表 第一节 底子:资产负债表告诉了我们什么 第二节 资源结构:流动资产——活力 第三节 资源结构:非流动资产——潜力 第四节 资源结构:非流动资产——无力 第五节 赋能结构:负债——造血还是输血 第六节 赋能结构:股东权益——造血还是输血 第七节 简单而复杂的关系: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 第八节 简单而复杂的关系:总资产与负债 第三章 揭秘现金流量表 第一节 日子:现金流量表告诉了我们什么 第二节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赚钱能力在这里体现 第三节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投出去的钱干了什么 第四节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缺钱找谁 第五节 资产、利润和现金流量:哪个重要 第四章 揭秘合并报表 第一节 再进一步: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 第二节 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之间的差别在哪里 第三节 少数股东权益与少数股东损益真的少吗 第四节 商誉是商业信誉还是雷 模块二 分析方法:杜邦分析体系VS 张氏财报分析框架 第五章 常用不衰的分析神器:杜邦分析的价值与局限 第一节 杜邦分析体系及价值 第二节 总资产报酬率与杜邦分析体系 第三节 盈利能力的定海神针:毛利率 第四节 期间费用高低与盈利规模大小是调出来的吗 第五节 总资产周转率的高低意味着什么 第六节 从固定资产周转率能挖掘出什么 第六章 解决中国财报分析的利器:张氏财报分析框架及价值 第一节 张氏财报分析框架及价值 第二节 体会战略,方能读懂财报数据 第三节 企业发展之路:看母公司怎么选择 第四节 企业对外扩张:怎么才能“飞”起来 第五节 企业靠谁的资源来发展:输血与造血 模块三 应用场景:张氏财报分析框架应用实战 第七章 企业经营管理特征分析 第一节 轻资产企业与重资产企业 第二节 “两头吃”能力与变化的分析 第三节 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业务关系管理 第四节 负债结构与经营能力 第五节 大量未分配利润为哪般 第六节 “四高”型企业将面临什么问题 第八章 财务结构特征与潜在风险分析 第一节 高现金存量与企业风险 第二节 并购与企业风险 第三节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结构性盈利能力差异与企业风险 第四节 审计报告与企业风险 第九章 企业投资价值分析 第一节 企业的估值方法与价值决定机制 第二节 影响企业并购价值确定的若干因素 第三节 资本市场股价交易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 第四节 企业财务上可能出现爆雷的区域 后 记 序言 前言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主要是从事中国企业财务 报表分析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的。我从1994年开始对中国 企业会计准则及信息披露条件下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展开研究,经过不断努力,到现在基本上解决了中国企 业财报分析的理论、工具与方法的问题。 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不论是否曾经学习过企业财 报分析的课程,财报分析的能力普遍是欠缺的。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2021年,我开发了一门新课— —《张新民财报分析训练营》(以下简称“训练营”) ,希望通过60节课、每节课20分钟的高强度训练和学习 ,能够让有志于进行中国企业财报分析的人具有独立分 析特定企业财务报表的能力。 课程推出以后,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报名 参加学习的人非常踊跃。几期下来,报名参加过学习的 人纷纷建议我把课程的精华内容整理出版。 本书就是按照训练营的框架来设立的,在保留训练 营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我对很多内容进行了整合,并对 案例进行了调整,充实进大量新的案例。这样,就使得 即使是参加了训练营学习的学员看到本书后仍然会有耳 目一新的感觉,仍然会通过本书的学习取得新的学习收 获。 本书按照三个模块展开,试图让各类人士的财报分 析能力都能够有较大提高。 第一个模块是财报通识。这部分内容是对现在中国 企业披露的企业财报体系进行全新的阐释、全新的解读 。本书对财报通识内容的阐释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介绍, 而是充实了大量我对企业财报分析基础的认知。因此, 通识部分的内容虽然看似基础,但已经注入了相当多的 与分析有关的基础性和创新性的知识。 无论本书的读者有没有财会基础,第一部分通识内 容都应该进行学习。后续内容的学习与第一部分有较强 的呼应性。 第二个模块是分析方法。对于这部分内容,我按照 这样的结构来展开分析方法:一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影 响力大、对于财报一般性分析具有重要价值的杜邦分析 体系;二是我所创立的战略视角财报分析框架。我认为 ,把这两个方法体系结合起来分析中国企业的财报,会 有非常好的分析效果。 第三个模块是应用场景。在了解了企业基本的财报 体系、学习了基本的分析方法以后,我们就可以把对前 两者的理解应用于鲜活的上市公司,以上市公司披露的 财报数据及其他相关信息为基础,对企业进行多方面分 析。 应用场景部分的内容,很具有实战性。值得特别认 真地去学习。 下面我讲一下本书的特色。 本书的特色可以概括为: 第一,含金量高。之所以说本书的含金量高,是因 为本书的核心内容是我近期在本校MBA、浙江大学EMBA 和长江商学院EMBA等项目讲授《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 基本框架,因而其质量和强度相当于国内高水平大学 MBA/EMBA的同类课程——认真掌握本书内容的读者所具 备的财报分析能力将会达到国内高水平大学商学院《财 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学习质量。 第二,方法实。本书所讲解的方法可以在实践中立 即得到应用。本书所阐释的分析方法,很多是我创立的 。这些创新性分析方法是在分析大量中国企业财报后逐 渐形成的,学习以后可以立即在实际分析里去运用。 第三,案例新。无论是写书,还是课堂教学,我有 这样一个原则:在案例的选择上,有新案例就不用旧案 例;在数据的采集上,特定企业的案例分析有新数据就 一定要用。本书坚持了这个原则,所选择的案例是交稿 前所能够采集的最新案例,多个案例采集的信息是相关 企业2021年报的内容。 第四,收获大。这是一本全面提升读者财报分析能 力的书,认真学习并反复实践后的收获会非常大。当然 ,读者的学习收获不会通过通读本书而简单得到,而是 要自己去演练。。 本书适合学习的人非常广泛:资本市场里的投资人 、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企业各类管理人员(当然包括 财会机构的管理者)、大学相关专业(工商管理、经济 学、法学等)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大学教师等,他们都 可以通过本书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财报分析能力。 限于作者水平,书中的疏漏和谬误在所难免,恳请 读者批评指正。 张新民 2022年4月2日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导语 《张新民教你读财报》是按照三个模块展开的,可以让各类人士的财报分析能力都有较大提高。 第一个模块是财报通识。这部分内容是对现在中国企业披露的企业财报体系进行全新的阐释、全新的解读,具体介绍了常用的三种财务报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第二个模块是分析方法。作者结合了杜邦分析体系和张氏财报分析框架来分析中国企业的财报。第三个模块是应用场景,作者以上市公司披露的财报数据及其他相关信息为基础,对企业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很具有实战性,且作者最大限度使用了最新上市公司案例进行分析解读,更关照现实,有指导性,减少了会计准则变更对分析的影响。 后记 收获总结 到现在为止,你已经把本书的内容都学完了。 你如果真的认真学习了,你的收获就会真的很大。 我不可能把你的全部收获都总结出来,我只能把你 可能获得的最重要学习收获在本节进行总结。你可以通 过本节的内容来检验自己的学习质量。 总结一下,你通过学习本书获得了哪些收获。 1.你对财务报表不再陌生 如果认真学习下来,现在的你将对下面这些术语或 者词汇不再陌生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 一提到资产负债表,你的脑海里可能马上想到两个 字:底子——与利润表表达为面子、现金流量表表达为 日子一样,都是我的原创。除此之外,你还对资产负债 表的结构与企业发展战略、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结构与营 业利润结构的对应关系非常清楚了。 你还会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 的关系有了财务比率以外的认识。 看到利润表,你不会仅仅关注于营业收入、净利润 的成长性,而会对营业利润的“三支柱两搅局”、营业 收入的结构与企业战略,毛利率、销售费用率以及研发 费用率之间的系统关系产生浓厚兴趣;你还可能已经养 成了习惯,在以一个特定企业历史财务数据为基础展望 未来的时候,将结合企业的资源储备和基础设施的能力 建设、所在行业的竞争环境、企业竞争地位的变化以及 政策环境的变化等进行综合分析。你还会自觉将企业利 润表所展示的核心利润(加上其他收益)与现金流量表 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相结合来考察企业核 心利润的质量。 你已经会区分盈利与赚钱的根本差异了:企业的盈 利问题,要去看利润表;赚钱问题,要去看现金流量表 。 你可以直接在现金流量表中将企业的两个赚钱点给 “揪”出来,一个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 个是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当然,现金流量表里面的有用信息还不止这些。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量尤其是“购建固定资产、无形 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所反映出来的企业发 展和业务扩张意图具有很强的战略含义。但如果企业这 部分现金流出量在一段时期一直非常多,而同时期的营 业收入变化不大,或者投资流出量多,营业收入增加不 多甚至于核心利润倾向于亏损,则投资现金流出的“雷 声大”与利润表的“雨点小”的反差可能预示着企业蕴 含着着较大的风险——企业搞基建、搞筹资能力强,面 向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弱,或者说企业圈钱搞基建的能 力强,挣钱的能力差。 你现在可能已经习惯于质疑了:为什么企业自由现 金流很充分,还要大肆、全方位(发行股票、借款、发 行债券等)去融资呢?也就是说,为什么企业挺能赚钱 、不太能花钱,还要到处去圈钱呢?真的是为了什么所 谓的“战略”吗? 除此之外,我还讲到了审计报告与企业风险评估之 间的关系。最简单的说,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可能 意味着企业财务风险相对较小,财务信息质量相对较高 ,当然关键审计事项还是提醒了关键风险区域;其他类 型的审计意见都预示着企业存在或多或少的风险,审计 报告越长,企业风险可能越大,财务信息质量可能就越 差。 2.你掌握了有价值的财报分析方法 本书明确将杜邦分析体系和战略视角财报分析框架 作为中国财报分析的两大工具。 概括一下: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是比率分析,而战 略视角财报分析框架更多的是项目之间的关联分析,我 在分析的指向上是用战略来引领的。 毋庸置疑,杜邦分析体系是非常有价值的。在我看 来,杜邦分析体系的价值不仅仅在于通过财务比率的变 化对企业发展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更大的价值 在于通过杜邦分析体系的基本财务比率计算,可以把我 们的注意力引导到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 比如,当一个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较低或者变慢的 时候,你将被引导到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从资 产结构入手进行分析:从资产结构中经营资产与非经营 资产的数量对比考察企业在实施什么战略——企业到底 有多少资产在从事经营活动;或从经营资产的结构关系 考察企业资产配置的成效——在资产结构中经营资产占 居主导地位的条件下,经营资产自身的结构是否失衡。 第二,对企业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能力和企业竞争地位 入手进行分析:企业的业务结构及其变化与企业确立的 战略之间是否吻合;企业的营销策略、研发策略乃至用 人是否存在失当之处?等等。 学到现在,你是不是已经对杜邦分析体系的这个价 值有了新的体会?对杜邦分析体系的这种运用意识,是 你学习本书的一大收获。 你学习本书更大、更有价值的收获是后续内容。恰 恰是合并报表分析问题,让企业的战略与财报紧紧结合 起来了。 杜邦分析是有价值的,但分析中国企业财报必须解 决的问题是:怎样解决合并报表的分析问题,怎样揭示 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之间的差异? “战略视角财报分析框架”就是从揭示母公司报表 的战略信息开始的。 还记得吗 精彩页 面子:利润表告诉了我们什么? 现在我们开始学习模块一——财报通识部分。 在这部分内容里,我将带着你认识三张基本财务报表的结构、内容以及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基本差异等。 1.先看哪一张财务报表 按照现行的信息披露要求,一个企业的基本财务报表,包括了三张:第一张报表叫资产负债表,第二张是利润表,第三张是现金流量表(实际上,企业公布的基本财务报表还包括第四张——股东权益或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但根据我的研究,如果前三张报表会分析了,第四张报表也就会分析了。因此,本书不对股东权益或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进行分析)。 我先问一个问题:如果你学过财报分析,你有没有被教过,面对三张财务报表,你应该先看哪一张? 很遗憾,很多人不知道。很多人以为,企业是按照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顺序来发布的,那应该意味着看财务报表要先看资产负债表,再看利润表,最后再看现金流量表。 我告诉大家的是:先看哪张报表都可以。 但是如果你想在非常短的时间里面,能够对一个企业有感觉,就要先看利润表。 为什么呢? 我现在各用两个字来概括三张基本的财务报表。 第一张报表,资产负债表,我用两个字来概括,叫“底子”,也就是说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家底的殷实状况——企业有多少资源可以利用,资源的结构是怎样的? 但是我们对于特定的企业,一般对她的资源规模和结构不会有太大的感觉——这个世界很难用资源的规模来论大小:不存在资产规模大的企业质量就高的道理。 就像你接触和了解一个特定的人。你在刚刚见到他的时候,肯定很难感受到他拥有多少资源。但你一定能通过观察他集精气神于一体的脸部状况来观察特定人的健康状况。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每一个人都不希望把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示给他人,因此,很多人在出门前要对自己的脸部进行化妆。 而利润表特别像一个人的脸,它代表了企业财务绩效的一个形象——企业在特定时间里有没有效益的形象。所以我说利润表代表了一个企业财务状况的脸面,利润表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叫“面子”。 资产负债表展示了企业财务资源的“底子”,利润表展示了企业财务绩效的“面子”,而现金流量表就要谈钱了。 企业现金流量表所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时间之内的钱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花的(当然了,按照规范的表达,现金流量表里面的“钱”表达为“现金”,但现金流量表里的“现金”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钱,既包括货币资金,也包括企业持有的在短期内容易转化为确定金额的投资。但对于正常理解现金流量表,你就理解为钱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报表就行了)。这种进钱和花钱是什么事儿呢?显然是企业日常经营、投资和筹资的现金收取和支付的事儿,这就是企业的“日子”呀!因此,可以用“日子”两个字来形容现金流量表。 需要在这里说明的是,“底子”、“面子”、“日子”是我从1994年开始研究财报分析时就开始考虑的,当时的想法是要用通俗的语言向没有财会基础的人展示三张财务报表的特征。直到本世纪初,“底子”、“面子”、“日子”的概括才最终确定。 后来,又出现了股东权益(或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鉴于企业股东权益中的股权结构与企业治理的极端重要性——企业的股权结构、治理状况以及核心管理团队等对企业的战略制定、战略执行以及企业的运行方向等具有根本性的影响,我又用两个字“根子”来形容这张报表。 现在,“底子”、“面子”、“日子”流传很广了,但大多不知道这几个词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甚至有人还把“底子”、“面子”、“日子”写入他自己财报分析书籍的封面上。更有意思的是,由于我认为股东权益(或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从财报分析的角度来看不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在我的课程和书籍中很少出现股东权益(或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分析内容,因而“根子”并没有流传开。 现在,三张报表各有了一个通俗的解释:底子、面子、日子。 想想看,人际间的交往中是不是特别重视面子?所以在人际间交往之前,人们往往注重化妆和着装。 其实企业家也一样,企业家见面比什么,吹什么?一些企业家见面,经常是又比又吹。比什么呀,有没有这样比的:最近你们企业战略调了吗?让谁给做的战略规划?战略做的灵不灵呀? 实际上,企业的战略问题,往往是企业内部极其关注的话题。但一个企业关于战略的重大变化,一般不会在经常性的企业交往中成为主要话题。 企业家见面交流,经常涉及到三大问题:第一大问题,最近企业的产品卖的情况怎么样?市场竞争环境怎么样?这实际上关注的是企业利润表里边的第一行数字——营业收入的变化情况;第二大问题,企业的效益怎么样?今年是盈利还是亏损呢?实际上这是关注利润表里边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信息——企业的盈亏状况;第三大问题,最近手头上的资金周转怎么样?还能贷到款吗?这实际上涉及到的是现金流量表的问题——企业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