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榜样的力量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一个先锋涌动、榜样汇聚的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批批优秀儿女,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地奉献,创造出了无数人间奇迹。 本书对源自安徽这片沃土上成长起来的身边榜样为主线,对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力求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身边榜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作者简介 叶金印,博士,正研级高工,全国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专家团队成员,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现任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安徽分院院长,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参加《现代天气业务》及《现代水文模拟与预报技术》编著。 目录 第一章 扎根农村 鱼水情深 第一节 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沈浩 第二节 四“任”村官——杨传杰 第三节 永不松套的“老黄牛”——王坤友 第四节 “骆驼书记”——储诒权 第二章 殚精竭虑 脱贫攻坚 第一节 与死神赛跑——赵荣凯 第二节 “扶贫政委”——赵克信 第三节 扶贫攻坚的女教授——徐冬梅 第四节 向上向善好青年——王夫北 第三章 急难险重 冲锋在前 第一节 “时代楷模”——李夏 第二节 勇闯火海的“最美逆行者”——孟鸣之 第三节 用生命诠释忠诚的公仆——何必山 第四节 独臂将军——丁晓兵 第五节 用生命践行使命——施咏康 第四章 履职尽责 克己奉公 第一节 不顾生命追求公平正义——吴群 第二节 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苗为民 第三节 “拼命三郎”——李传扬 第四节 执法爱民的“林所长”——许家兴 第五章 热爱工作 行业匠星 第一节 从钻探能手到“大国工匠”——朱恒银 第二节 组工战线上的“老黄牛”——朱潜 第三节 扎根改革之乡的老气象——袁学所 第四节 气象观测业务的青年标兵——丁鹤鸣 第六章 工作平凡 精神崇高 第一节 情暖千家万户的燃气维修工——徐辉 第二节 高压电网上的“状元工人”——许启金 第三节 公交车驾驶员的楷模——杨苗苗 第四节 义务补课的教师典范——叶连平 导语 在当下的社会,强调榜样的力量,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彰显榜样的力量,重建人们的精神世界。 本书编者历时多年跟踪采访,精选25位安徽省影响贡献比较大的时代楷模集结而成。通过他们的奋斗故事,激励新一代的奋斗者,获得榜样的力量。 精彩页 第一节 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沈浩 沈浩(1964—2009),安徽省萧县人,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到安徽省财政厅参加工作。2004年2月,他积极响应安徽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的干部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等职务。2009年11月6日因积劳成疾猝逝在工作一线,年仅45岁。2007年,沈浩同志获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特别奖,全省优秀选派干部标兵。2008年,沈浩当选全国百名优秀村官。2009年,沈浩获全国优秀村官特别奖,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干部标兵,安徽省改革开放“三十人三十事”先进个人。2010年1月,被中央组织部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沈浩,何以感动小岗、感动江淮、感动中国?因为,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样一个真谛: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 一、他心里装着小岗,一门心思让村民富起来 2004年2月,沈浩怀着一种重任在肩的使命感,带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精气神,来到了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主要发源地的小岗村。尽管沈浩在来小岗之前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到了以后却发现情况比他想象得更难、更复杂。“偏穷乱散”是当时小岗的真实写照:“偏”,小岗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穷”,村集体欠外债4万多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住的都是20世纪盖的小平房;“乱”,班子乱,连续多年选不出健全的村“两委”班子,村容村貌乱;“散”,人心涣散,包产到户后,各忙各的,一人一条心,缺乏凝聚力。沈浩认识到,小岗村的成名,源于改革创造,源于开拓创新。而小岗20多年的徘徊,也正是因为放弃了原本由自己创造的“改革”。可以说,小岗村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不发展不行。 沈浩的前几任也一直在探索小岗发展的路子,但限于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村民仍不富裕,发展压力很大。有的村民对沈浩并不太信任:“这个省城的年轻人,是镀金来的吧?”这些,都没有影响他为小岗谋发展的热情和信心。他坚信,小岗是“中国改革第一村”,这个品牌全国独有,只要发展路子对,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小岗的未来不是梦! 沈浩走进小岗,一头就扎在群众中间。不到一个月,他把全村100多户跑了个遍,和村民拉家常,与村“两委”成员、大包干带头人促膝谈心,共商发展大计。一次次走访,他读懂了小岗的村情民心;一番番深思,他摸准了小岗的发展方向:一要转变党员、群众思想观念,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二要尽快制定发展规划,找准发展路子;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到小岗村不久,沈浩就组织村干部、大包干带头人等到华西、大寨、南街、耿庄等名村参观学习,回村后认真开展了“小岗怎样快速发展”的大讨论,解放思想找差距,转变观念求创新,引导村干部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常说,以前的小岗人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捧着“改革第一村”的金字招牌富不起来,是沈浩书记带着我们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找准了路子。思路一变天地宽,小岗人的发展热情激活了。沈浩和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认真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确立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加快设施建设,发展旅游业;跳出小岗求发展,着力办好工业园”的经济发展思路,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措施和发展目标。 2004年,村里依托已有的80亩葡萄示范园,成立“优质葡萄种植协会”,聘请农技专家传授栽培技术,通过党员示范带动,壮大了葡萄产业。现在,小岗村有90%的农户种植葡萄,面积达600多亩,人均增收2000元。2005年,村里又引进粮油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公司采取订单方式,与村民签订小麦种植、收购协议,并积极吸收村民到企业务工,村集体每年也可增收10万元。几年来,一批企业相继落户小岗,促进了小岗村快速发展。 作为“全国十大名村”之一,每年到小岗村参观考察的游客络绎不绝。沈浩抓住这一机会,带领村干部在旅游开发上做文章,努力增加村民收入,依托大包干纪念馆、农家茅草屋和村民文化广场等,拓展旅游项目,开发旅游产品,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村民吴广德在沈浩的帮助下率先卖起了花生、黑豆、麦粒脆饼等小食品,每天净收入100元以上。群众看到了前景,自发地做起小买卖,还办起了“农家乐”旅游,为游客提供娱乐、食宿服务。没过多久,小岗村的旅游开发就已初见成效。 为提高小岗人的生活质量,沈浩多方筹措资金,完善基础设施:修通了村级水泥路,对村庄进行绿化、亮化;修复了自来水和广播电视等设施;兴建了党员活动室、卫生服务中心和档案室;全村家家都改善了住房,3个居民小区200多户村民入住新居…… 物质生活上去了,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新追求。为鼓励村民做好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在沈浩提议下,村里专门设立“教育基金”,哪家孩子考上大学,专科奖励3000元,本科奖励5000元。村里组织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文明示范户”评选活动,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