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岭上花开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汪群 |
出版社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散文集。作者把近年来自己写过的数十篇文章进行了收集和整理,是作者情感表达和见闻感悟的体现,最终汇聚成了一本书。本书分为三个篇章,第一个章节是“山乡烂漫”,主要写的是作者故乡的人、物和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第二个章节是:“小城大爱”,主要写的是城市里面各种正能量的事件,有高铁的飞速发展、艺术的发展、大家对书的热爱、经济的腾飞等;第三个章节是“和美心语”,主要写的是作者对内心炽热情感的表达,有对祖国的热爱、对音乐的喜爱等。 作者简介 汪群,主任编辑,浙江吉安人,生于1957年,现任浙江省吉安县广播电视台纪委副书记,江苏省作协会员。发表与出版作品共计300余万字,有随笔集《羊君笔谈》(中国言实出版社)、散文集《山风徐徐》(中国戏剧出版社),报告文学《西苕溪美丽安吉》、中篇纪实文学《乡野流韵》,散文《美丽的西藏》、《西苕溪畔踏歌声》,等等。在《散文选刊》、《中国作家》等全国性征文大赛中获奖30余件。2012年荣获浙江省人社厅、浙江省作协联合授予的省作协系统省级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3年中国旅游散文创作年会被授予“中国旅游散文创作实力作家”称号。 目录 岭上花开(代序)/汪群 山乡烂漫 “桥机”姑娘 复工的日子 炒年味 姑娘是个“鸭司令” 雨与溪 塔的“诉说” 风儿梦想一起飞 木槿艳趣 鸟儿新图 麦浪心声 家竹来新朋 可亲可爱的“山花草根” 他从古桃城走来 父子共画研艺术融美源 入梦和也 小城大爱 为生命而战 白茶礼赞 3月的召唤 日烈茶青 动植物们的选择 乡村“夜经济” 高铁飞竹海 党报就是旗帜 从“3·25”到“8·15” 负转正的跃起 创建也要“各个击破” 美丽七色花 翅膀的力量 “艺术乡建”在安吉 点亮“艺术乡夜” 书,远不止“送” 凝聚文艺力量 建构精神家园 绿道的“乡土原味” 吹响乘胜前进号角 新起点再出发 我们牵手同行 星辉耀征程 蔚蓝的“外贸天空” 星火燎原 杜鹃与旗帜 话说竹筏 文明溢窗口 知错即改亦文明 “清廉网”新气象 敬重劳动 和美心语 炽热之心永向党 “官”与“兵”的角色转换 耀眼勋章藏于心 旗帜上的风采 他擎起了“红旗双一” 初探福寿双至之境:报福彭湖 选题背景与成果判断 话说研究会 以音乐样式弘扬吴昌硕艺术 附录 《“幸福列车”通鲁家》解析版 歌者羊君 文友汪群 后记 序言 岭上花开 汪群 “海波,我们还好好商量 过的呢,你说不会再下派到 村里去了,我才同意怀二胎 。现在你又不在身边,两个 孩子我一个人怎么照顾得过 来啊?” 诸海波不知道该怎样回 答妻子胡桔睿的话,过了一 会儿,说:“我请姐姐来帮 我们一下吧。” 这是2019年1月24日,再 过10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在 旅游部门工作的诸海波接到 通知,让他去安吉县山川乡 九亩村报到,加入消除经济 薄弱村的“大会战”。 诸海波有两个孩子,大 的6岁,小的才几个月大, 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姐 姐诸海燕为了支持弟弟工作 ,主动挑起接送侄儿去幼儿 园的担子,又把陪母亲看病 的事揽了过去。亲人的理解 与关怀深深温暖了诸海波, 他这才放下心来前往九亩村 。 九亩村,海拔1000多米 ,全村共5.7平方公里,山 林土地面积8300亩,金钱 松占了5500亩。除了漫山 遍野的美丽树种金钱松,还 有甜楮、马尾松、云实等树 种穿插其间,黄灿灿、白艳 艳的花朵缀满枝头,俏丽妩 媚,倾诉着绵绵不绝的大地 诗语。 可是,金钱松虽美,却 不能饱腹。村里112户人家 402人,日子过得并不滋润 。村民们为了过上好日子, 有的在林地里套种了散生竹 子。然而,因为缺乏管理, 竹子的产出效益也不高。 诸海波来到九亩村,打 定主意要在金钱松上做文章 。他与大家一起探讨研究, 提出建设金钱松森林公园来 推动村级经济的发展。这就 首先需要村民们把金钱松林 地里杂乱无章的小竹子清理 掉。不过,清理小竹子虽说 简单,但这样的话岂不是减 少了村民的收入?于是村里 决定,从公益性收入中拿出 钱来贴补村民们的损失。 诸海波与大伙儿有着一 个同样的心愿,就是要把九 亩村这个天然的大花园建设 得更美好。不能再毁坏一棵 金钱松,而是将它们全部“ 盘活”起来,成为一棵棵“摇 钱树”。 建公园、护景区,征地 是桩要紧事。诸海波来到征 地对象陈月娥老奶奶家,陪 陈奶奶和她的老伴聊天,讲 形势,谈政策,还经常帮他 们做些家务活,修理一些家 什。一天,陈奶奶特意做了 一碗肉丝笋面招待诸海波, 诸海波吃得有滋有味。陈奶 奶忍不住称赞道:“小诸这 个人真的非常实诚,我们要 支持村里的工作。” 建设金钱松森林公园, 得让游客留得住、住得下。 于是,村里把一些废弃的老 宅收购过来,改建成民宿, 由村里统一经营管理。为了 扩大民宿规模,诸海波他们 还把村委会的办公室让了出 来。这样,大家虽然挤在紧 巴巴的简易场所,但是去现 场办公的时间反而多了。让 出来的房子被一位杭州人租 赁下来,仅此一项村里的年 收入又多了5.8万元。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 九亩村金钱松森林公园终于 建成了。 沿着九亩村起伏的山路 ,九莲竹海、二丫农家、梅 竹山庄、登云仙境、木屋祥 阁等29户农家乐、民宿,镶 嵌在风光旖旎的山乡角落。 它们各具风韵,并与桃花古 道、草山湿地、井空峡谷、 云台观日、云雪梯田等景区 串连在了一起,像一颗颗闪 耀的宝石,把山里山外映衬 得分外美丽。 有一段时间,经营农家 乐的村民纷纷要加诸海波微 信。诸海波一开始还有些纳 闷,后来才知道,村民们加 上他的微信后,会从他的朋 友圈里下载九亩村的“美图” ,如“晨雾奇观”“江南雪乡” “黄金林道”等,来对外宣传 。于是,诸海波更频繁地往 山上跑了,他将优美的风景 拍摄下来,然后在微信群发 布,分享给大家。 “九亩村人对金钱松曾经 又爱又恨,它属于国家保护 植物,虽然好看,但砍不得 、用不得。”村民吕爱琴回 忆道。让她想不到的是,现 在,她家开办的农家乐背靠 万亩金钱松,前来观赏金钱 松的游客也会选择到她这里 来用餐,她家的农家乐常常 是客人盈门。 村民管群武先前一直在 杭州开网约车。看到家乡发 生这么大变化,他下决心回 到村里开起了农家乐。因为 经营思路宽,所以生意越来 越好。原来开网约车,年收 入在6万元左右,现在办农 家乐,年收入达到15万元, 而且省去了不少额外的开支 。 以往,九亩村每户人家 的年收入里,茶叶与笋干收 入只能算个零头。现在建成 了金钱松森林公园,外来的 游客多了,村民们可以在家 门口推销农特产品。村民们 采摘的高山茶、甜苦茶、九 亩菜,精制的龙石笋,酿造 的泉米酒,品质纯正。比如 “九亩油青”,2018年还是 100元一斤,2019年就涨到 了150元一斤,村民们格外 开心。 诸海波把妻子胡桔睿和 两个孩子,以及姐姐诸海燕 等亲人们接到村子里,在“ 文化礼堂”与村民们一起观 看大家自编自演的文艺晚会 。亲人们看了诸海波表演的 《金钱松森林公园诞生记》 节目,都情不自禁地笑出声 来。 金秋十月,安吉县九亩 村金钱松结出的球果,已是 金黄灿灿,一串一串,层层 叠叠,似在枝头间尽情地歌 唱。岭上的一户户农家乐、 民宿,游客盈门,红红火火 ,也似一朵朵怒放的富裕之 花。 (原载《人民日报·大地 副刊》2020年12月29日) 导语 《岭上花开》分“山乡烂漫”“小城大爱”“和美心语”和“附录”4个篇章,并以作者散文《岭上花开》为代序。第一篇章的作品分别发表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散文选刊》《海外文摘》《黄河文艺》《作家报》《湖州晚报》等文学刊物。 后记 《岭上花开》书名,选 自作者发表在2020年12月 29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 》上的作品标题,以此对整 部书稿的体系也起到统领作 用(此前出版的散文集《谁 与你相约》《又见紫云英》 也是如此)。 《岭上花开》分“山乡烂 漫”“小城大爱”“和美心语” 和“附录”4个篇章,并以作 者散文《岭上花开》为代序 。第一篇章的作品分别发表 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 《散文选刊》《海外文摘》 《黄河文艺》《作家报》《 湖州晚报》等文学刊物。 第一篇章中的《“桥机” 姑娘》和《复工的日子》, 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大爆发非 常时期投入采写的,经历了 非同寻常的文学创作践行。 2019年岁末,作者在当地 媒体看到一则图文报道,知 悉国家重点工程安吉长龙山 电站有一位来自云南的19岁 姑娘周菂,她干着男子汉也 不一定干得好的桥机工作( 起重机,大型物料的吊装) 。作者觉得这个题材值得去 “深挖”,为了采访便利,叫 上了妻子驱车同行。当稿子 写就时,面临国内疫情严峻 形势,全国各大报刊重点关 注疫情动向和国家采取有力 的应对措施。意想不到的是 ,《“桥机”姑娘》很快被《 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刊发 了。作品虽然写19岁的普通 女性,但赞美的是,她在参 与新时代大国重器的建设上 ,力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女工 人。同样刊于《人民日报》 的《复工的日子》,正是我 国抗击疫情进入常态化的防 控关头,安吉坚守“一方净 土”,提出对符合条件的规 上企业率先启动复工复产。 作者想到要在这个时间节点 去采写应该写的文学作品。 作者做好防护措施,3次深 入企业,中午不休息。采访 对象是来自安徽的一对外来 务工夫妻,在企业担任转椅 枪钉工和缝纫工,通过面对 面倾听与采访,掌握了可贵 的第一手材料。作品《复工 的日子》,反映了国人与疫 情的较量,让这对夫妻感觉 到,小家的命运是与企业、 与社会、与国家紧密相连的 。国家为抗疫付出了巨大努 力,如今企业复工也面临着 一些困难,作为员工此时就 要更加尽心尽力,只有同心 协力,一个个小家庭才能更 加富裕美好。作品突出了这 样一个新时代主题:劳动让 人充实。 通过这些作品的创作, 作者深刻认识到,文学作品 并非凭空想象,要到火热生 活的现场去,去体验、去感 受人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乐 于奉献的精神,他们身上体 现的就是新时代精神。一个 作家,要走进新时代,就要 有前瞻意识,深入实际,超 前介入,才能争取主动。 第二篇章“小城大爱”的 作品基本是特约撰稿,分别 在《行者》杂志、《行者论 坛》和《竹乡文艺》报刊《 艺苑清音》栏目刊发。第三 篇章“和美心语”是人物专访 和历史人文寻觅。第四篇章 “附录”,其中散文《“幸福 列车”通鲁家》被列入普通 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猜题卷语文试题解析版(此 前散文《春溪如练》被收录 在百度文库“中考教育专区” );其间,另有当地作家和 宁夏银川文友评述作者文章 ,如《歌者羊君》和《文友 汪群》,在此,一并辑录。 精彩页 “桥机”姑娘 一开始大家都叫她周娣,她说,我不是这个“娣”啊,是这个“药”。 在古代,“药”指莲子。周药出生在2001年,那年中国申办奥运会获得成功,举国欢庆。父亲为女儿取名“药”字,期盼着她也像莲花一样清纯和美丽。周菂自懂事起,一直把父亲寄予的希望深深地留在心底。 生长在云南的周药,活泼可爱。她2019年毕业于技工学校,去四川雅江两和口电站实习3个月。从云南到四川,稚嫩的丫头第一次远离亲人,周药隐隐约约有过落寞。 起先并不知道,等待她去实习的是既“笨重”又艰险的“桥机”岗位。 “桥机”,就是桥式起重机,也称“天车”,似一轮月儿挂在天空。它是横架于车间、仓库和料场上进行物料吊运的起重设备。 缓慢而有力的“桥机”,与纤巧的姑娘,听起来并不“登对”。但周药有一股钻研和认真学习的韧劲。她把每一天的实习看成磨炼的机会。实习结束了,周药的“桥机”操作技能被评定为“优级”。 不久后,三峡水电建设集团下达招收员工的指标。位于浙江安吉的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程,已经拉开了战幕,急需招收一批会操作的“桥机”工。 周菂,成了第一批被招收者中的唯一女性。 这是她第一次来浙江。 “轰隆轰隆,哐哒哐哒……”安吉天荒坪深山沟,施工现场的各种声音震耳欲聋,向着大山里的各个隧道口漫延开来。周药仰望巨大山洞的最高端,似黑夜的天幕漫无边际。设备安装、施工中的电焊火花“哧哧哧”地向四处飞溅,如火树银花不夜天。如此壮观的大场景,不同于实习时的境况,姑娘感到从未有过的新鲜与好奇。 长龙山地下中心机房,是电站的要害。六台机组需要在这里安营扎寨,阵势早已全面铺开。 即将乘上“桥机”现场操作了。周药很紧张,又很兴奋。 需要她操作的是一台大型“桥机”。起初,周药是在师傅的后面跟班,心理压力并不大。她慢慢地尝试了小物件的吊运,觉得自己有能力、有信心,便自告奋勇地向师傅提出,让自己来操作大物件的垂吊。施工现场人手紧张,师傅也很了解周药过硬的操作技能,尽管只是经历了短短的磨合期,师傅还是放心地把这副“重担”压在了周药的身上。 悬在高空中的大型“桥机”,这下只剩下周药一个人独立操作了。 每次跨入操作台,就像攀登峻山一样,要经过无数个陡峭的台阶。途经的又是一条狭长的岩壁,脚下另一侧却是百米深渊,让人眩晕、惊恐。从“桥机”工作台往下看,地面上的施工人员,都成了一个个“小不点”。周菂每天像一只欢快轻盈的燕子,“飞”到“巅峰”上的工作台。随后,这只小巧的燕子,便借着钢铁的臂膀化身“大力士”,挑起货真价实的“干斤重担”。电站领导与员工们看在眼里,都赞叹她是一个聪慧灵敏又性格沉稳、精气神里散发出灿烂阳光的好姑娘。 可是,天天吊起那么大的物件,高空中又要反反复复地调整位置,绝对不能伤害到地面上的人,心理压力特别大。“桥机”岗位有时还需要白天黑夜连轴转,小姑娘在山洞里待久了,新鲜感褪去,疲劳和枯燥油然而生。 “爸爸、妈妈,我这些日子天天失眠,我在这里挺不住了啊。”电话这头,周药姑娘哭了。父亲、母亲开导女儿:“小药啊,任何工作都有它的两面性,但它真的能锻炼人啊。”“不要哭。我们可以经常通过电话、视频、微信取得联系,爸爸妈妈就在你的身边。”父母亲的一番话温暖了周药姑娘,她心头上的愁云也慢慢驱散了。 大家都看好周药姑娘,她的悟性和学习能力强,尤其是在垂吊重大物件时,采用什么方法寻找最佳着陆点,周药的方案常常是最好的。公司一份鉴定表这样评价周药:她爱岗敬业,“桥机”独立操作能力强;她困难面前不退缩,脏苦累活无怨言;她奋勇争先,团队关系很融洽。 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