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指数化投资与股票定价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周思宇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聚焦于其指数化投资与股票资产定价的关系,在充分借鉴国外主流的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基础上,以股票指数为核心,以指数化投资和股票定价为主线,依托中国指数体系,基于中国股票市场实际,重点研究三大问题:指数化投资是否影响股票定价?影响的机理是什么?指数体系结构发挥了什么作用?具体从股票的收益性、波动性和共变性3个维度构建了指数化投资对股票定价的非基本面分析框架,并将指数体系的发展及其内部结构纳入研究体系。
作者简介
周思宇,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博士研究生。现就职于金融管理部门,曾长期就职于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在证券交易结算、金融基础设施、金融科技、科技监管、金融统计等领域拥有丰富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主题
1.2 概念界定
1.2.1 指数化投资
1.2.2 股票定价
1.3 主要研究设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视角
1.3.4 指数样本
1.4 主要内容
1.5 基本观点
第2章 文献评述
2.1 指数化投资的理论基础
2.2 指数化投资的经济影响
2.2.1 资产定价影响
2.2.2 公司金融影响
2.3 指数化投资的股票定价效应
2.3.1 股票溢价
2.3.2 股价波动
2.3.3 股票共变联动
2.4 国内指数化投资的研究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础分析框架
3.1 指数化投资的产生与发展概述
3.1.1 全球指数化投资的发展
3.1.2 中国指数化投资的发展
3.1.3 中关发展比较
3.2 有限套利基础
3.2.1 完美套利
3.2.2 有效市场假说面临的挑战
3.2.3 有限套利的原因
3.3 一个基于非基本面的基本分析框架
3.3.1 指数化投资与股票收益
3.3.2 指数化投资与股票价格波动
3.3.3 指数化投资与股票共变
3.3.4 理论假说一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拓展分析框架
4.1 指数的关联结构
4.1.1 股票指数编制的基本要素
4.1.2 指数关联的形式
4.1.3 指数关联的成因
4.2 一个纳入指数关联结构的拓展分析框架
4.2.1 指数关联的直接经济后果
4.2.2 对两个分析视角的拓展
4.2.3 指数化投资、指数关联与股票定价
4.2.4 理论假说二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指数化投资的股票溢价效应
5.1 引言
5.2 事件研究设计和数据
5.2.1 调样事件与股票样本
5.2.2 事件研究设计
5.2.3 事件窗口
5.2.4 对照及匹配设计
5.3 沪深300指数的股票溢价效应
5.3.1 总体分析
5.3.2 处理效应——对照分析
5.3.3 处理效应——倾向得分匹配(PSM)分析
5.4 股票溢价效应的来源:基本面效应还是非基本面效应
5.4.1 指标设计
5.4.2 计量方法
5.4.3 实证结果
5.4.4 指数重合与股票溢价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指数化投资的股价波动效应
6.1 引言
6.2 理论分析
6.2.1 基于流动性的待检验假说
6.2.2 基于定价的待检验假说
6.3 指标数据
6.4 ETF持股与股价波动
6.4.1 基于面板数据的OLS估计
6.4.2 基于准自然实验的估计
6.5 ETF持股对股价波动的影响渠道
6.5.1 ETF套利与股票预期波动
6.5.2 ETF资金流与股票收益:价格发现还是均值回归
6.6 进一步讨论:ETF持股对标的股价波动性的影响趋势
6.6.1 趋势与结构
6.6.2 非线性关系检验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指数化投资的股票共变效应
7.1 引言
7.2 方法与理论假说
7.2.1 研究方法
7.2.2 待检验假说
7.3 指数调样与股票共变现象
7.3.1 主要研究设计
7.3.2 股票与调入指数的共变
7.3.3 股票与调出指数的共变
7.4 指数化持股与股票共变
7.4.1 沪深300的指数重合结构
7.4.2 沪深300指数产品持股与股票绝对共变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指数化投资的风险含义:基于重合指数的视角
8.1 引言
8.2 基于重合成分股指数的研究方法和样本情况
8.2.1 合成指数的编制方法
8.2.2 指数样本情况
8.3 中国的投资型指数存在持续溢价吗
8.3.1 指数溢价的总体情况
8.3.2 重合成分股指数拥有更大溢价
8.4 中国的投资型指数拥有更强的微观波动吗
8.4.15 阶自相关统计指标的构建
8.4.2 指数收益序列相关的趋势和结构
8.4.3 序列相关趋势结构的来源:大市值还是指数化投资
8.5 中国股市的剧烈波动会在指数间传递吗
8.5.1 理论分析及研究设计
8.5.2 存在性分析
8.5.3 机制分析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结论
9.2 理论含义
9.3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21篇经典文献内容摘编
致谢
序言
指数化投资发端于20世
纪70年代,在美国取得了巨
大成功,引领了当今全球资
产管理的潮流。指数化投资
之所以称得上是一场革命,
主要在于它将经典金融理论
付诸实践,采取被动的投资
方式,策略公开透明,遵循
了现代投资组合原则,契合
了分散投资理念,也相信市
场的有效性。这种“大道至
简”的投资思想,回归了金
融的本质,尊重金融常识,
体现了价值投资、长期投资
的精神,促进了市场有效性
的提升,极大地释放资本市
场财富管理功能,让广大中
小投资者收获了实实在在的
收益,也为资本市场源源不
断地注入了中长期资金的活
水。
中国资本市场的高质量
发展需要指数化投资。当前
,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
义现代化强国阔步迈进。人
民的生活水平较过去大幅提
高,财富管理需求显著提升
,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也需
要稳定的资金支撑。事实上
,指数投资在中国股市有一
定的历史和经验,在2002
年就设立了第一批指数基金
产品,但在最初的10年中规
模一直不大。近几年我国指
数化投资的市场规模迅速增
长,在公募基金市场占比已
超过15%,呈现出蓬勃的发
展势头。如今,资本市场全
面实施注册制呼之欲出,科
创板、创业板及北交所良性
竞争、错位发展,指数化投
资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有了
新的含义。我相信,我国的
指数化投资必将引导更多的
中长期资金投向未来经济的
主战场,这对于实体经济发
展,对1.9亿个投资者分享
经济改革红利,对资本市场
投资者结构优化,对资本市
场的国际化,都有重要作用

要在中国资本市场把指
数化投资发展好,必须树立
系统观念,综合地推动改革
,防控改革中的风险。理论
上,如果市场是有效的,当
所有人都进行指数化投资,
长期地、分散化地持有金融
资产,那么市场将是平稳健
康的,因为这样的市场没有
投机,也没有噪声。但实际
上,境外市场指数化投资发
展了几十年,却形成了一种
马太效应的结果:那些处于
头部和处于风口的股票,吸
引了大量的指数投资资金,
这不仅导致了强者恒强的局
面,也无形中推升了这部分
股票的泡沫,不利于合理价
格的形成,增加了市场的不
稳定性。背后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既跟标普500指数影
响力太大有关,也有对投资
路径的依赖,但根本上在于
市场还是不够有效。对于这
些问题,理论界和政策界已
经有了一定的关注,但市场
上的意识还不足。对于我国
资本市场来讲,发展指数化
投资,一方面要挖掘市场潜
力,扩大产品的规模,另一
方面也要把质提上去,注意
结构性问题,避免指数化投
资过度的单一化、同质化、
集中化,防止对正常的资产
定价过程产生不良影响,这
需要从指数编制端、产品发
行端、投资交易端等上下游
各个环节入手推动改革,促
进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均衡
健康发展。总的目标是,资
产定价要合理、有效,要持
之不懈地加强市场有效性建
设,提高市场透明度,提升
上市公司质量,完善多空交
易机制,这不仅是指数化投
资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
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
本书的作者周思宇是我
带的在职博士生。他是一个
富有情怀和才气的青年,学
术功底扎实,工作、学习十
分勤奋刻苦,在艺术上也有
较高的造诣。作者立足于证
券监管工作的深入观察,回
归理论本源,站在中国指数
化投资发展20年的历史节点
上,较为系统地回答了指数
化投资对中国股票资产定价
的特殊含义,特别是从资本
市场风险的角度给出了一些
独具见地的思考和观点。这
项工作不仅弥补了理论研究
的不足,也为我国资本市场
的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了理
论参考。
吴晓求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
会副主任
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

2022年3月18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3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