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论里尔克(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冯至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冯至先生对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情有独钟。本书收录了冯至先生翻译的里尔克书信集《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论“山水”》《马尔特·劳利兹·布里格随笔》(选译)以及《秋日》《豹》等十八首诗,还收录了冯至所有关于里尔克的论述文字和译作散篇,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横跨半个多世纪。论述文字包括专文、书信、演讲稿等,译作部分附录了原文,以供谙熟德文的读者对照阅读。 作者简介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今河北涿州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入浅草社。1925年和同仁成立沉钟社。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于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起先后任教于同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围文学研究所所长。冯至学贯中西,文化学术上颇多建树。以涛集《昨日之歌》《北游》享誉一时,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其《十四行集》在中国新诗写作中开创新体,独步文坛,影响深远。《杜甫传》《论歌德》在中国学术史上均具开创意义,他培养了一大批学有专攻的外国文学,尤其是德语文学研究和翻译人才,对中国外国文学学科的发展和整体规划有筚路蓝缕之功。译作有《哈尔茨山游记》、《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海涅诗选》、《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审美教育书简》(合译)和《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合译)等。其德诗汉泽成就尤高,清新俊朗、音籁天然、风骨独标。 目录 诗人翻译家冯至陈巍 冯至译里尔克陈巍 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编辑说明 初版译者序 重印前言 收信人引言 第一封信 第二封信 第三封信 第四封信 第五封信 第六封信 第七封信 第八封信 第九封信 第十封信 Briefe an einen jungen Dichter 附录一论“山水” Von Landschaft 附录二马尔特·劳利茨·布里格随笔(摘译) Die Aufzeichnungen des Malte Laurids Brigge (Auszuge) 里尔克的诗 秋日 豹——在巴黎植物园 Pieta 一个妇女的命运 爱的歌曲 总是一再地 啊,朋友们,这并不是新鲜 奥尔弗斯 纵使这世界转变 啊,诗人,你说,你做什么 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节译八首) 冯至论里尔克(书信、散文、随笔) 致杨晦(1931年1月16日-1933年12月15日) 致鲍尔(1931年9月10日-1932年3月17日) 里尔克——为十周年祭日作(1936年) 工作而等待(1943年) 里尔克和他的诗(1948年1月17日) 冯至讲林锡黎笔记 海德贝格记事(1987年) 外来的养分(1987年6月4日) 我和十四行诗的因缘(1988年) 十四行集冯至著顾彬译 序言 这本小书译于1931年, 到现在已经整整六十年。 那时我为什么翻译它,在 1937年写的《译者序》已 经做了交代,这里不再重 复。它于1938年由商务印 书馆出版,正是抗日战争 的第二年,印数不多,流 传不广,我收到几本样书 ,当时分赠友人,自己只 留下一本,但它给我留下 一些值得纪念的回忆。 1939年我到昆明不久, 就在《云南日报》上读到 一篇关于这本书比较深入 的评论,过些时我才知道 作者王逊是一位年轻的美 术研究者,在云南大学教 书,不久我们便成为常常 交往的朋友(不幸他于60 年代在北京逝世了)。 1946年我回到北平,听说 某中学的一位国文教师, 很欣赏这本书,曾一度把 它当作教材在课堂上讲授 。很遗憾,我并没有得到 机会认识他。最使我感动 的,是友人杨业治在昆明 生活极为困难的时期,曾 将此书与原文仔细对照, 他发现几处翻译的错误, 提出不少中肯的修改意见 ,写在十页长短不齐的土 纸条上交给我。这些又薄 又脆的纸条我保留至今, 但字迹已模糊,用放大镜 才能看得清楚。50年代, 我在仅仅留存的那一本上 边,把译文校改过一次, 不料十年浩劫,校改本被 人抄走,一去不回。 这些年来,先是绿原同 志,后是沈昌文同志,他 们都找到原书,各自以复 印本相赠,同时舒雨同志 读到这本书,对译文也提 了一些意见;我得以在复 印本上再一次从头至尾进 行修改,在这里我谨向他 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次 修改,改正了一些错误, 填补了几处漏译,词句间 做了不少改动,但仍不免 有六十年前文本的痕迹。 经过六十年的岁月,这 本书的内容有些地方我已 不尽同意,校改也只认为 是一个应尽的责任,不再 有《译者序》里所说的那 种激情。惟念及里尔克写 这些信时,正是他在巴黎 与罗丹接触后思想发生变 化、创作旺盛的时期;对 于我一向尊敬的、一个在 诗的历史上有重大贡献的 诗人,正如《收信人引言 》中所说,这些信“为了理 解里尔克所生活所创造的 世界是重要的,为了今日 和明天许多生长者和完成 者也是重要的”。 关于收信人的身世,我 在《译者序》中曾说,“知 道得很少。”先从里尔克的 《书信选》(1980)“收信 人索引”得知卡卜斯出生于 1885年,是作家,曾任奥 地利军官,1966年还住在 柏林。——想他现在早已逝 世了。 这次重印,附录除原有 《论“山水”》外,另增摘译 《马尔特·劳利茨·布里格随 笔》中的两段。 《论“山水”》(Von der Landschaft)写于第一封信 的前一年,即1902年,本 来拟作为作者1903年出版 的《渥尔卜斯威德画派》 (Worpswede)一书的序言 ,但没有采用,直到1932 年才作为遗稿发表。 《马尔特·劳利茨·布里 格随笔》(Die Aufzeichungen desMalte Laurids Brigge)是里尔克 的一部长篇小说,从1904 年起始写,1910年完成。 这里摘译的两段反映了作 者1902年初到巴黎生活和 思想的情况。 这两个“附录”都是译者 译完了《十封信》后在 1932年翻译的,曾先后在 《沉钟》半月刊发表过。 1991年12月4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