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论语(插图本)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春秋)孔丘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论语》以语录体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本源,被儒家学派尊奉为圭臬。自西汉以来,《论语》所表述的孔子学说,被迅速传播,其影响遍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标志。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首创语录之体。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作者简介 孔丘(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被尊为“至圣”“素王”。 孔子祖先本宋国贵族,其六世祖孔父嘉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后人为避祸由宋奔鲁,遂定居在鲁国。到孔子父亲叔梁纥一代,已家世衰落。孔子三岁时,叔梁纥死。鲁国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周朝的礼乐制度和文化传统,孔子熏染其中,逐渐成长为闻名遐迩的知礼之人。 目录 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乡党 先进 颜渊 子路 宪问 卫灵公 季氏 阳货 微子 子张 尧曰 序言 在漫长的人生中,不论 从事何种职业,做人乃最为 重要之事。《论语》总的精 神就是“正心修身”,讲的就 是做人的艺术,是成就人生 的指南。人生的一切事业功 绩,都从做人开始。人最终 所能达到的成就,就是做人 的必然结果。《论语》就是 做人的学问,是做人处世的 经典,既是原则又是方法论 ,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 无不包含在《论语》的思想 之内。 《论语》是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的渊源,教给人 们为政以德、清廉守节、做 事勤奋、生活节俭、待人诚 信、交友谨慎、精忠报国… …这些思想,对中华民族精 英群体有着巨大的影响。封 建士大夫必读的《论语》, 是旧时代文人走向仕途的敲 门砖,千百年来受到普遍重 视。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 被封建社会所用过就否定其 价值,其人文思想的光华, 仍然灼照千古;也不能因为 它被封建统治阶级所用就抵 触它,工具本身没有错,要 知道,只是被人错误地应用 。 《论语》以语录体记述 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 中国儒家文化的本源,被儒 家学派尊奉为圭臬。自西汉 以来,《论语》被迅速传播 ,其思想精髓伸入政治、经 济、思想、文化、教育、伦 理道德等各个领域,成为中 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标志。有 关《论语》章句的注疏也累 代不绝。注解、研究《论语 》的专著,卷帙浩繁,各领 千秋,形成了具有独特风貌 的《论语》文化,这种文化 从伦理道德、政治、文化、 教育等诸多方面影响着当时 及后世的人们。 《论语》的哲思博大精 深,所阐述的内容包罗万象 ,富含着先哲睿智的光芒。 已有的研究成果更加丰富了 《论语》的思想宝库,大至 治国,小至日常起居,无不 深含着精警的启迪,与我们 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研究《 论语》的过程中,有人囿于 一己之门户、学派或政见, 武断地将《论语》划归为某 一学派,甚至有意无意地把 《论语》导人一种神秘的、 宗教式的文化。这种做法将 《论语》对大众文化的建设 功能曲意掩盖或抹杀,实在 有损其思想的弘扬,有悖于 圣哲之初衷。一些通俗的解 读,又流于表面的注解,对 《论语》思想精神的把握尚 欠精当。还有一些人带着某 种政治偏见,对《论语》肆 意菲薄,进行牵强附会式的 批判,以上这些都是不可取 的。其实,《论语》就是《 论语》,它是一种文化的历 史,一种历史的文化,绝不 是哪一个人能随意否定得了 的。人们从各自的视角出发 ,体悟自然有所差异。不同 的人品读《论语》自有不同 的体会,不同职业的人读论 语也会有不同的心得。但是 不容否认的是,《论语》经 久而弥新,其本身有着传承 千古的内在品质。《论语》 的真谛也就在于力行,反躬 求诸己。 本书的编撰体例包括原 文、人物简介、译文、历代 论引、札记等五个部分,旨 在方便普通读者阅读,达到 联系现实、学以致用、提高 修养的目的。既注重可读性 ,又力求具有时代性。书中 特设“历代论引”,以期起到 经史互为佐证、帮助理解的 作用。本书的重点在于“札 记”部分,该部分旨在用一 句话切入主题,结合社会现 实和历史发展的轨迹,以随 笔式抒写阐发述析,融编撰 者的研读心得、感想及辨析 于一体,以一得之见为引玉 ,既起到阐释的作用,又意 在开启、激发读者的思考, 从而达到互动交流的目的, 这是我们的初衷。同时,我 们也力求不背离《论语》的 思想精髓。 “士不通经,果不足用。 ”《论语》穷天地万物之理 ,究政教法度之制,辩治乱 兴废之由,析身心修养之本 ,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要略,是通权达变的艺术, 是一种积极的用世思想。人 立身在于学问,做学问的目 的就是为从事社会事业、为 国家、为广大民众服务做准 备。因此,《论语》的思想 ,对于我们在今天的这个伟 大时代实施依法治国、以德 治国、建立和谐社会具有积 极的意义。 入国学之海,浩瀚无边 。《论语》常读常新,每读 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益,永 远没有明确的终点。 导语 本书为儒家文化的本源,被儒家学派尊奉为圭臬。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源头。一部古老的做人做事的智慧宝库,领会儒家思想的现世价值。书中注释、译文精炼晓畅,论引、札记旁征博引,点明现实意义。精选多幅精美绣像插画,图文并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精彩页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夫子说:“持之以恒地学习,领悟了困扰自己的疑难,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感到 喜悦的呢?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访,还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感到快乐的呢?别人不理解自己,既不生气也不迁怒,这样坦荡雍容的胸襟又有谁能不敬其为君子呢?” ※历代论引 朱子曰:“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又曰:“及人而乐者顺而易,不知而不愠者逆而难,故惟成德者能之。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学之正、习之熟、说之深而不已焉耳。” 程子曰:“习,重习也。时复思绎,浃洽于中,则说也。”又曰:“学者,将以行 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又曰:“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 又曰:“说在心。乐主发散在外。”又曰:“虽乐于及人,不见是而无闷,乃所谓君子。”“乐由说而后得,非乐不足以语君子。” 谢氏曰:“时习者,无时而不习。” 尹氏曰:“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 ※札记 学贵养德 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年轻时期,单纯稚真,以学为乐,重在“学” 与“习”;中年时期,任重道远,求其友声,“悦”其“来”;老年时期,饱经沧桑,平和中正,宠辱不惊,“喜”与“愠”不形于色。固知需学,德也需学。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养德。 经历了岁月的砥砺,会得到岁月很多珍贵的馈赠,只要自己善于学习。“学而时习之”,就是如此,这是一个永远的过程,学无止境,人不可一日不学,也不可能一日无惑。有惑必须求得解答,释疑解惑在于学习。运用自己的学识解决面临的问题,并取得预期的效果,求得进境,会情不自禁地感到高兴,这就是学习乐趣之 所在。 人之为学,既有同道,也必有异趣,有朋自远方来,慕其名敬其德,自然喜形 于色。 君子就在于胸襟、气度。有德之人,别人是否知道或理解,无损于其德行的修 养。之所以“人不知”,也反衬出其德行修养未能达到一定的境界,更需要进一步的修持,自然不能迁怒于他人。反躬自省,求之于己,更显其谦谦君子形象。不因为他人的好恶而影响自己的情绪,也不以自己的喜怨迁怒于他人;不因为别人不理解自己而生气、苦恼,也不因别人对自己存有误解而迁怒于人、产生怨恨之心,始终以宽厚仁义之心、容纳百川的雅量和胸襟对待他人。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人物简介 有子:即有若,字子有,一云子若。鲁国人,少孔子四十三岁,为人强识好古道。 ※译文 有若说:“做人,在家能够孝敬父母、尊爱兄长,那么处事用世而悖逆尊长,这样的事是很少有的(既然不愿违抗尊长命谕,又岂能去做逆理乱常的事);能够尊奉师长,却惯于捣乱的人,从古至今是从未有过的。有德行修养的人,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修养,平时居家孝悌,一丝不苟,日积月累,那么其良好的德行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因此,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友爱兄弟,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历代论引 贾谊曰:“弟敬爱兄谓之悌,反悌为敖。” “六本”之论,孔子曰:“行已有六本焉,本立然后为君子也。立身有义矣,而孝为本;丧纪有礼矣,而哀为本;战阵有列矣,而勇为本;治政有理矣,而农为本;居国有道矣,而嗣为本;生财有时矣,而力为本。置本不固,无务农桑;亲戚不悦,无务外交;事不终始,无务多业;记闻而言,无务多说;比近不安,无务求远。是故反本修迩,君子之道也。” 朱子曰:“君子凡事专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生。所谓孝悌,乃是为仁之本,学者务此,则仁道自此而生也。”“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悌。” 程子曰:“孝悌,顺德也,故不好犯上,岂复有逆理乱常之事?德有本,本立则其道充大。孝悌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故为仁以孝悌为本。论性,则以仁为孝悌之本。”或问:“孝悌为仁之本,此是由孝悌可以至仁否?”曰:“非也。谓行仁自孝悌始,孝悌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仁之本则不可。盖仁是性也,孝悌是用也,性中只有个仁、义、礼、智四者而已,曷尝有孝悌来?然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故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札记 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做人的根本是什么?是孝,敬父母、尊兄长、友爱兄弟。居家仁孝,必然为乡邻称颂,受到人们的敬重;仁孝行于家,德行著于乡,自然仁爱及于物。敬事父兄,由己及人,也必定会对他人关爱友善。对上敬重,对下有礼,对友信义,必然受人敬重。观其居家,即可知其志向。不能亲亲,何以爱民?安能及人之老!事亲不孝,何能尊上?不肖之子,岂有忠诚爱国之心? P8-10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