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湖州抗战烽火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抗战时期,在湖州这块土地上,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英雄人物。
本书是一部全方位反映湖州抗战的红色读物,再现了当年湖州的抗日情景。
我们必须牢记王文林、彭林、王必成……这些革命前辈的名字,继承他们的革命遗志,不忘国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日军入侵和湖州地区的沦陷
一、卢沟桥事变和日军的入侵
二、南浔沦为人间地狱
三、吴兴沦陷和龙溪惨案
四、日军在长兴的暴行
五、日军在安吉的烧杀抢掠
六、日军在德清的罪行
第二章 湖州民间自发的抵抗活动
一、民间的抗日活动
二、民间的抗日武装
第三章 湖州地区共产党的影响
一、湖州的工人运动和新式知识分子队伍
二、中国共产党在湖州的早期活动
三、共产党对湖州抗战的引导和影响
第四章 国民政府军在湖州的抵抗
一、湖州保卫战
二、泗安广德战役
三、李家巷阻击战
四、合溪争夺战
五、夹浦和周吴大齐的激战
六、梅溪钱坑桥之战
七、国民政府军“笠帽兵”在浙西的抗战事迹
第五章 湖州的文化抗战活动
一、菱湖国魂社
二、戈亭诗派
三、姚维新与《先锋报》
四、《苏南报》和《整风》半月刊
第六章 湖州地区的三支抗战队伍
一、郎玉麟的吴兴县抗日游击大队
二、李泉生的人民抗日义勇军
三、朱希的吴兴军游击队
第七章 王文林、彭林在湖州的抗日活动
一、王文林、彭林初到潘店
二、建立革命武装和王文林牺牲
三、彭林重返新四军
第八章 新四军苏浙军区的建立
一、新四军16旅南下长兴
二、苏浙军区选择长兴的缘由
三、挺进莫干山,打开浙西局面
第九章 浙西特委的建立和抗日活动
一、浙西特委的建立
二、组建抗日队伍
三、建立秘密交通线
四、健全各级党组织
五、领导抗日救亡工作
六、传递情报,掩护同志
第十章 浙西根据地的创建
一、浙西根据地的建立
二、浙西根据地概况
三、浙西根据地的丰功伟绩
第十一章 苏浙军区的抗敌顽战役
一、杭村首战告捷
二、长兴大捷
三、雪夜攻克泗安
四、收复洛舍和德清县城
五、攻克三桥、收复新市
六、双林战役
七、天目山三次反顽战役
第十二章 湖州军民争取抗战胜利
一、苏浙军区对日反攻作战
二、湖州地区的抗战胜利
三、新四军北撤
第十三章 苏浙军区的抗日名将
一、战神粟裕在长兴
二、江南猛虎王必成
四、“老虎团”团长刘别生
五、硬骨头勇士韦一平
五、得力参谋长刘先胜
六、政工先锋钟期光
七、华东骁将廖政国
八、铁骨柔肠吴咏湘
九、真英雄丁麟章
十、儒将王直
参考文献
附录 心中的丰碑——湖州地区抗战烈士名录
一、湖州地区著名英烈
二、其他英烈
后记
序言
湖州素有江南望郡之称
,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经
济富庶、名人辈出。这块江
南繁华地历来就是人们心目
中的天堂。
湖州原名菰城,公元602
年(隋仁寿二年),因濒临
太湖而改名为湖州。湖州历
经唐宋元明,得天时地利的
自然优势,成为一颗璀璨的
江南明珠。湖州当年的富裕
全国有名。宋代柳永的《望
海潮·东南形胜》说道:“东
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
古繁华。”这里的“三吴”之
一即吴兴(湖州)。元代诗
人戴表元也发出了“行遍江
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的感叹。
明清至民国,湖州人过
着优哉游哉的舒适生活。湖
州人凡事讲究“百坦”,百姓
平时喜欢“噢茶”。湖州一带
的市镇经济颇为发达,当时
的名声在苏杭之上,“吴兴
介于苏杭之间,水陆饶沃之
产,实过两郡”。至清末,
湖州地区已有37个小市镇,
如双林、菱湖、南浔、新市
、琏市、善琏、孝丰、合溪
、水口等。这些市镇设施较
齐全,已初具江南市镇之格
局,有商店、工场、堆栈、
茶馆、酒馆、旅馆、书院等
。交通也颇为便利,晟舍、
南浔有荻塘,沿运河陆路60
多公里可直达平望镇,为江
浙之通道。“湖州府城四门
有夜船至苏杭嘉各地。通航
船艘类别有航船、书船、驳
船、贩笋船、篷船等,航班
有日航、夜航。”
湖州的百姓,生于这块
富庶之地,过着安逸百坦的
慢节奏生活。然而,日寇的
入侵彻底打破了这里的平静
。日军大肆烧杀淫掠,制造
了一系列惨案,给湖州人民
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根据统计,抗战期间吴
兴县平民被杀害18000余人
,德清县被杀害3754人,
长兴县被杀害1008人,安
吉县被杀害998人。四者相
加,湖州全市抗战时期平民
共被杀害约24000人。
湖州地区被日军烧毁或
者抢劫的粮食达2711559石
,生活用品6183967件,服
装10326725件,生产工具
4574285件,牲畜135125头
,蚕茧1136担,家禽63927
只,饰品434件,砍伐或烧
毁树木13856664株,毛竹
4002469支。巨大的人员、
财产损失严重阻滞了湖州的
经济社会发展,素有“鱼米
之乡”“丝绸之府”之称的湖
州,满目疮痍,百业凋敝,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衰落。
而在日寇的屠刀下,湖
州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奋
起抗击。湖州地区先后出现
了几十支抗日武装,给日寇
以沉重的打击。当时湖州地
区的国民党军队也参加了多
次抗日战役,阻止日军北上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湖州
的抗日活动不断发展,郎玉
麟、李泉生、朱希等领导的
3支抗战武装,名声大振。
1944年12月27日,粟裕同
志率新四军一师主力一部夜
渡长江南下,1945年1月6
日抵浙江长兴与王必成的16
旅会合。是年1月13日,新
四军苏浙军区在长兴槐坎温
塘村成立,开创了湖州抗战
的新局面。
抗战时期,在湖州这块
土地上,涌现出了许多可歌
可泣的英雄事迹和英雄人物
。今天,我们过着和平、幸
福生活的时候,绝不可忘却
80多年前湖州的劫难。我们
必须牢记历史,缅怀英烈,
继承先辈的革命遗志,为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导语
为了统一领导浙西的抗日斗争,1939年2月,经浙江省委批准,成立了中共浙西特委。
1945年1月13日,新四军苏浙军区在长兴槐坎温塘村成立,开创了湖州抗战的新局面。
……
本书全面反映湖州地区的抗战史实,歌颂抗战英烈,突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领导作用。
后记
《湖州抗战烽火》一书
终于完稿了。望着眼前厚厚
的书稿,内心无比激动,因
为这是第一部全面反映湖州
地区抗战的著作。
1937年11月19日,日军
从江苏震泽出发,进犯南浔
。此后,长兴、武康、德清
、安吉相继沦陷。到年底,
湖州就成了沦陷区。这片美
丽富饶的江南水乡从此遭到
了日寇铁蹄的践踏。无论是
城市还是乡村,日寇所到之
处,都是杀戮和枪声。
然而,湖州人民并没有
屈服,他们奋起反抗。湖州
地区虽然是沦陷区,但抗日
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
湖州地区的抗战活动,
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
湖州民间的抗日活动。日寇
入侵后,在长兴、安吉、德
清等地农村涌现多起击杀日
军的行为;也有部分志士仁
人或乡绅自发组建当地的抗
战武装,杀敌报国。其中,
有的民间武装受共产党的影
响而走上了正道,如郎玉麟
的部队。二是国民政府军在
湖州地区对日军的几次阻击
,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三是
新四军在湖州的抗敌顽活动
。长兴槐坎是新四军苏浙军
区的所在地,新四军在这里
虽然只有短短一年,但打了
好几个胜仗,取得了天目山
三次反顽战役的胜利,长兴
也因此被称为“江南小延安”

湖州的抗战内容丰富多
彩,其间有许多可歌可泣的
英雄事迹;但令人可惜的是
,迄今为止,湖州地区缺乏
一部全面描写抗战史实、歌
颂抗战英雄的著作。
因此,为了弘扬“铁军”
精神,缅怀抗战英烈,继承
革命传统,有必要撰写一部
全方位反映湖州抗战的红色
读物,把当年湖州的抗日情
景再现给当代人民特别是青
少年一代,让他们铭记历史
,不忘国耻。
湖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
会成立了“湖州抗战烽火”课
题组,并得到了市委的大力
支持,作为特批课题,市委
给予了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

全面书写湖州的抗战,
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当年参
战的老同志大多已经不在,
当时的战场已经踪影全无。
如何真实还原当年的战况,
让抗战英雄生动地展现在人
们面前?我们为此忧虑万分
。好在我们的撰写得到了新
四军老战士及其后人的大力
支持。我们先后去南京、福
建等地走访了刘先胜中将、
吴咏湘少将、王直少将的后
人,他们热情地向我们介绍
了当年将军们的英勇事迹,
使我们获得了许多珍贵的资
料。湖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
会的老同志对书稿的撰写不
仅提出了合理的建议,还拿
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书刊、
资料,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既
难得又翔实的史料,供我们
选择和采写。
在撰写过程中,我们收
集和阅读了大量史料、书籍
和文章,对前人的研究成果
多有借鉴。如湖州市档案馆
编写了《湖州“郎部”抗日英
雄传》,胡世明、陈友益等
教授对湖州党史多有研究,
谢文柏整理过“合溪争夺战”
和“李家巷阻击战”的史料,
杨友宝、沈慧烨等发表过有
关彭林、王文林和湖州三支
抗日武装的文章,等等。这
些科研成果和文史材料,省
却了我们寻找资料的艰辛,
在此一并致谢。
从课题的构想到书稿的
付梓,其间遇到了种种困难
和阻力,但我们终于如期完
成了任务。
本书的付梓只是湖州红
色文化研究的新起点,相信
今后会有更丰富、更精彩的
红色读物问世。
俞允海
2022年3月
精彩页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从战争的苦难走向安定幸福,把一个“一穷二白”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今天,我们在安享和平生活的同时,绝不能忘记抗战时期日寇入侵给湖州人民带来的苦难。
一、卢沟桥事变和日军的入侵
1.卢沟桥的枪声
“九一八”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和《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公开进兵中国的目的是掠夺中国,压迫中国工农革命,使中国完全变成日本的殖民地。中国共产党号召全中国工农劳苦民众武装起来,实行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斗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人民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抗日武装斗争,全国各界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然而,日军在占领东北以后,其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把侵略目光投向了中国内地和沿海城市,如天津、青岛、汉口、福州、重庆、上海等地,并因此制造了一系列事件,以寻找新的侵略借口。1931年10月,日本海军的4艘军舰到上海示威,并开进长江。日本陆军在东北的得势,深深地刺激了日本海军,使得海军也企图在它的势力范围内伺机蠢动。1932年1月28日深夜,日本驻上海的海军陆战队向闸北中国驻军发起猛烈进攻,蓄意制造了上海“一·二八”事变。
最终,日军于1937年7月7日挑起了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
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起点。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它是南方各省进京的必由之路和北京的重要门户。七七事变爆发前夕,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已经被日军控制:北面,是部署于热河和察东的关东军一部;西北面,有关东军控制的伪蒙军8个师约4万人;东面,是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及其所统辖的约17000人的伪保安队;南面,日军已强占丰台,逼迫中国军队撤走。这样,卢沟桥就成了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了占领这一战略要地,截断北平与南方各地的来往,进而控制冀察当局,使华北完全脱离中国中央政府,日军不断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
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l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在宛平城外举行军事演习。日军士兵志村菊次郎因拉肚子到路旁的玉米地里解手,由于时间太久,当他返回时,队伍已经前进离开了。志村菊次郎是一个新兵,没有夜间辨向的经验,最后与大部队失散。日军在点名时发现失踪一名士兵,中队长清水节郎主观认为志村菊次郎可能被附近宛平城的中国驻军抓住,并送进了城,于是带兵包围了宛平城,以寻找日本士兵为由,要求进城搜查。
日军的无理要求遭到了中国守军的拒绝。此后,日军联队长牟田口廉派第3大队大队长一木清直率一个中队增援,同时,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打电话给北平市长秦德纯,威胁若中方不允许日军进城,日军将以武力强行进城搜查。秦德纯为了避免得罪日本人,答应天亮后由双方共同派员进城调查。其实当时志村菊次郎已经归队,但日军为了达到侵略中国目的,故意隐瞒了这一消息,仍然向中方发出进城搜查的威胁恫吓。
但是,事情突然发生了意外。7月8日凌晨4-5时,日军突然向中国军队开炮,中国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抗战,长达8年的中日全面战争就此爆发。P5-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1: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