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绥靖时代(希特勒张伯伦丘吉尔与通往战争之路)(精)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作者 (英)蒂姆·布弗里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避免新的冲突发生也许可以说是整个欧洲最普遍的愿望,“不要重蹈覆辙!”这句口号在欧洲人耳边久久回响,而这种观点也将影响欧洲的未来,并成为英国人所实行的绥靖政策的核心。
蒂姆·布弗里将本书所讲述的时期定为从1933年希特勒上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他通过重新构建英国一次次“绥靖希特勒”的谈判,展现了在纳粹于欧洲开展领土扩张等活动时,英国政府的犹豫不决、外交失败和议会内讧,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探讨了英国绥靖政策的发展历程与影响,表明最终走向战争的结局并非是少数人的盲目选择,而是具有时代特点的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关于当时的英国,本书进行了深入的档案研究,包括部分从未使用过的资料,对英国大臣、贵族和业余外交官在该时期的各项活动都进行了详细的描绘,讲述了他们如何通过自己的作为与不作为,决定英国的选择并影响了欧洲的命运,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战争的。
作者简介
蒂姆·布弗里(Tim Bouverie),英国历史学家、作家、记者,毕业于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曾任英国第四频道新闻台的政治记者、制片人,报道各类重大政治事件。
目录
前言 “不要重蹈覆辙!”
序幕 暴风雨来袭
1 希特勒的实践
2 “我歌颂武器和那个男人”
3 与希特勒饮茶
4 阿比西尼亚乱局
5 越过莱茵河
6 王国的防御
7 希特勒的仙境
8 张伯伦登场
9 猎取和平
10 “圆顶礼帽回来了!”
11 抢夺奥地利
12 柏林的最后一趟火车
13 贵族派与造反派
14 一个遥远的国度
15 危机爆发
16 濒临边缘
17 一张纸
18 我们时代的和平
19 遭到背弃的张伯伦
20 威慑独裁者
21 最后一季
22 最终时刻
23 绥靖的鬼魂
24 张伯伦的垮台
25 绥靖的背水一战
后记 “罪人们”
注释
出版后记
序言
“不要重蹈覆辙!”
在历史上,渴望避免发
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或许是最
容易被理解和最普遍的愿望
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超过1650万人丧生。英国
的死亡人数为72.3万人,
法国170万人,苏联180万
人,大英帝国23万人,德国
超过200万人。2万名英国
士兵在索姆河战役的第一天
便牺牲了,而杜奥蒙公墓则
安葬着大约13万法德士兵的
尸骨——其中仅在历时302
天的凡尔登战役中被杀害的
便占到了1/3。在幸存者中
,几乎没有一个人未受影响
,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父亲
、丈夫、儿子、兄弟、堂表
兄弟、未婚夫或朋友被杀害
或致残的情况。当一切结束
时,甚至连战胜国都无法感
觉到胜利的喜悦。战争纪念
碑于1919年6月19日在白厅
揭幕,它不同于凯旋门,而
是作为一种亡故的象征。每
年的停战纪念日,成千上万
英国人在悲伤的静默中从它
旁边缓步经过;与此同时,
在英吉利海峡两岸,人们在
学校、村庄、城镇和火车站
以他们自己的仪式纪念着因
这场战争故去的朋友和同事
。在随后的年月里,这句口
号被坚定地一以贯之:“不
要重蹈覆辙!”
可战争确实再一次发生
了。尽管英法两国用心良苦
、使出浑身解数以和解与威
慑并施,但在“为终结一切
战争而进行的战争”仅仅21
年后,他们发现自己又被卷
进了战争,并且面对的是与
上次相同的对手。我写作这
本书的目的便是为了帮助我
们理解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
生的。
关于绥靖(在20世纪30
年代,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
而尝试对德国和意大利的不
满做出的“合理”让步)的辩
论,就如它本身的争议一样
旷日持久。一方面,它被谴
责为一场“道德与物质的灾
难”,要对这场历史上最为
致命的战斗负责;另一方面
,它又被形容为“一个崇高
的理念,植根于基督教精神
、勇气和常理”。在这两个
对立面之间充斥着大量的细
微差别、次论点和小的历史
冲突。历史很少是清晰明确
的,而迄今为止这个阶段所
谓的教训一直被政治家及专
家援引,尤其是在英国和美
国,以此来为一系列的对外
干预辩护——在朝鲜半岛、
苏伊士、古巴、越南、福克
兰群岛、科索沃和伊拉克(
两次)——而反过来,任何
与前对手达成共识的尝试都
总会被比作臭名昭著的
1938年《慕尼黑协定》。
当我在2016年的春天开始
展开对本书的研究时,内维
尔·张伯伦的幽灵正在被美
国保守派援引,作为他们反
对奥巴马总统的伊朗核协议
运动的一部分;而如今随着
西方国家努力应对俄国的一
系列行动,绥靖的概念正在
迎来新一轮的流行。因此,
重新考虑这个政策最初的构
思和执行是及时的,也是合
理的。
当然,针对这一主题早
已存在大量的文献——尽管
不如人们有时认为的那样广
博或与时俱进。确实,虽然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
在过去的20年中成倍增加,
但那场灾难的发展和原因一
直相对被忽略了。此外,虽
然关于绥靖政策已经出版了
很多优秀的书籍,但其中绝
大部分都是倾向于关注某一
特定事件,譬如慕尼黑阴谋
,或者某一特定人物,譬如
内维尔·张伯伦。相比之下
,我想要做的是撰写一本涵
盖这整个时期的书——从希
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到“
假战”的结束——来审视政
策是如何发展的以及态度是
如何改变的。我还想关注一
张比仅围绕着主要的领袖人
物要更广阔的画面。通过与
独裁国家达成一个暂行协定
来规避战争的愿望远远超出
了政府的界限,因此,尽管
张伯伦、哈利法克斯、丘吉
尔、达拉第和罗斯福是这个
故事的核心角色,但我还研
究了知名度稍低的一些人物
的行动,特别是业余外交官
。最后,我想撰写一部叙述
史来捕捉这个时期的不确定
性、戏剧性和困境。因此,
尽管通篇贯穿了评论和分析
,但我的主要目的是以日记
、信件、报纸文章以及外交
文书为基础,构建一个依据
时间顺序的线性叙事结构,
从而指引读者穿行于这些动
荡不安的年月。在追求这个
目标的过程中,我有幸接触
到了超过40份私人档案,其
中有一些提供了激动人心的
新素材。为了不打乱我的叙
述,我没有在正文中强调这
些发现,但还是尽可能在顾
及篇幅与出现频率的前提下
,更倾向于使用尚未发布过
的资料而非已经发布过的。
一本关于国际关系的书
籍自然是有一个国际视野。
不过这本书主要讲的还是英
国政治、英国社会、英国外
交。尽管现在看起来或许有
些陌生,但在20世纪30年
代,英国在名义上仍是全世
界最强大的国家——一个覆
盖了地球面积1/4的帝国的
骄傲核心。而美国即将成为
未来强国的势头也是显而易
见的。可是,美国在第一次
世界大战结束后退回到孤立
主义,同时法国——剩下的
唯一有能力制约德国野心的
国家——宁愿选择放弃其外
交和军事主动权,支持英国
的领导地位。由此,尽管英
国人并不愿意被卷入欧洲大
陆的种种问题,但他们意识
到他们成为且被视为唯一有
能力提供必要的外交、道德
和军事领导的强国,从而阻
止希特勒和他夺取欧洲霸权
的企图。
在英国国内,这些不仅
会影响这个国家,而且还会
潜在地影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3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