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在许多人印象中,天才似乎总是与疯癫形影不离。 凡·高为人熟知的伟大作品都是在他生命末期疯病频发时创作的。他曾说:“如果有选择的话,我不会选择疯狂,但这样的事情一旦抓住了你,你就很难摆脱它。” 患有精神疾病的法国文豪巴尔扎克曾说:“天才是人类的病态,正如珍珠是贝的病态。” 天才与疯子之间究竟有何联系?精神疾病真的是天才诞生的条件吗?如果不是,我们又该怎样解释天才异于常人的创造力呢? 本书结合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基因学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精神疾病、基因遗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人格特质、后天努力等因素在创造天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帮助我们搞懂什么样的人会成为天才,什么样的环境才能造就天才。 作者简介 安德鲁·鲁宾逊(Andrew Robinson),剑桥大学访问学者,英国皇家亚洲学会成员,著有近25本关于艺术和科学的书籍,为《当今世界考古学》《柳叶刀》《自然》《科学》等杂志和学术期刊撰稿。其著作包括:《失落的语言:世界未破译文字之谜》(2009)、《地震:自然与文化》(2012)、《印度简史》(2014)。 目录 致谢 插图目录 第一章 定义天才 第二章 天才家事 第三章 天才教育 第四章 智力与创造力 第五章 天才与疯癫 第六章 变色龙人格 第七章 艺术对峙科学 第八章 尤里卡经验 第九章 汗水与灵感 第十章 天才与我们 进一步阅读 导语 三小时搞懂精神疾病、基因遗传、后天努力等因素如何造就天才。 凡·高割下了自己的耳朵,爱因斯坦患有精神疾病,《爱丽丝梦游仙境》源于作者的幻觉。为什么天才似乎都疯疯颠颠? 牛津大学出版社自1995年开始出版的系列丛书,堪称镇社之宝。雅思、托福真题来源,多所世界名校的专业入门读物。由各领域闻名世界的专家撰写,国内专业学者翻译的通识读物。 翻开本书,三小时搞懂精神疾病、基因遗传、后天努力等因素如何造就天才。 书评(媒体评论) 专业、简洁,但不乏味 ,“牛津通识课”系列不愧为 有思想的读者的百科全书 。 ——博伊德·唐金 (英国《独立报》资深 文学编辑,曾任国际布克 奖评委会主席) 充满生气且流畅易读如 斯,该丛书将改变你对感 兴趣主题的思考方式,对 于那些你未曾涉猎的领域 ,丛书又堪为出色的入门 向导。 ——牛津大学出版社 阅读本书,是你迅速变 成专家的机会。 ——《泰晤士报》 《牛津通识课》之所以 吸引我们,是因为世界陌 生而辽阔,目之所及处处 让人充满好奇,充满了我 们想了解的存在。并不是 每个人都渴望成为一个博 学者,但是每个渴望阅读 的人都是一个好学者、一 个热爱知识的人。他们眼 中的知识既动人有趣,又 令人舒适快乐,引起惊叹 和敬畏。 ——《纽约客》杂志 精彩页 荷马、达·芬奇、莎士比亚、莫扎特、托尔斯泰、伽利略、牛顿、达尔文、居里夫人、爱因斯坦——这些艺术家、科学家举世闻名,成就斐然,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少人也许会这样回答:他们都通过不懈努力,永远地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都拥有天才的品性。不过确切来说,我们发现为天才下定义十分困难,尤其是以当代人为对象时。 巴勃罗·毕加索虽有不凡的名望与影响力,但能否尊他为天才,至今未有定论。文坛内,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也是如此。斯蒂芬·霍金虽是大众心目中与爱因斯坦相媲美的当代天才,但懂行的物理学家却不以为然,只将他当作目前众多宇宙学泰斗中的一员罢了。 毫无疑问,天才是个性张扬、独一无二的。然而,天才必有一个共同点,无论平民百姓还是专业人士都无法否认。每一位生物学家仍须阅读达尔文的作品,从中得出新观点,开展新实验。物理学家则需要爱因斯坦的理论。莎士比亚的戏剧、莫扎特的旋律与和声分别从英国和奥地利出发,跨越语言和文化的樊篱,走向世界各地,依旧感动人心。当代“天才”来去匆匆,但天才之思想永驻。天才之作拥有超越一时名望的特质,挣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镣铐,是昙花一现的反义词。 现代英语的“天才”(genius)一词起源于古罗马时期,在拉丁语中指“守护之灵”,它将个人、场所、机制等,与命运的力量、时代的更选联系起来。与古希腊的“daimon”相似,“genius”与被守护者相伴一生,诗人贺拉斯在公元前1世纪曾这样定义道:“……管理每个人出生的星座,管理他的天性,与我们同生,与我们同死,样貌随人而变,肤色或白或黑。”1贺拉斯称,只有它知道两兄弟性格迥异、生活方式天差地别的原因。但是古罗马人口中的“genius”与能力、创造力并没有必然关系。 直到启蒙运动时期,“genius”才获得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现代意义:天才,指展示出超凡的智力或创造力的人,不分先天和后天。贵为神启诗人的荷马,受人敬仰两千余年,却在18世纪才成为一名天才。天才的现义源于拉丁词“ingenium”(而不是“genius”),意为“本性”“先天能力”“才华”。1711年,“天才”一词已广泛流通,约瑟夫·艾迪生(Joseph Addison)在刚开办的《旁观者》(The Spectator)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论天才》(Genius)的文章,其中写道:“对一位作家最常用的评价莫过于称他为天才。” 我听说过不少被人誉为天才的三流诗人,国内没有一个耍笔杆子的缺少称他为伟大天才的仰慕者,至于那些对悲剧只知一星半点的家伙,总有人赞其为旷世奇才。18世纪中叶,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在期刊《漫步者》(The Rambler)上尝试给出天才的定义,侧重后天努力的重要性,具有明显的现代倾向。约翰逊称: 由于天才——无论是怎样的天才——就像燧石上的火花,只有与适当的对象发生碰撞,才能诞生,因此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成为天才,不管他的能力是否恰巧能助他实现愿望;而且由于天才们令人美慕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展示出真实水平,因此一个人只要秉持着同样的信念,从事同样的事业,也许就能理性地期待同样的成功。 P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