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应是飞鸿(苏东坡的诗旅人生)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远人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应是飞鸿:苏东坡的诗旅人生》是一本关于苏东坡的传记作品。本书完全以古籍史料为本源,以苏东坡的诗词为脉络,以其仕途变换为节点,以其人际交往为线索,详尽书写苏东坡从出仕到逝世的整个仕宦历程,深刻分析其屡遭贬谪、频繁变迁但依然积极处理政事、豁达面对人生的根源,同时也展现了北宋中期的官场政治和社会风貌。作者梳理了苏东坡人生中的每段高峰与低谷的所有细节,重点勾勒了苏东坡在其间的思想变化和人生态度,并将地理、生活、思想三者相结合,清晰呈现了苏东坡的三种不同人生路径——官宦人生、流放人生、地理人生,彰显了苏东坡因地理、生活与思想的变化而变化却又不变的一生。
作者简介
远人,197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诗歌、小说、评论、散文等近千件作品散见于海内外百余家报刊及数十种年度最佳选本。出版有长篇小说《伤害》《秘道》《预感》,历史小说《卫青》《霍去病》《夏完淳》《史可法》《沧海蛮荒:九州共主大禹》,散文集《真实与戏拟》《新疆纪行》《寻找光明记忆》(合著),评论随笔集《河床上的大地》《曾与先生相遇》,艺术随笔集《怎样读一幅西方画》《有画要说》《画廊札记》,人物研究《凡·高和燃烧的向日葵》,诗集《你交给我一个远方》《我走过一条隐秘的小径》《还原为石头的月亮》等,主编出版《21世纪的中国诗歌》《当代中国生态文学读本》(丛书)。现居深圳。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京师之路——浩浩长江赴沧海,纷纷过客似浮萍
第二章 凤翔初仕——御风归汗漫,阅世似蜉蝣
第三章 开封沉浮——翁今自憔悴,子去亦宜然
第四章 西湖三载——浅深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第五章 壮岁密州——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第六章 寂寞徐州——悟此人间世,何者为真宅
第七章 乌台诗案——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第八章 赤壁三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第九章 汴京归途——来往一虚舟,聊随物外游
第十章 再度京城——当时无限人,毁誉即墨阿
第十一章 钱塘江上——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第十二章 颍州悲欢——愿言指松柏,永与霜雪期
第十三章 半载扬州——俯仰四十年,始知此生浮
第十四章 千里岭南——天涯未觉远,处处各樵渔
第十五章 天涯海角——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
附录 苏东坡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在四川成都平原西南部
的岷江中流之畔,有一座丘
陵起伏名为眉山的城市。眉
山的行政位置如何姑且不论
,文化地位却令人有高山仰
止之感。在距今近千年的宋
仁宗景祐三年(1036)十
二月十九日,眉山县纱综街
上有一男婴出生了,其父苏
洵将其取名为苏轼,字子瞻

在历史上,大凡有影响
的历史人物出世,史书上总
有一些奇特的记载。北宋诗
僧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载
有一事,说苏辙被贬谪筠州
(今江西省高安市)时,与
洞山僧人云庵和圣寿寺聪禅
师颇多往来。某日,云庵梦
见自己与苏辙和聪禅师同迎
五祖戒禅师,当他对苏辙和
聪禅师说起后,居然发现“
三人同梦”。其时,苏轼恰
好来寺,三人遂出寺二十里
相迎,果然迎得苏轼。回寺
后说起梦时,苏轼说道:“
轼年八九岁时,尝梦其身是
僧,往来陕右。又先妣方孕
时,梦一僧来托宿,记其颀
然而眇一目。”云庵听后大
惊,屈指一算,“眇一目”的
戒禅师恰好去世五十年,当
年苏轼四十九岁,颇有戒禅
师是苏轼前生之感。另外,
金末太学生刘祁在《归潜志
》中则说得更为离奇,“昔
东坡生,一夕眉山草木尽死
”。凡此种种,似暗喻苏轼
出世时便有不同凡响的天地
反应。
当然,戒禅师的投胎转
世和一夕眉山草木尽死的离
奇之说不能当真。苏轼出生
后,其母程氏请刚刚哺育完
三女苏八娘的乳母任采莲继
续哺喂襁褓中的婴儿。对这
位居苏门奉献三十五年人生
的乳母,苏轼终生相敬。当
她在元丰三年(1080)八
月去世于黄州临皋亭后,苏
轼亲笔为其写下墓志铭,其
中“生有以养之,不必其子
也。死有以葬之,不必其里
也。我祭其从与享之,其魂
气无不之也”句,能见出苏
轼对乳母的情感之深和当时
的内心之痛。至于苏轼出生
时的苏门境况,可从日后苏
辙的“我家初无负郭田,茅
庐半破蜀江边”诗句可见,
无论苏门祖上有过怎样的显
赫,到苏洵为一家之主时恐
怕连小康也算不上了。
关于苏轼的童年,值得
记叙的有三件事。第一件事
是苏轼四岁时即宋仁宗宝元
二年(1039),弟弟苏辙
出生。苏洵父子三人后虽同
列“唐宋八大家”,但在苏辙
眼里,苏轼始终是自己幼年
开始就“志气虽同,以不逮
惭”的兄长兼师友。后来,
苏辙在散文《武昌九曲亭记
》中对二人的童年生活有极
为动人的描写,“昔余少年
,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
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
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
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
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
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
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
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
洒然自笑者也”。这段话表
明苏轼的“适意”性格不无先
天因素。苏辙自小就受苏轼
性格吸引,兄弟虽为手足骨
肉,但终究个体有异,以至
于苏辙始终无法像苏轼那样
在面对人生的打击时抱有天
生的豁达态度。
第二件事是苏轼八岁时
即庆历三年(1043)入眉
山天庆观道士张易简门下求
学。在眉山,除了道士张易
简,还有一个叫李伯祥的道
士,因其身矮被称为“矮道
士”,与张易简素有往来。
李伯祥除了修道,还喜作诗
。在张易简门下一众弟子中
,李伯祥对苏轼特别另眼相
看。原来,有人从京师来眉
山拜访张易简时,赠送其一
本石守道编撰的《庆历圣德
颂》诗集。苏轼在旁窥看后
,对里面的诗歌即能背诵,
并问张易简道:“所颂十一
人者何人也?”张易简不以
为意地说道:“童子何用知
之?”苏轼即刻回答:“此天
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
耳,何为其不可?”张易简
闻言吃惊,万没料到苏轼小
小年纪竟语出惊人,当下便
将书中的人物如韩琦、范仲
淹、富弼、欧阳修等人尽数
告之,还强调了一句“韩、
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
杰也”。苏轼闻言,大为倾
慕。当然,此时的苏轼还不
知道,若干年后,除了范仲
淹,他会与其他三人有极为
深厚的交往,尤其欧阳修对
其一生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是以,当时李伯祥见苏轼
禀赋非凡,便对张易简称赞
说道:“此郎君贵人也。”
第三件事是苏轼入天庆
观读书翌年,五岁的苏辙也
到了张易简门下。苏轼兄弟
二人遂开始了“游戏图书,
寤寐其中”的尽兴生活,与
他们一同游玩的还有母亲程
氏家族的表弟程之元。程之
元有个哥哥叫程之才,后来
成为苏轼三姐苏八娘的丈夫
,不料苏八娘在程家备受虐
待致死,导致苏、程两家结
怨。直到苏轼花甲之年被贬
惠州后,才与程之才冰释前
嫌,此为后话。当苏辙到眉
山求学一年后,父亲苏洵开
始负笈东游,苏轼兄弟遂从
天庆观返家,由母亲程氏“
亲授以书”。
在苏轼一生中,母亲堪
为第一个对他生全深影响之
人。程氏还是改变苏洵毕生
命运的人。站在今天来看,
能步入“唐宋八大家”行列的
苏洵自是文学天赋奇高,但
他偏偏自幼不喜读书。成婚
后,出身富裕名门的程氏“
上事姑翁,下教子女”,面
对苏门衰落的窘境,不惜亲
自与“婢子熨帛”,为的是免
去丈夫的后顾之忧,盼其能
感悟奋起。当苏洵逐渐体会
妻子“忧我泯没”的苦心后,
终于在二十七
导语
一部大文豪苏东坡的仕宦史、交际史、思想史。
不管是官宦人生、流放人生和地理人生,都是苏东坡的豁达人生……
在苏轼一生中,母亲堪为第一个对他生全深影响之人。程氏还是改变苏洵毕生命运的人。
历史上越是伟大的人物,其作品就越与其生平有紧密的勾连。阅读苏东坡的生平,与阅读他的作品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后记
动手写苏东坡,我的最
初想法是就他那句“问汝平
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写
三篇与之对应的随笔。当三
篇完成后,把苏东坡的全部
生平写出的念头却已不可抑
制。于是我回头从本书第一
章写起,认认真真地面对苏
东坡的每个重要人生阶段。
随着写作的深入,我逐
渐体会到若不深入苏东坡的
经历,很难说能真正理解苏
东坡的作品,哪怕那些耳熟
能详的诗词——譬如《念奴
娇·赤壁怀古》。难道真能
离开苏东坡的数十年经历而
去进行纯粹的文字赏读吗?
我以为不能。中国历史太长
,传之于世的诗人和作品数
不胜数,极为现实的是一个
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很难去
了解每一位历史人物的生平
,于是仅仅面对作品就成为
很多读者习惯成自然的选择

但苏东坡不应被如此选
择,正如李白、杜甫、文天
祥等人不应被如此选择一样
。更不应忽略的是,历史上
越是伟大的人物,其作品就
越与其生平有紧密的勾连。
所以,阅读苏东坡的生平,
与阅读他的作品同样重要,
甚至更为重要。
鉴于坊间的苏东坡传记
众多,为了避免重复和冲突
,我选择的方式是将他每个
人生阶段的重要作品和其经
历糅合来写。所以,这本书
当然不是小说,也不是完全
严格意义上的传统式传记,
而是一部写苏轼一生经历和
作品的随笔式传记。为了保
证材料的准确,我未参考任
何一部现当代作家撰写的关
于苏东坡的书籍,完全以《
宋史》《宋史纪事本末》《
苏轼年谱》《苏轼诗集》《
苏轼文集》《苏轼词编年校
注》《续资治通鉴》,以及
《苕溪渔隐丛话》《铁围山
丛谈》《避暑录话》《岁时
广记》等六十多部宋人笔记
作为参考文献。在写法上,
算是我的一种尝试,是否成
功,得由读者说了算。
全书脱稿后,我填了一
阕《蝶恋花》,它是献给苏
东坡的,也是献给每一位读
者的:
倜傥千秋谁为冠?翻遍
书中,屈指东坡算。
已为当时天下羡,谁人
及得身腰半?
万里山川曾踏遍。奇绝
兹游,九死南荒叹。
华发苍颜霜雪伴,风流
尽是沧桑换。
这是苏东坡的一生给我
的最强感受,因此我总觉得
本书是一部可不断延长和不
断进行丰富的作品。但愿异
日,我能奉献出一部更具厚
度与深度的关于苏东坡的作
品。此外,本书部分篇章曾
在《西部》《绿洲》《雨花
》《四川文学》《山花》《
文艺报》等报刊发表过,收
入时都做了程度不一的修订
,以求上下文的叙述统一。
由衷盼望,得到方家和读者
们的批评指正。
远人
2022年6月13日凌晨于黄
精彩页

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发源于四川松潘县岷山南麓的岷江从北向南,经茂县、汶川、都江堰、新津、彭山、眉山、青神、乐山、犍为、宜宾,贯穿整个四川中部,到宜宾汇入激流汹涌的长江后,便一路浩浩荡荡开始东流向海之程。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十月初,二十四岁的苏轼正是从故乡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舟发岷江,南至宜宾,再东入长江,经十一郡、三十六县,行六十日行程后在湖北荆州上岸,再取陆路北上京师开封。
与青年苏轼同行的,除了妻子王弗,还有五十岁的父亲苏洵和刚及弱冠的弟弟苏辙一家。
对苏氏父子三人来说,这已是第二次前往京师开封。
四年前,即嘉祐元年(1056)闰三月底,苏氏父子同离成都,往京师开封赴考。苏轼当时的心情与此刻相比,既有相同,也有不同。说相同,毕竟二十一岁与二十四岁相差无几,都属青春勃发之龄,面对前途会使人涌起非比寻常的渴望,尤其嘉祐二年(1057)金榜题名后,迎接其雄心的仕途大门已然敞开。名播天下的欧阳修、梅尧臣等考官无不震惊于苏氏兄弟的罕见才华,连皇帝宋仁宗也在阅过考卷后惊喜万分地告诉皇后,称“为子孙得到了两个宰相”。说不同,是此刻苏轼刚刚守孝结束。得知母亲程氏去世的噩耗后,刚刚及第的苏轼当即和父亲、弟弟返蜀奔丧。另外不同的是,当年苏氏父子赴京走的是险峻陆路,此次选行水路,也是开阔视野和心胸的最佳选择。
此刻身在岷江舟中,苏轼既想起了故去的母亲,也想起了四年前的点滴往事。
为求得第一次赴京赶考的支持,苏洵特地带上苏轼、苏辙二子,前往雅州(今四川省雅安市)拜见当地知州雷简夫。雷简夫在今日鲜为人知,在当时却极负盛誉,与欧阳修奉旨同修《新唐书》、以“红杏枝头春意闹”名传海内的工部尚书宋祁特意写过一首《赠雷简夫》的五绝,称其“大言满千牍,高气横九州”,其中既见雷简夫的当时声望,也见他平日所交人物。“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意思是只有自己不凡,才能交上不凡之友。苏洵彼时虽为布衣,名声却已不小。当雷简夫读过苏洵呈上的《六经》《洪范论》等文论后,震惊之余,大起相见恨晚之感。从这里也能看出,在大宋一朝,文人间的惺惺相惜并不受彼此身份限制,有才华的人自会得到在朝在野的各类同行的赏识。苏洵心怀感激,当即命两个儿子对雷简夫行拜师之礼。
颇为有趣的是,今天读者翻阅苏轼兄弟的诗文集时,会发现竟“无一字及简夫,似绝不知其人者”。原因是后来有个叫范伟的长安巨富,谎称自己是武功县令范祚的孙子。范伟若只是吹吹牛皮倒也无伤大雅,想不到的是他竟然花重金请人从墓中盗来范祚尸首与其祖母合葬,范家竟由此被免除五十年徭役。雷简夫明知实情,却在收受范伟贿赂后亲题墓碑,为之张目。长安人人悉此恶事,却知范伟背后有雷简夫撑腰,乃至无人敢言。苏轼兄弟虽嫉恶如仇,但若提笔揭露,又会想起自己父子当年接受过他的帮助,就索性一字不书了。
雷简夫当时对苏氏父子的重要帮助是,他当即给时任益州知州不足三年的礼部侍郎张方平、翰林学士欧阳修、中书门下平章事韩琦分别去信。在给张方平的信中,雷简夫直接称苏洵负“王佐之才……岂唯西南之秀,乃天下之奇才尔”。在给欧阳修的信中,雷简夫生怕对方不了解其人,在又一次称苏洵具有“王佐之才”后,还着重说到他“寡言笑,淳谨好礼,不妄交流”的性格。在给韩琦的信中,雷简夫则赞苏洵“皇皇有忧天下心”,并告知苏洵父子将往京师开封,“谋就秋试”。
从一州之官到朝廷宰相,雷简夫三封信一人不漏,足见他对苏洵的由衷钦敬。
果然,当苏洵准备完赴京事宜,带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先去成都拜见张方平时,后者竟立以“国士待之”,并急不可待地上奏朝廷,举荐年纪不轻的苏洵为成都学官。理所当然的是,张方平绝非因雷简夫来函才如此,而是苏洵父子才学令其大为赞赏。当苏洵问儿子苏轼、苏辙兄弟是否可参加乡举时,张方平的回答是,“从乡举,乘骐骥而驰闾巷也。六科所以擢英俊,君二子从此选,犹不足骋其逸力尔”。意思是他们参加乡举,就好比千里马在小巷奔驰—大材小用了,哪怕金榜题名,也恐怕释放不出二人的全部才华。临行前,张方平不仅给他们置办行装、派人陪送,还不假思索地给关系已然交恶的欧阳修写下一函极力举荐苏洵父子。
张方平能不假思索地给自己的政敌欧阳修去信,是他知道无论欧阳修与自己有何芥蒂,也绝不会忽视自己对人才的举荐。面对苏氏父子的才华,张方平对欧阳修的识才眼光的信任,就如同他对自己眼光的信任。所以,张方平坚信欧阳修绝不会以为自己是在做徇私之举。今人读史至此难免感慨,宋时官场文人即便双方不睦,一旦发现人才,便能立抛个人成见,行唯才是举之事。从深处看,张方平的行为最为恰当地为后人展示了那个时代的文人风度,从侧面解释了为什么宋朝能涌现如此多的文学巨匠,也解释了在“唐宋八大家”中宋人为什么能占六席,更解释了后人眼里的“弱宋”为什么会出现如苏轼这样彪炳千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8 20: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