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发现重塑(建成环境评论叙事集)
分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作者 程国政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收集了作者在《新民晚报》《华建筑》《大视觉》及同济大学校内媒体发表的建成环境评论、报道叙事文字,内容包括评论、言论和深度报道,是一部同济大学师生关于建成环境艺术的评论、报道集。
这些年来,工程和人文关怀、艺术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的文化、艺术不断走向世界,中华文化越来越自信;人们对待自然,对待环境,对待身边的街坊、村庄,越来越理性,思考得越来越深沉。同济人的这些思考、行动,长期以来以砥砺奋发的心去做细致入微的事,都一一记录在书中,走过的岁月光亮如炬,结出的果实丰硕沉甸。
作者简介
程国政,人文学者,古文献专家。章黄学派门人。现任同济大学新闻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献、建成环境及艺术研究,著有《管子:权霸人生》、 《中国古代建筑文献集要》(8卷本)等,其中《中国古代建筑文献集要》获得中国高校学术著作二等奖。长期在《新民晚报》等媒体上开设建成环境评论专栏,其中晚报专栏至今已有17年,数百篇专栏文章已结集为《梓园新艺曲》。报告文学《写给中国人民的故事》获正泰杯全国报告文学奖;另著有《李国豪与同济大学》等5部。著述总字数超过1000万字。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前言
上编 建成环境评论
文化动物“趴窝”的胜地
设计艺术为生活点睛
工程和艺术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当环境美成为主角时——地铁艺术发展史可这样抒写
快闪到来时,生活顿时变艺术
蓝海里的中国艺术很酷很帅
微公益,让艺术升华城市的温度
我拿什么留住你?——姜锡祥摄影作品印象
扎哈之后,建筑界少了“女魔头”
什么叫艺术范儿:千万个人有千万个样子
中国园林“远嫁”海外的奥秘
海外中国艺术遗产,值得一看
跨界艺术缘何红火?
“为美好生活环境而战”——支文军谈2016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中国是我们展示的大舞台”——海外画廊纷纷关注中国艺术深度观察
在北欧看不一样的“居”艺术——专家眼中的奥斯陆建筑三年展
上海双年展为何选择印度Raqs小组
海外艺术名校看过来
盘点海外双年展:网尽世界艺术
查尔斯顿,永不落幕的艺术之城
中国人在美国的“大地艺术品”——透视中国建筑师马岩松设计的卢卡斯博物馆
从“世界尽头”启航的艺术之旅——南极艺术双年展深度观察
他们用建筑致敬自然——从2017年普利兹克奖引发的对建筑与环境的思考
工程艺术姓“华”很精彩
米兰,吹响艺术集结号
芬兰博物馆,很有品!
走,到希腊学习去
用艺术留住“城市的年轮”
足迹:乘电铁游日本美术馆
古根海姆:艺术救城的一段传说
威尼斯:中国艺术再次唱响
惠特尼双年展:当代艺术的风向标
津桥春水浸红霞——“一带一路”上的中国艺术风采
他们重新定义了“家”——青山周平、亚历山德罗的民宅设计印象
看,十年一回的艺术展——聚焦德国明斯特雕塑展
云端里的“露天艺术博物馆”
今年,世界新增遗产“废墟”多——2017年世界18处文化遗产观察
艺术原来可以如此诙谐——在比利时感受环境雕塑的幽默因子
梦想“家”?魔术“家”!
下水道:功能之外还带点艺术范儿——海外下水道百年发展史深度解析
遗产,可以这样活态传承
多瑙河上的明珠——走进世界文化遗产之城布达佩斯
加点艺术,居住城市更惬意——2017釜山国际建筑文化节“居住釜山 居住上海”观感
未来自在本来中——传统中国赋予矶崎新灵感与思考
艺术更新乡村:和声细语打造多样化美
美丽上海,公共空间让心“晴”好
会展地址怎么办?城市更新用绣花功夫慢慢来
“她这样天然去雕饰”——地铁14号线车站空间观赏记
“它是个不断成长的生命体”——地铁14号线车站空间总设计师郑鸣一席谈
我国古代生态文明智慧:都江堰、吊脚楼、溇港圩田的启示
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意见
国外生态教训对我国的启示——以英、法、德及日本为例
长江:如何大保护?
“海上丝路”与郑和宝船
留住成长的年轮——杨浦老城更新漫说
徐汇滨江:文化范儿足——上海徐汇浦江西岸十年蜕变记
美丽中国,顺自然而行之——从古代城乡居住悟“天人合一”实践
这里藏着半部民国史——南昌路民国建筑探访记
粮仓:在云间遇上艺术——松江云间粮仓观察记
风云激荡闤阓起——茂名南路建筑的演进与时代风云
它们寄托着民族复兴的愿景——“大上海计划中”的公共建筑掠影
下编 同济人的建成环境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世博后滩生态水系改造科研团队专访
复兴百年老街,留下城市标本——记常青团队UNESc0获奖项目“海门老街的再生”
新旧共生,和而不同——同济大学古建修复专家眼中的“海口骑楼模式”
“它将成为园林规划设计的典范”——周俭详解《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规划》
历史建筑“青春”如何常驻?——同济牵头团队历时四载“研”出应对之方
“世博会后续利用的一次成功实践”——设计一场(原巴士一汽)感受记
同济大学组织实施“物我之境:国际建筑展”
都江堰市图书馆改造记
“这里将是激发文化创意梦想的场所”——唐子来“导演”的城市最佳实践区“转身”大戏探营
“展馆原来还可以这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总设计师章明访谈录
“爸爸看到的话,一定很高兴的”——石库门改造中董春方的幸福设计感受记
建筑理念的试验田
西岸,做建筑艺术的先锋——同济人与“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
“申遗成功是保护的新起点”——古城保护专家阮仪三与大运河的不解之缘
“培养专家型的建筑师与工程师”——经过十年磨砺,历史建筑保护学科建设与专业教学硕果累累
“把展览办成城市更新的国际平台”——“201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参观印象
“建设美丽乡村,特色小镇是条好路子”——彭震伟教授眼里的特色小镇愿景
八万吨粮仓变身艺术仓库——李翔宁详解“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生态岛上的建筑当然要生态化”——与陈易教授聊他的崇明岛建筑实践
里弄这样微更新——童明和他的上海旧城更新实践
不忘本来,上海这样做
小城镇:乡村振兴战略的支点——张立谈国家两批403个特色小镇特点
序言
同济大学115周年校庆
之际,一日,宣传部程国
政老师手拿《发现·重塑
:建成环境评论、叙事集
》一书目录来告:“书中
七成以上的篇幅,反映的
都是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设计创意学院、土木工
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院等师生们的行迹,当
为序之。”余欣然乐观其
文,阅读一篇篇流畅的文
字,同济大学在建成环境
实践中走过的一驿一站、
闯过的一关一隘,峥嵘的
岁月历历在目,宛如昨日

上海世博,吴志强院
士作为总规划师,带领团
队把黄浦江两岸老工业区
改造成为21世纪大都市“
美好生活的样板”,同济
大学的教师在其中承担了
大量的课题,这些杰出的
工作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
的展现:城市最佳实践区
、上海当代艺术馆、西岸
、八万吨粮仓、巴士一汽
、世博后滩……这些老城
更新的实践充分证明了我
校学者的使命担当和聪明
才智。
不仅如此,我校建筑
与城市规划学院师生们的
足迹遍布海南、四川、大
运河,深入街坊里弄、郊
野乡村,可谓是走遍天涯
海角来,流沙弱水接瀛台
。像一辈子从事古城保护
的阮仪三先生,一条大运
河便倾注了他一生的牵挂
,申遗始于2005年,直
至2014年成功,先生清
楚地记得“3111个日夜,
经历了不少曲折”,可是
先生却说:“作为活的遗
产,大运河申遗成功是保
护的新起点。”因为经历
了一千多年的自然风霜和
人为干预,大运河被切割
得支离破碎、遍体鳞伤,
航道淤塞、环境恶化,保
护已经刻不容缓。令人欣
慰的是,得益于老一代专
家们的共同努力,2021
年8月,《大运河国家文
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正
式发布,大运河被纳入国
家文化公园建设名单;今
年4月28日,水利部宣布
,经过持续补水,京杭大
运河全线通水。大运河走
上了活态保护利用的良性
发展道路。
设计创意学院的师生
们深入里弄社区,在小城
镇、在乡村,挥洒着他们
更新环境的智慧,让历史
更好地活在当下,让文物
、环境成为美好生活的一
部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
院、土木工程学院、人文
学院的师生们说地下、论
城市,共议大江大河的保
护,谈论城乡社区的过去
和未来……国家需要的就
是同济人的使命担当,同
济人一贯秉承的都是“与
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
的优秀传统。
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
六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已正式成为中国
黄(渤)海候乌栖息地(
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提
名地,目前申报自然遗产
的各项工作正有序开展。
崇明岛作为建设中的世界
级生态岛,同济大学在环
境优化、风貌区提质、道
路生态化改造、村容村貌
的改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
的作用,这种努力现在依
然在继续:21世纪初,同
济大学崇明生态岛研究中
心成立;今年年初,同济
崇明碳中和研究院在崇明
成立;唐子来和吴长福两
位教授分别受聘担任崇明
区总规划师和总建筑师,
同济师生将持续为崇明全
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的
保护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百年来,尤其是新中
国成立以来,同济人牢牢
把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扛在
肩上:治淮工程、治理苏
州河,参与武汉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力
主宝钢上马,从外国人手
里争回南浦大桥设计建设
权,全面参与港珠澳大桥
建设……任凭风云变幻,
始终初心不改,求真务实
,做一事精一事并力求成
一事,始终站在国家需要
的最前沿,为人民城市、
乡村振兴、美丽中国而踔
厉奋发、笃行不怠。
令人欣慰的是,程国
政老师始终与同济师生们
的建成环境实践身影相伴
而行,踏遍青山人未老,
万里锦绣万里诗;始终深
入关注同济师生们的规划
、建筑、环境、历史文化
遗产保护实践,写了大量
详实而优美的文字,据我
所知篇目当以数百计。这
些报道、访谈、评论深入
而全面地反映了同济师生
的使命担当意识、民族复
兴情怀。感谢他的辛勤工
作和无私奉献。现在,他
将这些报道中涉及建成环
境的篇章汇而成集,果然
蔚为大观。同济师生走过
的每一步,印迹清晰可辨
,壮歌足慰吾怀。
国政老师约我撰写序
言,很高兴,为数语以赞
其劳。
彭震伟
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

壬寅年沪上大疫后,
仲夏之际
于同济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0:4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