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广东地方习惯法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作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对广东地方习惯法的研究,以潮汕和连南瑶族为中心进行研究。潮汕法律文化研究,从地方习惯法的研究视角,以潮汕方言俗语、婚俗、侨批等媒介为载体,以官吏的法思想和实践为标本,且围绕“融合多元”凸显“儒家化”为特色的潮汕法律文化进行的探讨,从潮汕方言民俗中的法律文化、潮汕婚俗中的法律文化、潮汕乡约宗法中的法律文化、潮汕侨批中的法律文化和潮汕官更的法思想与实践五大内容具体展开。
作者简介
张洪林,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学士、硕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博士。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法律史学科学术负责人,广东省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会副会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般项目“广东地方习惯去研究(15BFX023)”;主持并完成了“面向21世纪的法学教育改革与对策研究”“广东流动人口家庭暴力与构建和谐社区的预防对策”“中国法制史上的广东经验(1840-2008)”等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12年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清代盐法研究》:主编出版《中国法制史》教材多部;在《现代法学》《法学评论》《法学》《学术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近50篇;论文《清代四川井盐引岸法制的运行》获2013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2010-2011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等奖;2008年5月获华南理工大学教学名师奖;2009年9月获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首届“我最喜爱的导师”称号。
目录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材料
四、研究的架构与创新
第一编 以潮汕法律文化为中心
第一章 潮汕法律文化的意涵
第一节 潮汕法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内涵
一、潮汕法律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潮汕法律文化的内涵
第二节 潮汕法律文化特征形成的基础
一、封闭与开放的地理环境是形成潮汕法律文化特征的客观基础
二、土著文化与移民文化多元融合并凸显儒家主流文化根基
三、向海外移民铸就了潮汕法律文化开放冒险而又诚实守信的品格
第二章 潮汕日常媒介中的法律文化
第一节 方言俗语中的法律文化
一、齐家治国的语言规训
二、俗语中体现的官民关系的治理基础
三、商业系统的俗语法则
第二节 功夫茶道中的法律文化
一、功夫茶道的准则意义
二、功夫茶道的传统教化
三、功夫茶道中暗含的司法文化
第三节 潮绣潮剧嵌瓷木雕中的法律文化
一、潮绣的礼义承载
二、潮剧的司法意义
三、嵌瓷的秩序期盼与木雕的日常提醒
第三章 潮汕婚俗中的法律文化
第一节 潮汕婚俗的文化基础
一、潮汕地方文化群落
二、儒家汉族文化背景
第二节 潮汕婚俗的内容
一、“六礼”的婚姻缔结程序
二、潮汕旧俗中的婚姻形态
三、潮汕歌册故事中的婚姻观念
第三节 潮汕婚俗的特点
一、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协调共生
二、儒家伦理是婚俗文化的精神内核
第四章 潮汕乡约宗法中的法律文化
第一节 潮汕乡约宗法推行的思想基础及中坚力量
一、儒家正统思想在潮汕的传播为乡约宗法推行奠定了教化基础
二、潮汕的士大夫阶层是推行乡约宗法的中坚力量
第二节 潮汕的乡约
一、潮汕乡约推行的原因
二、潮汕乡约的主要内容
三、潮汕乡约的特点
第三节 潮汕宗法中的法律文化
一、潮汕宗族的构建
二、潮汕族谱中的法律文化
三、潮汕宗祠中的法律文化
四、潮汕宗族规制中的法律文化
第五章 潮汕侨批中的法律文化
第一节 家族文化浸润的潮汕侨批
一、潮汕家族文化的形成
二、潮汕家族文化的浸润催生了潮汕侨批
三、潮汕家族文化衍生了潮汕侨批的民间法规则
第二节 潮汕侨批的民间法规制
一、“信款合一”与“回批确认”的规制
二、同业公会对侨批的保障措施
第三节 潮汕侨批的国家规制
一、清末的《开办邮政章程》
二、中华民国的潮汕侨批规制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侨批业规制
第四节 家族文化构筑的潮汕侨批纠纷调处方式
一、家族文化中的商业诚信构筑了潮汕侨批纠纷预防的屏障
二、家族文化影响形成的救济方式是化解潮汕侨批纠纷的重要保障
三、家族文化构筑的潮汕侨批纠纷调处方式评鉴
第五节 潮汕侨批中渗透的法律文化
一、潮汕侨批的根基是家族法文化
二、潮汕侨批规制中显现了民间法与国家法的互动
三、潮汕侨批规制的演变折射了中国法律近代化的轨迹
第六章 潮汕官吏的法思想与实践
第一节 清官祭祀与信仰
一、皇帝与官吏的潮汕风范
二、汉法与官吏的潮汕机遇
第二节 唐宋时期潮汕官吏的法思想与实践
一、韩愈
二、彭延年
第三节 明清时期潮汕官吏的法思想与实践
一、翁万达
二、萧端蒙
三、周光镐
四、林熙春
五、蓝鼎元
第四节 结语:潮汕法律文化的意义
第二编 以连南瑶族民族文化遗产立法保护为中心
第一章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民族自治地方文化遗产保护立法为考察对象
第一节 加强民族自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
二、有利于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有利于活跃民族自治地方的特色文化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现实困境
一、真实性保护面临困境
二、传承性保护面临危机
三、整体性保护面临挑战
第三节 完善民族自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路径实现
一、更新保护理念
二、构建多元参与机制
三、制订保护规划
第四节 结语
第二章 连南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对瑶族文化遗产的保护
第一节 《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起草的背景
一、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二、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
三、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对民族自治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第二节 《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起草的指导思想
一、民族文化遗产统一
序言
《广东地方习惯法研究
》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广东地方习惯法研
究”(15BFX023)的最终成
果,也是广州市哲学社会科
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2年
度课题“潮汕侨批法律文化
研究”(2022GZJ197)的研
究成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
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将法治中国问题与中国属性
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强调本
土文化与法治理念的承接与
转型。发掘法治的民族性、
地域性资源,对传承传统法
律文化,推进多层次、多领
域依法治理有重要的价值。
广东地处岭南,自古形
成了多种文化群体和谐共存
的社会形态。不同群体在迁
居与生养中,孕育了自身独
特的习惯法。明清时期,广
东的广府民系、潮汕民系和
客家民系三大汉族分支基本
成型。潮汕民系发展为儒家
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综合体,
兼收并蓄的文化孕育了发达
的习惯法,与中原法律文化
产生了差异,具有独特的研
究价值。在少数民族群体中
,宋代以后迁入广东连南的
瑶族部落逐渐成为广东少数
民族的主体,由于地处汉民
生活区,连南瑶族在维持自
身文化的同时,也受到汉族
法制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广
东地方特色的排瑶习惯法。
对广东地方习惯法的研究,
我们以潮汕法律文化和连南
瑶族民族文化遗产立法保护
为中心进行研究。
本书由项目主持人张洪
林(博士、华南理工大学法
学院教授),项目组成员曾
天然(博士、广东工业大学
通识教育中心讲师)、沈玮
玮(博士、华南理工大学法
学院副教授)、薛锐(博士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朱腾伟(博士、广东技术师
范大学法学院讲师)共同完
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