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互联网传播技术带来连接一切现实的可能性,释放了个体在社会发展中的力量,社会沟通与对话的主体不仅仅是组织结构型的,更是自我与自我、自我与他人间的。在个体生命底色上跨媒介叙事如何能与社会达成有机联系,社会多元主体间交流中如何遮蔽与揭示出其背后的权力博弈,事物发展中过程性、机缘性、生成性对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社会转型如何从宏大叙事向微小叙事转变,为什么个体自我认知、思维方式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源泉与动力,这些都是生命传播中力图回答的问题。 作者简介 师曾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北京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赴新西兰、泰国等国家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从事的教学与研究领域涉及出版学、传播学、媒体研究、图书馆学、目录学等,在《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Library Management等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五十篇左右,主持翻译《创刊指南》(How to Start a Magazine)(河北教肓出版社,2005年)一书。 目录 第一章 生命传播与自我认知 一 自我认知革命中的不忘初心——论传播理论武装与网络媒体的有效融合 二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与社会变迁 三 探析作为出版理论研究基石的权利与权力的博弈 四 互联网背景下的公共传播与生命传播——作为话语实践的另一种可能 第二章 重返现实与泛娱乐思潮 一 “重返现实”中的泛娱乐思潮 二 泛娱乐时代个体生命倾向性的狂欢 三 数智时代的认知加速与算法游戏——以生命传播的视域 第三章 情感传播与异质共同体 一 生命传播与老龄化社会健康认知 二 “脱嵌”与“根植”:养老服务与日常生活的两种关系 三 新媒介赋权下的情感话语实践与互联网治理——以“马航失联事件”引发的奇观为例 第四章 爱的驱力与公共传播 一 沟通与对话交往与实践:改革开放40年来公共传播发展 二 生命传播:实践中的救赎与创新——兼论深圳关爱行动 三 情感、行动与责任:公益传播中的生命叙事 四 人工智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的赋能效用研究: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 第五章 认知革命与观看“跃读” 一 情感时代基于生命传播的观看与“跃读” 二 后阅读时代“跃读”的实现与意义 三 数字多重超文本阅读下的出版业认知转向:在“跃读”中实现“悦读” 四 跨屏传播对传统广告业的影响与挑战 第六章 重新部落化与社区治理 一 “重新部落化”——新媒介赋权下的数字乡村建设 二 以社区治理与服务实现为目标的多元主体互动——生命传播视域下的社会组织与物业企业 三 智慧社区发展的未来趋势:从设计本位到生活本位 第七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对外传播 一 “命运共同体”视阈下的对外传播 二 “一带一路”中的微小叙事 三 让吉布提建设得更像吉布提——对话交流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 智库外交及其行为实践:智库在对外交往中的功能、角色与活动 第八章 互联网超文本世界与跨媒介叙事 一 互联网时代媒介叙事下的生命传播 二 “新文创”的变与不变 三 媒介化社会的生命叙事与情感传播——以李子柒现象为例 四 一切尚待生成:作为跨媒介叙事的互联网超文本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