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
分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作者 刘汉龙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岩土工程学科发展,创新是灵魂。本书结合著者及其科研团队近年来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探索,围绕集成、逻辑推理和联想等思路,归纳出了优缺点互补创新法、逆向思维创新法、组合技术创新法、希望点列举创新法、触类旁通创新法、强制联想创新法和扩散(发散)思维创新法等七种技术创新方法,并基于近年来研发的系列创新技术,围绕上述的七种创新方法,分别阐述了各种技术的研发背景、研发过程和技术创新内容,并以PCC桩、现浇X形桩、浆固碎石桩和改性真空预压等技术创新为例,总结出从新技术开发、工程科学问题探索、项目申请、室内试验研究、理论研究、装备研制、现场试验、知识产权申请、标准与工法研制、工程推广应用和成果凝练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研究之路,借以与同行交流。
本书可供土木、水利、交通、能源等部门的勘察、设计、施工人员和科研人员,以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岩土工程创新的含义
1.2 岩土工程创新的类型
1.3 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
1.4 岩土工程技术创新的保护
1.4.1 岩土工程专利
1.4.2 岩土工程软件著作权
第2章 岩土工程优缺点互补创新法
2.1 优缺点互补创新法内涵
2.2 优缺点互补创新法案例分析
2.2.1 PCC桩技术
2.2.2 抗液化排水刚性桩
2.2.3 复合桩靴结构装置
2.2.4 混凝土堆石混合坝
2.2.5 土石坝的抗震组合面板
第3章 岩土工程逆向思维创新法
3.1 逆向思维创新法内涵
3.2 逆向思维创新法案例分析
3.2.1 消除桥头跳车的调节装置
3.2.2 既有高速公路沉降病害的处理方法
3.2.3 软土地基工后沉降控制板承式路堤技术
3.2.4 PCC桩质量的直接检测方法
第4章 岩土工程组合技术创新法
4.1 组合技术创新法内涵
4.2 组合技术创新法案例分析
4.2.1 浆固碎石桩技术
4.2.2 浅层振夯击密与深层爆炸挤密联合地基处理方法
4.2.3 空心劲芯浆固散体材料桩
第5章 岩土工程希望点列举创新法
5.1 希望点列举创新法内涵
5.2 希望点列举创新法案例分析
5.2.1 现浇X形桩及复合地基技术
5.2.2 可回收式锚杆技术
5.2.3 复合加筋排水褥垫技术
5.2.4 吹填超软地基改性真空预压技术
第6章 岩土工程触类旁通创新法
6.1 触类旁通创新法内涵
6.2 触类旁通创新法案例分析
6.2.1 真空预压地基加固区内水位测量装置与检测方法
6.2.2 多头小直径长螺旋钻进成墙机
6.2.3 高聚物注浆土石坝抗震方法
6.2.4 土石坝拱型组合面板及其施工方法
第7章 岩土工程强制联想创新法
7.1 强制联想创新法内涵
7.2 强制联想创新法案例分析
7.2.1 掺砾料大三轴试验电渗固结法
7.2.2 一种运营地铁隧道沉降控制方法
7.2.3 一种沉管灌注桩的活动进料斗及施工方法
7.2.4 用于软基加固堆载预压的袋装水囊
第8章 岩土工程扩散思维创新法
8.1 扩散思维创新法内涵
8.2 扩散思维创新法案例分析
8.2.1 软土地区PCC桩地下储藏井制作方法
8.2.2 PCC能量桩技术
8.2.3 竖向管式格栅加筋碎石桩
8.2.4 液化砂土表观黏度测量装置和方法
第9章 岩土工程创新产学研一体化实践
9.1 引言
9.2 PCC桩及复合地基技术
9.2.1 技术开发
9.2.2 工程科学问题发现
9.2.3 项目申请
9.2.4 室内试验
9.2.5 理论研究
9.2.6 装备研制
9.2.7 现场试验
9.2.8 人才培养
9.2.9 知识产权
9.2.10 标准、工法
9.2.11 推广应用
9.2.12 成果凝练
9.3 现浇X形桩及复合地基技术
9.3.1 技术开发
9.3.2 工程科学问题发现
9.3.3 项目申请
9.3.4 室内试验
9.3.5 理论研究
9.3.6 装备研制
9.3.7 现场试验
9.3.8 人才培养
9.3.9 知识产权
9.3.10 标准、工法
9.3.11 推广应用
9.3.12 成果凝练
9.4 浆固碎石桩及复合地基技术
9.4.1 技术开发
9.4.2 工程科学问题发现
9.4.3 室内试验
9.4.4 理论研究
9.4.5 现场试验
9.4.6 人才培养
9.4.7 知识产权
9.4.8 标准、工法
9.4.9 推广应用
9.4.10 成果凝练
9.5 改性真空预压技术
9.5.1 技术开发
9.5.2 工程科学问题发现
9.5.3 项目申请
9.5.4 试验研究
9.5.5 人才培养
9.5.6 知识产权
9.5.7 标准、工法
9.5.8 推广应用
9.5.9 成果凝练
参考文献
序言
岩土工程学科发展,创新是灵魂。何谓创新?旨在
超越,贵在思路,终在实践。在实践工程中进行技术创
新,从实践中归纳出工程科学问题并形成理论,再回到
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并用于指导实践,这就
是岩土工程创新总体思路。创新的关键就在于“先人一
步”,在工程实践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及时找到解
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从而形成新的技术并开展应用研
究。结合著者及其创新团队近年来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探
索,围绕集成、逻辑推理和联想等思路,本书归纳出了
优缺点互补创新法、逆向思维创新法、组合技术创新法
、希望点列举创新法、触类旁通创新法、强制联想创新
法和扩散(发散)思维创新法等七种技术创新方法。基
于著者及其团队近年来研发的系列创新技术,围绕上述
的七种创新方法,分别阐述了相关技术的研发背景、研
发过程和技术创新内容。书中以PCC桩、现浇X形桩、浆
固碎石桩和改性真空预压等技术创新为例,总结出新技
术开发、工程科学问题发现、项目申请、室内试验研究
、理论研究、装备研制、现场试验、人才培养、标准工
法制定、知识产权申请、成果发表、推广应用等和成果
凝练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研究之路,借此与同行交流。

本书得到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
:50825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
:50639050,U1134207)、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项目(项目编号:IRT1125)、国家外国专家局“111引
智计划”(项目编号:B13024)等项目资助。
本书是在2013年“黄文熙讲座”报告的基础上完成
的,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同行的长期支持和帮助。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河海大学长江学者创新团
队丁选明博士、孔纲强博士、陈育民博士、沈扬博士、
杨贵博士、李平博士和庄妍博士等人的支持和帮助,在
此表示诚挚谢意。承蒙中国工程院郑颖人院士在百忙之
中审阅了本书稿,并为本书撰写了序言,在此表示衷心
的感谢!
岩土工程学科发展,任重而道远。老一辈专家的智
慧和经验为我们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祖国现代化
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创新机遇,本书仅做了一
点初步探索和尝试,限于水平,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尚浅
,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
刘汉龙
2013年8月于江南文枢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