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焦虑的中国人/朱建军作品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朱建军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选取丰富的史料,采用心理学的视角,分析某一历史时期特定群体的心理,梳理其心理活动的发展史,以此来展现中国人的心理如何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通过分析这些特定群体的特别心理,帮助我们理解众多历史事件,并从中找出规律。
作者简介
朱建军,中国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咨询与治疗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所长、教授。意象对话心理咨询技术的创始人,这一本土心理疗法促进了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在实践中的发展。主要著作有:《意象对话案例督导集》《寻找中国历史的心灵密码》《焦虑的中国人》《心灵的年轮》《中国的人心与文化》《释梦》等。
目录
焦虑的中国人
“士”之死
从魏晋南北朝的美男们说起
隐身的古代女性
那些当官的
不分彼此的中国人
“死记硬背”的好处
中国真的废了科举了吗?
中国古代的学潮
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享受
中国佛教的居士宗
老汤
四海之内皆兄弟——帮会中的一种心理
灵异禁忌
天生杀星
重要人物的“原产地”
中国历史上的婆媳关系
神兵天降、鬼兵地生——民间超自然信仰和农民起事
也谈悲情制造
从瑶(媱)姬到窑姐——男女之情的演化史
偶然——好人也许最坏事
为什么大家能去搬砖?
负荆请罪——从红卫兵群体的道歉谈起
从蛮夷、洋人、外宾到老外
学习西方
为什么活得这样“没效率”?
有替罪羊,没有替罪狼
中日关系心理历史
本来就是这样的
一统的大中国
参考文献
序言
人心与历史
朱建军
古人所说的“人心”,是
指多数人的共同心理。比
如说“人心思定”,是指多数
人都厌倦了战争,渴望和
平。不容置疑,“人心”对历
史的发展影响很大。无论
你是什么盖世英雄,如果
你和人心作对,多数时候
也是自取灭亡。当然我们
必须承认也有例外,个别
暴君之流因为掌握了巨大
的权力,也可以不顾人心
一意孤行,而且未必都会
马上灭亡。不过,他们这
样做也会大大削弱自己的
统治基础,而使得他们的
王朝走的离悬崖越来越近

了解“人心”是如何的,
也就因此能让我们更清楚
历史。
举一个小例子:在中国
人心目中,诸葛亮是一个
智慧超凡的人物。历史上
真实的诸葛亮,虽然并没
有大家认为的那样神通广
大,但是也还是一个出色
的人物。从他治理蜀国,
能够井井有条,可以看出
他的确是有才华的。但是
,他六出岐山,却无功而
返。至少有一个因素是和“
人心”有关:那就是在天下
三分的局面已定之后,蜀
国的老百姓安居乐业,并
没有愿望去“一统天下”。诸
葛亮固然有自己的价值观
和人生理想,但是这并不
是蜀国老百姓“人心”中的理
想。天下一统于汉,或者
不一统于汉,对蜀国老百
姓并没有什么意义。因此
,诸葛亮六出岐山应该是
不会得蜀国的人心的。因
而,即使他侥幸获得了局
部的胜利,蜀国的将士也
很难继续追随他战斗到灭
掉魏国为止。
还有一点,就是在诸葛
亮六出岐山的时候,汉献
帝早已被废多年了,或者
说正宗的汉朝已经灭亡了
多年了。人们对汉朝的情
感,也早已淡化,感情上
对汉朝的忠诚也已大为淡
化。这样,天下统一于汉
,对于全天下的百姓的人
心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

“人心”的向背,影响因
素很多。有些影响因素是
经济的,比如轻徭役,薄
赋税的政府总是更得人心
;但是有些是更精神层面
的,或者说是心理层面的
。各种因素影响下最后形
成的人心状态会是如何,
是一个很复杂的各种因素
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个结
果未必一定合乎理性,也
未必一定合乎大家的利益

当然,如果要更细致一
点地分析,我们不能满足
于分析某个历史时期中全
体人的“人心”,还应该细分
出各个具体的群体,并分
析这个群体的心理。这样
分出的群体可以是实际的
某个组织,比如义和团就
很值得做心理分析;也可
以是一个社会阶层,比如“
寒族”;还可以是一个民族
,比如清代时的入关满族
人,或者苻坚手下的鲜卑
族将领等等。分析这些特
别的群体的特别的心理,
对我们理解许多历史事件
会有很大的帮助。本书中
有一篇关于魏晋南北朝时
期士族的心理研究的小文
,也很是浅近,不过也可
以作为一块引玉之砖。
导语
古人所说的“人心”,是指多数人的共同心理,即群体心理。“人心”是影响历史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了解“人心”,能让我们更清楚历史。
本书选取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典型群体,从心理的层面,分析“人心向背”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历史轨迹的影响。书中还介绍了群体的心理如何影响历史学、历史记载、对历史的看法与历史的关系,等等。这些内容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也有助于我们应用这类知识,分析、预测甚至对未来做出选择。
精彩页
不分彼此的中国人
蚂蚁有多大?
大家都以为蚂蚁很小。
不过,那个小小的、总是急匆匆地爬来爬去的东西,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吗?
一个完整的生命,应该独自具备生命的全部功能。它应该有自己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生殖系统,对吧。
我们在地上看到的小蚂蚁,自己是不能生殖的,没有生殖系统。
我认为一只蚂蚁不能算一个完整的生命,一群蚂蚁才算。蚁后是这种动物的神经中枢和生殖器,公蚂蚁是生殖器的另一部分。而那些小小的工蚁,它们相当于这种动物的神经细胞和手足。当工蚁互相之间用触角和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的时候,就仿佛神经细胞在传导信号。当工蚁共同去搬运食物的时候,就好像是几个手指一起拿东西。
所以一个蚂蚁的大小是变化的,最大的时候,也许可以有几千米长。
中国人一定程度上,也如同蚂蚁。一个单独的中国人未必可以算一个生命,一个家族、一个团体才算是一个生命。
因此,在群体内部,人和人之间,界限是很不分明的。
说得感人一点,那就是“荣辱与共、休戚相关”,或者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或者中性一点说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历史上中国人之所以形成了这样一种状态,有多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孔子对家族的重视,导致中国人家族观念非常强。一家人之间,界限就非常不分明。因此一个人如果有了成就,那就会“光宗耀祖”,一个人做了坏事,那就会“辱没门楣”,成为“家门不幸”。
另外,商鞅开始推行的“连坐”制度,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强化了这个状态。如果一个人犯了大罪,就会被“满门抄斩”。因此,一个人犯不犯罪就不再是他自己的事情了,而是“满门”的事情。
孔融得罪了曹操,曹操终于找了个借口灭了他。孔融的孩子还很小,在家里玩,得知此事后平静地在家里等死。他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就是深深懂得这个道理。
这样一种状态,对生存有其价值。一个人不是孤独地面对世界,而是一个家族或一个团体的一部分,于是可以得到永不休止的支持,心理上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现实中,古人也可以得到“自己人”的实际支持。比如,父亲的人际关系网络,理所当然地就成了子女的资源。再比如,如果你到外地经商,遇到了一个同乡,那这个同乡——甚至他并不是你的近亲——就会给你帮助,因为作为同乡你们在外乡时就属于一个群体了。
但,这样一种状态,对人的心理发展以及健康也有不利之处。
在人的自然发展中,婴幼儿阶段是适合和最亲近的人“不分你我”的。在心理学上,这叫作“共生”。婴儿和母亲之间,就是天然共生的。共生,让婴儿有一种安全感。他会觉得,“妈妈和我不分彼此,妈妈知道我需要什么,哪怕我说不清楚,妈妈也能把我需要的东西给我”。在这个阶段,婴儿也容易有一种对“妈妈”或者其他亲人的理想化,“她对我好,还能够满足我的一切,是最好也是最有能力的”。如果这种理想化被突然打破,他就会非常愤怒:“我一心一意依赖你,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我”。
在人的自然发展中,当儿童逐渐长大,他就会逐渐发现妈妈不是万能的,相反自己也是可以独立的。他会渐渐建立起独立的自我,渐渐区分开自我和他人的界限——这个他人是包含妈妈在内的其他人。于是他逐渐成熟、独立。
中国人同亲人之间、团体之间的界限不清,会让人的心理滞留在婴幼儿的阶段。虽然身体上早已成年,但是他们有可能心理上还是像婴幼儿一样。于是,他们会变得互相依赖、心理幼稚。他们会侵人别人的边界、侵犯别人的隐私,而不以为意。他们也会很难坚持自己的主见,而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像一个工蚁一样,他们缺乏完整的精神生命,而依附于团体。这样的生活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在他们临终的时候,会突然意识到自己一。辈子都没有“为自己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这将成为他们人生最大的一个失败。
而那些心理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人,没有过度滞留在婴幼儿期的人,会觉得自己的边界时时受到亲友的侵犯——虽然他们可能是善意的,但是却让人不舒服。
举一个例子,比如,兄弟姐妹之间,有人比较成功,有人却比较落魄。一般来说,父母就会强制那个成功的人去帮助他的兄弟姐妹。而这样的强制帮助,却可能会使得那个落魄者不求上进,干脆理直气壮地依赖上了成功的同胞——而父母不会认为这有什么不公平,因为他觉得一家人就应该这样不分彼此。
比如高考,表面上是高中生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却是一家人的事情。高考报志愿,按说应该是按照学生的爱好去报。就仿佛一个人爱吃什么,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同样一个人喜欢做什么,本来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实际上大多数中国家庭中,选择志愿却更多的是由父母来做。如果学生自己对父母所选择的志愿不喜欢,要么抱怨,要么就凑合着接受。学生自己不认为这个志愿是自己的选择——实际也真的不是——就不会对其负责。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边界不清带来的恶果。
恋爱和婚姻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