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草河湾扶贫纪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杨益军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脱贫攻坚主题报告文学。作者亲历了大许村由软弱涣散党组织到阜阳市五星级党组织的蝶变,全村169张红彤彤脱贫光荣证的背后蕴藏着大量鲜为人知的故事。从千余篇《扶贫日志》中撷取的鲜活故事生动再现了作者在草河湾扶贫生活场景。20万非虚构文字以千姿百态的各色小人物故事命运为切入点,着力写深、写活、写透他们随时代进程悄然变化的本真状态,作为全国数以万计贫困村脱贫的缩影,把草河湾放在举世关注的中国脱贫攻坚背景下解剖,全景式揭秘大许村实现脱贫出列的经过,给华夏大地气势磅礴的扶贫画卷留下一块贫困村脱贫的“活化石”。 作者简介 杨益军,安徽利辛县人,安徽青年报社社长助理、主任记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共青团安徽省委驻阜阳市颍州区大许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安徽省第七批优秀选派干部标兵。 20世纪80年代入伍从事新闻报道工作,近三十年来发表了大量较有影响的新闻作品,荣获安徽新闻奖一等奖、安徽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安徽经济好新闻一等奖、全国青年报刊好作品一等奖、全国晚报好新闻大赛二等奖等各类奖项二十余次。曾先后采访贺敬之、高占祥、王蒙、穆青、李准、公刘、郭因、季羡林、唐达成、陆文夫、陈登科、鲁彦周、林清玄等几十位学界泰斗、文化名人,出版由季羡林题写书名的《名流聚焦》专著。 目录 序言一 份鲜活的贫困村脱贫档案李忠杰 序曲 第一章 天下乡亲亲如爹娘 一 谁说老朱“头难剃” 二 “大许一 号” 三 大路朝阳 第二章 面朝大许春暖花开 一 麦浪滚滚闪金光 二 每天都和家人的队友 第三章 命运转机悄然而 一 “一把手” 二 跟老婆“谝钱”的男人 三 抱媳妇打转的老嘎子 四 小院里的枣子熟了 五 大干及一群难兄难弟 第四章 开渠引水的追梦人 一 老抠 二 外来女能人 三 宋氏两兄弟 四 姚杰夫妻的风雨打拼路 五 复垦土地创业热 六 佳豪旗帜别样红 第五章 驻村日志实情在线 一 巡察组入户走访夫深” 二 三百处老房子几天不见了 三 从此无须再报岗 四 差点让子女背黑锅的老人 五 让我后悔的一碗面条 六 爱听她喊我大兄弟 七 掌声回响贫困村 八 “福”到河湾 九 名嘴来到大许村 第六章 扶贫大考今生难忘 一 2017年亲历省第三方监测评估——我诚惶诚恐、胆战心惊 二 2018年次亲历省第三方监测评估——清晨六地盯着群 三 2019年第三次亲历省第三方监测评估——精益求精淡定从容 四 2020年第四次亲历省第三方监测评估——胜券在握收官 后记 魂牵梦萦河湾 序言 一份鲜活的贫困村脱贫 档案 李忠杰 在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 全面胜利之际,杨益军在安 徽省大许村完成了他的《草 河湾扶贫纪事》一书。作为 扶贫工作队的副队长,他不 仅直接承担了扶贫工作的责 任和使命,而且发挥媒体人 和文化人的专长,用20万字 的篇幅,记下了大许村脱贫 攻坚的全过程。这些充满时 代气息的文字,沾泥土、带 露珠、冒热气,犹如草河湾 大地成熟的庄稼,颗粒圆润 ,浆汁饱满,有劲道,耐咀 嚼,为中国扶贫脱贫的伟大 事业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案例 ,留下了一份鲜活的档案。 贫困伴随着人类社会, 治理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也是全球发展面临的共同 挑战。中国人民与贫困落后 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改革开 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大幅度提高了广大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同时 针对农村的绝对贫困,大规 模地开展扶贫脱贫事业。党 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吹响了脱 贫攻坚的冲锋号,领导全党 全国打响了一场规模和力度 空前的脱贫攻坚战,形成了 省、市、县、乡、村五级书 记抓扶贫、全党合力促攻坚 的生动局面。全国累计选派 25.5万个驻村工作队、 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 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 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 战在扶贫第一线。 共青团安徽省委派驻到 阜阳市颍州区西湖镇大许村 的扶贫工作队,融进了这支 浩浩荡荡的扶贫大军,村子 所处的草河湾成了工作队投 身扶贫事业的一个基地。这 支工作队坚持以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 为指导,用智慧和汗水书写 了脱贫攻坚的共青团答案: 他们找准脱贫攻坚的着力点 ,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扶贫政 策,把党和国家的关怀送到 各家各户;他们善于发现和 培养各类先进人物,用典型 引路,提振脱贫攻坚的精气 神,有效激发了贫困户自主 脱贫的内生动力;他们引领 种植大户和创业青年投资兴 业,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 业增收,激活了产业扶贫的 一池春水;他们狠抓党建促 扶贫,把曾经软弱涣散的党 组织提升为阜阳市五星级党 支部,为帮扶村留下了一支 永不撤离的工作队;他们用 心、用情、用力、用智慧, 因户因人精准施策、精准扶 贫,努力让这里的贫困群众 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 为草河湾的乡村振兴奠定了 坚实基础。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 ,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脱贫攻坚的伟大斗争,锻造 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 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 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 贫攻坚精神。草河湾的扶贫 工作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体现了这种精神,也汇聚 了这种精神,将这种精神以 点点滴滴的人和事、得与失 、甘与苦、汗与泪,播撒在 了希望的田野上。 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已经 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 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 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 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 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问 题得到解决,消除绝对贫困 的艰巨任务已经胜利完成。 中国的扶贫脱贫书写了中华 民族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 也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巨 大的贡献。这是一座历史的 丰碑,值得我们用不同的方 式共同去记载、去描绘、去 思考、去留存,将这样的史 诗昭告世界,传之后世。 杨益军作为新闻工作者 ,既是一位肩负重任的扶贫 干部,又是一位满怀激情的 “扶贫记者”。他以可贵的情 怀和担当,冲锋在脱贫攻坚 的前沿阵地,与草河湾的村 民同甘共苦,与时代的足音 同频共振。一千多个日日夜 夜,他吃住在村,与草河湾 的乡亲们朝夕相处,千余篇 《扶贫日志》真实记录了工 作队在大许村的亲历亲为。 正是在此基础上,他写出了 《草河湾扶贫纪事》一书。 《草河湾扶贫纪事》一 书最大的特点,是扶贫人写 扶贫事。它不是小说,不是 戏剧。在这里,不需要虚构 ,也不要夸张,只要真实地 记录就行了。当然,记录也 要有构思,有组织,有取舍 ,有文笔,并不是事无巨细 的自然笔录。但无论怎样书 写,该书的生命都在于真实 ,其价值也在于真实。杨益 军在大许村的扶贫现场,以 亲历者的身份,向读者讲述 他亲历的真人、真事、真好 事、真难事、真过程、真情 感。他以身边千姿百态的鲜 活人物为切入点,朴实地介 绍了发生在草河湾的一个又 一个扶贫故事。无论大许村 的扶贫脱贫成绩在全省全国 处于什么地位,把草河湾扶 贫脱贫的全过程真实地记录 下来,就具有了存史留档的 重要价值。 阅读这份真实的记录, 我们就如同在解剖一只麻雀 。扶贫脱贫的大过程、大事 情,很多人也许都有所了解 ,但是更为具体的事实,比 如,贫困村和贫困户当年到 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工 作队吃住在村里是通过什么 办法对症下药精准帮扶的? 工作队为帮助贫困户就业增 收因地制宜采取了哪些措施 ?工作队在扶贫过程中遇到 了哪些难题、经历了哪些酸 甜苦辣?工作队用什么办法 促进了从“输血式扶贫”向“ 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工作 队是如何抓党建促扶贫加强 村“两委”班子建设的?工作 队是如何 导语 《草河湾扶贫纪事》一书最大的特点,是扶贫人写扶贫事。它不是小说,不是戏剧。在这里,不需要虚构,也不要夸张,只要真实地记录就行了。当然,记录也要有构思,有组织,有取舍,有文笔,并不是事无巨细的自然笔录。但无论怎样书写,该书的生命都在于真实,其价值也在于真实。 后记 魂牵梦萦草河湾 2017年4月,共青团安徽 省委扶贫工作队进驻位于草 河湾的大许村。我和队友在 这个贫困村历经一千多个日 日夜夜,至2021年6月,伴 随在草河湾度过的第五个麦 收季节,我们圆满完成了扶 贫工作使命。写这篇后记的 时候,工作队刚刚捧回“安 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奖 牌。 作为阜阳市大许村摆脱 贫困的参与者、见证者和记 录者,《草河湾扶贫纪事》 一书是我面对草河湾大地必 须完成的答卷。 一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对 生养我的乡村有着难以割舍 的情感,三十多年来,虽然 我每年都不止一次回农村老 家,但客观地说,我对农村 、农业和农民的认知仍然相 当肤浅,从没对中国农民的 生存现状有过深层次的思考 ,真正读懂农村,走进农民 的内心世界,真正从骨子里 进发出改变农村服务农民的 强烈冲动,真正和农民建立 风雨同舟、血肉相连的情感 ,则是从我随工作队进驻草 河湾之后。 曾经有人问我:“长年累 月奔波在贫困村,苦不苦? 累不累?”我一直是笑而不 答。在此我实话实说:自从 参加工作以来,我从未像这 几年如此紧张、如此疲倦, 从未像这几年时刻承受着巨 大的工作压力;但也从未像 这几年如此充实、如此快乐 、如此充盈着前所未有的成 就感!看到草河湾乡亲告别 贫困走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看到草河湾村容村貌发生 的天翻地覆的变化,看到草 河湾脱贫群众奋发向上的精 气神,我们吃再多的苦、流 再多的汗、付出再大的牺牲 都值了! 我始终坚信越是真实的 东西越有持久的生命力,我 无须为写出惊世骇俗的文章 而故弄玄虚,客观记录草河 湾脱贫攻坚进程中的原生态 情景是我在内心深处默默坚 守的创作底线。在和草河湾 乡亲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 深深感受到人民不是抽象的 符号,而是中华大地十四亿 有血有肉的人,每个人心里 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 每个人都有爱有恨,有梦想 ,有情感,当然也有内心的 挣扎和冲突,记者或作家绝 不能用自己的感受代替人民 的感受。 二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的背后,闪动着无数负重前 行的身影。扶贫工作的特点 注定了工作队必须如高速旋 转的陀螺,一刻也不能停歇 !在十分繁忙的时候,工作 队常常二三十天无法回家, 我们背井离乡,每个人都有 妻儿老小。一方面我们是共 青团安徽省委派来的工作队 ,表面看上去似乎都是坚强 的扶贫战士,但另一方面, 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精神, 实质上也有脆弱无奈的时候 。第一书记陈永刚,孩子正 在上幼儿园,恰逢妻子到国 外进修,孩子和老人生活在 一起,很长时间见不到父母 ;驻村三年他因病不得不离 开草河湾时,接棒的第一书 记汪文斌,大女儿正上小学 ,“二宝”还有一个多月就要 降生,但他二话不说,就步 履匆匆赶赴草河湾;队友许 明奔赴草河湾扶贫时,大儿 子正在读初中,怀孕的妻子 经检查得知即将诞生的“二 宝”又是双胞胎,此时出征 草河湾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 。“甘蔗不能两头甜”,我的 这三位队友都是在家庭最需 要他们的时候,义无反顾坚 守在几百里外的草河湾,看 到他们每天用手机和孩子视 频对话的情景,我时常眼圈 发热。 我是一名新闻工作者, 但我和前往扶贫一线采访的 记者、作家不同,因为他们 没有扶贫工作的压力,仅仅 是因为采访来到了扶贫一线 ,而我则肩负着神圣而又艰 巨的扶贫工作使命,作为工 作队副队长,如果是因为我 的扶贫工作失分而拖了大许 村或西湖镇的后腿,即便是 有天大的理由都无法交代。 工作队在各个阶段都面临着 不同的扶贫工作重点,我必 须满负荷运转才能跟上扶贫 工作的节拍,各类名目的检 查、考核都有严格的要求和 标准,不可能因为我是记者 就会网开一面,恰恰因为我 是一名记者,我更要让大家 从我身上看到新闻记者不管 干啥都是好样的。况且工作 队两任第一书记和西湖镇党 委书记李俊山、镇长刘勇, 都是不甘平庸、容不得一点 瑕疵的完美主义者。他们奋 勇争先,没日没夜奔波在草 河湾大地上;他们自我加压 ,时刻处于紧张的战斗状态 ;他们围绕精准帮扶做文章 ,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 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 落地上见实效! 正因如此,草河湾各项 扶贫工作取得了引人瞩目的 成绩;正因如此,回响在草 河湾的时代音符更加悦耳动 听;正因如此,我才更加自 信地向读者传递来自草河湾 大地的时代足音! 三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 说过:“我们一批又一批的 中国作家,他们真的是深入 到贫困的地区,去倾听中国 大地最有力量的心跳,去捕 捉一个民族最有活力的呼吸 ,去书写乡土中国在今天的 巨变,书写芬芳的中国故事 。”我深知不是每一个记者 或作家都有机会奔赴脱贫攻 坚的主战场!我能够亲历这 场人类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 战,能够有缘在大许村书写 草河湾巨变的中国故事,是 我新闻生涯的最大幸运!我 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更 要感谢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 者协会主席、安徽青年报社 社长汪小雅当初推荐我来到 草 书评(媒体评论) 大实践是由小细节构成 的。认识中国,需要总览整 体面貌,但也需要深入解剖 ,探寻细节。毛泽东的《兴 国调查》《寻乌调查》之所 以成为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 的典范,当年费孝通的《江 村调查》之所以一直为我们 所称道,就是因为他们都深 入解剖了一只麻雀,提供了 一个真实的典型。记录和反 映中国扶贫脱贫的伟大事业 ,既需要有史诗般的宏大叙 事,也需要有鲜活扎实的具 体案例。《草河湾扶贫纪事 》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很好 的案例。 ——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 主任,李忠杰 精彩页 第一章 天下乡亲亲如爹娘 一谁说老朱“头难剃” “头难剃”是大许村干群对八里庄朱勤民共同的看法。这个年过半百的“老愤青”喜欢发牢骚、说怪话,总认为这世道好人不多。草河湾里的村干部在老朱看来大都吃拿卡要,没几个形象光彩的,时间长了,村干部对他大都避而远之。 但对我和大许村妇联主席陈继芬来说,老朱是我们无法躲避的一个难缠户。 老朱难缠,我们绕着走不就行了?为啥说无法躲避? 几年前老朱的弟弟朱勤兵在舟山某渔场打工时落海遇难,弟媳失踪,杳无音信,老母亲崔风云和老朱的侄子、侄女一家三口成了八里庄的贫困户。老朱是未成年孤儿朱健康、朱文悦的实际监护人,年近九旬的崔风云有时神志不清,涉及扶贫的事,作为崔风云、朱健康的脱贫包保责任人和八里庄包片村干部,我和陈继芬必须和老朱打交道。 (一) 2017年9月12日下午,陈继芬一不小心和老朱发生了激烈的正面冲突。 9月的草河湾,秋老虎仍在发威,村头的水泥路面被火辣辣的太阳晒得烫热,树上的知了也在高一声低一声地嘶叫着。 当天下午3点多,天气格外燥热,陈继芬和西湖镇包村干部刘克芳早早来到八里庄村民陈爱国家的庭院里,等待相约前来评议脱贫户的村民代表。不大会儿,八里庄村民陆陆续续来到这里,老朱和后面尾随的那只小黄狗也来到了会场,各人找个板凳在院子里坐下等待开会。 主持评议会的陈继芬满面笑容,她开宗明义地告诉大家:今天请大家共同评议八里庄贫困户明秀英、陈朝贺、崔风云三家是否符合脱贫户条件。 陈继芬首先介绍了三个贫困户的家庭收入,然后请参会村民代表举手表决。在场村民纷纷举手表决通过了对明秀英、陈朝贺的脱贫评议,评议会到此进行得很顺利。 当陈继芬手持崔风云的扶贫手册,介绍过崔风云和孙子、孙女人均8000多元年收入后,大家正要举手表决时,脸色难看的老朱突然发话:“我不同意他们脱贫!” “你老母亲和朱健康、朱文悦三口人,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上,这个收入核算表你可是签过字的,你有什么理由不同意脱贫?”陈继芬边说边把收人核算表拿了出来。 没想到老朱并不示弱,反而显得理直气壮:“健康盖房子外面还欠好几万呢!” “超标准建房欠账是你自家的事,不能和脱贫联系在一起!” 老朱听不进陈继芬的话,立马站起来指着陈继芬大声叫嚷:“你不该欺负健康这个孤儿!” 两人话撵话,老朱越说越激动,情急之下没注意说了句粗话,年过五十的陈继芬当即被惹恼了,她忍不住当着众人的面大声斥责老朱不讲理。两人声嘶力竭地在陈爱国家的院子里大吵起来,会场顿时乱作一团。老朱的那只小黄狗可能是出于狗护主人的本性,在老朱的身边也拉开架势朝陈继芬不停地狂叫。 刘克芳上前劝说,老朱来了句:“你们官官相护,一个鼻孔出气。” 在众人力劝之下,吵架的声音方才由高变低。两人的争吵熄火后,小黄狗也停止了狂叫,口吐长舌,趴在了地上。 陈继芬当众告诉大家:“健康是孤儿,固然要同情他,但今天必须通过对他的脱贫评议。” 话未说完,老朱又嗖地站了起来,大声表示反对,紧跟着说了一通难听的话,两人的争吵再次升级,小黄狗又跟着狂叫了起来。评议会因“头难剃”作梗,不欢而散。 下午天气反常地燥热,果然在天黑时就来了一场大雨。当了多少年村妇联主席,陈继芬很少遇到今天这样难堪的场面,她满腹烦恼地回到家。窗外电闪雷鸣,夜空中不时响起让人不寒而栗的雷声,陈继芬禁不住打了个激灵。此刻她坐自家堂屋里,想想自己一次次到有关部门帮助朱健康、朱文悦办理孤儿救助手续,想想自己和工作队千方百计为健康脱贫增收付出的心血,如今好心被当成驴肝肺,“头难剔”不仅没一句感恩的话,反倒说她欺负孤儿健康,她越想越难过,禁不住流下了委屈的泪水。 远在美国奥斯汀大学读博的二儿子和儿媳经常在晚上和陈继芬视频通话,恰在这时,陈继芬的手机响了,原来是二儿媳的视频通话提示。陈继芬没来得及擦干眼泪,便和二儿媳面对面叙起了家常。二儿媳在视频中发现婆婆今天表情反常,随口问声妈妈怎么了。 这一问,陈继芬忍不住把刚刚发生的事向二儿媳倾诉了一番。二儿媳安慰了几句,最后态度坚定地对婆婆说:“受气的村干部从明天起咱不干了,几个月前你来美国,说了多少遍不让你走,你偏偏舍不得那个受气的村干部,这下干脆到美国给我们带孩子得了。” 刚刚发生的一切被陈继芬二十多岁的大儿子全部看在了眼里,他一句话没说,悄然消失在雨夜之中。 当晚9点多,我正在写“扶贫日志”,突然接到老朱打来的电话:“老杨,不好了,怕要出事了。” “什么事?快讲!” P6-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