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汉语介词结构在句中所居位置的变化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书以后置介词结构为对象,运用历时分析的方法,通过大量的文献典籍,考察汉语后置介词结构语序演变的过程,讨论介词结构移位的动因。本书从语言事实出发,全面研究了汉语后置介词结构的发展变化,研究结论对于汉语语法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简介 贾君芳,男,1977年10月生,湖北襄阳人,文学博士,汉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语法研究专题等方面的教学,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语法理论。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2部;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项,主持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湖北省教育厅教科研项目2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概况 二 国外研究概况 第四节 基本内容及特点 一 基本内容 二 研究重点 三 特点 第五节 理论、方法及语料 一 理论背景 二 主要方法 三 语料范围 第二章 先秦至西汉的后置介词结构 第一节 先秦至西汉时期介词概况 第二节 先秦至西汉后置的介词 一 时处介词 二 方式介词 三 对象介词 第三节 介词结构的语序 一 处所介词结构 二 方式介词结构 三 对象介词结构 第四节 后置介词词汇化 一 “以”的词汇化 二 “干”的词汇化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后置介词结构 第一节 东汉时期后置介词结构 一 东汉后置介词概况 二 后置介词结构修饰的谓语 三 介词结构的语序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的后置介词结构 一 魏晋南北朝的后置介词概况 二 介词结构的语序 三 句法扩充对介词结构语序的影响 四 语义对介词结构语序的制约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唐宋至元明清的后置介词结构 第一节 唐宋时期后置的介词 一 时处介词 二 方式介词 三 对象介词 第二节 唐宋时期后置介词结构的语序 一 处所介词结构 二 方式介词结构 三 对象介词结构 第三节 介词进一步虚化的表现 一 “於”的强化形式 二 成为构词语素 第四节 元明清时期后置的介词 一 时处介词 二 方式介词 三 对象介词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现代汉语后置介词结构 第一节 终点构式 一终点构式的扩展 二 “在/到”的虚化层级 第二节 方向构式 一 V+向+NP 二 V+往+NP 第三节 其他构式 一 起点构式 二 存在构式 第四节 “于”的语法化层级 一 介词“于” 二 虚化为构词语素 三 虚化为零形式 第五节 现代汉语中的介词“以” 第六节 后置介词的发展趋势 一 附缀 二 后置介词的附缀化倾向 第七节 小结 第六章 后置介词结构语序演变的类型学观照 第一节 后置介词结构的语序演变与汉语语序类型的关系 一 介词结构的类型学表征 二 先秦时期介词结构的优势语序 三 汉代以后后置介词结构语序的变化 四 介词结构的语序与语序类型共性特点相背离 第二节 后置介词结构语序变化的动因 一 介词兴替 二 句法结构的复杂化 三 后置介词结构前移的时间顺序原则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本书的基本结论 第二节 本书的不足 主要语料文献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是笔者在博士学位论文《汉语后置的介词结构研究》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全面梳理汉语后置介词系统,详细描写后置介词的句法、语义功能,历时地分析后置介词的发展、变化及走向;全面考察后置介词结构的语序演变过程,探寻介词结构语序发展的动因,揭示介词结构语序变化与汉语语序类型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