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中西比较、互证,把宏观的《诗经》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接受、嬗变与微观的《诗经》阐释文本相结合,在不陷入西方理论圈套下,对中国文论、美学话语进行精析。既对不同时代《诗经》阐释的文献进行梳理、廓清,又富于理论地深层阐释和归纳,从而揭示出《诗》学到诗学转变的文学活动规律。因此可以说,诗学阐释是《毛诗正义》的本体性阐释,在魏晋至隋唐的文艺创作与诗学批评的文学活动当中,发现《诗》学到诗学演变过程以及文学活动的规律,孔颖达的《毛诗正义》无疑起着关键的作用。 目录 第一章 孔颖达生平及《毛诗正义》文化思想观念 第一节 孔颖达生平述略 第二节 孔颖达《毛诗正义》文化思想观念的多重性 第二章 《五经正义》与唐代教育制度 第一节 《五经正义》与唐代教育 第二节 《五经正义》与唐代科举 第三章 《毛诗正义》成书的历史背景、成书体例与阐释方式 第一节 《毛诗正义》成书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毛诗正义》的成书体例 第三节 《毛诗正义》的阐释方式 第四章 《毛诗正义》阐释诗学论 第一节 从“疏不驳注”说起 第二节 阐释方法:文本视域下对传统《诗》学的超越 第三节 《毛诗正义》文学、文化阐释点见 第四节 审美之维:赋、比、兴的阐释 第五节 方法与实践:对《诗》诗学理论的归纳与总结 第五章 《毛诗正义》诗歌体用论 第一节 《毛诗正义》“诗缘政”的历史语境及其理论内涵 第二节 “体用”论文化视域下的古典诗歌创作论 第六章 《毛诗正义》“情志”诗学论 第一节 从“诗言志”“诗缘情”到“情志一也”的美学嬗变 第二节 “情志”说与诗歌的起源 第三节 “情志”说的理论内涵 第七章 经典阐释与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重构 第一节 “礼乐相须”:儒家音乐美学思想阐释的逻辑起点 第二节 “诗乐同其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阐释的审美价值 第三节 “诗是乐之心,乐为诗之声”:诗乐关系论 第四节 “声”“音”“乐”:音乐本体的审美构成及逻辑体系 第八章 规谏、教化、救世:《毛诗正义》诗歌功用论 第一节 规谏 第二节 教化 第三节 救世 附录 三十年来《毛诗正义》文艺思想研究述略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