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地的诗意(山河游历卷)/少年人文美文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徐鲁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莫高窟、都江堰、赵州桥、曾侯乙编钟的发掘地擂鼓山、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处处遗迹……伴随着作者文采飞扬的一篇篇美文,少年读者在游历祖国瑰丽河山、领略一些历史名胜的壮美风姿的同时,也如“纸上游学”一般,感受到领略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和生生不息的创造力,感受到中华大地的地理、历史和人文的丰富、神奇与美丽。
作者简介
徐鲁,著名诗人、散文家、儿童文学作家。1962年出生于山东胶东半岛。中国作家协会第九、第十届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已出版诗集《我们这个年纪的梦》《乡愁与恋歌—作者诗选》,长篇小说《罗布泊的孩子》《追寻》《天狼星下》《远山灯火》《爷爷的苹果园》,散文集《芦花如雪雁声寒——徐鲁散文选》《几人相忆在江楼》,人物传记《此生属于祖国》《冰心的故事》《叶圣陶的故事》《陈伯吹的故事》,评论集《三百年的美丽与童真——徐鲁儿童文学论集》《追寻诗歌的黄金时代》等。作品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屈原文艺奖、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作品被译为英、法、意、韩、日、瑞典、西班牙、阿拉伯等语种。
目录
游历是“最好的学校”(代序)——致少年的你
山河访古
铜草花下的秘密
都江堰的故事
魂来橘林青
远去的驼铃
丝路花果飘香
沙漠里的藏宝洞
塔河边的石头小屋
夕阳下的赵州桥
马可·波罗流连忘返的桥
风雨万年桥
美丽的“中国弧”
消失的西域古国
黄叶掩盖的文化屐痕
大地丰碑
赣南的青山
火把照耀过的红色小镇
湘江边的渔火
苍松翠柏家国梦
洪湖畅想曲
细雨中的沙湾镇
独龙江畔的故事
画山绣水
长江礼赞——献给母亲河长江
洞庭湖畔摆渡人
神农架纪事
幕阜山风情
海南之歌
一船明月过江来
晚风吹过慈竹林
说吧,香格里拉
大地的眼睛
序言
游历是“最好的学校”
(代序)
——致少年的你
古代波斯诗人萨迪有
个有趣的说法:一个人应
当活到90岁以上,而在这
90岁的生活中,第一个
30年,应该用来获取知识
,第二个30年,应该告别
家园去漫游天下,最后的
30年,应该用来从事写作

我们且不管古代的诗
人把人的一生分为这样三
段是否可行。重要的是,
我们因此而明白漫游天下
,走遍大地,对于生命具
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其实,即使用30年来
漫游天下,也是远远不够
的。人的一生,就是一个
自始至终的行走、漫游和
寻找的过程。苏联文学家
高尔基曾把行走和漫游称
为“最好的学校”;大哲学
家爱默生则认为:谁能走
遍世界,世界就属于他。
英国作家毛姆在《月
亮和六便士》这本小说中
,写过这样一段话:我认
为有些人……在出生的地
方他们好像是过客;从孩
提时代就非常熟悉的浓荫
郁郁的小巷,同小伙伴游
戏其中的人烟稠密的街衢
,对他们说来都不过是旅
途中的一个宿站。这种人
在自己亲友中可能终生落
落寡合,在他们唯一熟悉
的环境里也始终孑身独处
。也许正是在本乡本土的
这种陌生感才逼着他们远
游异乡,寻找一处永恒定
居的寓所。说不定在他们
内心深处仍然隐伏着多少
世代前祖先的习性和癖好
,叫这些彷徨者再回到他
们祖先在远古就已离开的
土地。有时候一个人偶然
到了一个地方,会神秘地
感觉到这正是自己栖身之
所,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家
园……
应该承认,世界上真
有这样一种“心灵上的故
乡”,真有这样一种前世
回忆似的乡愁。也因此,
这个世界上才有了那么多
的游历者和行走者。
对于这样的漫游者来
说,他们漂洋过海、跋山
涉水而走向未知的地方的
过程,也便是他们完成自
己整个生命的过程。他们
的幸福、希望、欢乐和生
命的价值,都在这行走、
漫游和寻找的过程中完成
了。“漫游是一条使我们
通达天宇之路。”正如美
国作家欧·亨利所说:“旧
的渴求和新的向往,日夜
都在把你呼唤——唤你挣
脱黑暗进入梦乡,唤你越
过山岗走向远方。”
先哲们的漫游,给我
们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美
好的激励。在沿着地球大
陆和海洋旅行的过程中,
人们会锻炼出坚毅的性格
,形成自由、远大、开阔
和高尚的眼光。做伟大的
船长,新大陆的发现者,
勇敢的幻想家。像光明和
白昼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
一样,大自然对勇敢的人
们敞开着所有的大地。
苏联散文家康·帕乌斯
托夫斯基也曾这样忠告我
们:“如果你想成为自己
国家和整个大地真正的儿
子,成为知识渊博和心灵
自由的人,成为勇敢、人
道、坚强和爱劳动的人,
成为创造崇高精神财富的
人,那么就忠于浪迹天涯
的缪斯吧,就在力所能及
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旅行
吧。然而,首先必须在自
己的祖国旅行,因为我们
对它至今还不甚了解……”
对此,我的理解是:
我们应该先熟知自己的家
园,听从时间的安排和命
运的召唤,凝视曾经供奉
过祖先们的生生死死的土
地。那是曾经召唤了一代
代人奔赴而来,流血、奋
斗、耕种、相亲相爱、无
愧无悔,创造了我们自己
的文化和史诗的最辽阔的
家园。我们最后的乡愁、
梦想,都在这片家园之上
。不熟悉自己家园和历史
的人,对全世界也将是陌
生的。
当然,“读万卷书,行
万里路”。行走和阅读,
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真
正意义上的行走,也永远
是文化的行走、心灵和精
神的行走。就像巴西诗人
若昂·卡布拉尔在《作为
旅行的文学》中所写的那
样:“阅读也许没有把我
们带往想去的城市,反而
给了我们另外的国籍。”
那么,亲爱的少年,
请迈开你的双脚,请用你
短暂的一生,去走遍大地
,去读遍沧海吧!背起小
小的生命的行囊,向着命
运已经把你或将要把你指
引和运载的地方,去游历
吧,去跋涉吧!去漫游天
涯,像女作家三毛一样,
去“寻找梦中的橄榄树”。
这同样也是我们心灵的需
求和人生的使命。
徐鲁
导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走和阅读,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真正意义上的行走,也永远是文化的行走、心灵和精神的行走。
本书带你去走遍大地,去读遍沧海!让你熟知自己的家园,听从时间的安排和命运的召唤,凝视曾经供奉过祖先们的生生死死的土地。
精彩页
铜草花下的秘密
爷爷说,有铜草花生长的山野,地底下就会有铜呀铁呀等矿藏。
每到秋天,爷爷会带着他的孙子——一个15岁的随州少年,登上离村子不远的擂鼓墩,欣赏家乡美丽的秋色。
清清的汉水,从一望无际的秦岭山区蜿蜒流来,滋润着两岸的草木和万物的生命。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告诉小孙子说:“汉水,是我们一代代荆楚儿女的‘母亲河’。”
爷爷喜欢吹埙。坐在岩石上,爷爷专注地吹着一只埙,呜呜的埙声里,好像带着悠远的、无尽的乡愁。
“爷爷,你吹的是什么音乐呀?听得人心里好难过哦!”
少年依偎在爷爷腿边,听着爷爷吹出的埙声。
爷爷说:“孩子,这是楚声,是我们家乡的音乐。”
擂鼓墩?这个地名听着有点奇怪,对吧?爷爷小的时候,常常到这片山包砍柴、打猪草。
这里还生长着一种美丽的铜草花,花瓣是蓝色或紫红色的。爷爷说,有铜草花生长的山野,地底下就会有铜呀铁呀等矿藏。
为什么会叫擂鼓墩呢?相传在2000多年前,这里发生过一场大战:楚国国王站在这片山包上擂着战鼓,指挥楚军打败了一支叛军……后来,人们就把这里叫作擂鼓墩。
当时,这里坐落着一个很小的小国,名叫随国。后来,这里的地名一直就叫随县、随州。一代代父老兄弟姐妹,在这里勤劳地耕种和生活,收获金色的稻谷和满山的橙黄橘绿……
秋天里,满山遍野的铜草花又盛开了。可是谁能想到,开满铜草花的地底下,埋藏过怎样的秘密呢?
坐在擂鼓墩的山坡上,爷爷给少年讲起了遥远的故事……
古时候的随国,又叫曾国。这里山清水秀,到处稻花飘香,加上矿产丰富,老百姓安居乐业,小小的曾国和平安定,很少与相邻的小国和中原大国发生战争。
曾国的国君喜欢音乐,宫廷里总是飘荡着悠扬的乐曲声。乐师们用击锤敲打着用青铜铸造的编钟,奏出悦耳的音乐。
国君最小的儿子名叫姬乙。姬乙从小听着编钟乐曲长大,跟他的父亲一样,深深地迷上了音乐。
国君特意让人为姬乙制作了一组高矮合适的小编钟,姬乙十来岁时就能演奏编钟音乐了。当时的乐器,除了埙、磬、鼓等,最多的就是用青铜铸造的编钟。
有时候,姬乙会对国君提出自己的疑问:“音乐和歌舞能让一个国家变得强大吗?”
“当然不能。”国君告诉他说,“国家和平,百姓勤劳,国君开明,才能让国家变得富强,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不过,优美的音乐也能滋润人心,教化百姓,培养崇尚礼仪的好风气呀!”
后来,曾国的老国君去世了。年轻的太子姬乙成了这个诸侯国的新国君,人称“曾侯乙”。
曾侯乙继承了老国君治理国家的传统,用心维护着曾国的音乐风气,注重用音乐滋润人心,教化百姓。
当时,强大的楚国和曾国等一些小国,常年在山野间开采铜矿。美丽的铜草花盛开的山野,往往也是热火朝天的采铜和冶铜工场。工匠们开采和冶炼出来的铜,大都用来铸造干戈、战车和宫廷礼器。
干戈和战车是用来打仗的,只要有战争,国家就不会安宁,百姓就没有太平日子!站在烟雾缭绕的山野间,曾侯乙想:如果用宝贵的青铜来铸造农具、编钟乐器,不是比铸造兵器更有价值吗?
他把自己的想法,讲给身边的官员和正在耕田的农人们听,大家也都十分赞成。这更坚定了他化干戈为犁锄、熔青铜铸编钟的决心。
公元前450年前后,一场盛大的青铜铸造工程开始了……
曾侯乙下令把库房里的5万件青铜兵器,还有楚国等国赠送的一批青铜,重新熔化为铜汁,一部分锻造成农具分给各地的农人,另一部分铸造成了大大小小的青铜编钟。
曾侯乙自己就是一位精通乐理和音律的音乐家。他和富有经验的乐师、铸造师们一起,一边试验,一边铸造,慢慢铸造出了一套由65件大小、重量、音色、音阶各不相同的编钟组成的大型青铜乐器。
整套编钟重达2.5吨,分为上、中、下3层,有序地悬吊和排列在宫中的音乐厅里。与65件编钟相匹配的,还有悬挂在磬架上、由32块石磬组成的编磬,以及琴、瑟、排箫、竹篪等乐器。
辉煌的编钟,在乐师手中演奏出了响彻云霄的乐音。
这时,曾侯乙也许只知道,这组大型打击乐器称得上是曾国的国宝,但他不会想到,他已为全世界的音乐文明创造了奇迹。
楚国国王楚惠王听说曾侯乙大编钟诞生了,也兴致勃勃地来到曾国做客,亲耳聆听了编钟演奏出的悠扬和洪亮的乐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4: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