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历史学家所写的有关家训的普及读物,是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它的特点是:一是重视讲故事。选取中国历史上的名人事迹和典故,通过讲故事,讲述家训的内涵与传承。二是揭示共通性。流传至今的家训,数不胜数,作者在大量阅读各种家训文本的基础上,揭示其中的共性,做了很好的总结工作。三是强调古鉴今。家训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影响一代代中国人。作者通过家训内容与具体事例,告诫国人要正确看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重视孩子的性格培养与身体健康。 内容推荐 本书跳脱出以个别古代家训为主的说教式或文字释读式的写作方法,而将中国古代家训中的精髓提炼出来,将重要的家训内容与历史人物、典故融为一体,点面结合、寓理于情。作者身为大学教授,长期关注我国的教育体制,他主张现代教育应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尤其要从家训家教中获得启示,汲取古人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改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思路与方法。 目录 序 言
古代家族何以传承 孔子教子:学习做人 平民家族的兴起:由武入文 权贵家族的衰败:骄奢的教训 家族长盛的奥秘:诗礼传家 世道变迁,家族也须转型
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的引导 看图识字:汉字的艺术魅力 春风化雨:家教传你做人之本
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逆境的磨砺:五张羊皮的故事 慈母败子:溺爱是一服慢性毒药 严而有慈:规矩和人格的培养 浅薄的浮华:聪明孩子须用心 小聪明与真智慧:孔融、杨修和荀彧
君子务本:品德、胸怀、见识与才干 摒弃权术:唐太宗的进境 德才兼备:人才观的拨乱反正 宁静致远:诸葛亮教子 相敬如宾:逆境不改初志 营造修行环境:居善地,择善邻 培养毅力: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以此立足,即事不败 学会吃亏:得失之间 懂得宽容:三尺巷内有天地 容人之量:赤壁之战的胜机 临事以敬:程门立雪 敬能聚德:高山流水 处世以诚:曾参杀猪 诚实有善报:高允因祸得福 方圆之道:越权逾矩的教训 规矩与忠诚:做有原则的人 谦受益、满招损 退一步海阔天高
内外兼修:读书与交友 读书改变气质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无用乃大用:赵括与韩信 切问近思:理性的批判精神 益者三友:唐太宗的朋友圈 识人之明:义利分途
新版后记 书评(媒体评论) 一条好家训,兴旺一个家。家训是从人生经验总结出来的智慧,可改变个人命运,可轻松培育下一代。这是一本“活书”, 讲了很多道理,很多道理都讲活了,讲活了的道理在现实操作中具有极大的威力。叙述脉络清晰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命运昭示了——家训不是教条和警句,而是一家几代人命运的遥控器。——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颁奖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