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说不尽的西湖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余丽生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对杭州西湖自然、历史、文化、风情的见闻和感悟,只言片语的记录串起浓浓的热爱,带领读者走近西湖,感受杭州文化。
作者简介
余丽生,浙江财经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之江诗社会员。长期从事财税体制和政策研究工作,先后任浙江省财政税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财税政策研究室主任等。主持或参与中国财政学会、国家开发银行、教育部、浙江省社科规划办、浙江省科技厅等单位的课题40多项。在《财政研究》《中国经济时报》等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多篇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著有《地方公共财政新模式研究》等多部著作。获得过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浙江发展研究奖、邓子基财税学术论文奖等多项荣誉。
目录
宝石山寻宝
断桥传说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
宝石山寻宝
苏堤春晓
曲园荷风
花港观鱼
玉泉鱼乐
吴山与城隍阁
孤山孤不孤
长桥不长
北高峰登顶
春意太子湾
西溪且留下
神秘的铜鉴湖
西泠非西冷
发现园林美
从钱塘湖到西湖
西冷非西冷
湖山处
集贤亭风姿
六一泉的由来
西博会博物馆
八卦田
北山街老宅
御街的新生
万松书院相亲会
运河文化新希望
富义仓的变迁
古桥新生
仓前粮仓
南星桥站的新生
六眼井不普通
茅家埠春秋
端午赛龙舟
茅家埠春秋
西溪花朝节
百家姓排序说钱王
“钱塘望族”的秘密
南方佳木龙井茶
人间烟火杭邦菜
钱塘江堤
钱塘江的丰碑
水博馆的选择
钱江新城的诞生
钱塘新启航
想起白公
想起白公
范公亭偶遇
缘起苏东坡
习字墙
美学教育先驱
路过林社
香樟树的魅力
春日西湖赏花
孤山赏梅
冰洁玉兰花
带剌的玫瑰
十里荷花
华家池的水莲花
满城桂雨飘香
爱不完的西湖柳
香樟树的魅力
武林小广场的落叶
北山街的梧桐叶黄了
梦想小镇
龙之坞
一所学校改变一个村
下姜村的嬗变
东梓关的探索
红火指南村
半朵梅花重开放
小镇静夜
梦想小镇
云栖小镇
新安江大坝
流不尽的新安江
千岛湖的水
华家池的凉意
不能忘记的大学路
之江校园古建筑
华家池的凉意
紫金港校园
园梦溪
杭师大素描
图书馆的品牌
美院象山校园
别具一格的音乐学院
新兴的东方学院
目睹雪湖
中秋月夜
秋天素描
场雪
多彩的鱼
目睹雪湖
冬天的色彩
代后记:眼中的西湖
序言
说不尽的西湖
2016年9月,G20峰会在
杭州召开,杭州吸引了世界
的目光;2022年9月,第19
届亚运会将在杭州召开,杭
州又将迎来世界的关注。杭
州越来越引起关注、越来越
吸引眼球,跟西湖有密切的
关系。
西湖位于杭州城的西面
,看上去普普通通,面积不
是特别大,但隐藏在背后的
文化,却是她永恒的魅力。
传说西湖是王母娘娘的
一颗夜明珠掉到人间形成的
,玉龙和金凤为了保护西湖
而变成玉皇山和凤凰山。传
说归传说,西湖的形成是漫
长而曲折的。
一般来说,湖泊的形成
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天
然形成,像我国的洞庭湖、
潘阳湖、太湖等;另一种是
人工挖掘而形成,像北京的
昆明湖、昆明的翠湖、绍兴
的东湖等。西湖的形成则要
复杂得多,要源于自然界的
雕琢和人类的雕刻,体现了
大自然的恩赐和人类的智慧

相传西湖一带曾是一片
汪洋,大禹治水乘船来过这
里,杭城曾被称为余杭就是
由“禹航”演变而来。传说秦
始皇为了祭拜禹陵也来过这
里,宝石山上还留有牵引船
的揽石。由于钱塘江泥沙的
冲击,海水慢慢退却,到了
东汉时期,宝石山和吴山之
间形成了沙嘴,钱唐郡议曹
华信组织民工把宝石山和吴
山之间的沙嘴连接起来,形
成了湖,即所谓的泻湖,当
时被称为钱唐湖,因为湖在
钱唐县。
西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
中经历了太多的人和事,凝
聚了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隋统一中国以后,隋文
帝派越王在风凰山脚修了杭
州城,才把城和湖融合起来
。早期对西湖治理贡献大的
要数唐朝刺史白居易。白居
易在杭州为官时间不长,前
后不到三年,却组织民工疏
浚西湖,把西湖的水引入城
里供百姓饮用,用西湖的水
灌溉农田,发展农业生产,
还创作了大量讴歌湖光山色
的诗,提出了西湖的概念,
对西湖作了介绍和推广。“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至今
依然是杭州最好的广告语。
唐以后,天下大乱,吴
越国定都杭州,实行保境安
民的政策,使杭城百姓得到
休养生息。吴越国国王不仅
对西湖进行了很好的保护,
而且大兴佛教、大建寺庙,
西湖周边的净寺、雷峰塔、
宝俶塔都是这一时期兴建的
,正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北宋时期,苏东坡的到
来奠定了西湖今天的基础。
苏东坡刚到杭州任知州时,
西湖已被破坏得破落不堪。
他立即上表启动疏浚西湖。
他多方筹集资金,雇劳工将
西湖淤泥堆成一条长堤,贯
通了湖的南北,把西湖分成
了外湖、西里湖、北里湖、
岳湖、小南湖五部分,还在
湖的中间竖起了三个坛,作
为夜间船舶航行的灯塔,禁
止在三坛内种植,以保护水
系。苏东坡还在《饮湖上初
晴后雨二首》中写下了“欲
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
相宜”的诗句,成了西湖的
名片,也使西湖有了西子湖
的美誉。
南宋定都杭州,杭州城
成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
的中心,奠定了作为文化名
城和古都的历史地位。西湖
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治理,宫
廷画师留下很多描绘西湖的
画作,西湖的美得到了宣传

明清以来,杭城的地方
官员也先后多次对西湖进行
疏浚,把泥土堆在湖中形成
了三潭印月、湖心亭和阮公
墩三个人工岛。清康熙皇帝
还为南宋宫庭画家的画提了
字,乾隆皇帝作了诗,形成
今天的断桥残雪、曲院风荷
等西湖十景。
进入21世纪,杭州市政
府又对西湖南线、西线、北
线进行了大规模改造,扩大
了西湖的水域面积、提高了
西湖景观的品质,还对西湖
实行了免费开放,还湖与民
。2010年,西湖被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
产,这是我国唯一的湖泊类
遗产,更加彰显了西湖的魅
力和影响力。
天下西湖三十六,最美
在杭州。西湖,看到的是湖
,背后是渊远的文化,这是
西湖永恒的魅力。
西湖不简单,西湖的今
天来之不易。西湖,说不尽
、道不完。
余丽生
2022年2月
导语
2022年9月,第19届亚运会将在杭州召开,杭州即将迎来G20会议之后又一次来自世界的普遍关注。本书是散文、随笔等的合集,是作者多年来对杭州、西湖具有历史渊源和现代意义景观、传说、诗词、文化等的描写和记录。凭借对西湖的热爱和生活在杭州的便利,作者以朴素的文笔记录了西湖边、杭州城生动的方方面面,对西湖和杭州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面展示。书中不乏对生活、生命的感悟,一方面介绍城市的风采,抒发对城市的热爱,另一方面也渗透着生活的正能量和对于岁月的体悟。同时,本书有益于对杭州进行更加深入的宣传,更好地弘扬文化、传承历史、传播知识。
后记
眼中的西湖
从学生时代离开家乡,
来到杭州读书和工作几十年
,对家乡的记忆越来越模糊
,而对杭州的了解越来越清
晰,已完全融入这个城市,
成为城市里的一员。
天下西湖三十六,最美
在杭州。杭城被称为人间天
堂,关键在于有了西湖。白
居易说,“未能抛得杭州去
,一半勾留是此湖”。那西
湖又美在哪里?这可不是三
言两语说得清晰的,需要慢
慢地赏、慢慢地品。“欲把
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
宜”,苏东坡把西湖的美比
作四大美女中的西施,西湖
也被人们称为西子湖。西湖
对杭州的影响、西湖在杭州
的地位就像眼睛对人的重要
性。因为有了西湖,杭州显
得更有生机、更有活力、更
有文化,才有更多的知名度
和更高的美誉度。
因为对西湖的喜爱和生
活在杭州的便利,常常在节
假日到西湖边走一走、看一
看,春夏秋冬,既是行走,
又是学习,既是锻炼,又是
休闲,见证了西湖发展变化
,见证了不同季节不同的景
色,也见证了它的一年四季
、晨光夕阳。对西湖的一草
一木,从陌生到了解到熟悉
,看到了晴湖、雨湖、雪湖
,看到了湖边花开花落、树
绿树黄,对人生也有了更多
的体会。
因为对西湖接触多了,
了解多了,对它的感情也深
,时常把自己对西湖的见闻
、感受记下来,有了日积月
累对西湖文化的感悟,对西
湖魅力的领略,也有了传播
西湖美,传播杭州历史、文
化的思考。
文化是历史的结晶,同
时又深深印上时代的烙印。
感谢伟大的时代给文化发展
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感
谢高晓兵先生,书中的摄影
作品来自他的精心打造;也
感谢朋友们所有的鼓励和支
持。
2022年,对西湖、对杭
州来说,将是不平凡的。第
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办,美
丽的杭州又将迎来高光时刻
。讲好西湖和杭州故事,让
读好书、看亚运、游西湖、
品龙井成为时尚,也是很好
的风景。
弘扬文化、传承历史、
传播知识,希望更多的人了
解西湖、了解杭州,把西湖
的文章做得更好。
精彩页
断桥传说
听说五一节里断桥人山人海,几乎要把桥挤断了。你看我,我看你,移步困难,人在景中,景在人中,看景成了看人,看人成了一景。
人多,这是正常的,天时、地利、人和,最美的季节、最好的天气、最给力的假期,成就了人气的旺盛,来了就要有五湖四海共赏美景的准备。如果节日里断桥游人稀少,那倒是反常的,断桥是杭州旅游人气指数的反映。当然,桥会不会断那是不用担心的,断桥经受得住考验。
断桥,不同于一般的桥,在杭州西湖景区是有特殊地位的。
这座桥传说中是白娘子和许仙相遇的地方,演绎了天上人间的爱情故事,尽管过程有曲折,但最终苦尽甘来,美梦成真。能目睹断桥风光,想象人世间的奇缘,虽然可遇不可求,却也是十分美好的——来西湖必来断桥成了游客的共识。
“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之一。杭州地处江南,属亚热带地区,四季气候温和,难得下雪。在断桥看到雪是很困难的,看到“断桥残雪”简直是人间奇迹,但人们更关心的是“断桥上朝阳的那边雪融化了,朝阴的那边雪依然,‘雪断桥不断’是如何形成的,是怎样的现象”。
断桥一带也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先生的钟爱之地。白居易先生对杭州的贡献太大了。他在杭州任刺史期间曾写下《钱塘湖春行》,其中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广为人知,人们把和断桥相连的这条堤叫白堤,就是为了纪念白居易先生的贡献,也是杭州城的百姓对白翁的厚爱。他在杭州为官尤其喜欢西湖,离开了更是常常思念。他晚年居住洛阳写的“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等诗句无不折射出对杭州城的留恋。人们到了杭州,来到断桥,探访白堤是必然的。
断桥是白堤联系杭州城的纽带。白堤很短,仅仅一公里,桃红柳绿,却在这里断了,留给人们无限遐想,使人总有意犹未尽之感。人们欣赏西湖美景、聆听西湖的故事也都是从这里开始。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
“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这是人们对雷峰塔和保俶塔的评价。两塔一南一北,遥相呼应,是西湖的地标。
以雷峰塔为中心的“雷峰夕照”和“断桥残雪”“平湖秋月”“三潭印月”等构成西湖十景,可见雷峰塔之于西湖的地位。
如今的雷峰塔,金碧辉煌,雄伟壮观,不同季节从不同角度能看到不同的美。不少初次见到雷峰塔的游人往往想到它是否和雷锋叔叔有关,其实非也。雷峰塔和保俶塔都是吴越国时期的塔,距今都超过千年,和雷锋叔叔没有关系。据说当年修建雷峰塔是因为吴越国国王的黄妃生了王子,国王修雷峰塔是送给黄妃的,雷峰塔原名叫黄妃塔。又因为塔建在夕照山的雷峰上,民间称雷峰塔。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3: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