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西西弗的石头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张学东 |
出版社 | 阳光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书名《西西弗的石头》取意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推石上山的神话故事,作者通过主人公自从事记者工作以来所经历的人生境遇、爱情生活、个人成长等方面的波折,进而完成了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人类命运的隐喻,同时通过主人公用不断寻求救赎的方式,试图让生活回到正轨,使自己的事业、爱情和生活能够往理想状态发展而不懈努力的经历,以文学作品诠释了普通语言所不能诠释的现实生活。书稿节奏明快,细节描写丰富但有分寸,做到了现实主义作品是用来褒奖良善、惩处黑恶的现实作用。 作者简介 张学东,1972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被誉为宁夏文坛“新三棵树”之一,国家一级作家,现任《朔方》杂志副王编。在《中国作家》《十月》《当代》《作家》《山花》《天涯》等刊发表长、中、短篇小说逾三百万字,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作品与争呜》等转载,连续入选年度中国优秀小说选本50余种,并多次荣登中国小说学会等国内权威性年度小说排行榜,部分作品被译介到俄罗斯、日本、北美及中国台湾地区。获《中国作家》《上海文学》《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刊优秀小说奖、宁夏文学艺术小说一等奖、宁夏政府优秀文化创作奖等,先后入选“国家露万千人才工程”和“四个一批人才工程”。现已出舨中短篇小说集7部,长篇小说《西北往事》《妙音鸟》《超低空滑翔》《人脉》等6部。 目录 小引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后记 何为文学的现实主义 序言 坦率地说,故事并不新 鲜,甚至可以说有些司空见 惯,可正是在这些司空见惯 的琐事当中,蕴藏着生活的 意义。意义,从来都是人们 活下去所需要的力量和信心 ,尽管很多时候总是被大家 忽略。设若一切都没了意义 ,活着也许就会变得更加乏 味和无聊,心思重者甚至会 陷入焦虑和忧郁。一座城市 有一座城市的意义,一片乡 村有一片乡村的意义,一个 人不论长在乡下,或是待在 城里,都有它内在的逻辑。 逻辑往往会告诉人们,这就 是我们要过的日子,是我们 一生都无法回避的吃喝拉撒 和鸡毛蒜皮,至于生活的轻 与重、苦与甜、得与失,最 好还是留给回忆吧。 故事中的这座城市,它 在城里人眼中同样司空见惯 ,街道、楼宇、商厦、喧嚣 的车流、嘈杂的人群以及方 兴未艾的商业活动,似乎无 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生活 的全部意义。单从每天的晚 报日报消息报就能或多或少 触摸到这座城市的脉搏,民 生、楼盘、车市、股票、教 育、医改、就业、供给侧, 等等。当然,还有整版整版 的娱乐资讯,尽管明星们的 隐私轶闻离人们的生活十分 遥远,但这丝毫不影响每个 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因为 人类习惯于忽略身边的人和 事,而是一味地去追寻那些 八竿子也够不到的东西。 如果非要归纳一下这座 城市的特点,或许以下几点 可供参考。其一,这里四季 分明,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往 复更迭,春秋极短暂,而盛 夏与隆冬又出奇得漫长,大 自然最煎熬人的时节从不缺 席,零上三十度至零下十八 九度也是常有的事,冷热悬 殊通常会在骨子里造就人性 格中的某些差异,易冷淡也 易热情,易欢喜更易悲伤, 总是让人在两极中撕扯和纠 结。其二,这里虽为首府之 城,却因地理位置等诸多因 素,跟北上广深等千万人口 城市不可同日而语,它位于 西北内陆,有种被周边区域 团团围困的错觉,甚至有种 叫人喘不上气来的压抑感。 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那么 的狭窄渺小和微不足道,生 活在这里的人存在感并不那 么强。自身的体量小,致使 这里更像一个熟人社会,社 区里街道上随处遇见的人, 似乎都有张似曾相识的面孔 ,每个人都要活得清清楚楚 正正经经,因为在一个熟人 群体里,律己比什么都重要 。其三,也是最为关键的, 那就是这里的生活节奏不是 马不停蹄只争朝夕式的,人 们工作之余会有些闲暇,跳 舞、遛狗、逛街、爬山、唱 戏……山是石头山,戏是老 秦腔,都是有风骨的玩意儿 ,山石粗粝,曲调铿锵,当 人们一口气爬到最西边的笔 架山上,发出一声吼唱,再 回首身后的城市,突然觉得 它是那么小,小得仿佛不存 在了,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生活的脚步一刻也不会停 歇。 当然,这大约只是城里 人的一些偏见,而那些来自 乡下的人,自会有他们的一 套见识,尤其是生活在几百 公里之外大山深处的人,不 论是通过考学就业的,还是 外出务工的,他们大多数人 都是喜欢这座城市的,道理 简单而且朴素,因为这毕竟 是一座首府城市,来了便不 想走,非要把根扎下来,过 梦寐以求的好日子。这种时 候,城市就显示出兼容并包 的特质,它需要各种各样的 人,需要各行各业的人,在 这一点上,城市的移民性格 凸显出来,天南地北南腔北 调来者不拒。大街小巷商铺 酒肆,开车的、做饭的、卖 菜的、装修的、保洁的、美 发的、按摩的、修脚的…… 到处都是外来者的身影,他 们夜以继日地在这个城市周 旋忙碌。更多时候,这些人 似乎不需要什么梦想,至少 不会做白日梦,他们要做的 就是埋头苦干,就像过去在 泥土里刨食,只为糊口和谋 生。 也许有人要讲,上述种 种并非这座城市最核心的东 西,每个城市干差万别又大 同小异,城市就像一个饱经 沧桑的老者,它有过健全的 体魄和绰约的风姿,自然也 会有疲惫不堪和萎靡不振的 一刻,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难 免要受城市的感染,升迁了 ,罢职了,结婚了,离散了 ,得意了,失意了,彷徨了 ,抑郁了,总之,人非圣贤 ,都吃着五谷杂粮,均有着 喜怒哀乐,染病在所难免。 城市几乎每天都在起高楼筑 大厦,烂尾的工程也不少, 道路扩建自然也是家常便饭 ,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天这 里开挖了,明日那里合拢了 ,修修补补,拆拆建建,旧 的不去,新的不来。人的身 体也好比这城市,自然需要 不断供血和建造,不能淤塞 ,不能破败,不能得过且过 ,更不能不破不立,头脑身 心金贵,凡事都要打这金贵 处通过,就像城里的万千车 流,任尔东西南北,某一时 刻都要按秩序规规矩矩穿越 十字路口。 红绿灯就是这座城市的 眼睛,每个人的表情皆被电 眼瞬间捕捉并看得一清二楚 ,我们无处躲藏,我们随波 逐流,我们乐此不疲,我们 别无选择,不论车里的人或 车外的人,城里人或乡下人 ,老年人或青年人,男人或 女人……这是现实的所有内 容,也是生活的全部意义, 假如这世界还存在意义的话 。 导语 长篇小说《西西弗的石头》是著名70后小说家、宁夏作家协会副主席张学东继《超低空滑翔》《尾》之后又一部以当代城市生活为背景的现实主义力作。该作原载大型文学双月刊《百花洲》2021年第3期,同年末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推出。小说巧妙地呼应了加谬的《局外人》和《西西弗神话》,主人公因罹患抑郁症几近崩溃,但最终在亲友的帮助和自我的拯救中重获新生,作品对当代生活的描绘既冷峻客观富有怜悯,同时又直面存在之惑与现实之痛。 后记 何为文学的现实主义 当“现实主义”经常被人 们挂在嘴边的时候,我觉得 作为作家首先要解决什么是 文学的现实问题,何为文学 的现实主义?即怎样的现实 材料才可以进入作家的视野 和作品,这个问题对于一个 小说家来说意义重大。人们 通常会认为现实就是眼下, 就是琐碎的生活全部,就是 吃喝拉撒和生老病死,但这 可能只说对了一半。现实在 文学中又并非只是眼下,它 很大程度上来自更久远的历 史,和更加虚无缥缈的未来 。在某种意义上,现实更是 来自人们内心世界的风暴, 来自一个个不愿意被所谓的 现实轻易打败的灵魂。 在我看来,现实主义文 学是用来诠释生活和记录历 史的,是用来褒奖良善、惩 处黑恶的,说到底现实主义 文学的本质正是反讽和批判 。文学就是人学,灵魂依旧 是文学的核心,一个人魂不 守舍,便形同于行尸走肉, 一部文学作品,设若没有厚 度没有温度没有血液,甚至 没有灵魂,那么,它只能沦 为写手的游戏和文字垃圾。 四十多年以来,我们的文学 实际上也在不断改革,曾一 度乐此不疲的各种文学实验 如今都已落下帷幕。当我们 回过头审视来时路时,不难 发现,文学创作也需要一些 必要的“拨乱反正”,某些观 念似乎偏离了我们的文学传 统,某些技术过于让人眼花 缭乱,也许强调现实主义文 学创作,本质上就是在为当 代文学溯源和正声。 从普遍意义上说,宁夏 作家作品的现实感不是很强 ,与这个日新月异的大时代 相比,我们的作品多少显得 有些陈旧和滞后。现在回过 头再看张贤亮先生的作品《 灵与肉》《绿化树》《男人 的一半是女人》等,我们不 得不叹服这位已故文学大家 ,对现实主义的深刻理解和 突破性创作,他既写出了故 事的深度和厚度,更重要的 是他也写出了人物的灵魂, 他笔下的许灵均、章永璘和 马缨花让人过目不忘。 2018年,适逢马克思诞 辰200周年,在纪念这位伟 大的思想家,重读其诸多经 典篇章时,不难发现,马克 思实际上也是一个非常了不 起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在自 己所处的国度和时代,异常 清醒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 的本质、资本和剥削带来的 罪恶,以及劳苦大众的普遍 挣扎和心声,所以,他才能 用超凡的胆略和令人震惊的 想象力,为当时的灰暗世界 虚构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 ——即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 主义社会。 世人皆知的《共产党宣 言》:“一个幽灵,共产主 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现在重读这些文字,依旧 具有石破天惊的感叹。我这 里所强调的“虚构”,其实就 是对现实主义的深刻理解与 大胆创造,我认为一个作家 只有像马克思那样,站在一 个时代的制高点上,对我们 的历史有充分的认知,对现 实生活有足够的洞悉,对百 姓生活感同身受,并善于对 未来的社会走向和世态人心 做出审视和判断,唯独这样 ,写出的作品才更具现实意 义,才更具干预现实生活的 可能,我们的现实主义文学 也才更具生命力。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 们所经历的一次次文学变革 ,那些至今依旧散发魅力并 仍具有穿越未来能量的作品 ,比如《芙蓉镇》《平凡的 世界》《白鹿原》《秦腔》 等,它们无不秉持着现实主 义文学理念,始终把塑造人 物视为首要,也就是说,真 正的现实主义文学要塑造典 型人物,正如恩格斯所阐述 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在我看来,我们的作家或许 写出了具有现实意味的好小 说,但距离真正的现实主义 文学还有一定距离,这个距 离就是,时间再过四五十年 乃至更久远,到那时我们的 文字依然保有其生命力,我 们笔下的人物形象、生活细 节和社会背景,能够成为研 究我们那个时代的必要证据 ,就像现在的读者依旧从《 基督山伯爵》中能感受到拿 破仑遭遇的滑铁卢之败,从 《悲惨世界》中感受到法国 大革命的血雨腥风,从古典 小说《红楼梦》中一睹两百 多年以前的社会风貌和风土 人情。 精彩页 第一部 前不久我才跟佟欣分的手。 这事本来没甚可说,结了婚就有可能会离婚。假如某个人对婚姻抱着买张彩票试试手气的想法,建议他最好抛开这种愚蠢而不切实际的念头,因为中奖的概率几乎为零,仅有的那一点点运气也只够蜜月那几天挥霍的。况且,老早老早以前,一个叫拜伦的外国人断言,蜜月之后,总有“不幸之月”等着你。连我唯一的铁哥们黄莺同志也预言过,她说像你这种人,根本就不应该结婚。我当时还梗着脖子跟人家嘴硬:别瞎扯了,我是哪种人,我自己还没弄清楚呢,你又不是我肚里的蛔虫。 其实,我俩在一个部门共事多年,黄莺算是最懂我的人。可我已然都离了婚,她却至今还没把自己嫁出去,资深王老五一个。论长相,黄莺不属于婀婀娜娜的那类美人,她个头中等,身材略微偏瘦,举手投足间,自带那么一股文化女性的干练和自信,有时会显得盛气凌人,偶尔也难免会斤斤计较,但更多时候会让人觉得优雅从容。凭良心讲,若不是黄莺平时嘴巴刻薄不饶人,追她的人应该不在少数。我觉得长得好看的女人,说话通常都有些尖刻,那种笨嘴拙舌的,多数又都相貌平平,可见世上没有两全的事。 有一次,我私下里问黄莺,喂,你怎么还不嫁人?她翻了翻漂亮的双眼皮说,皇帝不急太监急!我说,我可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的人,只是出于革命友谊嘛。黄莺沉吟了一会儿,才故作神秘地说,别急,我要嫁的那个人,就快出现了。问题是,我到现在也没弄懂她的意思。 我母亲对我也颇有微词。她说,你这辈子没常性,干啥都跟过家家似的。念书的时候,因为跟班上一个同学交恶,我俩总是不停地打啊闹啊,搅得四邻不安,最后老师把我调到别的班上去了;上大学也学人家谈朋友,却换了一个又一个,都说我的女友多得够装一卡车,其实,有的女生只跟我在黑灯瞎火的舞会上处了不到两个钟头就说拜拜了;参加工作也不例外,部门换了好几个,不是跟同事搞不好关系,就是人家领导怎么瞧咱都不顺眼;娶了个老婆还算过得去,她皮肤白得像粉雕,腰细得似葱秆,可我们注定过不长,她总是闹,嫌我不上进,怨我没本事,甚至骂我不像个男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最后到底是离了。我的世界就这样,没治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不,现在得改一下,天要下雨老婆要离婚,随她去吧。 要说起来,佟欣的性格不温不火,很多时候,她表现出与世无争的样子,至少我刚认识她时尚如此。 在那个屁股大点儿的公办小学里,她脾气最温和,很少冲谁乱发脾气,也很少大声呵斥学生,更谈不上体罚之类的。不过,佟欣天生有些死脑筋,她的同事多半都离开了那个小得可怜的学校,一个个削尖了脑袋往民办学校挤。民办学校,顾名思义,不是吃公家饭的地方,民营老板说了算,用人机制灵活,薪水自然要高很多,好多名师都相继从佟欣所在的小学被挖走了。当别人毅然决然选择离开的时候,佟欣却依然不动,她倒不是怕钱多了烫手,用她的话讲,她是对这所学校有了感情,一时半会儿割舍不下。我知道她这人是重感情的。可她还说了,天下乌鸦一般黑,自己就是一个教书匠,只要把课上好,把学生教好,在哪儿还不都一样。但事实很快就证明,在哪儿还是不一样的! 当时,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且长势喜人,民营企业敢于投资,学校规模大,环境又好,教学质量上去了,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想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去,压根不在乎多交区区几万块赞助费,学校每年都能收到大把大把的现金,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老师的日子自然很滋润。可佟欣在那里谨小慎微地苦熬了那么多年,工资没有涨几块不说,到头来连个中级职称也没混到手。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每当这个时候,佟欣真想撂挑子,她打算从今往后只上课不带班,可到头来又总是架不住领导几句好话,她面情太软了,人家三旬好话都能当钱使,班主任这个头衔,就跟狗皮膏药似的,死死粘在她身上,摘也摘不掉。她唯一的本事,就是回到家冲我发牢骚,好像她的不如意,都是我一手造成的。 渐渐地,我发现佟欣的脾气开始变坏了。反正她一到家就指桑骂槐的,看什么都不顺眼,可谓见鸡骂鸡、逮狗训狗,尤其是一见我宅在屋里玩电脑,或手里逗弄着一只傻乎乎的仓鼠,她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找我茬。我估计她是把我当成她们学校的某个坏领导或爱捣蛋的学生,满腔愤懑都发泄在我身上。 P5-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