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灵感五讲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作者 | (美)王鼎钧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所谓灵感,是一种突然而生的觉悟,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看法,需要对人性的深刻体察、对百态的广泛接纳,以及对人生的深情投入。这本书是王鼎钧先生四十年来的灵感手记,慢锻闲敲之语,蕴含丰富的哲思;信手拈来之笔,饱藏生活的启示。从原型、模仿、结构、比喻、造句五个方面来探寻灵感的本质,同时附有汉宝德等人的访谈文字,以性灵之言给人一种重新观看世界、人生的角度,为有志于文学者播下热爱的种子。 作者简介 王鼎钧,1925年生于山东省兰陵,曾亲历流亡求学、抗日战争、国共内战;1949年到台湾,曾任广播公司节目制作组长、电视公司节目编审组长、多家报社副刊主编、大学讲师。1979年移居美国,之后定居纽约至今。其创作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人生四书”、“作文四书”等作品在台湾行销极广,至今不衰;《碎琉璃》、《左心房漩涡》等散文创作独树一帜,为其赢得“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师”之誉;从1992年至2009年,创作发表“回忆录四部曲”(《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作品陆续在大陆出版后,引起学界及读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其回忆录,融人生经历、审美观照与深刻哲思于一体,显示了一代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影响巨大。曾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优良图书著作金鼎奖、“中国时报”文学奖推荐奖、第五届在场主义散文奖、历史嘉年华“历史书写致敬奖”。 目录 灵感五讲 可大可久谈原型 亦师亦友谈模仿 成方成圆谈结构 有隐有显谈比喻 求新求变谈造句 灵感 灵感补 灵感访谈 美学教授汉宝德谈灵论感 诗人高上秦(高信疆)谈灵感的滋味 小说家师范谈灵感移植 序言 序:灵感来去 我在读小学的时候听说 写作要有“灵感”。那时候不 叫灵感,叫“烟士披里 纯”(inspimtion)。书本上说 ,这个烟士披里纯有些神秘 ,莫之为而为,莫之至而至 ,谁也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 ,来得快走得也快,灵光一 闪,稍纵即逝。书本上说, 音乐家的灵感来了,他手边 没有纸,就赶快写在衬衣上 。科学家的灵感来了,他正 在洗澡,来不及穿衣服,赤 身露体从澡盆里跳出来。你 看文学史上,多少作品产生 的经过,作家发烧发疯、废 寝忘餐,那是为什么?因为 时乎时乎不再来。 灵感不可强求,但是可 以引诱它出现,吸烟就是很 好的诱因。正好烟士披里纯 的第一个字是“烟”,有些学 长就偷偷地抽烟,染上了一 辈子戒不掉的烟瘾。“灵感” 的译名确立以后,还有人把 inspirafion译成“天启”,据 说史学家汤因比的灵感就是 在教堂里得到的。我希望得 到灵感,我不吸烟引诱灵感 ,也不在祷告的时候祈求灵 感。我读那些作家的作品, 窥探他们的灵感。我相信, 写作能力是后天养成的,近 朱者赤,近墨者黑,遇强则 强,遇弱则弱,感染熏习多 于天授神与。今天回想,那 时候就定下了我一生学习的 态度。 既然是后知后觉,当然 由领路的人决定进度。我的 灵感之窍一直没有打开。起 初,左翼作家的写实主义当 令,他们不认为灵感有那么 重要,“灵感”一词在他们笔 下总有几分揶揄。紧接着是 抗日战争,文艺界强调计划 写作、意志写作、集体创作 ,要配合抗战的客观需要, 作品要像修路盖屋一样,一 天有一天的进度,“灵感”来 不及,不可靠。然后到了台 湾,惊魂未定,又有“反共 文学”的大包袱压下来,大 家都忘记了灵感。 时间一久,拉足了的弓 弦慢慢放松了,我又恢复了 对灵感的渴慕。那时,文学 艺术的先行者从西洋引进一 波又一波思潮,术语大量更 新,“灵感”一词被弃置不用 。新术语里包装着我家的旧 物,我在里面找到了灵感, 久违了,我还认得。多年来 ,计划、意志,如汗滴禾下 土,灵感如天外飘来的云霓 ;计划、意志,如枕戈待旦 ,灵感如破晓的曙光;计划 、意志,森然成林,灵感如 新芽出土。30年代的左翼作 家说灵感是“小我”的东西, 属于闲情逸致,好像真是那 么一回事。60年代、70年 代,我慢慢有了“自我”,有 了悠闲,我这才能够“从别 人的灵感中来,到自己的灵 感中去”。 1978年,我把写作灵感 的速记短文汇成一本小书, 书名就叫《灵感》。有人说 这是台湾地区第一本手记文 学。此书绝版已久。现在我 把这本书里的灵感整理一下 ,删去一些旧的,增加一些 新的,又特别写了五篇有系 统的论说,谓之“灵感五讲” ,增加的字数超过原书一倍 ,可以说是一本新书。在这 里,我想指出,灵感可以由 “天启”得到,也可以由实践 得到,天启不可说,实践有 理路、有方法。我的这个想 法、做法,由1978年开其 端,到2017年总其成,慢 锻闲敲,在此一书。我谈文 学不忘趣味,书里面随处布 置小穿插、小零碎,摘出来 都是街谈巷议的调味品,此 书也可以当闲书看。 书成,想起我1978年9月 28日上午在台北登上飞机, 飞行了十几个小时,在洛杉 矶落地,仍是9月28日上午 ,这是国际换日线的奥秘。 我觉得我的生命多出来一天 ,我从上帝那里偷来一天的 光阴。我想这可以是一部小 说的开头,小说里的这个人 物,他发觉他“赚”了一天的 光阴,决定留在美国,不回 故土,因为一回去,赚来的 这一天就又交回去了。他不 甘心,他半生都是赔,赔时 间、赔金钱、赔自尊、赔理 想、赔儿女的前途、赔妻子 的幸福,好不容易有机会赚 一次,他死也不松手。下面 当然是一个非法移民在美国 的奋斗,可用的材料很多。 有人看他辛苦,问他为什么 不回去,他老老实实地回答 了,没人听得懂,怀疑他精 神失常。这本小说怎样结尾 呢?结尾重要,需要另一个 灵感。这一段我写书的时候 遗漏了,在这里补上一笔。 导语 华文文学大师王鼎钧写《灵感》,先是受了古人诗话和笔记的影响,后来又加上今人“手记文学”的启发。由“灵感”“灵感补”“灵感五讲”和“灵感访谈”四部分组成。其中,“灵感五讲”包括“可大可久谈原型”“亦师亦友谈模仿”“成方成圆谈结构”“有隐有显谈比喻”和“求新求变谈造句”。“灵感访谈”包括“美学教授汉宝德谈灵论感”“诗人高上秦(高信疆)谈灵感的滋味”和“小说作家师范谈灵感移植”。此次出版的简体字版《灵感》补充了很多新写条目,新增了灵感五讲,提供了实践的经验。这是一卷闲适小品,也是灵感标本的展览。读这本书,可以从别人的灵感中来,到自己的灵感中去。 精彩页 可大可久谈原型 如果你要写一个故事,在你写作之前,已经有人写出许多许多故事,那些故事可以分成各种类型,每一类故事都有人写得最早或写得最好,这最早或最好的一个叫作原型,你我可以参照那个故事来设计自己要写的作品,这叫使用原型。 举例来说,《旧约》第一卷《创世记》,上帝把亚当和夏娃小两口儿安排在乐园里,立下诫命,他们不可以吃某一棵树上的果子,小两口儿犯了戒,被上帝逐出乐园,到地上受苦。教会中人认为这是最早的“罪与罚”,文学中人认为它是父子冲突的原型。子女成长有所谓反抗期,“儿大不由爷,女大不由娘”,他忽然不听话了;儿子的叛逆性比女儿明显,所以俗语说“无仇恨不成父子”。学者探讨共同的人性,文学作家表现千差万别的具体样相。作家像上帝创世那样在这个原型之内创造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禁果,他在父子两代之问经营不同的冲突,其中有不同的寓意。 耶稣讲过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文学中人认为他使用了“失乐园”的原型。他说,在一个富足的、快乐的大家庭里面,小儿子长大了,要求分家产,搞独立,走出父亲的阴影。他在外面荡尽钱财,沦落到与猪同食。他后悔了,又回到大家庭里来祈求父亲原谅。父亲很宽大,恢复了这个儿子在家庭中原有的地位。依《旧约》原来的记载,亚当接到驱逐令的时候并未求饶,他到地上耕种狩猎,“汗流满面才得糊口”,活了九百三十岁,也从来没有表示后悔。耶稣布道是向世人提供救赎,救赎的前提是悔改,所以耶稣增添了情节,这种技巧我们称之为“延长法”。他使用了原型,加以延长,这仍是独立的作品。 英国文豪弥尔顿另有会心。上帝告诉亚当和夏娃:“唯有这棵树上的果子你们不可以吃。”魔鬼来引诱夏娃去吃,夏娃又引诱亚当去吃,妻子的影响力大过父亲,夫妻同心的程度大过父子,这已经把一对“照着神的形象”创造出来的男女人性化了。上帝察觉他们的行为,发怒谴责。在弥尔顿笔下,亚当非但没有认罪,反而支持他的妻子;他几乎以主动的姿态放弃了安逸的生活,要和妻子共同承担后果,这就很有些近代西方思想的味道了。这种写法,我们称之为“吹”,使原来的素材膨胀、发酵,像吹气球一样。为了增加“戏肉”,也为了神学上的完整性,弥尔顿增添了《创世记》没有的场景,他使亚当、夏娃在走出乐园的时候看见异象,看见未来人类的堕落、末日的惩罚,也看见耶稣给世人提供的救赎。可以说,弥尔顿吸收了“浪子回头”的创意,或者说提取了整部《圣经》的大要,这种技巧我们称之为“揉”,像揉面团一样,使分离的部分泯合为一体。弥尔顿虽然使用了原型,但他的《失乐园》仍是独立的作品。 中国也有“失乐园”吗?找找看。牛郎织女行不行?织女在天庭负责织锦,天帝觉得“那人独居不好”,把她嫁给了牛郎。她结婚之后就懒得织布了,天帝震怒,又命令她和牛郎分居,全心全力做一个织工,每年只准夫妻相会一天。这个说法比较早,后来又有一种说法:牛郎织女本是玉帝身旁的金童玉女,天界禁止凡心,可是这两个小青年互相爱慕,犯了天条,被玉帝逐出天庭。这个说法就可以和《创世记》的“失乐园”相提并论了。弥尔顿写《失乐园》,揉进基督教的救赎,那是西洋文学的特色;中国民间演义牛郎织女的故事,揉进佛教的轮回,显出中国文学的特色。牛郎织女降世为人,前后七世结为夫妇,其中最有名的一世就是孟姜女夫妇。他们一世又一世做夫妻,也都像孟姜女夫妇一样,新婚之夜就被残酷的命运拆开,身心受尽折磨。故事的作者用了“吹”的技巧,对人世情欲做出否定。七世夫妻的故事同出一型,好比是一母七胎,每一世夫妻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每个故事各有自己的细节,作家通过这些细节来发挥创造力。直到第七世,故事作者受了中庸之道的制约,这小两口儿才有了安定的生活,最后这一世也写得最差。P3-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