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农业与健康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最佳实践手册上下)(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作者 |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16部分。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主要包括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背景、促进创新的具体战略和机制、与创新相关的政策和法律环境等。第四部分至第七部分,主要包括知识产权基本知识、机构政策和战略、建立并运营技术转移办公室、合同和协议支持的伙伴关系等。第八部分至第十一部分,主要包括如何管理发明人与发明、技术评估与估值、专利申请与专利授权、技术许可等。第十二部分至第十五部分,主要包括技术交易和营销、创业者精神、风险管理、争端解决等。第十六部分,主要介绍了遗传资源惠益分享的机制和原理。 目录 诺曼·E.博洛格(Norman E.Borlaug)的序 R.A.马舍尔卡(R.A.Mashelkar)的序 弗朗西斯·高锐(Francis Gurry)的序 霍华德·A.朱克(Howard A.Zucker)的序 戈登·康威爵士(Sir·Gordon Conway)的序 编委会致辞:从最佳原则到最佳实践 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 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背景概述 第1.1章 知识产权管理在健康和农业创新中的作用 第1.2章 卫生健康领域产品创新能力建设 第1.3章 全球健康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交易:新的“想象力回报率”(ROI) 第1.4章 确保发展中国家获取新发明:专利的作用和公共研究机构的力量 第1.5章 基因组学、伦理和知识产权 第二部分 促进创新的具体战略和机制 第2.1章 为人道主义用途保留权利 第2.2章 促进医药和农业创新的人道主义援助 第2.3章 通过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确保全球获得产品:产品开发合作伙伴关系策略 第2.4章 研究工具的专利申请和许可 第2.5章 全球卫生健康领域的估值与许可 第2.6章 开放源代码软件许可(开源许可) 第2.7章 利用医疗产品许可协议中的“里程碑”条款保障发展中国家权益 第2.8章 促进知识产权组合和可及性:对专利池及其他机制的综述 第三部分 与创新相关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第3.1章 法院与创新 第3.2章 全球健康——《拜杜法案》的经验 第3.3章 《拜杜法案》的反响——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政策调查 第3.4章 中等收入国家技术转移概述——创新孕育社会经济福利 第3.5章 技术转移办公室的基准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 第3.6章 生命科学公共知识产权管理:实践和政策的调和——基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视角 第3.7章 发展中国家和TRIPS协定:何去何从 第3.8章 TRIPS协定和健康与农业领域的知识产权 第3.9章 影响知识产权转移的美国法律 第3.10章 强制许可:如何获得专利技术 第3.11章 集群在推动创新中的作用 第3.12章 如何在小国家建立本地生物技术集群——以芬兰图尔库为例 第3.13章 麻省理工学院在推动集群形成和培育企业家精神方面采取的行动及作用 第3.14章 建设研究型集群——探索支持区域创新的公共政策 第四部分 知识产权工具箱 第4.1章 法律工具箱简介 第4.2章 如何阅读生物技术专利 第4.3章 商标入门 第4.4章 植物的法律工具箱 第4.5章 植物育种者权利介绍 第4.6章 植物、种质、基因库与知识产权:原则、选择和管理 第4.7章 植物品种保护、国际农业研究与种质交换:专门法与专利制度的法律问题 第4.8章 知识产权与信息管理:图书馆、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和软件 第4.9章 药品和农用化学品的数据保护及试验数据独占权 第4.10章 制药和其他行业的数据保护监管 第五部分 机构政策和战略 第5.1章 知识产权战略 第5.2章 从出资人的角度看知识产权管理政策 第5.3章 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定机构知识产权政策 第5.4章 关于大学发明所有权的实际考虑 第5.5章 发明人在技术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第5.6章 知识产权审查 第5.7章 技术转移管理中的利益与责任冲突 第六部分 建立并运营技术转移办公室 第6.1章 技术转移办公室的开门十件事 第6.2章 建立技术转移办公室 第6.3章 如何建立技术转移办公室:来自欧洲的经验 第6.4章 如何在发展中国家建立技术转移体系 第6.5章 建立技术转移办公室的实际考虑 第6.6章 大型技术转移办公室的管理 第6.7章 培训知识产权管理人员 第6.8章 构建网络:技术经理人协会的国内和国际经验 第6.9章 如何选择专利律师并与其共事 第6.10章 如何经济有效地聘请专利代理师 第6.11章 技术转移数据的管理 第6.12章 WIIPSTM:Whitehead研究所知识产权系统 第6.13章 协议和合同管理 第6.14章 监管、评价和评估研发的影响 第七部分 签署合同和协议,支持合作伙伴关系 第7.1章 管理知识产权的基本工具——协议 第7.2章 保密协议: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 第7.3章 关于材料转移协议的具体问题 第7.4章 如何起草合作研究协议 第7.5章 起草有效的合作研究协议和相关合同 第7.6章 使用不主张协议:一种促进人道主义许可、管理责任和全球可获得性的工具 第八部分 发明人与发明 第8.1章 大学背景下的知识产权导论:科学家入门读物 第8.2章 如何开始并坚持做好实验室记录:政策和实践指南 第8.3章 发明的证明文件 第8.4章 发明披露与发明人的作用 第九部分 技术评估与估值 第9.1章 研究机构的发明评估 第9.2章 技术价值评估简介 第9.3章 对早期技术的知识产权进行定价:基础评估工具和考虑因素 第9.4章 生物勘探样本的价值评估:方法、计算和对政策制定者的启示 第十部分 专利和专利申请:与公有领域相平衡的保护 第10.1章 防御性公开和公有领域 第10.2章 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势和局限性 序言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是我 国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 之一。“工欲善其事,必先 利其器”,一本涵盖知识产 权各保护形式及创造、运用 、保护、管理、服务全过程 的参考书籍,将有利于农业 与健康领域创新从业者学习 了解相关知识,有效利用知 识产权制度促进科技创新发 展。《农业与健康创新的知 识产权管理:最佳实践手册 》是专门针对农业和健康领 域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撰写 的参考书籍,具有以下特点 。 一是内容丰富,系统全 面。该手册详细介绍了农业 和健康领域的知识产权创造 、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 的相关知识及经验,包括专 利权、植物新品种权、软件 著作权、商标权、商业秘密 ,技术转移机构的建立与管 理,以及遗传资源、本土知 识惠益分享等,中文版达 240万字,可谓洋洋大观。 二是深入浅出,平实易 懂。原书编著者从普通科研 人员的实际需求出发,注重 结合实际案例和实践经验, 将专业知识和原理原则娓娓 道来,读起来趣味盎然。 三是针对性强,应用面 广。该手册总结了1980年 美国实施《拜杜法案》后25 年间,美国、日本、韩国、 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 保护法律体系及实践案例, 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具有借鉴意义。针对目前 遇到的问题,如2020年我 国第四次修正《专利法》提 出的专利保护期与药品审批 制度的衔接机制,科技成果 价值评估、产业集群创新、 种质资源引进交换国际法律 条约和渠道等,均有专门章 节进行介绍。尤其在“一带 一路”倡议下,强化国际知 识产权布局所需要了解的基 本情况及技巧,书中亦有介 绍。本书具有的参考价值, 在农业领域,国内目前无能 出其右者。 鉴于此,本书中文版60 余位译校者,历时5年,工 作之余接续投入,对所选的 16个部分124章开展了初翻 、初校、二校、三遍统稿、 文字润色和注释等工作,知 识产权出版社相关团队负责 三审三校,严格认真,几方 共同努力,力求保证翻译质 量。其间辛苦,其间长进,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囿于 能力、时间和知识面有限, 书中必有错讹之处,敬祈高 明指正(联系邮箱: ipr@caas.cn)。 感谢中国农业科学院原 副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助 理总干事王韧博士长期关心 农业知识产权工作并积极推 介此书。感谢美国加利福尼 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原副校长 、农业公共知识产权资源联 盟(PIPRA)执行总裁阿兰· B.班尼特(Alan B.Bennett )博士协助中国农业科学院 获得中文版权并在翻译过程 中给予各种支持。感谢北京 大学法学院刘银良教授、国 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 查协作河南中心化学部原副 主任欧阳石文研究员、中国 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殷宏研究员、海南省农业科 学院副院长(挂职)及中国 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副所长张春义研究员、中国 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技术 发展处副处长李小娟等专家 学者鼎力相助,审校关键章 节、提升译文质量。 感谢农业农村部科技教 育司、种业管理司、北京市 知识产权局和海淀区知识产 权局的支持与指导。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努力提高农业与健康领域知 识产权管理水平,强化农业 创新驱动发展,为保障国家 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高质量 发展尽绵薄之力,是我们共 同的心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