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共6章,系统地对支撑物联网的基础知识进行了介绍,具体内容为:第1章对物联网的概念、发展历史、架构和前景进行概述;第2章对物体识别技术包括RFID、条形码、智能卡、IP地址、图像识别、生物特征识别以及在识别中常用的分类算法进行介绍;第3章对感知技术包括传感器的基础知识、常用传感器、数据滤波、数据融合进行介绍,并介绍了控制的基本概念;第4章对定位技术包括室外定位和室内定位技术进行介绍;第5章对数据传输技术包括编码、数据传输原理、互联网接入进行介绍;第6章展示了一个环境信息采集系统的开发流程,帮助读者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进阶。 本书可供普通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使用,也可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与电气工程、机械工程、自动控制、工业自动化等相关专业或方向的本科及研究生选修使用,或供希望了解物联网技术的普通读者参考。 目录 第1章 物联网概述 1.1 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1.1.1 什么是物联网 1.1.2 物联网与其他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1.2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1.2.1 物联网概念的产生 1.2.2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1.3 物联网的架构 1.3.1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1.3.2 物联网项目的逻辑结构 1.4 物联网的前景 习题 第2章 物体识别 2.1 RFID技术 2.1.1 工作原理 2.1.2 工作频率 2.1.3 电子标签 2.1.4 读写器 2.1.5 天线 2.2 条形码/二维码 2.2.1 条形码 2.2.2 二维码 2.3 智能卡 2.3.1 智能卡的分类 2.3.2 智能卡的结构 2.4 IP地址 2.4.1 IPv 2.4.2 IPv 2.4.3 MAC地址 2.5 图像识别 2.5.1 图像的基础知识 2.5.2 车牌识别基础 2.5.3 人脸识别基础 2.6 生物特征识别 2.6.1 指纹识别 2.6.2 声纹识别 2.6.3 虹膜识别 2.6.4 静脉识别 2.7 常见的分类算法 2.7.1 距离 2.7.2 决策树 2.7.3 贝叶斯分类 2.7.4 支持向量机 2.7.5 K近邻 2.7.6 人工神经网络 习题 第3章 感知 3.1 传感器基础知识 3.1.1 传感器简介 3.1.2 传感器的组成 3.1.3 传感器的分类 3.1.4 传感器的选用原则 3.1.5 传感器的性能 3.2 常用的传感器介绍 3.2.1 温度传感器 3.2.2 湿度传感器 3.2.3 光敏传感器 3.2.4 磁敏传感器 3.2.5 压力传感器 3.2.6 位移传感器 3.2.7 速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 3.2.8 流量传感器 3.2.9 气体传感器 3.3 传感器接口电路 3.4 著名传感器厂商介绍 3.5 数字滤波 3.5.1 限幅滤波 3.5.2 中位值滤波 3.5.3 算术平均滤波 3.5.4 递推平均滤波(滑动平均滤波) 3.5.5 中位值平均滤波(防脉冲干扰平均滤波) 3.5.6 加权平均滤波 3.5.7 加权递推平均滤波 3.5.8 低通滤波 3.5.9 卡尔曼滤波 3.6 数据融合 3.6.1 加权平均 3.6.2 贝叶斯估计 3.6.3 卡尔曼滤波 3.7 控制 3.7.1 控制的基本概念 3.7.2 系统的数学模型 3.7.3 控制系统中的典型环节 3.7.4 系统模型的表述 3.7.5 控制系统的分析 习题 第4章 定位 4.1 室外定位技术 4.1.1 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技术 4.1.2 基于卫星导航的定位技术 4.1.3 基于空基增强或地基增强的定位技术 4.2 室内定位技术 4.2.1 基于手机基站的定位技术 4.2.2 基于WiFi的定位技术 4.2.3 基于RFID的定位技术 4.2.4 基于蓝牙的定位技术 4.2.5 基于UWB的定位技术 4.3 常用的定位模块介绍 习题 第5章 数据传输 5.1 编码 5.1.1 BCD码 5.1.2 ASCII码 5.1.3 GB2312码 5.1.4 GBK码和GB18030码 5.1.5 Unicode码 5.1.6 UTF码 5.2 数据传输原理 5.2.1 二进制的电平表示 5.2.2 硬件接口 5.2.3 不同接口(电平)之间的转换 5.2.4 通信协议 5.2.5 二进制的载波表示 5.2.6 常见的无线传输技术及模块 5.3 互联网接入 5.3.1 OSI参考模型和TCP/IP 5.3.2 Socket 5.3.3 HTTP 5.3.4 MVC 习题 第6章 快速开发示例 6.1 系统整体概念设计 6.2 系统详细设计 6.2.1 单片机选择 6.2.2 传感器选择 6.2.3 下位机电路原理图 6.2.4 下位机程序 6.2.5 上位机程序 6.2.6 服务器端程序 6.2.7 手机端程序 习题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