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乡间路戏/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区系列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樊玉生
出版社 南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四个篇章,第一个篇章为:看在眼里,以自己的经历和看到过的农村琐事,描述农村农民生活在农耕时代的乡村风貌。第二个篇章为:记在心里,以农耕时代消失的或即将消失的乡村生产技艺为主,以保护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目的。第三个篇章为:人在戏里,以描写普通民间艺人和演艺场景等为主,叙述说唱文化在当地丰厚的群众基础和赖以生存的土壤。第四个篇章为:走在乡里,主要描写本地文化遗产,文化古迹,文化名胜等。全书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叙写宝丰做为国家级说唱文化生态保护区内所依存的群体,土壤,农耕文明时的民情民风,生产生活中的民俗习惯,以及即将消亡的属于“非遗”保护的生产生活技艺,老百姓对说书唱戏的情结,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画卷。
目录
第一篇 看在眼里
远去的草房和瓦屋
铁匠炉子打铁花
伏牛山里铜器社
曲子窝
纺花车和织布机
下粉条的日子里
老家的豆腐坊
八车姜的三弦
仓巷街的诱惑
弦子的故事
汝瓷汝窑
好酒出在咱的手
消失的砖瓦窑
第二篇 记在·心里
还愿书
杀猪过大年
红薯的记忆
夜戏
拾麦
逃学
货郎担
夹毡
听书
牛屋里面听“瞎话儿”
打麦场
十唱熊书记
宝丰的男人
牛把式
村里来个小炉匠
第三篇 人在戏里
想和胡琴说说话
书会守护人
刘兰芳与马街书会
老戏骨
一唱唱成老寿星
司秉衡传奇
汝窑遗址千年之谜的揭晓者
冯大仙儿和大调曲子社
四奶奶的老梨树
父母的脚印和我的脚印
说书状元刘明霞
翻大箱的“老魔头”
第四篇 走在乡里
回归火神庙
贾复城的记忆
山乡小茶肆
情怀柳林
春风桃李闹古镇
春游龙兴寺
马街书会抒怀
走进唢呐村
骚动的小镇
魔术之乡拾趣
家乡的田野上
紫砂情话
应河流淌的故事
后记
序言
抹不去的乡愁
何新年
算下来,我与玉生兄早
在三十多年前就认识了。那
时候我们都在县里工作,相
识相知,感情甚笃。后来由
于工作的变动,渐渐地聚少
离多,很多时候都是通过电
话或短信(现在又有了微信
、视频)联系。虽说见面的
机会少了,但这并不影响我
们在思想认识上的沟通和交
流。每次遇到一起,两个人
总有着说不完的话题。而每
次相聚后的分别,又不免依
依不舍——想这一聚一散、
一思一叹,彼此心灵上的呼
应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发
显得强烈和直接。对此,套
用当下流行的说法,应属缘
分、情分所致,实实在在讲
,就是俩人谈得来、对脾气
。这不,他的《乡间路戏》
甫一结集付梓,我便先睹为
快,很荣幸地成了这部作品
最早的一位读者。
玉生兄学养深厚,有很
多地方着实让我敬佩。他长
期在县宣传文化部门任职,
从乡镇文化站、县文化馆到
县委宣传部,当过县文联主
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创
办过《宝丰日报》,最后在
县文化局长任上退休,大半
辈子坚守在宣传文化战线。
对宝丰当地的历史文化,玉
生兄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结
,马街书会、宝丰酒传统酿
造技艺、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等,先后在他手里列入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曾经四处“惹事”、给县里添
了不少麻烦的农民表演团体
,也在他创新思想的引导下
营造出了健康有序的发展环
境,从而引起中宣部、文化
部的关注,最终成就了极具
影响力的“宝丰文化现象”。
玉生兄退休后,仍为县里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奔
走忙碌。2013年,他牵头
成立了宝丰县说唱艺术研究
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
会,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源进行了调查摸底,全程
参与了《说唱文化(宝丰)
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
和《总体规划》的编制。几
年来,玉生兄为说唱文化生
态保护实验区的创建和开展
工作投入了大量心血,几乎
成了“职业病”,与我一见面
就谈“非遗”,像是着了魔似
的。
事实上,玉生兄的文采
同样为人称道,只是他行事
低调、不善张扬,甘愿在文
学的园地里当一名默默耕耘
的劳动者。他笔下的这几十
篇作品,来源于他对现实生
活的细心观察,展示了经年
累月打磨出来的功夫。笔触
间看似寻常,却又耐人寻味
,读来兴致盎然。他把那些
曾经有过经历的故人旧事用
质朴的笔调一一记录下来而
不避细琐,几乎能够拓印出
那个时代的音声、风貌和气
氛。他以一篇《远去的草房
和瓦屋》勾勒出故乡泥河村
淡淡的轮廓,叙述了他在那
里用半大小子的劳作经历深
深知晓了农家生活的欢乐和
痛苦,最终成了他魂牵梦绕
且又爱又恨、无法回避亦无
力逃离的港湾。在《父母的
脚印和我的脚印》中,他苦
苦寻到童年时留在新疆喀什
出生地的片片断断,亲身感
受到老一辈来来回回的奔波
劳碌和难以抗拒的命运。在
《还愿书》《夹毡》里,他
让我们了解到当地民间流行
的娶妻生子唱“还愿书”、迎
亲婚礼离不了“夹毡”经纪人
的习俗,品味到浓浓乡情中
蕴藏的几分奇趣和几丝酸涩
。《红薯的记忆》让我们看
到了刚刚高中毕业的他为争
强好胜当了三个半月的生产
队长,在那个“红薯干、红
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的
日子里尝尽了“落魄”后的苦
辣酸甜,也明白了人世间的
冷暖悲欢。《牛屋里面听“
瞎话儿”》和《逃学》述说
了他懵懂的童年痛并快乐着
——生产队的牛屋在大雪纷
飞的冬天里没了寒冷,老牛
把式是个说“瞎话儿”的高手
,他用一嘴口吐莲花的本事
温暖着每一颗孤独的心,让
四面透风的牛屋成了乡亲们
欢乐的大本营;而少年不知
愁滋味的“我”因贪玩逃学成
了娘的出气筒,心里不服,
想不通,长大后才明白,娘
是恨铁不成钢啊,如今的“
我”想念最多的还是娘,“娘
的影子老出现在梦里,醒来
往往已泪流满面”,平和的
文字道出了人间的至深情感
。而在《汝瓷汝窑》《曲子
窝》《听书》等篇中,又让
我们认识了汝官窑遗址揭晓
者邓城宝和王留现、说书老
艺人王结子、书会守护人张
满堂、书会操办者司秉老、
大调曲子传承人冯大仙儿、
说书状元刘明霞、老戏骨赵
廷印、翻大箱的“老魔头”丁
发生,更有十余次来到宝丰
马街书会的著名评书表演艺
术家刘兰芳,还让我们知道
了四十五里“虎狼爬”竟是中
原一带有名的“曲子窝”,高
跷曲子就从这里登上了台子
……玉生兄借由篇篇家族遗
事、故旧掌故、少年忆往、
亲情存念,为我们指认出那
曾经的空旷乡野、寂静村落
、斑驳老屋、清澈泥河,让
我们瞬间被一个杳然远去的
年代、一段无法追回的岁月
所裹挟……时光的更迭和世
间的变幻总是令人惆怅,尤
其是在快速发展的今天,疾
驶的时代列车辗过众人记忆
中恍如昨日的一切,只留下
物换星移的伤怀与喟叹。
玉生兄的文字不浮华,
不造作,率性真挚,诗意隽
永,故乡的百般情态被他写
得余韵悠长、绵绵不绝——
尤其是文中频频呈现的方言
与乡间俚语,无疑会给我们
带来许多亲切的、特别的阅
读享受,极大地丰富了人们
对那个激
导语
本书由五十余篇散文组成,以描写作者故乡风土人情,说唱文化形成的乡风乡俗,童年的记忆,说书戏剧人物和当地文化名胜等为主要内容。作者绘声绘色、曲尽其妙所写下的这些故事,有着平凡人家那份特有的单纯和善良,因此最具本真、最接地气、最动人心,让读者过目不忘,很容易从书中的人物身上找到共鸣,从中体会人与乡土的无限缱绻。
后记
《乡间路戏》要杀青了
,算是七拼八凑地凑合了五
十来篇短文,集成这本集子
。自己再翻翻看看不觉汗颜
,感觉拿不出手来,有些失
脸面。三十多年前,喜欢上
了文学,也尝试写过一些散
文之类的东西。为了饭碗,
也为了赶时髦,没少写一些
颂扬式的报告文学,曾在文
坛圈子里昙花一现过。可后
来的现实生活,击碎了我的
作家梦。我渐渐明白了文学
不能当饭吃,养活不了家人
。自认没巴金、鲁迅之才华
,没那金刚钻揽这瓷器活儿
,注定走这条独木桥通向的
是孤独寂寞和贫困,于是也
就封笔不愿意干了。如今退
休多年,儿女早已成家立业
,托新时代的福,也算衣食
无忧了。但人老了,身体垮
了,也害怕不动脑子了,弄
个老年痴呆什么的,还不如
抽空写写画画锻炼大脑呢。
于是就跃跃欲试、信笔涂鸦
了。
写点什么呢?我想,毕
竟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
子。虽然父母曾远赴新疆当
过兵,也回县做过工人,但
骨子里仍然浸润着农民的血
液,丝毫没有改变。一个农
民儿子的心里,也仍然流淌
着的是宝丰农民在那个农耕
时代所经历的日出日落、月
缺月圆、春种秋收、夏耘冬
藏的记忆。于是乎,就有不
少友人“怂恿”我把这些东西
写下来,毕竟是一个时代的
烙印,是农耕文明留下来的
传统文化,下代人不可能知
晓那些年代的事情了。
打从上小学开始,我就
和农村、农民紧密联系在了
一起。我曾逃过学,偷过瓜
果梨枣,曾上地拾过柴割过
草,也曾看过庄稼放过牛,
锄地割麦帮耧耩地这些农活
没少干过。甚至高中毕业那
一年,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
厚地当过三个半月的生产队
长。农民儿子的一切经历仍
如在眼前晃动着,不能忘怀

我知道农民生活的艰辛
困苦,体现在过去生产资料
的原始和对科学浅薄的认知
,导致生产力低下,收获与
所付出的汗水不成正比。但
是,乡里人们仍然不以为苦
,他们认命,仍遵循着祖祖
辈辈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劳
作技艺。他们敬畏天地,崇
拜神祗,迷信阴阳,而决不
会越过雷池一步。
我的一位在李庄乡任过
副乡长的同事曾绘声绘色地
讲述过这样一个场景:夕阳
西下,村头小路上,有小两
口赶着牲口急匆匆回家。男
的在前面扛着犁耙,女的在
后面赶着牛,胳膊上捱着一
只三号竹篮,篮里放着掰下
来的新鲜嫩玉米,一头汗水
湿透了衣衫。回到家来,生
火做饭,一只锅煮玉米,又
取三块砖头支起鏊子烙两张
小油馍,俩人风卷残云一顿
海吃,便心满意足了。小女
人用手捋捋胳膊腿上的泥土
躺在床上等他的男人。那男
人手持烟袋过足了瘾,一边
哼哼唧唧来两腔坠子书,也
就拨拉拨拉腿上的泥土上床
和小媳妇滚在了一起。
这就是乡间农人在那个
时代的生活剪影,这场景至
今在我脑海里盘旋着,久久
难以忘怀。
一年一年又一年,人们
就是这样脸朝黄土背朝天地
劳作着,心里仍然充满着对
来年的希冀。他们对新生活
的向往就是多打粮食,填饱
肚皮。对幸福的憧憬就是有
间瓦房,娶个媳妇,子孙满
堂。他们在生产生活中,一
边传承着先人们留下来谋生
活的手段和技艺,一边谋划
着修房盖屋、娶妻生子、绵
延后代,日后有人上坟,烧
堆纸钱。村子里有很多很多
人一辈子没有进过城,赶过
大营集的就算是村上的“光
棍儿”(见过大世面的人)
。正像陕北的放羊娃一样的
理念,重复着放羊、挣钱、
娶媳妇生娃,生了娃依然放
羊的生活。人们就是这样子
活在当世,对未来的生活就
是盼个风调雨顺好年成。他
们就这样子,沿袭着老一代
人传下来的生活理念,顽强
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活着
。他们农闲时爱听故事,爱
看戏,爱听说书先生的忠孝
侠义,喜欢那土味儿十足的
梆子戏和曲子戏,不管有腔
口无腔口,闲暇时还爱哼上
几声路戏,不管着调不着调
,图的就是个快活。人们就
这样打发着岁月,直到“摇
来摇去摇到土里”。文中描
述的人和事已与现代生活渐
行渐远,很多属于先人传承
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
大多数人物业已下世,已经
消失或面临失传的窘境。在
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他们还
带有深深的遗憾。如今,农
村农人的日子确实好过到天
上去了,告别了农耕文明,
一步就跨进了信息革命时代
。过去那些浓浓的乡音乡情
,却成了挥之不去的乡愁。
我尝试用手机软件写作
,既可分享给友人征询意见
,还可不断修改,深深感觉
到了高科技的好处。一年多
的写作过程当中,我曾得到
不少同学、同事、朋友的鼓
励和指正,我的铁杆粉丝同
学国顺小弟使劲儿往朋友圈
里推介,一位网名为“东城
闲步”的同乡多次赠诗写词
鼓励我。其中一首《古风赠
樊玉生》,是“东城闲步”朋
友在2020年12月13日染病
在身时抱病写就,如今已联
系不上,故芮弟嘱我留存。
诗日:
旧闻轶事谋新篇,
乡语乡情动乡关。
铁甲洞穿人未老,
青骢不肯卸征鞍。
县里作家协会的主席潘
运明、秘书长刘宏民二位同
志在成稿后,亲自为我分类
排序并动手修改,说唱文化
生态保护区的曹俊青主任和
江国鹏、郭敬伟
精彩页
远去的草房和瓦屋
有些日子没回老家看看了,脑海里就常常浮现出村边那弯弯的小河。河叫小泥河,平时水不大但从未断流过。冬春之时,河水清澈见底,浅滩处河水“哗啦啦”地流淌着,深水处鹅和鸭儿在“呱呱”地戏着水,三两个浣衣女就着踏步石扬着棒槌狠狠地捶打着衣物,絮絮叨叨地聊家长里短,“嘎嘎”的浪笑和着“咚咚咚”的棒槌声,与河边那一大片竹林里随风摇曳的竹子的“呼呼”声一齐响起,显得日子恬淡而舒适。春上的日头懒洋洋地晒着窄窄的街巷,牛车轱辘辗过的两道车辙印上,零零碎碎地散发着牛粪或猪屎或鸡屎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味。竹林旁的草房和瓦屋则高高低低,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地映人眼帘,待炊烟袅袅时,便有了人气。一两声“汪汪”的狗吠和公鸡们昂扬的鸣唱,便打破了这小村的宁静。
这就是俺的老家。一个让我魂牵梦绕,给我带来童年乐趣,伴我成长,让我洒了许多许多汗水和眼泪,用半大小子的劳作经历深深知晓了农耕时代的欢乐和痛苦的老家,一个让我永难忘记、又爱又恨的故乡。
记忆中20世纪50年代末,一家人从新疆喀什回到老家村里,旋即又在县城里待了三四年,“三下放”回到老家。三间房子年久失修,一遇雨天,外面大下,屋里小下,外面不下了,屋里还滴答滴答。在那个连肚子也填不饱的年代,谁家也没力气去修房盖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破损的屋顶漏雨,不得不用大盆小盆接雨水。夜深了,雨停了,这里还呼啦那里还滴答,只有东北屋角的地方能勉强藏住一家人的头。天放晴了,父亲慌忙弄来石灰、头发、碎麻,合成灰泥,让我这十来岁的孩子爬上房顶,用勾铲铲起灰泥,勾勾瓦缝凑合着一天一天过下去。
瓦屋是祖上留下的,虽破旧,但在村上好歹也算是高大上的房子了。去村上转一圈,有一半左右还都是草房呢。草房低矮,墙是土墙,有土坯垒就的,有黏土、夯土打成的,有马渣子泥垛起来的,更有简陋的是用树枝架子支起来、周围用秫秸箔围上泥巴糊成的。房架用粗细不一的树干权做房梁房檩,上铺茅草、麦秸、谷草、秫秸之类,奢侈一点的就是黄稗草了。那黄稗草坚韧细密,耐沤耐雨也抗风,是不可多得的草房建材,一般人家还用不起。
草房最怕风,一夜的暴风雨把很多家的房顶揭开了。如今想起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想到一起大风,一下大雨,住在草房里的乡邻们那种惶惶不安,被揭了房顶的无奈和呼天抢地。
春上是家家户户修房盖屋的季节。扎地基、下跟脚,三五人抡起手锤,扯起线绳,把积攒了多年的鹅蛋石,或者去南乡买回来的青石,有角有棱地砌成三间两间的房基,然后就在房基上砌墙了。心细的人家大多请个懂风水阴阳的先生,弄个罗盘照来晃去,定个朝阴向朝阳向,拧个公鸡头甩甩鸡血,黄表纸烧上一通,才可开工。
房墙大多是一尺六寸厚的土坯墙、夯土墙、垛泥墙,也有一尺二的。富裕点儿的人家在房四角或房梁承重的地方用砖砌个砖垛柱子,更有全砖至下平窗的,里生外熟的,这在村上已是耀眼的富户,惹得众人眼红。
我们这些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自然是打下手的劳力,在匠人们的指挥下,脱鞋和泥,来来回回掂泥兜,搬砖递坯,送砖撂瓦。我练到上架能架上接一摞瓦不会说话(发出声音)后,就升级到房坡甚至屋脊处给匠人打下手。挑脊、压带、封山墙这些技术含量较高的活,便接近了我的视野,有时手痒,便央求着匠人老师傅,掂起瓦刀来,偷偷试试排两垄瓦沟。被房主人发现,挨一顿笑骂是跑不了的,说我是施张客充数贼,毛还没长齐哩,就想着充大蛋。
房墙垒至平座,就到了关键热闹时,用人渐渐多了。木匠来做房梁、房檩、椽子和门窗一套木工活。斧头、锛、锯、刨、凿子、曲尺、墨斗一应俱全摆开,好奇的小子们总想试乎试乎。我又自告奋勇给木匠打下手,先是为木匠扛木料,打墨线,后是拿斧头学砍木楔子,拉拉下锯,接着跑去铁匠炉打抓钉,拉拉风箱,打打下锤,新鲜的活儿总是手痒痒想摸摸。木匠师傅一边做一边也会传授讲解点什么,比如传统的房梁是重梁立字形,木料粗实笨重,费料费工,但确实支撑得起庞大的房顶结构。后来人们大都采用人字梁,因力学平衡原理,这种梁形省料省钱其支撑力不亚于立字梁。有饶舌的师傅吹起来也是满嘴跑火车,牛气哄哄的。
待两旁山墙垒到成型,该上房梁时,房主人在屋后墙上用黄表纸写上“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神位,摆上供品,插上三炷香,磕头祷告一番,口中念念有词,说的无非是上梁大吉、求神保佑等。接着在房梁上贴着“青龙缠玉柱,白虎架金梁”的大红喜帖,梁头两旁贴上“黄道吉日”“吉星高照”的字样,然后鞭炮就噼里啪啦地响起,半村的男劳力都来了。墙上的人用力拉,地下的人用力举,领头人喊着号子,房梁就顺顺利利地上墙了。待房梁就位,房主人端起一筐白白的圆蒸馍隔着房梁抛上去,便有大人小孩一窝蜂地去抢“上梁蛋儿”。在那个年代,白面馒头是稀罕物,大家抢到手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这么多人为他家人嚼灾(当地风俗,吃馒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27:16